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在裝修的SeanIXz。
新房基本完工了,最新一直在看家電,此前分享了一篇家電配置單,準備所有家電618期間搞定。
當然大家的討論也不少,尤其是這句話,讓我覺得搗騰錯了方向……
看著這投影+電視的組合又陷入了糾結,從評論里了解到大家關注激光電視的比較多,也都贊成激光電視比投影儀要好的觀點。這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點,所以最近也看了看激光電視,發(fā)現(xiàn)確實激光電視是更加適合絕大多數(shù)家庭使用大尺寸設備。
為什么選激光電視:投影儀VS激光電視
關注激光電視也不只是前文里說的有人提到激光電視更好的觀點,最近家里用了大概4年的投影儀已經(jīng)又到了一個燈泡生命周期了,裝的是明基1070+,這是曾經(jīng)比較火的款式了。
使用時間大概6000小時,此前也換過一次燈泡。
這是當時分享的文章,大概不到3年的燈泡壽命,上一次還是直接炸的,確實比較危險了,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使用情況,玻璃渣和高壓汞燈里面的有害物質(zhì)也是比較危險的。
就這幾年的體會來說,其實投影并不十分完美,燈泡也不只是壽命短的問題,亮度會隨著使用時間下降,最后不到5500小時就已經(jīng)暗得不能看了,那些投影上宣傳萬小時壽命的其實都帶了一個小小的※ECO模式下,其實也就是50%不到的亮度工作才能實現(xiàn)更長時間的壽命,但對光環(huán)境不太好控制的家用來說,這種觀影體驗是比較差的。
但這是當年最好的解決方案了,激光電視當時還沒出。
最近也看了下激光電視,根據(jù)這幾天的了解,總的來說二者的差別主要有下面幾點:
光源類型不同
激光電視:光源一般都是采用三基色或單色的固態(tài)激光器,借助熒光粉作為發(fā)光光源,這也就是我們說的ALPD即“先進激光熒光粉顯示技術”(Advanced Laser Phosphor Display)。激光光源的優(yōu)勢是亮度高,壽命長,但成本相對較高。
投影儀:
一類是傳統(tǒng)的燈泡投影:是利用超高壓汞燈來作為光源。超高壓汞燈的優(yōu)勢是亮度高,但壽命偏短,僅有幾千個小時,且體積較大。隨著長期使用,它的亮度會越來越低,需要定期更換燈泡。
另一類投影儀是現(xiàn)在主流的LED微投:
LED光源體積小,使用壽命更長,色域大幅提高,但它的亮度較低,一般用在夜間臥室的環(huán)境,白天觀影效果非常差。
投射距離不同
激光電視:可以說是個 “超短焦投影”,激光電視采用超短焦成像,距離墻面40-50cm即可投射出100吋的大屏,空間限制較少。
比如某款激光電視可以在距離墻面18cm的位置投射出100寸的畫面,對于家庭常規(guī)40-45cm寬度的電視柜來說,只要稍微往外移動一點距離即可實現(xiàn)100寸的畫面投射,不挑空間和設備。
投影儀:
市面上大部分的投影儀達不到激光電視的參數(shù)要求,基本上都需要橫跨整個客廳的距離來實現(xiàn)大尺寸投影了,這導致線材需要從常規(guī)擺放電視盒子和家庭影院前部走到客廳后部,增加了施工難度。雖然也有超短焦投影的形式,但距離仍無法與激光電視相比。
對于有娃家庭來說有更多顧慮,比如我家三歲孩子,碰到喜歡的動畫片,孩子會跑去幕布前玩,跑來跑去難免投影光線直射眼睛,存在一定的危險。
顯示效果不同
激光電視:顯示效果更好,從原理來說激光電視可以獲得更高的ANSI流明相,高端產(chǎn)品的DLP芯片的尺寸還會比投影儀更大。
而且激光電視可以通過搭配專用的抗光幕布來達到白天正常投影效果不輸液晶電視的水平。
這是抗光幕布的物理性質(zhì)決定的,可以適配激光電視的擺放位置,通過表面微小的結構來控制光線的反射角度,從而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光的反射,減少其他方向光源的干擾,這方面投影是無法實現(xiàn)類似效果的。
價格
價格是無法繞開的因素,投影門檻相對來說低一點,三五千可以買到入門級,高端的上萬,而激光電視基本上都在萬元以上,較好的激光電視普遍在接近2萬這個價位。
總的來說激光電視確實非常適合家用,且不限制安裝位置,效果比投影更好,優(yōu)點更多,缺點確實是價格……不過這是我的缺點……
關注了一段時間,從曲線來說,還真沒有什么降價的趨勢,各家的趨勢都一致,甚至還有的漲價了。
選了幾款加購物車等降價的時候,看到大數(shù)據(jù)給我推送了這條消息,萬元內(nèi)的4K激光電視還帶抗光幕布,不得不說這價格是真的比較香了,4K投影+幕布也基本達到了萬元級別,現(xiàn)在有了新的選擇,果斷關注了。
不過差價這么大,顯然與高端級別的產(chǎn)品有一定差別,這個價格下如果能達到普通投影的效果也未嘗不是比較香的選擇。
價格確實十分有吸引力,最近也入手了這臺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峰米科技的峰米激光電視C2,那么就來一起看看實際表現(xiàn)吧。
峰米激光電視C2評測
入手其實心里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其他產(chǎn)品都在一萬上下,而這款峰米激光電視C2直接掉入了萬元內(nèi),而同樣4K分辨率的投影儀單主機價格就在萬元左右,到底是產(chǎn)業(yè)技術升級帶來的進步還是閹割出來的“性價比”不得而知了,下面來測試一下吧。
硬件配置
首先來看看硬件配置。
說明書上有詳細參數(shù)表,基本與峰米 4K Cinema系列的其他產(chǎn)品一致,核心光學參數(shù)依然是0.47″DMD、ALPD3.0、4K分辨率,投射比0.23,可投射80″-150″畫面。內(nèi)存方面比旗艦款稍稍偏低,藍牙支持更新到了4.2,新加入了MEMC運動補償技術,從核心部件來看實際投射的效果與前作一致。
產(chǎn)品尺寸456×308×91mm,外框高度僅73.66mm,體積比家庭影院的功放要小很多,整體視覺效果較為輕薄,采用了白色的主色調(diào),顏值還不錯。重量7kg,也不是非常笨重,可以輕松移動。
頂部設置了激光頭和開關,也在兩端加入了人體感應攝像頭,探測到人體時會自動減弱光線,進入保護模式,避免對眼睛造成傷害。
接口方面,配備了3個HDMI接口,2個USB接口,1個line Out、1個S/PDIF接口,1個以太網(wǎng)接口,以及1個電源接口,此外在機身右側額外設計有一個USB2.0接口,方便接入各類外設,接口種類齊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使用情況。
其中一個HDMI帶ARC功能,支持音頻回傳,可以通過HDMI連接家庭影院,實現(xiàn)音頻外放以及遙控器統(tǒng)一控制,比較實用的功能了,家里有家庭影院的需要關注這項功能。
底部可以看到三個橡膠防滑減振腳墊,還有四個安裝固定螺絲孔,支持支架固定,雙腿也支持高度調(diào)節(jié),有比較好的安裝適應性。
比如像我新家沒有安排電視柜位置的設計可以直接放在底座上擺在幕布前或者地面上架高使用,其實也沒有多少安裝難度,這是超短焦的優(yōu)勢,我也不用再擔心投影的投射比問題。
有電視柜那就更好辦了,直接擺上面就行了,按投射比來算,機身距離墻面大概24cm的距離就可以投射出100吋大小的畫面了。
遙控器,藍牙款式,比紅外頻射體驗要好,不限制方向,靈敏度也高很多,與其他電視盒子的遙控器差不多,不過設置了一個快捷鍵,可以一鍵啟動常用功能界面,切換應用還是比較方便的。
畫質(zhì)評測
這是我最關心的問題,畢竟畫質(zhì)才是我們追求的首要參數(shù)。
官方標注的亮度參數(shù)是2200ANSI流明,采用了ALPD3.0技術,色域符合Rec.709標準,參數(shù)還不錯,不過國產(chǎn)投影在亮度標注這方面還是要長點心眼,很多存在虛標的情況,不過暫未聽到過峰米有虛標的情況。
峰米這個品牌還是比較穩(wěn)的,是光峰科技的子公司,后者擁有激光電視核心自研技術ALPD,自己上家的技術用起來當然理所應當,ALPD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更好畫質(zhì)和亮度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激光電視行業(yè)的發(fā)展,讓激光電視普及度更高了。
同時峰米科技也是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可以無縫接入米家全屋智能,支持語音控制,會有較好的使用體驗。
亮度對比
作為投影用戶,這臺峰米C2激光電視一開機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亮,直觀感受比投影儀的亮度要高很多。
搬出來照度計,這里來測試一下二者亮度差別到底有多大。
投影剛換的新燈泡,原裝歐司朗,標稱2200 ISO流明。
首先來看中心位置的亮度,因為光源方向并不一致,所以這里將照度計旋轉一圈,記錄照度曲線,取最大值來進行對比。
明基1070+最高亮度322Lux,峰米C2最大亮度641Lux,幾乎高出了一倍,激光光源確實比高壓汞光源在最大亮度上要強很多。
不過我覺得可能投射方式不同,二者的結果會有一定影響,因為角度問題,激光電視會有很大一部分光線被墻體反射到上部空間,沒有專用抗光幕布的情況下亮度會有損失。
這里再來測試一下距離屏幕1m位置正對屏幕時的光照強度,可以反映我們觀影時候眼睛接受光線的情況。
明基1070+在138Lux左右,峰米267Lux,模擬幕布反射到人眼的光照強度來看,也是差不多一倍的關系。
畫質(zhì)測試
畫質(zhì)方面,配套屏幕暫未安裝,這里直接投白墻來測試了。
從0.47″DMD這個芯片參數(shù)來看,應該只有1080P的原生分辨率,實現(xiàn)4K是通過抖動來完成的,雖然不如原生4K畫質(zhì)好,但其實大多數(shù)人是很難通過眼睛來察覺的。
那么直接上投影畫面拍攝。
4K測試圖上4K高清部分清晰可見,銳度還不錯,字體清晰可見,放大來看也是沒有問題的,真4K無誤。
下面來看色彩。
本想用校色儀來測試顏色表現(xiàn),但激光光源的工作模式與投影有差別,實際測試不出色彩,所以色域和色準沒法測試了。
我用高速快門看了下屏幕,特定快門速度下可以看到分離出來的三色光,工作模式應該是三原色不斷地交替刷新達到的效果,可能屏幕刷新頻率和校色儀的采樣頻率不同,沒有專用的激光投影測試模式,所以無法用校色儀測試出色彩了。
這里測試圖來一套。
這里直接上拍攝圖,實測均勻性還不錯,色階色準要看另一張圖了。
色彩測試專用圖,不過拍攝效果與實際肉眼觀察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這里以目視為準進行評價,請知悉。
總體來說色彩不錯,過度均勻,沒有明顯的條紋出現(xiàn),球體柔和過度均勻,目測的色階色準都還不錯,這是ALPD3.0技術的優(yōu)勢了。
下面放上幾張實際拍攝畫面,可以看看電影的實戰(zhàn)表現(xiàn)。
4K片源有非常好的細節(jié)展現(xiàn),尤其是這張4K藍光收藏版《霍比特人》,精靈王的眼神光、皮膚毛孔細節(jié),明暗對比,頭發(fā)絲細節(jié)全都有較好的展現(xiàn),4K加持下每一幀都非常細膩。
3000:1的對比度,支持HDR10+,雖然沒有液晶顯示器上的那么夸張,但在黑暗環(huán)境下的實際觀影效果還是不錯的,這個參數(shù)是超過影院水平的。
對比之前1080P分辨率的明基1070+有非常大的提升。
動態(tài)畫面方面,加入了MEMC技術,很好的提升了畫面的流暢度,這是當下的各種電視機上的標配了,各類電視和LED投影上都有這個技術了,不過在普通高壓汞燈投影上普遍沒有這個技術,應該是發(fā)光原理和結構上的限制了。
MEMC最直觀的感受是減少了拖影,原理是在相鄰兩幀之間插入額外的畫面,顯示更流暢,對高速運動的畫面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尤其是在大屏上可以有效提升舒適度,長時間觀影沒有頭暈的感覺。
對焦&畫面校正
對焦和校正是大家都有的功能了,方位調(diào)整增加了環(huán)境擺放的適應性。
對焦畫面,比較簡單直白了,可以解決上部虛焦的問題。
支持最高8點梯形校正,使用激光水平儀(綠線)來對比了一下,校正功能可以很好的校正畫面變形,能夠調(diào)整至邊沿幾乎貼合垂直線,有非常不錯的校正能力,體驗比大多數(shù)投影儀要好很多。
FengOS自研系統(tǒng)
體驗方面內(nèi)置的FengOS自研系統(tǒng)體驗還不錯,峰米以前都是用的MIUI廣告比較多,自研系統(tǒng)最大的優(yōu)勢是開機速度快,無廣告,資源豐富,支持第三方APP,使用方面沒有很多限制,操作直觀,適合全家人使用。
快捷操作界面可以從遙控器上一鍵呼出,各種設置和界面切換都在這個界面,支持添加網(wǎng)絡位置,我存在NAS里10T左右的各種藍光4K電影資源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這里也推薦用KODI來做資源管理,在峰米C2上可以支持安裝最新的19.0版本,我的其他盒子產(chǎn)品都只能支持到16.0,這里峰米C2系統(tǒng)支持性還是值得贊一個的。不過也期待峰米自研系統(tǒng)能內(nèi)置一個類似KODI的影片管理類APP,可以自動下載封面和評分,自動匹配字幕,那就非常完美了,畢竟素質(zhì)這么高只能看看在線資源確實有些浪費了。
CPU為Amlogic T972支持到8K解碼, 2G DDR4 RAM 內(nèi)存,16G emmc 高速閃存性能,WiFi也支持到了5G,搭配我最新入手的小米AX9000路由器速度飆升。
比如這部容量高達76GB的《霍比特人》可以全程完美無卡頓的播放,很少有盒子能做到這一點,CPU和5GWiFi是最大的提升。
總結
總的來說,激光電視確實越來越便宜也越來越強大了,國產(chǎn)給力!
峰米作為國產(chǎn)激光電視的第一梯隊,這次新出的這款峰米C2+100英寸柔性菲涅爾抗光屏F2套裝價格直接降到了萬元以內(nèi),比起動輒大幾萬的100寸液晶電視可以說是極具性價比了。
效果方面真4K與ALPD3.0激光熒光顯示技術帶來的高清高亮度畫面以及廣域色彩有非常好的畫面效果,色彩豐富過渡自然舒適,MEMC運動補償技術的加持提升了觀影體驗,加上巨屏的加持,沉浸感非常棒。
從體會來說,激光電視應該是接下來的發(fā)展趨勢,比起投影儀激光電視優(yōu)勢光源壽命達到了25000小時以上,遠超投影燈泡的壽命,而且沒有亮度衰減方面的問題,后期維護成本更低。在亮度、分辨率、色彩方面也不輸甚至超越同價位投影。
不管是新房裝修還是舊房升級,激光電視也是比較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