一只鷹鷂
《一只鷹鷂》(注:鷂讀yào)緣起于作者煒然奶奶的回憶,她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城墻邊放風箏,不幸被拐賣,唯一記得的只有這首家人教她的童謠。當奶奶用鄉(xiāng)音輕輕唱起時,唱者無意,聽者有心,這首童謠被記錄了下來,獻給有緣的讀者。
這首從奶奶口中流傳下來的童謠,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只紙糊的鷹鷂風箏,在空中斷了線,翻個跟斗往下飄。這個意外的天外來客,在小動物中間掀起了層層波瀾:蟬在樹上唱小調,一見嚇得大聲叫;莎雞正在紡棉紗,停住紡車不敢搖;螳螂膽大斗志豪,舉起兩把大砍刀……有的恐慌,有的逃避,有的進攻,每個小動物都做出了富有特色的回應,讀者在翻頁時,會通過柵格動畫看到它們活靈活現(xiàn)的動態(tài),不由得樂出聲來。就在小動物們自以為發(fā)現(xiàn)鷹鷂風箏的真面目而哈哈大笑時,故事走向了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