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手撕鱸魚,一個經(jīng)常被誤認為體育老師的小學網(wǎng)管。
掃地機器人可以說是懶人福音本福了,近年來也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成為了很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清掃神器,可以選擇的機器人也是越來越多,有時候難免讓人有點無從下手,不知道到底該選擇哪一款。希望我這次對市面上常見的4款掃地機器人做的這個橫評,能夠幫助你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款掃地機器人。
我選擇的這四款掃地機器人分別是360 X100 MAX(后邊簡稱360)、石頭 T7S(后邊簡稱石頭)、米家 Pro(后邊簡稱米家)以及科沃斯 T9 Power(后邊簡稱科沃斯)。
不想看我啰嗦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總結(jié)部分哈。下面開始:
外觀
顏值方面我個人感覺都差不太多,360和米家這兩款掃地機器人都是黑色為主,而石頭和科沃斯這兩款則是白色為主。
外觀上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360這款沒有上面那個凸起的小帽子,雷達采用了下沉式設(shè)計,所以機器上部是平整的,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不容易剮蹭,工作時的通過性明顯增強。
同時能夠看到360掃地機的高度也是四款之中最低的,360的機身高度僅為85mm,石頭為96.5mm,米家為96mm,科沃斯為93.6mm。
結(jié)合外觀和機身高度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就是機身的通過性方面:
360>科沃斯>米家>石頭
塵盒
這四款機器中,只有米家掃地機器人采用了塵盒后置的形式,雖然被一體式上蓋擋住了,但也是可以直接取下。其他三款的塵盒都采用了中置的形式,需要掀開后蓋才能取下。
360的塵盒很容易單手取出,傾倒垃圾也僅需單手輕按開關(guān)就可以了,全程不臟手,操作非常方便。
石頭的塵盒可以單手取出,單手想要傾倒垃圾卻不現(xiàn)實,必須雙手進行操作才行。
米家的塵盒也是可以單手取出,就是傾倒相對來說困難點,除了雙手操作外還得相當小心。
科沃斯的塵盒也是可以單手取出的,手持的位置對的話也可以單手進行傾倒,但由于開關(guān)在側(cè)面,打開的情況下比較長,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塵盒大小方面,360的塵盒容積為500ml,石頭是470ml,看似個頭最大的米家的塵盒容積卻僅有300ml,科沃斯的塵盒有420ml。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米家的塵盒有兩種,一種是集成了水箱在里面的,所以容積較小,僅有300ml,而另一種是單獨的塵盒,容積反而成了4款之中最大的,有550ml。
當然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因為米家的這個水箱也不是獨立的,是和塵盒集成在一塊的,所以它的水箱容積也是比較小的了。
水箱
四款掃地機器人的水箱大小分別是:360的為520ml,石頭的是300ml,米家的集成水箱就只有260ml了,沒想到科沃斯的反而是最小的,僅有外側(cè)那弧形的一圈,所以容積僅有180ml。
水箱的容積方面:360>石頭>米家>科沃斯
由此帶來的效果也很直觀,在后續(xù)使用中360掃地機器人拖完全家以后還能剩下一半的水量,而科沃斯拖到一半就沒水了……
當然了,科沃斯也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它的水箱是可以替換的,可以換成香薰器,搭配附贈的香氛精油,可以在掃地的同時對全屋進行香薰,這是其他掃地機不具備的功能,對于那些精致的小姐姐來說應(yīng)該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拖布
四款掃地機的拖布也略有不同,前面三款都是用了一個可拆卸的結(jié)構(gòu),而科沃斯的這個是直接集成在水箱上的,當然它們都采用了魔術(shù)貼的形式,拖布都是可以取下來進行清洗的。另外科沃斯有贈送一袋帶有香味的一次性濕拖布。
四款拖布的大小有所不同,表面的紋理也略有差異,效果方面好像沒法很好的區(qū)分,倒是它們拖地的形式還是有差異的,會放到后邊拖地的地方單獨說一下。
掃地刷
把四個掃地機翻過來,就能看到它們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掃地系統(tǒng),360用到的是浮動中掃+單邊刷,而石頭用的是浮動中掃(膠刷)+單邊刷,米家同樣是浮動中掃+單邊刷,倒是科沃斯用到了浮動中掃+雙邊刷。
它們的主刷也略有不同,其中只有石頭的主刷是單硅膠的膠刷,采用了傾斜的紋路,其他三款都是硅膠和軟毛相結(jié)合的形式,而且全都做成了波浪形以保證將臟東西掃上去,同時做了分段的防纏繞設(shè)計。
四款主刷的寬度倒是都差不多,安裝方式也比較類似,拆裝都十分方便,萬一被纏住了,或者掃得頭發(fā)太多,也可以取下來用附贈的切線器進行清理。
充電樁
充電樁這塊其實感覺沒啥好說的,四款都差不太多,細節(jié)略有不同,只有米家的充電樁沒有線材收納的功能,其他都可以將電線纏繞在充電樁背部的蓋板里面。別的好像也沒啥優(yōu)劣之分。
當然充電功率方面略有區(qū)別,差距也不算大,我放到總結(jié)的表格里大家看就得,這里就不啰嗦了。
傳感器
360的傳感器配備得非常全面,前面說過了它的主雷達采用了下沉式設(shè)計,放到了正面的上部,狹長的那一道縫隙就是它的主力。導(dǎo)航方面,360采用了Lidar SLAM+ OLS(雙固態(tài)線激光),避障傳感器則包括前撞+雷達+單側(cè)沿墻固態(tài)線激光+前向固態(tài)線激光的配置,此外底部還配備了6個懸崖傳感器和1個地毯傳感器。
石頭的導(dǎo)航方式為Lidar SLAM,避障方式顯得比較傳統(tǒng),僅有前撞+雷達+單側(cè)沿墻,當然頂部的雷達處是有壓力傳感器的,萬一被卡住或者高度不夠鉆不進去也能知道,底部同樣少不了6個懸崖傳感器和1個地毯傳感器。
米家的導(dǎo)航方式同樣為Lidar SLAM,避障方式包含前撞+雷達+3D Tof+AI視覺,正前方那倆大眼睛頗為突出,可惜沒有沿墻,頂部突出的小燈塔也沒有壓力傳感器,底部也是6個懸崖傳感器和1個地毯傳感器的配置。
最后是科沃斯,它的導(dǎo)航方式是Lidar SLAM(dToF),避障方式則包含了前撞+雷達+3D結(jié)構(gòu)光+雙側(cè)的沿墻,頂部的小燈塔也是有壓力傳感器的,一按就咔噠咔噠響。當然了,底部同樣也是6個懸崖傳感器和1個地毯傳感器的配置。
單以傳感器的配置來看的話,360的是最豐富的,石頭的則相對少一點。
掃地測試
掃地測試我用到的測試原料是面粉(模擬灰塵)、紅糖顆粒(模擬大小不同的沙子和小石子等)、玉米須(模擬毛發(fā))
360清掃這些東西基本是一遍過,不過由于邊刷的轉(zhuǎn)速是4款中最快的,偶爾會出現(xiàn)有顆粒被打飛的情況,但在后續(xù)清掃中也會都吸干凈。
石頭的表現(xiàn)不錯,基本也是一遍過,就是有個別的玉米須是過了一會才被吸進去的。
米家的清掃是一遍過的,畢竟它有著4款之中最高的吸力,足有4000Pa。
科沃斯可能把那一小團玉米須當成了障礙物,停下觀察了一下又上去清掃的,不過留下了一個紅糖顆粒,當然在實際清掃時會往復(fù)清掃,多半不會有這樣的殘留。
另外需要說明一下,就是在它們進行單掃地模式的情況下,同樣是標準工作模式,360的噪音是明顯低于其他三款的,家里人都能明顯的區(qū)分出來,而科沃斯大概是雙邊刷一起拍打機身,所以噪音相對明顯一些。
拖地測試
拖地測試沒用特別難纏的,只是用了甜菜根的湯做個演示。
360的拖地用的是主動附壓式,算是比較傳統(tǒng)的拖地形式,配合電控出水,用來進行地面的日常維護還是可以的。
石頭的拖地用的是類似電動牙刷的超聲波震動形式,對頑固污漬有一定的效果。
米家用的也是主動附壓式,更適合用來進行地面的日常維護。
科沃斯的比較獨特,采用的是模仿人的往復(fù)摩擦的工作模式,底部的拖布會在機器的帶動下前后往復(fù),對付頑固污漬的效果會更好一些。不過這種工作模式也帶來了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噪音會大一點,有利有弊吧。
另外前面說過,360的水箱是最大的,所以拖完全家以后還有半箱水,而科沃斯的水箱是最小的,進行全家拖地時拖到一半就沒水了……
避障測試
這方面我主要設(shè)置了兩種情景,一種簡單,一種是特別特別負責的。先來簡單的:
360
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障礙物時,360急停,然后圍繞障礙物進行貼近清掃。
在給到一定的反應(yīng)距離的情況下,360選擇了在障礙物前方一點距離停下然后繞行,仔細看會看到這個距離差不多是側(cè)刷的邊緣上,繞行時也是按照這個距離來的。
石頭
石頭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障礙物,是差不多撞上了才慢慢拐彎繞行,繞行也是緊貼著障礙物來的。
即便給到石頭一定的反應(yīng)距離,它也會試探著盡可能的緊貼障礙物來運行。
米家
米家的看到突然出現(xiàn)的障礙物選擇了急停,然后稍微離著一點距離繞行。
面對有反應(yīng)距離的障礙物則選擇了后退重新規(guī)劃路線。
科沃斯
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障礙物,科沃斯離著一點距離就停下并且后退重新規(guī)劃路線。
有反應(yīng)距離的情況下更是隔著比較遠就繞行重新規(guī)劃線路了。
說完了簡單的測試,接下來是復(fù)雜的。場地我還是放在了我家客廳,可以說是按照最復(fù)雜的情況來設(shè)置的,嬰兒推車,嬰兒躺的地盤,桌椅還有鞋子、垃圾桶、玩具等,日常生活中能夠碰到的各種情況基本都齊全了,基本沒法更復(fù)雜了。
而可能的出口僅有兩個,一個在嬰兒車底下,一個是右側(cè)的沙發(fā)底下,都是勉強可以讓掃地機器人通過,回到充電樁的。為了盡量保證測試的公平性,也是盡可能的達到最高難度,我列出了這么幾個測試條件:
1、該復(fù)雜地形和所有掃地機器人記憶的地圖都不相同,它們都是第一次面對這個地形。
2、4個機器人都是被我直接拎到相同的起點,直接和充電樁斷開連接,需要重新定位。
3、所有的充電樁都沒有正對任何一個出口,尤其是360這個,我刻意給調(diào)了個方向。
4、所有機器人的目標都是回充。
說實話測試結(jié)果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的……(以下GIF均為6倍速播放)
360找到了兩個其他掃地機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試著探尋的可能出口,從長沙發(fā)底下繞過或者從小沙發(fā)后邊繞過,然后很智能的排除掉以后堅定的走向了正確的道路全程沒有碰到任何障礙物,總用時大概在1分鐘左右,表現(xiàn)足夠智能也足夠精準。
石頭的結(jié)果是最讓我意外的,只見它輕巧地轉(zhuǎn)了兩圈,完成了定位和地形掃描以后,就那么麻溜地從嬰兒車底下跑回家去了,速度是4個之中最快的一個,只用了42秒就脫困了。以它前面表現(xiàn)出的勇猛,我還以為它會推著嬰兒車跑回家呢……
米家的這個來來回回地試探了老半天,先跑去了左邊,又跑到了右邊,在我滿以為它會走沙發(fā)底下出去的時候,它又跑回了嬰兒車底下,被兩個輪子之間的橫梁擋了一會才換了個方向從嬰兒車之間穿過去。用時也在1分30秒上。
科沃斯也是猶猶豫豫了半天,最后終于成了唯一一個從沙發(fā)底下鉆出去的,用時同樣也在1分30秒左右。
至于4款機器人的避障能力到底如何,大家自行判斷吧……
另外,它們都能成功越過2cm左右的高度差,我就不再進行展示了。
APP
四款掃地機都有對應(yīng)的APP,只有米家掃地機是直接集成在米家APP中的,其他三款都需要單獨的APP。添加掃地機,配網(wǎng)這些操作就不說了,主要說一下區(qū)別還有使用感受。
360的這款A(yù)PP可以說是我用著最舒服最順手的,也是我感覺功能最全,最好用的一款。一進APP就能直觀的看到掃地機器人各部件的壽命,是否需要更換一目了然。
進入操作頁面后也能非常直觀的進行各種操作,比如選擇工作模式,清掃次數(shù),設(shè)置禁區(qū)等等,高級功能也很方便操作,此外多樓層存儲地圖可高達10張,可指定房間順序,還可以像操作遙控汽車一樣對機器人進行手動操控,此外還支持天貓、小愛、小度、360、叮咚、若琪等各種智能音箱對機器人進行操控,可以說好用又好玩。另外,360測算出的面積也是最為貼合實際的。
石頭的這款A(yù)PP同樣可以進行手動遙控,可以記錄4張地圖,也能看到各部件的使用情況,地圖編輯,定點清掃等等自然也都是可以的,不過給我感覺這款A(yù)PP用起來不是很順手,主要是清掃模式,拖地模式,水量這些的控制不能直接上手,只能在定制模式中挨個房間進行設(shè)置,還不能全屋一個標準,相對來說費點勁。智能音箱控制方面目前支持天貓、小愛、小度三款。
作為米家雜貨鋪出品的設(shè)備,最大的好處當然是和米家APP的無縫融合,以及和米家旗下各智能產(chǎn)品的場景聯(lián)動,當然還有小愛音箱的控制,對于我這種強迫癥來說也是比較友好的,不用額外裝一個APP就為了去控制那么一件東西啊。
操作方面也是一如其他米家設(shè)備一樣的直觀方便,常用的功能自然都有,地圖劃分、手動遙控等等,可惜只能記住一張地圖,此外也有著沿邊清掃、二次清掃這樣比較有趣的功能。美中不足的是隨著米家設(shè)備接入得越來越多,APP會越來越龐大,讀取掃地機的地圖信息時偶爾會有延遲,需要等待一下。
科沃斯的APP該有的功能也算是齊全吧,地圖編輯,禁區(qū),自定義清掃,定制模式等,可惜不支持手動遙控模式,少了玩遙控車的樂趣。常用操作也是很直觀的,直接上劃就能看到。能夠記住2張地圖,但是不支持深度清潔。智能音箱只支持天貓精靈,當然特有的香薰功能肯定是有顯示的,常用操作頁面上直接就有,很是方便。
另外它還有個比較有趣的功能,在創(chuàng)建3d地圖的時候直接可以弄出裝修效果圖來,哪里放了什么家具都可以展示出來,真?zhèn)€有裝修需求的話用它來跑地圖做個簡單的安排還不錯。
總結(jié)
各種參數(shù)對比我就直接列個表格放這里了,特意用金黃色標出的都是比較突出的優(yōu)勢部分,數(shù)據(jù)應(yīng)該是比較全面的了,下面簡單總結(jié)一下各款的優(yōu)缺點,方便大家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360 X100 MAX:360這款掃地機器人在我個人看來可以說3000元以內(nèi)這一檔最值得購買的一款掃地機器人了。它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雷達下沉式設(shè)計,使得表面不再有凸起,變得比較平整,配合僅有85mm的機身高度,通過性大大增強,被掛住的幾率明顯減小。工作噪音很小,適合追求安靜的人。在導(dǎo)航和避障等方面它的配置也是最為豐富的,大水箱和大塵盒,加上180min的工作時長,讓360在面對大戶型時依然可以游刃有余,而且塵盒也很方便清理,APP也是我覺得用起來最順手的,功能也很齊全,能夠記住10張地圖,哪怕是家住大別墅應(yīng)該也夠用了,還支持幾乎市面上所有的智能音箱進行控制。美中不足的是拖地功能簡單了一些,對付頑固污漬怕是力有未逮。
石頭 T7S:白色的外觀顏值很高,行事比較勇猛,會緊貼著障礙物進行清掃,不容易留下衛(wèi)生死角,水箱和塵盒各自獨立,容量也都比較可觀。采用了超聲波震動的擦地方式,擦地效果比起一般的掃地機器人會好一些,也支持三款主流的智能音箱。就是APP用著不太順手,主刷是硅膠材質(zhì),沒有毛刷。
米家 Pro:作為米家雜貨鋪的一員,可以連入米家APP,不用額外裝一個APP,操作簡單直觀,同時也可以和其他米家的設(shè)備進行場景聯(lián)動,玩法更多一些。高達4000Pa的大吸力保證了它的清掃效果,不過拖地就算不上強項了。塵盒和水箱集成的設(shè)計于我而言也算是個槽點吧。
科沃斯 T9 Power:香薰功能是它獨有的一大亮點,尤其是對于精致的豬豬女孩來說,家里也要香噴噴的,模擬人手擦地的往復(fù)摩擦式的拖地方式讓它對付頑固污漬時會有更好的效果,配合雙邊刷也有著不錯的掃地效果,APP還能當裝修軟件來用,可玩性挺高??上涮。瑳]法拖遍全屋。
哦了,最后官例求一波支持,點贊,收藏,打賞通通都可以有!
用頭腦戰(zhàn)斗,用心靈思考,我是愛健身,愛數(shù)碼,也愛動作電影的吃貨——手撕鱸魚,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