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 <dd id="6g0kr"></dd><ruby id="6g0kr"><small id="6g0kr"></small></ruby>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_亚洲图色成人_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亚洲,欧美精品._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_国产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實力究竟幾何?2021秋季新品 達音科隼PRO評測    

    耳機 10-09 15:50:12 4 0

    2017年12月初,達音科在千元價位(1280元)推出液態(tài)金屬外殼、碳納米管振膜的隼,時隔近四年,到今年9月,該品牌推出隼的進化版——隼PRO,官方指導價1380元。

    相對初代,新品隼PRO的外殼材質(zhì)(液態(tài)金屬)并未進化,而是回到了業(yè)內(nèi)較常見的“不銹鋼”。

    不過,因設(shè)計出挑,其實物質(zhì)感卻大幅勝出初代。扔地攤上的話,初代的隼還需要擦拭擦拭才能有些賣相,而隼PRO即便一身指紋或劃痕,也會更顯貴重。

    這一代的隼PRO在外殼設(shè)計、聲學性能、線材三方面都有相對初代的較大升級。

    另外,它的“硬件配置”在1500元以內(nèi)也是有很強競爭力的,加之品牌歷史和售后品質(zhì),若以銷售角度看,它肯定會是商家樂于推廣的型號。

    黃色的紙殼有些困惑,簡直不像達音科,我更熱衷初代隼那酷炫的銀色包裝。

    半透白紙已經(jīng)是達音科目前中高端耳機的包裝標配了。

    會給人神秘感,強化商品貴重屬性。

    線粗度一般,適合外出,方便。

    線皮透明度高,結(jié)合線芯的銀色,會有星光般的美感。另,這條線即便在不那么亮的光線下,也會有一定的璀璨觀感,適合時尚人士使用。

    配件豐富,四種耳套(高音、低音、人聲、均衡),多于初代隼的三種。

    配合可拆卸導管使用的“三色小圈圈”,讓我一下子想起達音科2013年的圈鐵創(chuàng)世之作DN1000,依稀記得DN1000上面就有這小玩意兒。

    快速可換插頭(3.5、4.4、2.5)

    還附贈一個6.35mm轉(zhuǎn)接頭,以及一塊質(zhì)量很好的,HIFI圈稀缺的麂皮擦布。

    實際體驗很好,比飛傲的同類設(shè)計要更快捷、簡單,適合我這種粗人。

    對準箭頭標識、直接插、稍微使勁即可鎖住。

    DUNU的logo設(shè)計還是那么普通,除此之外,隼PRO的細節(jié)設(shè)計和工藝品質(zhì)都可謂上乘。

    連同穩(wěn)定性優(yōu)秀的MMCX膨脹插針在內(nèi)。這耳機給了我足夠的心理安全感和商品價值滿足感。

    附贈3對可拆卸調(diào)音導管,分別是通透、氛圍增強、參考,出廠默認安裝“參考”導管。

    3對導管配合4種耳套,可以出現(xiàn)更多的,有細微變化的音色。這也是千元價位上,很討好HIFI燒友的一個設(shè)計方案。

    依我個人喜好,通透導管+標配的均衡耳套更好聽些。

    至于標配版本,它的聲音雖然很耐聽,但偶爾也會感到少些刺激(過癮),不是特別適合中高頻區(qū)間的樂器或是泛音呈現(xiàn)。

    腔體部分有稍許重量感。但也許是設(shè)計的比較扁的緣故,它不太會有該品牌8年前DN1000、DN2000時代“流星錘”的感覺。
    隼PRO的MMCX端子母座與公頭的結(jié)合很牢固,且插上后可以比較順滑的360°旋轉(zhuǎn),這使得它的繞耳使用要明顯好于某些0.78mm雙針的固定式設(shè)計。因后者若設(shè)計的不夠合理,會產(chǎn)生不利于耳掛與皮膚貼合的情況,繼而影響佩戴的穩(wěn)定和舒適感。

    泄壓孔的設(shè)計比較特別,估計在研發(fā)期間也是費了不少功夫…

    隼PRO的外殼與隼,在輪廓和體積上,似乎沒啥差異。

    佩戴感受也基本一致,只是觸感上,隼PRO更令人心生美好。

    耳套與腔體導管的匹配性很高。

    安裝較容易,拆卸也較簡單,同時還很穩(wěn)固,日常摘下耳機時不會掉落。這些細節(jié)彰顯了廠商的實力(畢竟老牌了)。

    隼PRO最大的魅力,從視覺角度來說,就是源自奢侈品皮具的花紋……

    在噴砂、磨砂的加工方式下,要照顧到logo圖案的尺寸、精確性、對稱性和美觀性……

    真是很拼啊……

    若是時光退回兩年前,我是想不到這些設(shè)計元素竟會出自達音科。

    總之,如今的達音科,里里外外已經(jīng)蛻變,是國貨之光。

    這個角度很美。

    值得一提的是,外面板這一圈Logo會在光照變化下反光,雖說很細微,但卻強化了高級感、高雅感,也確實會給人一種“金屬奢侈品”的印象。

    目前擁有這種設(shè)計的耳機,達音科可能是唯一的一個。

    和日本FINAL B系列一樣,達音科隼Pro的面板(如上)也存在有不夠平滑的,類似“漣漪”的視覺觀感,這在光線較大面積照射到它,且變化角度時,會察覺。

    不過通常情況下,你會意識不到。

    我覺得再過幾年,隨著加工技術(shù)升級,這個微小問題可能會解決掉?

    挺贊嘆的一個細節(jié)是,在拆掉隼Pro的導管后,能看到與之連接的腔體內(nèi)側(cè)安裝有“金屬濾網(wǎng)”。

    以往我所接觸的類似設(shè)計的耳機,在此處都是沒有任何保護的。一旦拆掉導管,就意味著內(nèi)部完全暴露,會有使用的隱憂,怕臟東西進去。

    總之,這個細節(jié)設(shè)計很加分。
    這是腔體內(nèi)側(cè)濾網(wǎng)。目測裝配工藝上乘。
    這部分的品質(zhì),我感覺也沒得挑。

    內(nèi)側(cè)腔體看著還挺驚艷的。不亞于外側(cè)。

    下面談下聲音:

    隼Pro的靈敏度到了110。它與手里的iphone XR(直推)、山靈M6 21版、M6 PRO 21版搭配,在響度、全頻飽滿度層面都令我滿意。但也不算特別靈敏,畢竟,TFZ的動圈耳機還更變態(tài)。

    煲機必要性:一般,初聽就很不錯。

    隔音:一般,在入耳式耳機里面,勉強能阻絕一些中低音的噪聲侵入,但開啟音樂后都不是事。

    搭配前端:從索尼XK到聲音稍微過關(guān)的手機,再到較高端HIFI播放器,都能出好聲,它的音色不怪異,也比較穩(wěn)健,不發(fā)飄。算是個百搭級的HIFI后端。

    聲音描述(基于通透導管+標配的灰色均衡參考耳套)

    一耳朵:似乎延續(xù)了初代隼的那種稍顯緊致,略偏素質(zhì)的聽感。

    中下盤有稍許力量增強,中頻瞬態(tài)稍受影響,高音過渡自然,全頻基本無刺激感,耐聽,也比較柔和,稍顯緊繃。

    音色略暖,非冷聲,聲音不硬。大多數(shù)音樂會很有感情,但若是遇到強調(diào)空間感、靜謐感的音樂,它稍顯厚實的低音可能會影響那種輕快與通透。

    不過,這種所謂的“影響”也是基于我與其他耳機(上圖所示)的對比。如今的千元級耳機大體上都是“萬能”聽。除非很挑剔,否則都不算個事。

    人聲血肉感較明顯,但不屬于特鮮活、很歡快的那種,此外,它也不是銳利、華麗的風格。音色區(qū)別于達音科SA6、ZEN和ZEN PRO。

    人聲、樂器基音部分較扎實,密度感強,距離感適中,這部分(硬實力)優(yōu)于該價位段的一些圈鐵或動圈。
    聲場的橫向挺好,垂直空間一般,聽著有一定的偏“矮”的感覺。若在平衡插頭下,用較高音量,則會好轉(zhuǎn)。
    對聲場、分離、定位有較高要求的話,3.5mm插頭下的隼PRO聽著會相對普通,建議用4.4mm插頭下的它去感受其“滿血”狀態(tài)。不過,即便如此,其高頻動態(tài)、量感和延展也不算驚艷(相對競品),它的中高頻到高頻更多是一種基于“高密度”的自然延伸,可以經(jīng)得住大聲壓、大動態(tài)的狂轟與洗禮而無一絲紊亂。

    隼PRO比K3003全頻密度、規(guī)模感、飽滿度、自然度(特指中高頻)好,低頻量感差異不算大。

    事實上,多年前的達音科DK3001就已追平甚至略超K3003了,如今看來,K3003的硬素質(zhì)連國產(chǎn)1000多元的耳塞也有所不如了?;叵肫餕3003初上市時,它被國內(nèi)科技網(wǎng)站評測人贊嘆“聲場巨大”,現(xiàn)在……

    隼PRO的低音控制力比較好,下潛也比較深,量感稍稍多些,中下盤清晰度和柔和感要超越拜亞榭蘭圖,高頻風格有一定差異,動態(tài)略遜于榭蘭圖,總體以HIFI標準的話,結(jié)合配件的聲學加成,是要勝出榭蘭圖(3000元+)半個檔次的。

    對比國內(nèi)同行,比如NFAUDIO NA2+,隼PRO的解析力(瞬態(tài)、動態(tài))略顯不如,它強于低音的厚度、控制力、高頻的自然和人聲的柔和感上。此外,豐富的配件和優(yōu)秀的插頭配置也要勝出NA2+。

    對比聲音記憶SM2。兩者價位差不多相當,SM2的調(diào)音完成度很高,全頻扎實、純凈,中高頻結(jié)像自然且準確,細微的聲音也有形體感,整體稍微偏素質(zhì),音色平滑,不刺激,不張揚,略平淡,達音科隼PRO相對厚實,下盤在某些音域下會有更富沖擊感的力量呈現(xiàn),也更可能爆發(fā)規(guī)模感,但中高頻到高頻部分,隼PRO更多照顧聽感,耐聽且優(yōu)雅,不太會像SM2聚焦到細節(jié)形體輪廓??傊?,兩者都是實力派,但隼PRO有平衡插頭(配件)加持,倘若隼PRO是以此形式聽,那么3.5插頭的SM2則會比較危險。畢竟平衡模式下的隼PRO完成度會更高。

    對比QoA adonis(圈鐵),adonis的舒展聽感,聲場、分離度、樂器高頻泛音量感、低音量感都更好于隼PRO(3.5mm插頭),會有起飛的感覺,但adonis標配3.5插頭的線,這使得以上優(yōu)點在4.4插頭的隼PRO面前會變得不那么優(yōu)秀,不過,分離度仍是圈鐵耳機adonis的特色,此外,女聲的真實感、柔美感也是adonis的厲害之處,相對的,隼pro倒顯得欠缺靈氣了。最后,adonis低音量感較大,大于隼pro,但下潛力度稍欠,且低音凝聚力、人聲和高音密度也都稍遜色于隼PRO。

    總體上,隼PRO聽著很“穩(wěn)”,它的聲學磚塊堆的很密,很工整。3.5mm插頭下的它不張揚,也不那么華麗。

    通常(3.5插頭),它強于比較順滑的線條、高密度且自然的基音,樂感好。若基于4.4平衡口,它會在素質(zhì)層面展現(xiàn)卓越的一面。另外,在一些簡單的流行曲目下,它的聽感偶爾會超越ZEN PRO,這令我印象深刻。

    隼PRO比初代隼在規(guī)模感,松弛感和信息量上都要更出色,而豐富的,高品質(zhì)的實用配件更是它秒掉初代隼,甚至是一些競品的有力武器。
    實力究竟幾何?2021秋季新品 達音科隼PRO評測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18
    LV18爐火純青
    0 爆料
    254 原創(chuàng)
    5 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南宫市| 互助| 尚志市| 赤城县| 泽库县| 新疆| 靖宇县| 易门县| 灌南县| 小金县| 开阳县| 阿拉尔市| 金沙县| 姜堰市| 丹棱县| 太仓市| 汶川县| 炎陵县| 洛浦县| 永济市| 江门市| 芜湖县| 嵩明县| 东台市| 大荔县| 镇平县| 铜川市| 汪清县| 德庆县| 孝昌县| 永春县| 都安| 芷江| 岫岩| 靖边县| 德兴市| 客服| 微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襄城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