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手撕鱸魚,一個經(jīng)常被誤認為體育老師的網(wǎng)管。作為一個碼農(nóng)專業(yè)出身的兼職網(wǎng)文寫手,一個奔四中年人,我的書桌就是我難得的一方自由小天地了,也是我的生產(chǎn)力工具,加上職業(yè)習慣的影響,折騰電腦和周邊的這些東西也算是我的一大樂趣所在,所以繼上次的桌面2.0版以后,這接近一年的時間我又逐步折騰了一個3.0版桌面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下面正式開始介紹這次的桌面3.0版,還是按照東西的個頭來吧:
桌子是老爸從花卉城一個熟人那里拉回來的大板桌,200多斤的東西肯定是不可能輕易換掉的,從幾年前的1.0版本桌面到現(xiàn)在一直都沿用了這一個桌面,尺寸是190cm長,90cm款,11cm厚,不是一般的結(jié)實……但是這個肯定沒有購買鏈接了……
1、喬思伯UMX6機箱
相比起上一版的桌面,電腦配置其實基本沒變,主要就是換了這個機箱而已,給我的感覺這款機箱就是一大塊摳出來的,做工和用料這叫一個扎實,十幾公斤的重量看著就很穩(wěn)重。
必須要承認,它的顏值才是我決定換它的最大緣由,金屬拉絲的表面很有高級感,可以說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好看。前面板上硬摳出來的這幾個接口都顯得這么好看。
后背這里能看到一些固定的螺絲,倒是佐證了我的說法,這機箱真的是用一大塊鋁合金板材彎制成這樣然后用螺絲來固定的。包括pcie面板旁邊都是用鋁合金來蓋住的,確實舍得用料。當然,必須是MADE IN CHINA的。
后背的出風口更是能看出是從整塊鋁板中直接沖壓出來的六邊形蜂巢形狀,邊緣處還貼心地做了倒角處理。UMX6的銘牌也很有質(zhì)感,細節(jié)處的用心隨處可見。
機箱采用的不是常見的單側(cè)透設計,而是雙側(cè)透鋼化玻璃面板。
頂部的水冷托架是可以抽出來的,安裝好以后再放回去就得,又是一處方便好用的貼心設計。
硬盤托架有單獨的空間,取放都很輕松,同時保證了安全穩(wěn)固。而其上部空間則是留給電源的。是的,這款機箱不是常見的下置電源式,而是采用的這種托架吊裝的形式,散熱效果會更好一些。
走線的地方還用這種魚骨形的硅膠做了封邊,保護線材的同時也能在視覺上起到遮擋線材的作用。用來理線的地方也很充足,尤其是考慮到雙側(cè)透,所以我選擇……能蓋上蓋就行,理線是不可能理線的……
整體的風道應該算是從下往上的,下面有兩個送風風扇的孔位,當然也放了磁吸式的防塵網(wǎng)。整體而言做工出色,用料特別扎實,裝完以后整機得有二三十公斤重,突出一個穩(wěn)字,也是桌面上的顏值擔當。
我最后沒安水冷,而是留用了之前的喬思伯風冷,用來壓AMD2600完全夠用了,更重要的是我懶得折騰……
當然我也不是真的懶得無可救藥(就差一丟丟吧……),我還是給CPU換了散熱硅脂的,用的是這款九州風神EX750導熱硅脂,看大佬評測的這款沒有虛標,實打?qū)嵉男Ч屓朔判摹?
九州風神EX750導熱硅脂
雙支裝的針管式用著省事,起碼涂抹的時候不會擠得到處都是。還有附贈的酒精棉片,直接可以把cpu表面擦干凈。
至于我涂抹的效果……你們就當我是這么涂的吧↓……反正有配的小鏟子,抹勻了還不都一樣。
有一段時間我都是這樣貼墻放置這款機箱的,因為它那金屬拉絲的表面屬實漂亮,開關機啥的也方便,后來考慮到它的散熱要靠四周的出風口,而且能更好的看到機箱里的燈光,所以又選擇了和屏幕近乎平行的放置,不過隔一段時間我又會調(diào)回去,兩種狀態(tài)之間輪換著來吧,隨時保持新鮮感。
2、 顯示器
顯示方面我現(xiàn)在用的是一大一小的雙屏配置,都是之前曾經(jīng)出鏡過的。
明基 (BenQ)EW2780Q
大的顯示器是明基 (BenQ)EW2780Q這款27英寸2K顯示器,帶有HDRi智慧愛眼功能是我選擇它的最大原因,同時帶有兩個5W的專業(yè)音箱我就不用在桌面上額外放音箱了,雖然因為我經(jīng)常忙活到深夜,真正開音箱的機會并不多。
這款顯示器在我的桌面2.0版中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再啰嗦了,那個小下巴就是它的最大亮點所在。整體素質(zhì)還是很出色的。
我很想整一個同款組個雙屏,無奈錢包不允許啊,只能攢攢錢回頭再說了,眼下就用了之前放在老婆桌面上的便攜顯示器來的。
CFORCE便攜捷式顯示器CF011XPRO4
這是一款15.6寸的便攜顯示屏,但它卻是4k分辨率!整體質(zhì)感很好,接口豐富,用來不論是接手機還是接電腦又或者連接switch這類的游戲機都非常好用。
在新桌面上我是用HDMI接口連接到電腦主機上作為拓展顯示器來用的。
這款CFORCE便攜捷式顯示器的長邊正好和明基27寸的短邊尺寸一樣,所以豎起來放在這里就可以無縫銜接了。作為一款拓展顯示器能夠發(fā)揮的作用并不小,比如說寫帖子的時候可以用它來預覽圖片,或者干活的時候用它來刷劇啥的都很方便,又或者大屏放電影,小屏用來聊天等等……
當然能有這么好的連接效果,還少不了支架的幫忙。尤其是用來支撐便攜顯示器的支架。
3、屏幕支架
TwelveSouth支架 HoverBar Duo
這款支架其實是面向蘋果用戶開發(fā)的,整體做工和質(zhì)感足夠高級,磨砂灰表面,主體是金屬的,很有分量。既可以用來夾持手機(豎著),也可以用來放平板電腦。
可以調(diào)節(jié)的方向非常多,兩段式的撐臂讓它的調(diào)節(jié)范圍大大增強,夾具后邊球形的連接處可以朝各個方向調(diào)節(jié),也有鎖緊裝置可以保持角度,不至于讓屏幕變成低頭族……
支架中間特意做成了鏤空狀,方便用來走線,約束線材。兩個關節(jié)處的力度都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不過默認得就很好用我就沒動。
底座上特意做出了一個凹槽用來放觸控筆,細節(jié)方面足夠用心。
底面有四個防滑腳墊,整個底座分量很足。
另外支撐臂是通過六角螺絲連接到底座上的,當然也是可以拆卸的。因為這個支架是自帶夾具的,夾在桌角或者桌角這種位置也是完全沒問題的,一物兩用。
其實這正是我最理想的顯示器支架的狀態(tài),而用來夾持便攜顯示器恰好可以用,于是就用來組雙屏用了。
原本我也想用個類似NB F80那種顯示器支架把27寸的明基顯示器支撐起來的,無奈大板桌實在太厚實了,也太寬了,就算支架完全伸直了屏幕也離我有點遠,如今就用了另一個效果同樣很好的替代方案。
ORICO/奧??齐娔X顯示器增高架
為了搭配我的鋁合金機箱,我自然是選擇了鋁合金款的增高架
磨砂灰的配色視覺效果不錯,手感也很好,做工也足夠出色,沒有毛刺。
美中不足的撐腳是塑料的,而不是鋁合金材質(zhì),不過整塊鋁合金的增高架肯定也不是這個價格了,貴上好幾倍都不奇怪,所以也算不上槽點。
這個高度倒是恰到好處,不用再做低頭族了。
此外,有了這個顯示器增高架以后,鍵盤也有地方放了,增高架上面還能額外放一些東西,空間利用率倒是更高了。
下面正好一起介紹一下這些小零碎。
4、外設
首先當然就是最吸引眼球的鍵盤。
DURGOD杜伽K310W 藍牙無線2.4G三雙模機械鍵盤 銀軸
這款鍵盤一直是我非常想要的一款,直到前段時間用我那同屬杜伽K310系列的RGB紅軸鍵盤和一個哥們換來了這款我最鐘愛的晴空藍配色的銀軸三模鍵盤。
顏值自然沒的說,我是非常喜歡的。可以在藍牙,有線和2.4G無線三種模式之間輕松的切換,右上角的指示燈可以隨時告知目前的連接狀態(tài)。
鍵盤帶有兩段式的腳撐,從不開腳撐到最高支撐的效果分別如上圖,其實本身已經(jīng)帶有人體工學設計,角度對大部分人都比較順手,鍵帽還是慣例的OEM高度,PBT材質(zhì)的鍵帽的鍵帽略帶一點磨砂手感,我個人是很喜歡的,更重要的是不打油……
背面帶有三方向的導線槽,五大塊厚實的防滑橡膠充分保護鍵盤底面,當然背面也帶有電池開關,分量上并沒有因為電池的存在有多大提升,和我之前用慣了的同系列有線的RGB紅軸分量差不多,甚至還要輕一些,畢竟考慮了外出辦公的需求,反正現(xiàn)在我就算是出發(fā)也肯定會帶著它來碼字的。
大鍵位一如既往的衛(wèi)星軸設計,一致性方面調(diào)校得很不錯,各種功能按鍵包括連接切換的按鈕都有在鍵帽側(cè)面做標識,還是很容易找的。當然這款很顯然是不帶光的。
我個人感覺剛?cè)肟訖C械鍵盤時用青軸這類明顯的段落軸會更好的體會到機械鍵盤與薄膜鍵盤的手感差異。等到用的多了,尤其是碼字比較多的話,就更喜歡用紅軸這類觸發(fā)壓力小一些的軸體,如今我更是用上了銀軸,也不再有青軸直接轉(zhuǎn)銀軸時的那種容易誤觸的情況了,反而更能體會到超快觸發(fā)的舒爽。
ROCCAT 冰豹 Kone Pure系列 ULTRA 有線機械鼠標 輕量版 白色
冰豹這款有線鼠標,尺寸小巧輕盈,采用了蜂窩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重量僅為66g,雖然介紹上說更適合小手使用,但其實我這個將將能單手抓起籃球的大手用著卻比很多適合大手的鼠標更加舒適,當然我用的是捏握,肯定不是趴握了。選擇白色當然是為了配合白色鍵盤。當然白色的顏值也非常高。
外形方面很顯然這是個典型的右手鼠標,兩個側(cè)鍵偏上設計不容易誤觸,滾輪下方有+-兩個DPI調(diào)節(jié)按鍵。由于搭載了ROCCAT OWL-EYE 夜梟之眼二代引擎,基于3389傳感器,引擎精度最高支持到16000DPI。
Pro-Grip防滑表面,ANTI-WEAR二代涂層,可提供更精確的操控體驗,耐磨損耐打油還耐汗不易滑。應用Easy-Shift+ 雙倍鼠標宏設置,每個按鈕都能分配兩個功能,另外燈效表現(xiàn)也不錯,支持RGB自定義燈效。
總的來說無論是表面還是操控時的手感都很不錯,顏值也很能打。
說完了鍵盤和鼠標,就該說到顯示器增高架上的這些小家伙了,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來吧。
其實經(jīng)??磿褡烂娴呐笥阎灰吹阶钭筮呥@個帶有旋鈕的控制器就知道這必然是明基的顯示器掛燈了,而且是二代的plus版本。
明基(BenQ) ScreenBar Plus屏幕掛燈
明基可以說是屏幕掛燈這一細分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絕對的標桿,也是這一領域無可爭議的王者。
配件很簡單,就是燈管,帶配重塊的夾具和控制器三大部分。
掛燈的電源就靠控制器上連接的USB接口來提供。
這個帶配重塊的夾具設計雖然簡單,但是能夠適應的屏幕還真的是非常的廣泛,從最輕薄的筆記本屏幕到頗為厚實的弧形后蓋的老款顯示器它統(tǒng)統(tǒng)能夠穩(wěn)穩(wěn)的坐住了,同時還能保持屏幕掛燈處于一個理想的角度內(nèi)。
這個有線的控制器就是Plus版的最直觀的標志。輕按開關,按下左下角的小按鈕則是開啟自動調(diào)光功能,BenQ標志上面的白色小點就是亮度感應器,按下右下角的小按鈕則是在亮度調(diào)節(jié)和色溫調(diào)節(jié)之間進行切換,下面的指示燈會相應亮起,然后旋轉(zhuǎn)旋鈕就可以了,所有的操作都非常的直觀。
燈管表面是磨砂灰的金屬材質(zhì),手感很舒服,質(zhì)感很高級,整體做工也是沒的說。而背部這個接口其實也起到了一個限位器的作用,限制了燈光最高抬到一個很高的位置,防止照到使用者的眼睛,反而炫目。
而最成功的地方當然還是這個非對稱式的光路設計,目前應該還是所有屏幕掛燈之中對光路控制的最好的。
具體的光路效果可以看這個夜間的效果圖,鍵盤和工作區(qū)所在的方向是光線最為集中的區(qū)域,屏幕本身并不會被照到,使用者的眼睛也絕對不會被照到,防止炫目。
實際使用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種效果,完全不會照到屏幕上,都看不到屏幕上的灰塵和手印,而鍵盤所在的工作區(qū)被照得非常明亮,寫字看書都完全沒問題,既能保證照明效果,還能更好的幫我保持專注,所以目前是我夜間最常用的主力照明設備。
在掛燈控制器右側(cè)的是ORICO的一款PSSD
ORICO/奧??苅Match IV300移動固態(tài)硬盤
首先我必須要承認我之所以選擇這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沖著它的顏值,而且這一波3.0版本的桌面主要的材質(zhì)或者說主題就是鋁合金,這款銀白色的正合適。
銀色的鋁合金帶有磨砂效果,握在手里可以有著不錯的防滑效果。個頭其實也就是和一個Zippo差不多,還得是瘦版的。我選的是250GB的基礎版本,日常用來拷貝資料,轉(zhuǎn)移電影什么的,頂多也就是給人做系統(tǒng)或者轉(zhuǎn)移一些資料會用到大量的存儲,完全夠用了。
自帶Type-C to USB和Type-C to Type-C兩條數(shù)據(jù)線,不論是連接電腦還是手機都可以。
整體做工足夠出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完整的鋁合金塊,翻到背面才能找到一條極細的線,表明了它并不是單純的金屬塊,里面是有內(nèi)容的。
尾部甚至還摳出來一塊方便穿鑰匙扣,或者系掛件,進一步防丟,畢竟這個小東西真的太小巧了,便攜性那確實不是一般的強。
除了高顏值和不比U盤差的便攜,性能方面也堪稱強悍,實測速度是這個樣子↓,讀速接近1000MB/s,比官方宣城的940MB/s甚至還要高,何況這還是在測速相對比較保守的AS SSD中的結(jié)果。
在CystalDiskMark中測試得到讀寫速度更高,讀和寫的速度全都超過了1000MB/s
這讀寫速度不會比很多主流的M.2固態(tài)硬盤來的差了,應對日常使用的話可以說是綽綽有余,不論是作為便攜存儲裝置,還是作為電腦和手機的拓展存儲,甚至是作為隨身系統(tǒng)或者用來給相機作為4k視頻的實時存儲介質(zhì)都絕對能夠勝任,對我來說完全夠用了。
右邊的便攜包里放的是一款平頭塞。
BGVP DX5平頭耳機
相較于入耳式耳機,我還是覺得平頭塞更舒適一些,沒有耳壓和聽診器效應的問題,對我來說可以連續(xù)地聽更久的時間而不至于讓耳道有灼燒感,畢竟我晚上經(jīng)常挑燈夜戰(zhàn)到后半夜,又喜歡一邊聽著歌一邊碼字,連續(xù)聽上六七個小時都是常有的事。
這款耳機獲得了Hi-Res小金標認證,采用DLC類鉆石非碳晶材質(zhì)的振膜發(fā)聲單元,擁有與鉆石相當?shù)挠捕龋话銇碚f更高的硬度可以保證更快傳遞聲音,而且能承受音樂中的強烈震動。
顏色我當然選擇的還是灰色,比較搭配這次的桌面主題不是。
配件足夠豐富,一條5N銅線混編線材,用的是比較常用的mmcx接口,以后可以輕松的換線。其他還有幾種不同的海綿耳套,耳翼,領夾以及透明的一對耳掛,以應對不同的佩戴方式,大概有下面這么四種,不過我都是直接佩戴就很舒服,也不會掉,反正我也不是戴著出去運動。運動的話用上耳掛就是了。
印著BGVP字樣的L型接口比較適合用來連接筆記本電腦,手機這樣的設備。而且這款平頭塞也確實可以被手機推動,并不需要很大的音量,也不會因此而感覺發(fā)悶,所以應用范圍是很廣的。
耳機外殼由航空鋁打造,自帶高級感。音質(zhì)方面也沒有讓人失望,聲場開闊,細節(jié)豐滿,結(jié)像力出色,層次分明,相對屬于三頻均衡的聽感,音色還是很有記憶點的,當然喜歡動次打次的轟頭感這款耳機是不合適的,但很適合我這種從R&B到中古民謠,從印第安音樂到搖滾都會聽的雜食向聽歌者。
此外還放了一個大耳罩的平板耳機—HIFIMAN HE400se,難得有一款耳罩式耳機能罩住我這有福的大耳朵,音質(zhì)也十分出色。
具體的我之前有寫過一篇評測,這里就不再啰嗦了。
用來連接這兩款耳機聽歌的是這款飛傲K5 Pro臺式耳放。
飛傲(FiiO) K5 Pro 臺式HiFi同軸解碼耳放一體機
它的接口很豐富,有同軸,光纖,USB輸入接口,輸出我主要就是用的前面的6.5mm接口,前面板上也有輸入源選擇和強中弱三檔增益撥桿,音量和開關都是靠著大旋鈕來操作,整體沒有很重的音染,好在也不是“白開水”。
鼠標墊同樣選擇了鋁合金材質(zhì)的,畢竟是這一版桌面的主打。
ORICO/奧???金屬鋁合金桌面鼠標墊
整體看就像是一塊鋁板,其實做工還是很精致的,正面是磨砂鋁合金,背面則是粒面皮革材質(zhì),而邊緣處則做了倒角處理,而且是做成了鏡面的感覺,不再是磨砂質(zhì)感。
金屬面觸感冰涼,夏天用十分舒爽,相對滑動鼠標也更加快速順暢;皮革面觸感溫潤,天冷的時候用也不會不適,鼠標滑動會略有阻塞感。
另外還有個杯子,就放在杜伽鍵盤帶的那個靈魂杯墊上的。
SOG索格 12oz不銹鋼寬口便攜隨行咖啡杯
這款雙層真空咖啡杯我選了白色款,顏值高,和桌面整體風格更搭,畢竟鼠標鍵盤都是白色。
正面是SOG標志,背面則是帥氣的貝雷帽軍人骷髏,也比較像是它家出的那款骷髏頭工具卡的形象,個人感覺十分帥氣。
杯子的直徑對我來說正好可以一手掌握,搭配這個前面帶開口的透明杯蓋相得益彰。想喝水或者喝咖啡都十分方便。不錯的保溫效果讓我碼完一章小說以后端起來喝的時候仍然能保持合適的溫度,畢竟很長一段時間忘記喝水對我來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顯示器后邊影影綽綽的那個其實是
ORICO插接線板收納盒
之前給我老婆弄書桌的時候買了一個這款帶插排的電源收納盒,發(fā)現(xiàn)這東西確實挺好用的,不止是遮擋各種插頭起到美化作用,也確實能夠提高安全性,阻擋孩子亂翻的小手。
和之前一樣,我買的還是5插孔2USB接口的款式,其中一個USB接口正好給明基的顯示器掛燈用來供電了。
側(cè)面有個開關,我把顯示器,主機和臺式耳放這些的電源都接到這里面了,用完以后關掉這個開關就完事了,不用擔心忘記關哪個的電源。
不知不覺地又到了深夜了,這次的分享的就到這吧,大家有啥疑問或者建議的都歡迎提出來。至于我下一步的桌面改造方向,我計劃是盡量朝著無線化來發(fā)展,實在是如今這個桌子背后的線材亂得扒不開麻了,愁死個人啊……o(╥﹏╥)o
最后慣例求一波支持,點贊,收藏,打賞通通都可以有!
用頭腦戰(zhàn)斗,用心靈思考,我是愛健身,愛數(shù)碼,也愛動作電影的吃貨——手撕鱸魚,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