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哈嘍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愛分享影視的summer。
談起觀影,宅家組一套家庭影院是最佳選擇,尤其是疫情當下,電影院更是少去。好在近幾年大屏電視價格瘋降,新裝修的家里沒有一臺55寸以上的電視都不好意思叫客廳。
對于喜歡宅家看電影的朋友來說,選電視,除了尺寸,其實畫質表現更重要。
隨著電視機技術的發(fā)展,目前電視界最強畫質就是OLED電視,相較于LCD電視在畫質的各方面均處于領先,所以現在要選一款適合宅家看片黨的電視,首推OLED電視。
一、 OLED還是LCD?
OLED是什么?
關注數碼的朋友都知道,手機屏幕基本要被OLED面板一統江湖了,大屏幕OLED電視也一直是高端電視的基本配置,OLED到底是啥?有啥不同?
發(fā)光方式
OLED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有機發(fā)光半導體。工作原理是通過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fā)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產生自發(fā)光。這種自發(fā)光的特性是OLED也是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
簡化來說,OLED就是一種通電就能發(fā)光的材料,不像傳統LCD需要層層元件,OLED不需要獨立的背光源,因為它本身自發(fā)光,所以體積更輕薄,可塑造性更好,許多高端產品能做到薄如紙片,彎折180°而繼續(xù)使用,物理性能非常適合做各類屏幕。
輕?。?/strong>
了解了LCD與OLED工作原理和結構,就能看出LCD屏因為有后蓋、反射、棱鏡、等多層組成,因為封裝背光層和液晶層,很難在厚度上取得重大突破,可塑性也比較差。反觀OLED屏,整體構造精簡,并且存在可壓縮的空間,體積十分輕便。
柔性:
除了體積輕薄,OLED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隨意彎折,它的構造讓其具備了超級柔軟的身軀,和你想象中的硬質屏幕完全不同,OLED屏更像是你買的LED燈帶,多角度旋轉都不成問題,這一點已經廣泛應用在手機屏幕,而柔性卷軸屏電視也有了實際產品,科技感十足。
細膩:
OLED屏幕依靠自發(fā)光,不需要再額外的應用背光源,這種特性下,每個像素都是自身發(fā)光,通過調整像素點的亮度控制色彩及亮度,這一點相對于靠著背部打光的LCD來說,光源的均勻度、飽和度都要好很多。OLED屏幕顯示的色彩更飽滿真實,并且不會再存在類似LCD邊緣漏光的情況。
OLED類型
OLED是現在最火熱的屏幕材質,發(fā)展形勢很好,各類創(chuàng)新產品層出不窮,除了典型的OLED電視,還有以下三款比較新奇的產品。
透明OLED
音畫合一OLED
因為OLED屏幕很輕薄,并且是自發(fā)光結構,所以OLED面板自身可以振動發(fā)出聲音,實際應用中,音畫合一的電視相較于外側置音箱,聲音方位感、臨場感更強,尤其是演唱會這類視頻,體驗會更加真實。
卷軸OLED
依靠OLED神奇的可塑性、柔軟度,讓屏幕像紙張一樣卷起來成為了現實。LG推出全球首款卷軸電視,雖然目前還沒普及開賣,但神奇的技術還是讓人眼前一亮,期待滿滿。
OLED對比傳統LCD有何優(yōu)勢?
1,極致色彩
色域是展示屏幕色彩顯示效果最直觀的數據,從市面上絕大數產品對比來看,OLED屏電視的色域相比于LCD屏電視的色域要更廣,畫面更加飽滿。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發(fā)光方式,即便是發(fā)展優(yōu)化了這么多年的LCD,始終還是無法完全解決,屏幕背光導致的色彩偏白、偏色問題。
反觀OLED,采用像素級自發(fā)光,摒棄了引起色彩失真的背光源。能達到100%真實畫面呈現與100%精準色彩還原。
2,對比度
LCD屏是無法自發(fā)光,所以必須有背光層,這就像是在一層紙后面放了燈光,要想讓光源光度均勻的照到每一個角落十分考驗技術,早期的LCD屏幕普遍有漏光現象。
3,動態(tài)響應
喜歡看球的朋友和熱衷于熱血動作片的朋友都能體會到,不同動態(tài)響應屏幕下觀看感受差距巨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高動態(tài)場景有沒有拖尾和模糊,尤其是在足球類體育比賽和動作片中感受明顯。
4,視角差距
二、 不同價位65寸以上OLED電視怎么選?
品牌
|
尺寸
|
價格
|
主要性能
|
小米
|
65
|
6999
|
4K 、4.6mm超薄、98.5%P3色域、萊茵 TüV 認證、1ms響應、
|
創(chuàng)維s81 pro
|
65
|
18999
|
120Hz 高刷、CSO屏幕聲場、息屏顯示、AI攝像頭、WIFI6
|
索尼A90J
|
83
|
42800
|
BRAVIA XR、4K 120fps、屏幕發(fā)聲、無界全面屏
|
1,1W以下檔:小米電視6 OLED
選擇性價比家電產品,肯定繞不過的是米家,小米進軍家電行業(yè)以來,帶來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將原本價格虛高的產品都拉下了馬,不愧為價格屠夫。近兩年,米家已經不再只熱衷于價格戰(zhàn),反而走技術流,透明屏電視、全屋互聯對年輕人家裝升級來說很具有吸引力。
在保障流暢度的硬件配置方面,小米電視6采用了MT9638四核CPU處理器,搭配3GB+32GB儲存,運存算不上大,但對于電視來說,其實是足夠用了,要知道前兩年的2GB內存電視只要不亂更新系統,也是不會卡的。
總體來說,如果你的預算在萬元內,小米這款配置基本沒有明顯短板的新品,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屬于穩(wěn)扎穩(wěn)打的款,適合普通家庭使用。
2,1-2W檔: 創(chuàng)維s81 pro
如果你的預算更高一些,同時對尺寸沒那么大需求,國產老牌創(chuàng)維S81 PRO也是值得考慮的。
前面OLED的特性基本講的比較全了,可以說到了這個價位,OLED屏幕素質已經不會差太多,主要是功能和配置方面的提升,而S81 PRO主要提升在以下幾點。
最吸引我的點是創(chuàng)維這塊120Hz 高刷新屏,在Crystal Motion OLED技術下支持插幀,可以呈現240Hz刷新率效果。近年來,在廣大手機廠商的宣傳下,很多人都體驗到高刷帶來的流暢度絲滑感,電視能用上4K 120Hz高刷,配合插幀算法、SOBiF無殘影算法技術,屬實又將素質拉高了不少。
這款電視的對比度更是達到了1000萬:1級別,DCI-P3達到99%,同樣應用了10bit色,搭配上3D LUT電影原彩,對于看電影需求,屏幕表現非常給力。
不過,S81 PRO也存在一點短板,那就是響應時間是10ms,對于用電視玩游戲的朋友來說有點點遺憾之處。
3,2W+土豪檔:索尼A90J
最后,如果你不在乎預算,只想要最頂級的視覺盛宴,那索尼大法的A90J絕對值得一看。
索尼一直是黑科技屆的扛把子,電視屆的老大哥,其技術儲備和產品力一直備受推崇,雖然這兩年看似消費者端沒落了不少,但就電視機來說,高端產品競爭力一直還在。
A90J系列從55寸到83寸,價格也從1.4W-4.5W不等,都不便宜,但表現都不拉跨。
就65寸的這款來談,2W左右的售價,你能得到 BRAVIA XR認知芯片+4K 120fps+低藍光全面屏的產品,個人認為選擇它的主要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首先,索尼的XR OLED對比度增強、XR Color技術,在OLED本身具備高對比、鮮艷色彩的基礎上再度拔高,細節(jié)度更加豐富,暗部表現更加深邃,就觀影來說,體驗絕對是頂尖的。
當然,索尼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它的智能生態(tài)其實就比較雞肋,還有就是較高的品牌溢價讓其產品很難有太多的受眾,人均仰望的產品還需要在價格上有所妥協才能打入大眾市場。
三、 總結
如果你想追求較高性價比,想要木桶級的性能產品,并且想搭建米家家居生態(tài),那小米電視6 就是不錯的選擇。京東919活動期間,5k不到的價格就能拿下55寸OLED電視,還能得到以下配置:TüV萊茵低藍光認證 OLED屏、1ms相應、MEMC運動補償、98.5% DCI-P3,無論是看電影、看比賽還是投屏打打小游戲,都能有不錯的體驗,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家用需求!
如果你想升級體驗,創(chuàng)維S81 PRO也是1-2W價位的好選擇。它4K 120Hz,插幀240Hz的屏幕,搭配SOBiF無殘影技術,主要的提升在高刷新屏幕、插幀技術、無殘影技術,都是提升動態(tài)視覺效果利器,對于觀影來說提升很大。
最后,如果你預算十分充足,索尼A90J系列XR芯片帶來的畫質、對比度、音效、智能化的提升都是比較明顯的,視覺頂尖。
從技術到產品,談完了OLED電視的前世今生和不同價位的選擇,不知道對各位看官有沒有幫助。其實選擇一款家庭觀影設備,最重要的還是你的預算和你的需求要匹配,在預算合適的基礎上,才能挑選到優(yōu)秀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