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銘瑄Z590主板評測:14+2+1相供電模塊,為超頻玩家量身定制的主板    

    主板 07-09 17:03:03 1 0

    主板是不容忽視的部件之一,甚至可以說它是一臺電腦的基石,直接影響到硬件的性能發(fā)揮以及電腦的擴展性,而芯片組是主板最重要的部分,是連接中樞的橋梁,Intel Z590芯片組相比于其它500系列的芯片組,配備的PCI-E通道數是最多,擴展能力也是最強,還支持ABT自適應超頻技術,而且在用料配置方面也是最好,更能釋放出處理器的全部潛力,若要搭建高性能硬件平臺的話,搭載Z590芯片組的主板是首選。

    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與接口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原生支持最新PCIe 4.0通道集成AVX-512指令集,不過制程工藝依舊維持之前十代的水準,處理器的運行功耗方面增加了不少,所以對主板的電氣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銘瑄MS-iCraft Z590 WIFI是塊ATX規(guī)格尺寸的主板,基于Intel Z590芯片組打造的,擁有14+2+1相供電模塊設計,能夠滿足十一代酷睿i9處理器的苛刻需求,也能更好迎合超頻玩家的需求,接下來看看這塊主板的實際表現(xiàn)是怎樣的。

    主板的外包裝盒的整體外觀上采用黑色為主色調,正面印有一個巨大的主板設計圖,在左下方還有支持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以及支持英特爾傲騰內存的標識,盒子上多組Z590的字樣非常有辨識度,而在包裝盒背面印了主板的各種參數規(guī)格。

    主板的原裝配件相當的豐富,除了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本體外,還有一張iCraft貼紙、四條SATA硬盤數據線,磁吸式WIFI天線座,還有一把螺絲刀,用于拆裝M.2固態(tài)硬盤與主板上的散熱片,而說明書需要下載才能查看。

    這塊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采用的是標準ATX尺寸規(guī)格,畢竟豐富的接口和上乘的供電用料都需要占不少的位置,主板配備了五個Pci-E插槽與四個M.2固態(tài)硬盤接口,能夠安裝更多固態(tài)硬盤或采集卡等硬件。

    主板的PCB以黑色為主色調,在供電模塊、PCH芯片與固態(tài)硬盤位置都覆蓋了厚實的鋁合金散熱裝甲,讓主板擁有十足的金屬質感,散熱裝甲的表面設計有透明的亞克力板,具備RGB燈光效果,為主板增加幾分電競氣息。

    在供電模塊上覆蓋了碩大的鋁合金散熱裝甲,底部還有導熱墊輔助散熱,其實主板最為看重的是處理器供電部分,直接會影響到處理器運行穩(wěn)定性以及超頻表現(xiàn),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備14+2+1相供電模塊,甚至可滿足十一代i9這種功耗爆炸的處理器供電需求。

    拆開散熱片后可以看到主板的14+2+1相供電模塊,每相供電電路都配備DUAL Mosfet,共使用32顆MOS,型號為SM7362EK,每一相電路最高可以承載100A電流,而PWM主控使用了IR35201,可以說供電模塊的用料非常充足。

    主板采用雙8pin CPU供電接口,當然,主板并沒要求必須要將兩個供電接口都接上后才能開機,即便單供電接口接上也可以正常使用,不過考慮到部分處理器的滿載功耗可能觸及單8pin供電接口的極限,最好選擇配備雙8Pin CPU供電接口的電源。

    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備了兩條PCI-E ×16插槽,第一條插槽支持PCI-E 4.0而第二條插槽支持PCI-E 3.0,兩插槽均帶有金屬加固設計,由于十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并不支持PCIe 4.0,假設搭配十代酷睿處理器使用,那么插槽會自動降至只有PCI-E 3.0。

    這款主板共配備了四條M.2固態(tài)硬盤接口,其中前三個的M.2接口直連處理器,支持PCI-E 4.0/3.0×4傳輸速率,最下面那個接口只支持PCI-E 3.0 x4或SATA,而中間的兩個接口同時支持PCI-E 4.0/3.0×4傳輸速率,支持的固態(tài)硬盤的尺寸方面,最上側的接口最高支持2280規(guī)格的固態(tài)硬盤,其它三個接口最高支持22110規(guī)格。

    配備四個M.2固態(tài)硬盤接口基本上是Z590主板的極限,不過在這里要說一點,中間的兩條M.2插槽其實是與顯卡的PCI-E ×16插槽共享帶寬,意味著用戶如果在第二條與第三條M.2接口安裝固態(tài)硬盤,PCI-E ×16接口的傳輸速率會自動降至×8,當然,假如顯卡接口支持PCI-E 4.0,那么降速率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PCI-E 4.0的帶寬翻倍PCI-E 4.0×8的帶寬等于PCI-E 3.0×16。

    在主板右下方設計有電源開關按鍵、重啟按鍵以及燈光效果切換按鍵,這設計對于部分用戶來說是非常友好,方便主板在不裝進機箱的狀態(tài)下使用,以免用戶利用螺絲刀短接的方式去啟動電腦,而通過燈光效果切換按鍵可以循環(huán)切換RGB燈效果。

    主板的右側是Z590芯片組以及金屬散熱模塊,Z590芯片組的PCI-E通道數達到24條,是英特爾500系列芯片組里數量最多的,而Z590芯片組相比于上一代的Z490芯片組,原生支持PCI-E 4.0以及集成USB 3.2Gen2x2控制器,在數據接口上可謂提升巨大。

    由于大部分的用戶并不會配置獨立聲卡,主板的音頻部分質量高低會影響到聽音體驗,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備了瑞昱ALC1200 音頻芯片以及NE5532運放芯片,并搭配“小金”音頻專用電容來保證輸出的音質,給用戶帶來清澈純凈的音樂體驗。

    主板配備了四根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內存架構以及XMP內存自動超頻技術,支持的容量內存最大可以達到128GB,內存頻率支持最高超頻到5066MHz(Gear2),最高頻率可以說是相當高了,當然,這就需要配合超頻能力非常強的內存才能達到。

    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提供了共六個SATA3.0接口,全部位于主板的右側,接口采用平鋪的布局對于彎頭的硬盤數據線非常友好,而第4個M.2固態(tài)硬盤接口是與SATA_2接口共用SATA通道的,假如M.2接口裝載了SATA協(xié)議固態(tài)硬盤,SATA_2接口將會用不了。

    整塊主板擁有四個M.2固態(tài)硬盤接口以及六個SATA硬盤接口,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掛載硬盤的使用需求,在主板背面的處理器核心供電部分還有雙強化鉭電容,更強的供電設計有利于處理器穩(wěn)定運行以及超頻時頻率的提升。

    這塊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的后置I/O接口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非常豐富,HDMI與DisPlayPort視頻輸出接口各一個,六個USB 3.2 Gen 1接口,PS2接口、一個USB 3.2 Gen 2*2 Type-C(20Gbps)接口,2.5Gbps網絡接口,SPDIF光纖輸出接口,五個3.5mm音頻接口,WiFi6天線接口。

    如果想要使用主板的視頻輸出功能需要搭配帶核顯的處理器使用,主板配備了兩個視頻輸出接口,分別是DisPlayPort1.4與HDMI2.0b輸出接口,這對于想組雙屏的用戶相當友好,同時考慮到目前的顯卡市場狀況,使用核顯作為過渡也是不錯的方式。

    在背板上還有兩個按鍵,一個是刷BIOS按鍵另一個是清空CMOS鍵,方便用戶可讓不拆機的情況下進行刷BIOS或清空CMOS的操作,升級主板BIOS時將文件存儲在U盤里,并將其插入按鍵上方的USB接口,長按約3秒即可進入BIOS更新模式,而因超頻失敗需要清空CMOS時,直接按下按鍵然后斷電再重啟即可。

    這塊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雖然向下兼容同是LGA1200針腳的十代酷睿處理器,不過想要發(fā)揮Z590芯片組的最佳性能,還得搭配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使用,假如搭配十代酷睿處理器,直連處理器的M.2接口是無法使用,另外就是PCI-E版本從4.0降至3.0,DMI總線帶寬會降速到x4。

    接下來是上機測試環(huán)節(jié),測試平臺配置方面,處理器為Intel Core i5-11500,主板是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內存是兩條英睿達DDR4 3200Mhz 8GB套裝組成的16GB雙通道配置,顯卡是處理器的HD750核顯,由于機箱僅支持M-ITX和ITX規(guī)格主板,所以無法裝進機箱里。

    不得不說主板的按鍵設置十分合理,設計了電源開關按鍵重啟按鍵,即便不裝在機箱里也不會影響使用,直接按下電源開關按鍵即可啟動電腦,當主板啟動后在散熱模塊上的RGB燈就會亮起,可以看到動態(tài)的RGB燈光效果。

    在主板的左下側還有RGB導光條,燈珠位于背面會照亮主板的背部,同時導光條會展現(xiàn)出動態(tài)的燈效,主板還配備主板有兩個三針5V ARGB接口與一個四針12V NRGB接口,可滿足對RGB光效情有獨鐘的玩家安裝需要,讓整機看起來更為酷炫。

    RGB燈的光線非常柔和,不同顏色間的過渡均勻,給人的視覺感受效果挺不錯,主板上RGB燈光模式可以通過三種來切換,分別是主板上的燈光切換按鍵,BIOS的燈光設置選項,以及相應的燈光調節(jié)軟件,前兩種切換方式只有八種預設的燈效可選,而選擇燈光調節(jié)軟件的方式可設置的自由度更大。

    本次測試已將BIOS版本由0121升級至0122,刷BIOS過程十分方便容易就不展示了,新版本優(yōu)化內存超頻的Timing功能以及ABT功能,及時更新主板的BIOS很有必要,擁有更強的可塑性和拓展性,進一步壓榨處理器與內存的性能,或者可以支持新硬件。

    首次啟動需要進入BIOS中進行參數設置,界面中的各個項目相當清晰明了,方便不同級別的用戶使用,在BIOS界面右側可以直接查看處理器與內存當前狀態(tài),在主頁界面可以設置主板的RGB燈光模式,共有八個預設模式可選。

    主板的BIOS一般情況是加載最優(yōu)化的設置,用戶需要對BIOS部分項目進行修改,才能發(fā)揮硬件的最佳性能,比如處理器的虛擬化技術默認情況下是關閉的,假如你是需要運行虛擬機等軟件,可以在處理器選項選擇界面中開啟。

    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處理器支持AVX-512指令集,對于AI運算方面有較明顯提升,對日常使用提升不太明顯,在BIOS中這個功能默認是關閉的需手動啟用,小酥本著應開盡開能開快開的宗旨,必然是要啟用它,不過會帶來處理器運行功耗提升的問題。

    最后是內存的頻率設置,一般情況下內存的運行在默認頻率,無法發(fā)揮內存應有的性能,需要在主板BIOS中開啟內存的XMP功能以實現(xiàn)超頻功能,目前大部分內存已經支持XMP功能,比如小酥的這兩根內存可超頻到3200MHz,當然,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內存所支持的XMP運行頻率均不同,BIOS其它項目可按需去開啟,比如TPM功能,安裝升級最新的Windows 11系統(tǒng)的必備硬件配置,可以在高級菜單中的PCH-FW設置中找到。

    不少玩家會對處理器與內存的進行超頻,雖然超頻不足以引起性能的躍升,但是性能多一點總歸也是好的,超頻這些操作都是靠經驗與嘗試的,主板采用14+2+1相的供電設計,在主板供電模塊部分完全無需擔心,而硬件本身的體質很是關鍵,同時需要留意散熱性能以及電源供電,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硬件的超頻發(fā)揮,穩(wěn)定運行才是關鍵。

    這次主板測試搭配的處理器為英特爾酷睿i5-11500,六核心十二線程,二級緩存為3MB三級緩存為12MB,基準運行頻率為2.7GHz,睿頻最高加速至4.6GHz,TDP為65W(僅供參考),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不同于英特爾以往的處理器,由于采用了新架構并且支持AVX-512指令集,對供電與散熱的要求提高不少。

    小酥手上有一張Quadro P2200的專業(yè)獨立顯卡,不過需要承擔工作的任務,等游戲顯卡價格降了再入手,所以本次就不搭配獨立顯卡測試了,首先來跑個分吧,英特爾酷睿i5-11500處理器的CINEBNCH R20的跑分成績?yōu)?918cb,而CINEBNCH R20的跑分成績?yōu)?0150pts。

    這顆i5-11500處理器的性能表現(xiàn)確實不錯,對于大部分玩家的話是夠用的,相比以往同為14納米工藝的i7 7700K處理器來說同時幅度相當不少了,甚至比上兩代的i7-9700K還要更強些,處理器的選擇要看性能需求以及預算,在預算之內選擇性能最好基本不會錯。

    接下來跑3DMark的TIME SPY項目,CPU分數為7407分,顯卡分數為563分,沒想到核顯HD750能跑得動,就是顯卡分數低了點,性能確實不如筆記本上的銳炬核顯,大型游戲就不用想了,《DOTA2》這些輕量級游戲還是可以一戰(zhàn)的。

    由于i5-11500依然是14nm制程工藝,在功耗與溫度方面確實不容小覷,接下來進入處理器烤機環(huán)節(jié),在BIOS中禁用AVX-512指令集功能的情況下,單烤FPU項目處理器的運行功耗約為143W,核心溫度約為86℃。

    你以為這i5-11500處理器的滿載功耗143W就是最高了?不,還有更高,直接在BISO中開啟AVX-512指令集功能與ABT功能,在雙烤模式下處理器的運行功耗已經超過190W,核心溫度達到了97℃,塔式風冷散熱器滿速運轉勉強還壓得住,假如你搭載的是十一代i7處理器或者更高級的處理器,甚至是想要超頻的建議直接上水冷。

    這顆十一代i5處理器的滿載運行功耗竟然超過190W,這確實讓人有些感到意外,而這塊主板供電設計甚至能夠應付超頻狀態(tài)下i9處理器,要知道i9-11900K全解鎖狀態(tài)下運行功耗最高可達300W,應付滿載190W的i5處理器綽綽有余,整個烤機過程非常穩(wěn)定,并沒出現(xiàn)降頻和掉電壓的情況。

    由于i5-11500處理器是鎖倍頻的,那么這次就對內存進行超頻,兩根內存通過XMP超頻到3200MHz,內存的讀取速度為46772MB/s,不加壓超頻至3600MHz,內存的讀取速度為53217MB/s,讀寫復制速度的提升相當明顯,而且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假如要超至更高頻率就得加電壓,內存體質不同頻率提升的幅度各不相同,超頻還是量力而為。

    至于實際性能提升方面, Cinebench R20的超頻前后跑分成績變化不大,主要是它側重于處理器的性能,而3DMark的CPU分數還是有約3%的提升,利用超頻來適當挖掘硬件的潛能還是不錯的,不過實話實說,無論內存處理器還是顯卡等硬件,通過超頻提升性能的幅度相當有限,渴求性能的建議選擇高一檔的硬件,因為核心上的差距任由你如何超頻都無法彌補的。

    英特爾的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現(xiàn)在已經支持PCIe 4.0技術,相比于PCIe 3.0技術輸帶寬直接翻倍提升,為顯卡和固態(tài)硬盤等硬件提供更高的傳輸帶寬,相比于顯卡,固態(tài)硬盤才是最大受益者,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配備了三個支持PCIe 4.0的M.2固態(tài)硬盤接口,用于掛載一些高速的固態(tài)硬盤。

    在PCIe 4.0×4通道下數據每秒傳輸量高達8GB/s,接下來小酥就通過某款支持PCIe 4.0的固態(tài)硬盤來測一下讀寫速度,在AS SSD Benchmak基準測試軟件下讀寫速度分別可以達到4248MB/s和3964MB/s,若利用CrystalDiskMark測讀取速度可達5GB/s,這是PCIE3.0的M.2固態(tài)硬盤所無法達到的。

    其實不少用戶對于外置高速存儲設備是有需求的,一般來說USB 3.2 Gen 2數據接口傳輸速率最高僅支持10Gbps,而主板的背板配備了一個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在主板上還有一個擴展接口用于接駁到機箱上,接口傳輸速率可達到20Gbps(約2.5GB/s),數據傳輸速度直接翻倍。

    由于在普及初期支持該接口的設備并不多,目前好像只有少數幾款移動固態(tài)硬盤以及固態(tài)硬盤盒支持該接口,小酥并沒有支持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的存儲設備,只能使用支持10Gbps的固態(tài)硬盤盒搭配NVME固態(tài)硬盤來測試,實測讀寫速度可以達到1GB/s。

    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搭載了英特爾的AX200無線網卡,支持WiFi6無線網絡與藍牙5.1,連接到支持WiFi6的路由器,系統(tǒng)顯示連接速率為2.4Gbps,實際測試的傳輸速度約為160MB/s,比千兆網線的傳輸速度還要快不少。

    總評

    作為一款親民價位的Z590主板來說,這塊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的表現(xiàn)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主板配備了雙8PIN處理器供電接口以及14+2+1相供電模塊,每相電路最高可以承載100A電流,用料可以說相當豪華,應對英特爾酷睿i9級別的處理器綽綽有余,i5與i7級別的處理器更是不在話下了,即便在極限超頻狀態(tài)下也不會有問題,經過實際測試,將AVX-512指令集與ABT功能解鎖后,處理器運行功耗直接飆升至190W,主板的供電模塊依然是從容自若。

    接口配置方面基本上該有的都有了,主板配備了DisPlayPort與HDMI雙視頻輸出接口,四個M.2固態(tài)硬盤接口、五個Pci-E插槽以及六個SATA硬盤接口,WiFi6無線網卡和2.5G以太網接口,20Gbps傳輸速率的USB 3.2 Gen 2×2數據接口,充裕的接口能輕松滿足用戶連接外設顯示器和傳輸數據的裝機需求。

    細節(jié)方面做得相當不錯,CLEAR CMOS按鍵與BIOS FLASH按鍵沒有缺席,還有板載LED數顯DEBUG檢測卡,對于喜愛超頻的用戶來說非常友好,主板上還設計有電源開關按鍵、重啟按鍵以及燈光效果切換按鍵,方便主板在不裝進機箱的情況下使用。

    總的來說,這塊銘瑄MS-iCraft Z590 WIFI主板在用料做工以及配置接口等方面,幾乎滿足了一塊高端主板應有的條件,可讓高端處理器性能得到充分的釋放,也可滿足玩家通過超頻不斷探索極致硬件性能的需求,整體表現(xiàn)完全對得起自己的價格,甚至可以說在同價位難逢敵手。

    銘瑄Z590主板評測:14+2+1相供電模塊,為超頻玩家量身定制的主板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26
    LV26已臻大成
    0 爆料
    200 原創(chuàng)
    0 評論
    網友評論
    郴州市| 泰安市| 特克斯县| 新乡市| 克东县| 应城市| 蒙自县| 右玉县| 石屏县| 马公市| 宁阳县| 滨州市| 抚远县| 锦州市| 镇雄县| 遂川县| 房山区| 海口市| 慈利县| 三门县| 绵阳市| 宜春市| 吕梁市| 永丰县| 崇文区| 濉溪县| 诸城市| 田东县| 衡南县| 抚远县| 西宁市| 自贡市| 凌源市| 石阡县| 高台县| 肃北| 太白县| 柘城县| 志丹县| 保康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