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進入了千家萬戶,這幾種經過了幾個階段。米家掃地機器人的出現(xiàn),是其中濃厚的一筆,通過低價將激光掃描型掃地機器人推入了市場,通過擅長的市場公關而一炮打響,由此占據(jù)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時光飛逝,自從第一代米家掃地機器人后,好幾年就再也沒有機會摸過米家的掃機器人了。今天,作為掃地機器人的深度使用者,用過三十臺不同品牌型號掃地機器人的分享愛好者,終于又可以同大家分享一次米家掃機器人的使用感受了,這次的產品是米家掃拖機器人Pro。
看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些端倪,例如用了Pro,而沒有用什么型號。大家都知道,凡是帶Pro的,都是升級版的意思。
在箱子外面有著產品的特色簡潔描述,X-CrossAI 3D避障、X-CrossAI 智能識別、CPU+NPU雙處理器、4000Pa澎湃大吸力,30組多方位專業(yè)傳感器、智能電控水箱、全新LDS激光掃描系統(tǒng)、米家APP/小愛同學智能操控、5200mAH大容量、標準拖地模式、專業(yè)拖地模式。
打開黑子,可以看見里面也是全黑色的,右側是裝箱清單,左側是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一些傳感器的位置標記。
先來看看所有的配件,有說明書、清潔刷、充電底座、備用拖地布。拖地板(帶拖地布)、塵盒&水箱二合一組件、邊刷。
再來看看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主機,上面蓋著黑色紙板,是掃地機器人的快速入門指南,有著產品的設置、安裝等等的介紹。邊上白色的塞子是防止運輸中碰撞的,使用的時候要取走。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采用了ToF技術,在前面特意有紅底白字的說明:AI算法直接在主機進行圖像物體識別,不會上傳到云端處理,確保隱私安全。
掀開這層紙就看見了,根據(jù)前面的快速入門指南說明,左側的是ToF傳感器,右側的是視覺識別傳感器。而下面隱藏在深色半透明塑料擋板后面的,則是沿邊紅外傳感器。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頂面很亮,靚麗的漆面,微微凸起,激光頭位于中間的位置,當然,是在蓋子下面。
將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翻轉過來,看看底部??吹竭@款掃地機器人是常見的掃地機器人結構,2個主動輪,一個萬向輪在前面,萬向輪邊上是2個充電節(jié)點。這款掃地機器人是單邊刷的,關于掃地機器人是單邊刷好還是雙邊刷好,大家往往有爭議。
頂部還有2個按鈕,一個是電源按鍵,另外一個是回充按鍵。
從側面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這里有激光頭保護支架,里面紅色的就是激光頭,在運行的時候,激光頭是不斷旋轉的。
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塵盒是后拉式的,不過,同常見的掃地機器人在后部的有所不同,常見的后拉式的塵盒,卡扣在后部,那么按下卡扣,單手就很容易把塵盒拖出來。而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它的是在底部有個按鈕,如果要把塵盒拖出來,需要把手放到掃地機的下面按住按鈕,然后上面按住面板,然后才能把按鈕往里按,再把塵盒拖出來,相對的不太方便,也不太放松。
這個卡扣的設計,感覺讓取塵盒不是很方便,不知道設計意圖是什么。塵盒有2種,一種是單純的全倉位塵盒,另外一種是塵盒和水箱二合一的。二合一的可以看到有注水孔在上面,很容易分別。
之前見過的掃地機器人的塵盒,都是對稱的,而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塵盒設計是非對稱的,很有意思。我們看過濾海帕在一側,同塵盒的入口呈現(xiàn)90度角的樣子。
將海帕組件拉出,原來還連著初級過濾網。
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頂部烤漆高亮,側面啞光深沉,無論是頂面還是側面,都是微微凸起的感覺,前面2個傳感器像大眼睛一樣,比想象的要酷一些。那么實際效果如何呢?我們來用用看吧,首先就是要安裝app配置上網。
這個使用米家app就可以了,添加設備,然后升級最新的固件,這一步還是很簡單的。
然后會有簡單的使用指引,這個對于沒有用過掃地機器人的會有些用處的,不過我懷疑是不是絕大部分人不會看的。
現(xiàn)在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很多都有具有建立清掃地圖的功能,從而可以根據(jù)地圖更好的完成各種清掃任務。那么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建圖表現(xiàn)如何呢?
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具有快速建圖功能。啟用這個功能后,掃地機器人會只是到處游逛為建圖收集信息,并不執(zhí)行清掃工作,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省建圖的時間。
所以在建圖模式下,僅僅用了15分鐘,就建立好了地圖,并且自動智能的分成了不同的房間區(qū)域。
如果是邊建圖變清掃的話,這些區(qū)域,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這真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需要盯著,萬一有什么緊急情況好去處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建圖模式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呢?這款掃地機器人,必須建圖完畢后才能進行地圖的編輯工作,例如建立虛擬墻,清掃禁區(qū)之類的。而我用過的別的掃地機器人,支持變清掃邊建圖,可以實時的暫停,然后編輯。
這樣的好處,就是我不需要掃描完整個房間的每個角落。也許有的房間,有的區(qū)域我根本不想讓掃地機器人去清掃,它也不必進去,或者不想讓它進去轉一圈,探索一番。這點的便利程度,是我需要,而米家掃拖機器人Pro沒能實現(xiàn)的。
建圖完成后,就可以進行地圖的編輯了。因為掃地機器人自動建立的地圖可能有的地方不太合理,所以通過編輯,可以建立更多的分區(qū),或者將2個以上的分區(qū)合并,從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符合要求的清掃區(qū)域設計,當然, 也包括修改區(qū)域名稱為更加容易記憶的房間名稱。
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清掃禁區(qū),建立虛擬墻之類的。這樣一些不讓掃地機器人進去的地方可以攔起來,不想讓它清掃的地方可以框起來。這樣設置時候,就可以進行一些高級的清掃任務了,讓掃地機器人更加符合我們的使用要求。
編輯好地圖,設置好清掃禁區(qū)后,就可以放心的讓掃地機器人在家里開始了第一次的全屋清掃了。在app上可以看到實時的清掃路徑,掃地機器人當前所在的位置。一番努力,掃地機器人完成了清掃工作,自動回到了充電座上充電。
不過我們從地圖上看到,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只清掃了一大半的地方,怎么還有的房間沒有去呢?這是因為家里因為某種原因臨時敷設了線纜,正好在通道,擋住了掃地機器人前進的道路。
等線纜拿走了,我們再來一次清掃,這次是選擇了幾個區(qū)域,來看這次是每個區(qū)域都清掃了(下圖動畫快速播放)。
除了按照地圖上劃定的房間進行清掃,還有區(qū)域清掃和定點清掃的設置。
區(qū)域清掃,就是指定地圖上一片區(qū)域,而定點清掃,則是以指定點為中間周邊的一個區(qū)域清掃。
那么區(qū)別是什么呢?區(qū)別就是區(qū)域清掃是可以清掃范圍的,而指定點清掃不可以。
在使用區(qū)域清掃的時候,要注意到禁止區(qū)域和虛擬墻,根據(jù)觀察,使用區(qū)域清掃的時候,原來的虛擬墻會失效。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還支持多個地圖,支持多層地圖(下圖動畫快速播放)。
當把掃地機器人搬到另外的樓層后,的確可以可以清掃,也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不過,如果要建立新地圖的話,必須將充電底座搬上來,從充電底座上出發(fā),才能建立新地圖。
這個其實有些尷尬的,要建立新地圖,還要搬動充電器,有些麻煩。
掃地機器人在家居中面臨的環(huán)境其實是挺復雜的,不僅僅有墻壁,還有家居,還有零碎的物品,所以掃地機器人如何避障,避障的效果如何,是考量掃地機器人是否智能,是否先進的一個方面。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帶有TOF傳感器和攝像頭,具有AI智能識別和3D避障功能,我們來看看這個綜合的效果如何。
我們放置了抹布,小的食品袋、衛(wèi)生紙筒,結果發(fā)現(xiàn)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在他們之間穿梭自如,這個ToF3D避障的效果還是可以的(動畫快放處理)。
那么再換一些小的東西,我們看面對小小的夾子,米家掃拖機器人Pro能夠識別并躲避。
面對電線,也能識別和躲避。這個的確是比較厲害的,因為這些小的物品和電線,其實是很難識別和躲避的。所以,不是每次都可以成功。
我們還是看下在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吧,例如下圖。
面對寵物的繩結玩具,米家掃拖機器人PRo識別并繞行清掃,完美的躲開了。在后續(xù)的實際使用中,做到了100%的閃避率(動畫快放處理)。
這是當初面對網線的時候,正確識別了并且躲開了。
隨后看著過不去,索性就走了。
如果是細長的家具腿,它也同樣的可以游刃有余,在中間來回游走,我們看到,盡管椅子腿很細,但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并沒有碰到,而是緊貼著它們走動(動畫快放處理)
那么即使在光線相對弱的床下,那么也一樣是輕松來回清掃,不會碰到家具(動畫快放處理)。
即使光線更昏暗的地方,也可以實現(xiàn)巡回清掃,不會碰到周邊的墻壁和家居,不再是依靠碰撞來實現(xiàn)避障(動畫快速處理)。
依靠這個ToF技術,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避障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即使是碰到了透明的小食品袋,也只是輕輕的剮蹭。
總體來說,這種技術,相對于傳統(tǒng)的紅外、超聲波等,還是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的。體現(xiàn)在偵測的敏感度強,準確性高,從而可以做到避障更加有效,避免誤判,同時有助于提高清掃的覆蓋率。這個是通過長時間觀察得出的結論,是趴在地上看掃地機器人如何在低矮空間工作的結論,不是拍拍腦袋隨便得出的。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建議要避免例如線纜,小的物件遺漏在地面上,有因為小的物體,識別度還是會降低的。AI識別的開啟增加了智慧程度,也增加了誤判的幾率。
米家掃拖機器人,意味著還可以拖地的。之前曾經展示過,這款掃地機器人有2個塵盒,一個是大塵盒,另一個則是水箱和塵盒二合一的。
拖地是依舊采用了傳統(tǒng)的拖地掛板+拖地布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于家庭來說有沒有效果呢?
這是拖地之后拖地板的樣子,即使掃的再干凈,拖地一遍,還是能看出拖地板上拖布有臟污的痕跡。所以說,拖地還是有效果的,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掃地機器人具有拖地功能的原因。
在app里,我們看到有掃地、掃拖、單拖三種模式,掃拖,就是邊掃邊拖,而單拖,顧名思義,就是只拖地,不掃地。而拖地時的水量,可以選擇有三個檔位。(吸力大小可選四擋)。同時,在掃拖機設置里,還可以設置掃拖模式為標準拖地模式,還是專業(yè)拖地模式(下圖動畫快速播放)。
在這里,普通拖地模式,同掃地機器人日常的清掃模式是一樣的,而專業(yè)拖地模式,則是采用了人字型的拖地方式,就是向左前方拖地,然后退回來,再向右前方拖地。這種方式最早出現(xiàn)在專門的拖地機器人上面,被稱為日式跪地擦地式,來回擦,這樣相對的會更加干凈一些。
現(xiàn)在掃地機器人的擦地模式,除了這種方式外,還有震動式,都是為了增加擦地的效果和力度。個人從實踐經驗得出的結論,普通模式其實就夠了。更復雜的模式沒有必要,這里就不詳說了,以后有機會再講。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具有一些實驗功能,可以更好的提高使用的效果,同拖地有關的,就是地毯顯示、地毯避讓、臟污識別。喜歡拖地的人,如果家里有地毯的話,就比較麻煩。雖然可以設置清掃禁區(qū),但如果設置的不夠準確的話,還是容易發(fā)生拖地上地毯的情況。
而地毯顯示,地毯避讓,可在app地圖上顯示地毯的位置,而且可以智能的在拖地的時候,避讓地毯,這樣就不用擔心拖地拖到地毯上面了。在上圖的實例中,我使用區(qū)域清掃的方式,指定了一片清掃區(qū)域,其中包含了部分地毯。從清掃路徑可以看出,掃地機器人在拖地的時候,的確是避開了地毯區(qū)域。
越障能力,是很多人考量掃地機器人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家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區(qū)域有落差的時候,例如到陽臺,或者不同地面交接的地方。那么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越障能力如何呢?
這個落差大約有2厘米,應該屬于比較高的了,然而它還是能較為輕松的爬上來,表現(xiàn)不錯。在我用過的掃地機器人當中,應該是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可以爬上來的。
但是福兮禍兮,越障能力強,有的時候也會比較尷尬,反而會被困住,因為它要去嘗試挑戰(zhàn)。
個人的看法,不要太過于強調越障能力,家里有落差的地方,用個過渡條就可以了。反復像越野車似的沖擊,對于掃地機器人肯定是有損傷的,沒有必要。如果避免掃地機器人被困住,才是更重要的。這里只是說下越障能力的看法,并不代表越障能力不需要,因為越障和脫困,其實很多時候是一體的。
防跌落,是掃地機器人的一項基本技能,但其實對于平層來說,一點用處是沒有的。但如果是多層的話,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屬于必要的保險。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防跌落還是可以的,比較可靠,經過了考驗。
地毯增壓,也是現(xiàn)在旗艦高檔掃地機器人經常會有的一個功能,就是感應到地毯后,在清掃的時候,自動增大吸力,從而可以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在實際的使用中,當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到了地毯上后,明顯聽到吸力增強的聲音,屢試不爽。而下了地毯后,稍微延遲后就會恢復原來的吸力水平。
說到吸力,米家掃拖機器人Pro的吸力達到了4000Pa,可以分為四檔調節(jié),安靜、標準、中檔、強力。同吸力相伴的還有噪音,吸力越大,噪音越大。記得米家掃地機器人的噪音很大的,開啟后猶如拖拉機,而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噪音控制的就比較好,相對的聲音比較圓悶一些,不會顯得十分刺耳。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對于這款米家掃拖機器人Pro,有了一定的感覺和認識,來總結一下。
1 從外觀看,采用了傳統(tǒng)的圓形設計,常規(guī)的掃地機器人架構,單邊刷,后抽拉式塵盒,這些都是常規(guī)的成熟設計(塵盒例外)。外觀是全黑色的,頂部面板比較漂亮。如果能做些有對比的黑色,會更好些。
2. 富有特色的塵盒設計,其實也是風道的設計,采用了中間進、單側出的獨特方式,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從使用效果看,并沒有發(fā)生擔心的灰塵堆積于單側,影響塵盒使用效率的情況,還算不錯。但抽拉按鈕設計在底部,讓塵盒的取出增加了難度,應該改進。
3. 頂部激光掃描,前部是ToF傳感器+攝像頭3D感應系統(tǒng),。具有單獨建圖的功能, 制圖較快。地圖建立后,自動分區(qū)??梢詫Ψ謪^(qū)合并、分割??梢越⑻摂M墻、清掃禁區(qū)等,從而可以在家居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設置清掃區(qū)域,做到自主的靈活設置。略微遺憾的是沒有單獨的拖地禁區(qū)設置功能。同時,也無法在建圖中暫停,無法邊建圖邊設置禁區(qū)和虛擬墻。所以第一次建圖需要照看著點,好在可以單獨建圖,時間還不是很長。
在建圖后,更可以實現(xiàn)指定區(qū)域清掃、定點清掃、指定房間清掃的功能。同時,還有定制清掃的設計,可以針對每一個房間實際不同的吸力和水量?;蛘咭部梢愿鶕?jù)地面材料來設置不同的清潔吸力和水量,更加靈活。
4. 前置的ToF傳感器+攝像頭,實現(xiàn)3D避障和智能AI識別功能,從而可以更加精準的識別前方的物體,精準避障。還具有智能AI識別的功能(實驗功能)。那么一些類似拖鞋,瓶子,球之類的物體都可以準確識別,類似小夾子,電線的物品也有很大的幾率識別。這樣可以讓掃地機器人在家中運行的更加安全,自由,不會造成對家具的損害,減少小物體對于掃地機器人的傷害。
精準避障同時帶來了更高的清掃覆蓋率,面對桌腳、椅子腳可以更加精細的清掃,在床下等地方可以更加自如的清掃和行走,避免被困。
避障同提高覆蓋率,有的時候會是一對矛盾,因為離的遠了,會造成漏掃,離得近了,會容易碰到。米家掃拖機器人Pro調校的還是很不錯的,在我家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優(yōu)異,恰到好處,值得表揚。
5.掃拖一體,具有可替換的普通塵盒和水箱/塵盒一體式塵盒,同時還具有清掃、掃拖、拖地三種不同的清理模式,可以應對家里不同的場景,適應不同的清掃需求,考慮到比較周全。同時拖地具有普通模式和專業(yè)模式,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6. 越障能力不錯,防跌落能力讓人放心。地毯自動增加吸力功能很是實用。同時,還有其他的一些智能功能,例如地毯顯示、地毯避讓,物體顯示等功能。這些功能都很實用,雖然是實驗功能,但相信很快就是正式功能了。
總的來說功能比較強大,表現(xiàn)也還出色,一般家庭如果選購的話,基本會適應各種場所。當然,使用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1. 塵盒不容易清理,由于塵盒只有海帕位置的一個狹小側邊開口,所以需要長柄刷來清理內部,但長期使用的話,里面的棱角和邊角位置,應該會有累積的污垢。而且沒有配備清掃的長刷。
2. 充電底座沒有理線設計,且只能單邊出線。這個很少奇怪,在如今理線設計、雙邊均可出現(xiàn)成為基本設置的時候,這款高檔掃地機器人卻沒有這樣做,有點不可思議。
3. 水箱偏小,這個如果有拖地愛好者的話,大戶型全屋清掃肯定是不夠的了。
4. 多層建圖必須有充電座,這個不是很方便。沒有邊建圖邊設置虛擬墻和清掃禁區(qū)的功能。
總的來說,在高端掃地機器人里面,它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均衡的。沒有什么特別的短板,其余各項的表現(xiàn)也相對出色。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所以對我來講,真正唯一不太能接受的,還是它的顏色吧嗎,這個屬于個人喜好吧,全黑色加上略微凸出的外觀,看上去總覺得有些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