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手如何選擇三腳架
大家好,我是林老師,我們又見面了!
▲對于入門攝影新手或者視頻新手來說,在入手相機之后,基本后續(xù)都會考慮繼續(xù)入手三腳架產品,在相機的附件列表里面,三腳架是出了相機包之外用戶比較優(yōu)先考慮的產品。
相機三腳架怎么選?
有哪些入門的相機三腳架推薦?
相機三腳架什么牌子好?
三腳架那個牌子比較穩(wěn)定?
旅游外出選擇那種三腳架比較好?
▲這些疑問對于新手使用三腳架,都是有一些疑惑,我手頭使用的品牌不多,僅限于有限的幾個品牌,價格也不算貴,不過千元的價位,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我對相機三腳架的了解和推薦一些不錯的相機三腳架。
▲如果你是經常出去旅游進行外拍,拍攝人像,掃街隨拍之類的,那就不需要購買三腳架了,因為買了也是放家里吃土,非常不劃算。而且背著負重,也是個累贅,出門減負最重要,如果你需要使用到三腳架的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入手一個三腳架了!
▲這就是很多同學會說我,我拿著相機出門拍照就可以了,為什么買三腳架?手持穩(wěn)如狗,所以這是一個理解的誤區(qū),因為受制于光線原因,夜晚拍攝星空、路面燈光,戶外拍攝水流,想拍攝出畫面比較干凈的照片來必須要用三腳架。
▲使用聲明,本人僅限于自己使用的幾款三腳架,僅限于個人使用感受,所以并沒有給與指導意義。
選擇三腳架需要知道的?
▲在選擇三腳架之前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三腳架!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寫那么多的內容,但是想想既然寫了這么曬單,就完整的把自己的了解的內容分享出來。
一、三腳架有哪些類別
▲市場的三腳架產品主要是分為專業(yè)三腳架,這類腳架價格比較高,同時承重,高度,便攜都做到不錯,專業(yè)三腳架和旅拍三腳架高度基本都在1.5米以上,腳管一般在三四節(jié),承重在十公斤以上。
▲桌面三腳架是近幾年比較流行于網絡主播或者自媒體的拍攝,提交小巧,一般的也就是1-2管,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三腳架?,F在很多直播的同學都需要這樣的一款工具
▲攝像三腳架主要用來拍攝視頻,這種大多數是拍攝電影、電視劇或者一些新聞單位使用的。攝像三腳架的特定是高度可以更高,支架的腳部為馬蹄腳,這種腳的抓地力很強,承重力也比普通相機的的高的高,放置中型大型的拍攝器材。
二、三腳架的制造材料材質
▲三腳架基本分為四類材質:鋁合金、碳纖維、鐵制,這幾種材質的三腳架,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是鋁合金的碳纖維的。
▲碳纖維的三腳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重量輕,除了重量,碳纖維的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和耐用性和其他材質的三腳架相比,輕便是最大的優(yōu)勢,但是碳纖維的三腳架售價的話要貴一些!
三、三腳架的設計高度
▲專業(yè)的三腳架有三個高度:最大高度、最小高度、不升中軸最大高度。一般我們在評價的時候都會參考這三個高度,當然還有參數如收納直徑,收納高度等等。
▲為什么會有一個不升中軸最大高度呢,是因為三腳架升了中軸的穩(wěn)定性會變差,如果是在高山、風力較強的地方拍攝,會降低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為了穩(wěn)定性而不使用中軸,這個時候無中軸的高度就是用戶需要考慮的。
▲相同高度下,腳管數越少,穩(wěn)定性越高,腳管數越多收納比較繁瑣,收納長度也會增加。對許多外拍的新手來說三腳架的穩(wěn)固性可能都差不多,但是三腳架的收納長度與攜帶方便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四、三腳架的拓展功能和云臺
▲三腳架除了使用相機拍攝之外,有些三腳架還可以把腳架的一條支架拆下來,當做登山鎬來使用;還要有些三腳架配合中軸橫置放到之后,給自己自拍的時候可以俯拍或者仰拍,這得看你的三腳架有沒有中軸橫置,是否可以倒放。
▲云臺在用于調整鏡頭的角度來進行拍照,隨著視頻的流行程度越來越高,云臺還衍生出了液壓云臺,專門為視頻拍攝,液壓云臺的左右轉動使得拍攝視頻的時候更加流暢,不像普通的云臺可能會卡頓一下,造成畫面的抖動,從而影響視頻的拍攝。
▲云臺是三腳架非常重要的一項,劣質的云臺在使用的時候非常容易松動,拍攝時會造成一定的困擾,現在很多國內的廠家都搭配出廠自己的云臺,用下來沒有問題,如果對于自己的特別要求云臺,則需要另外花錢購置。
五:是不是需要參考最大承重
▲所謂三腳架的承重指標,行業(yè)里并沒有統(tǒng)一、通行、公開的測試標準和測試方法,所以各品牌所謂的承重指標,都可以理解為隨心所欲、自說自話——除了捷信曼富圖剛剛在2021年7月公布的UNI測試標準,和日本工業(yè)協(xié)會JIS的一個簡易測試標準,并未見其他廠商公布其承重指標的測試辦法和測試標準。
▲一個三腳架,標稱承重10KG,是不是意味著用戶可以架10KG的攝影裝備,能保證足夠的穩(wěn)定性?10KG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一個佳能或尼康的頂級機身,加一只800/5.6鏡頭,就這樣也才7KG左右。那是不是一只很輕便的三腳架就可以應付幾乎最大的攝影裝備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垮,和穩(wěn)定支撐,是兩個概念。
▲當然,有磚家會告訴你,你得按照標稱承重乘以1/2,或者1/3......那哪些品牌要打5折、哪些品牌打3.3折,甚至哪些品牌要打1折呢?這不還是沒譜嗎?
▲所以,所謂承重指標其實是一個看似有價值、其實沒價值的參考指標。作為用戶根本沒必要去糾結什么承重指標,而要關注廠家推薦的承載范圍和適用范圍(雖然有些廠商并不提供這個建議),或者從產品的一些客觀物理指標、參數、結構、設計、用料等方面,去判斷這款三腳架是否適合自己的器材。
總結需求,我用的這些三腳架
▲其實拋開上面的這些硬件指標不談,總結下來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其實只有三個指標,價格、攜帶性、支撐能力。這才是實打實的需求。上面是選擇建議,而下面就是我之前使用過的幾款廠家的三腳架!
所以我正好把手頭的幾款腳架做一個簡單的對比,給同學們在購買腳架的時候一個參考。分別是:
▲這臺富圖寶的型號是X5i+FPH53Q,一個好友的饋贈,我由于正好缺少一個三腳架,估計這家伙有了更好的三腳架,這把三腳架就順便淘汰給了我,實際我使用的次數不多,但是習慣之后覺得非常的好用。
▲富圖寶的產品是可以搭配選擇的,一部分是三腳架的產品,一部分是云臺,我的這臺可能比較老了,在某寶找到了相關的價格,
▲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比較專業(yè)的三腳架,家里使用的時候需要占用的空間比較大,而且也不適合放在桌面上使用,和其他幾款相比,又大又蠢大概是最好的形容。不過倒是很結實。
▲我現在基本都是偶爾出門才會用,主要是真的太大太笨重,在現如今碳纖維橫行的時代,這款腳架實在不值得推薦。
▲富圖寶三腳架 X5i+FPH53Q采用鎂鋁合金制造,堅固耐用是不用擔心的,采用四節(jié)設計,也是這四款三腳架中最長的,同時也是最重的,要知道1.76KG長時間 背負非常的考驗體力。
▲在最大高度上,富圖寶三腳架 X5i+FPH53Q為1600MM,支持的高度最高,不升中軸的高度為1350MM,使用上不用擔心。而收納長度就比較難堪了,435MM的收納長度非常的不適合出門攜帶。
▲富圖寶三腳架 X5i+FPH53Q適合在工作室使用,但是由于材質為鎂鋁合金,自重為1.76KG ,所以如果你需要一款適合攜帶便攜的三腳架,無疑這款腳架并不是你的選擇。
斯莫格3528三腳架
▲使用相機,除了內存卡,讀卡器,安裝工具之類的,三腳架一定是少不了的,長途旅行的腳架自然是越輕便越好,我手頭的這臺腳架是斯莫格的便攜碳纖維腳架,我之前一直在使用,這次也是成為了我旅行圖中的好幫手,拍日出日路良辰美景都少不了它。
▲喜歡攝影的同學都知道三腳架在攝影中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我們日常還是抓握相機的時候比較多,但是設計到穩(wěn)定的場景,還有自拍,以及一些對于穩(wěn)定性有著比較高要求的場景,我們必須要使用三腳架。
▲這臺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是我第二只三腳架,采用了軍綠色的設計,顏值還不錯,斯莫格作為國內知名的攝影外設廠家,三腳架產品雖然不是主力,不過做工還是不錯。
▲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采用了輕量化的設計,適合外出攜帶,收合起來的長度為35CM,展開后的高度分別為46CM, 66CM,87CM,1090CM.1300CM。
▲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安全承重為8kg, 整體自重為810G。不到1公斤的重量??梢允占{在攝影包的側面掛袋上方便出行。
▲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支持中軸倒置,低機位拍攝也不是問題,或者微距拍攝都比較方便。
▲至于支持快拆,三維云臺,俯仰180度角度調節(jié)都是常備配置??觳鸢搴蛡扰牟僮靼存I,使用起來都比較順滑,保持斯莫格一貫的做工和水準,滿足我們日常使用所需。
▲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的腳架為了適應外出攜帶的使用場景專門采用了碳纖維設計,外觀質感十足,價格算是入門級不錯的選擇,而且新手拆裝方便,支持多種使用場景。三處旋鈕可橫向拉開改變角度,以方便用戶設定舒服的鎖緊角度和行程。
▲使用多次下來,賊拉順手。每次出門需要使用我都會帶著,特別是在夜景拍攝的時候可以給與用戶更多的幫助。斯莫格碳纖維三腳架3528體積和便攜性才是我的菜,建議你可以關注一下。
馬小路碳纖維腳架XT 15
▲這臺馬小路的XT-15是之前出門入手的。是一款非常實用的三腳架,而且價格不貴,性價比還是非常不錯的。習慣之后覺得非常的好用。
▲XT-15腳架采用了輕量化的設計,適合外出攜帶,收合起來的長度為39.9CM,收合直徑為83MM。升起中軸高度為146CM。整體自重為884G。不到1公斤的重量??梢允占{在攝影包的側面掛袋上方便出行。
▲XT-15支持快拆,同時采用異形中軸設計,角度定位塊為24度,55度,85度三檔。滿足我們日常使用所需。
▲馬小路XT-15的腳架采用了碳纖維設計,外觀質感十足,千元的價格算是入門級不錯的選擇,而且新手拆裝方便,支持多種使用場景。三處旋鈕可橫向拉開改變角度,以方便用戶設定舒服的鎖緊角度和行程。
▲使用多次下來,賊拉順手。每次出門需要使用我都會帶著,特別是在夜景拍攝的時候可以給與用戶更多的幫助。馬小路XT-15體積和便攜性才是我的菜,建議你可以關注一下。
▲如果你需要挑選一款簡單實用的腳架,馬小路XT-15的性價比不錯,搭配我的兩款相機,都非常的合適,戶外使用也完全可以勝任。
馬小路碳纖維三腳架 UT26
▲馬小路碳纖維三腳架 UT26是我當然看到公眾號推送之后入手的,和自己家的同們兄弟XT15相比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而吸引我入手的主要是UT26的容易收納和短小的設計。
▲馬小路碳纖維三腳架 UT 26設計重量僅為1.23kg,球體至今為30MM,最大管徑為28MM,采用6節(jié)設計,最有優(yōu)勢就是最低工作角度30CM。
▲不升起中軸工作的高度為1210MM,而升起中軸的最大工作高度為1450MM。滿足一般身高的同學使用。180CM的同學也可以放心使用。
▲和XT15相比, 馬小路碳纖維三腳架 UT 26優(yōu)勢在于收納長度29,7CM的收納長度非常的給力了。一個小小的包裝就可以搞定。
▲馬小路碳纖維三腳架 UT 26個頭也是我使用的四款三腳架里面最小的。也很適合在桌面使用。
▲UT26反折的設計也讓在收納的時候可以把云臺部分收藏在三個腿中間,不占用收納的長度,十分的實用。
▲如果你對于便攜有要求,UT26更值得推薦,UT26反折的設計節(jié)省空間,雖然增加了收納的直徑。不過不得不說我們出門還是不愿意帶著又笨又重的三腳架,輕便才是王道。
綜合對比。選擇合適你的就對了!
▲為了便于大家有個參考,我花時間整理一個表格,碼字不易。其實拋開上面的這些硬件指標不談,價格、攜帶性、支撐能力。這才是實打實的需求。不同區(qū)間的都有不同的性價比的產品。
▲不過在上面我使用的過的幾款三角架,我還是比較碳纖維材質的產品,UT26或者XT15都不錯,如果在意價格,斯莫格的3528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是林老師,我們下次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