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作為一名家居向作者,樓主評測過的洗碗機早已不下十臺。每一臺機器都有它的亮點,同樣也有它的短板——孰優(yōu)孰劣,完全取決于每一個消費者的具體需求。
相關的文章寫得多了,就難免會被頻頻問到“如果自用,你會選擇哪款”這類問題。今天,樓主就要給出那個讓大家期待已久的答案。
機器是作為升級而入手的,升級也并不是因為舊機器不能用了,就是單純就是想要重新打造一個“理想家”。最終,我選擇了 LG這款 14套容量的機器
為什么選擇這臺機器?
1、容量選擇
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最終選擇哪款洗碗機,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個人喜好,而是具體的安裝條件。這一點對于樓主來說也是一樣。
針對洗碗機的選購,想必很多人都聽過“買大不買小”的說法。確實,只要安裝條件允許,樓主也建議大家購買最大容量的 14套。大容量的優(yōu)勢自不必多說,鍋碗瓢盆全部丟進去一次搞定的暢爽感覺,完全不是小洗碗機可以帶來的。
LG三層碗籃
但很少有人會告訴你,同樣容量標定為 14套,實際上在碗籃層數(shù)上還有區(qū)分:有的采用三層碗籃,有的則僅有兩層碗籃。國產品牌大多采用雙層碗籃,而樓主入手的這臺 LG則屬于三層碗籃 ▲
兩層碗籃的 14套洗碗機一般高度都是“標準”的 775mm,而三層碗籃的洗碗機高度多在 850mm甚至更高——前者符合中式廚房場景,適配中式櫥柜高度,即便是老廚房改造也可以完美嵌入;而后者則多采用傳統(tǒng)的“歐洲標準”,規(guī)格上不太適合老廚房的改造,這也是它的唯一短板。
但在使用體驗方面,三層碗籃的機器要完勝雙層碗籃!尤其是在擺放刀叉、筷子這類小件的時候,對于三層碗籃的機器,可以在最上層碗籃隨意平鋪,還不用擔心最下層擺放炒鍋時被獨立碗籃占據空間。
以上這段利弊的論證,也算是完美印證了樓主開篇的說法。
樓主家的洗碗機屬于后期加裝,因此完全不需要考慮櫥柜高度這個局限因素,所以果斷選擇了使用起來更加酣暢淋漓的三層碗籃。另外,盡管這臺 LG的機器支持獨嵌兩用,但為了看起來更加美觀,也為了更加合理利用洗碗機頂部空間,我還是額外購置了一個“洗碗機柜” ▲
PS:洗碗機柜實際上就是洗衣機柜,洗衣機和洗碗機寬度參數(shù)相同,高度大同小異,因此可以通用。
2、烘干方式
在解決了洗碗機的容量和尺寸問題之后,樓主首先考慮的并不是機器的操控或者洗滌程序,而是烘干方式。因為這密切關系到洗碗機每次洗滌的耗電量以及取出碗碟時的心情。
幾乎每個品牌的洗碗機都會在烘干方式上下苦功夫,并且對于自家的烘干技術,也總有各種花式宣傳用詞。不過總結一下,其實無外乎三種:冷凝、蒸發(fā)以及吸附。
每一種烘干技術同樣各有優(yōu)劣,這里不具體展開。而這臺 LG的洗碗機采用冷凝烘干+自動開門(蒸發(fā))輔助,從烘干效率來說,屬于比較高的一類;并且能耗較低,是樓主個人比較喜歡的烘干方式。
尤其是自動開門技術,多用于美諾這類輕奢品牌,是保證洗碗機內部長期保持清爽無異味的最佳,同時也是最經濟的解決方案。
其實對于我本人來說,一開始考慮的就是洗滌容量和烘干方式這兩個決定性因素。在滿足了這兩個剛性條件的情況下,樓主又留意到這臺 LG還擁有幾個不錯的賣點,比如:
3、洗凈能力
對于常規(guī)的碗碟洗凈,其實市面上大部分品牌洗碗機都能勝任。不同品牌在不同技術間的差距,往往體現(xiàn)在一些極端的場景之下。最典型的比如蛋羹、牛油火鍋、焦糊的鍋底、粘附老油的煙灶配件等物品的清潔效果。
頂部噴淋臂
中層噴淋臂
底部“十字”噴淋臂
由于配備了三層碗籃,所以這臺 LG的洗碗機在噴淋臂數(shù)量方面也比一般的洗碗機要多一條。除了常規(guī)的中層噴淋臂以及底部噴淋臂之外,機器內壁頂部還有一個小噴淋臂來保證上層碗籃的清洗效果。
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底部噴淋臂的設計,一改傳統(tǒng)噴淋臂的雙臂結構,采用了 LG獨有的“十字旋翼噴淋臂”。這種十字交叉結構的噴淋臂相較于傳統(tǒng)“一字型”噴淋臂,相當于多了一條噴淋臂,每次旋轉都相當于沖刷了兩遍,洗得自然就會更干凈。并且“多出來的”這條噴淋臂還大大增加了水流噴射方向,實現(xiàn)了無死角清洗。
蒸汽噴口
除了加強噴淋臂之外,LG還在門板內側加入了 4個蒸汽噴口,在清洗過程中可以噴射 100℃的高溫蒸汽,通過蒸汽分子穿透污漬進行分解清理,同時達到高溫除菌消毒的作用,除菌效率高達 99.99%(該結果由權威機構“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認證) ▲
PS:“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電器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亞洲認可標準最多的CB實驗室之一,國家認監(jiān)委授權的體系和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CNAS)認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4、升降碗籃
這是一項相當具有差異化賣點的技術,目前市面上僅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品牌擁有類似的技術。
升降碗籃的優(yōu)勢主要有兩個:
①在擺放碗碟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將碗籃調高,這樣就可以避免彎腰或者減小彎腰幅度,操作起來更加舒適便捷;
②自由升降的碗籃,可以使中層和下層碗籃更加自由地適應不同尺寸餐廚用品的洗滌,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機動。
這臺 LG的洗碗機中間層碗籃有三檔高度可以選擇,并且調節(jié)方式非常順手,操作毫無難度,這是樓主在后期了解中比較吸引樓主的一個細節(jié) ▲
5、其他
其他幾點原因相對零散,樓主就不具體展開了,簡單列舉一下就是:
①作為DD直驅電機的領導品牌,LG在的電機技術比較成熟,機器運行噪音小——實際上噪音確實出乎意料的??;
②機器在門板上加入了蒸汽發(fā)生裝置,可以產生 100℃高溫蒸汽,面對頑漬洗得更干凈,并且消殺更徹底;
③LG的這臺機器擁有獨立紅酒杯架,這一點在洗碗機碗籃“中式化”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被過度精簡;
④門板頂部觸控界面看著比較直觀,操作也更方便;
⑤整機不銹鋼材質,細節(jié)考究,顏值在線;
當然了,喜歡它其實完全不需要這么多附加條件,僅憑“三層碗籃”以及“自動開門”這兩條,樓主就能毫不猶豫地投票給它。
安裝
安裝本來是可以找售后上門免費服務的,不過樓主自己折騰過多臺洗碗機,從來都是自己動手,再加上換新,心情比較急切,就自己給開箱并裝上了。
洗碗機背面裹著一層厚厚的保溫層;與其他品牌洗碗機不同的是,LG的這臺機器的進水管接口比較特殊,是個 6分內絲螺口 ▲
6分外絲對接
如果進水口與洗碗機比較接近,可以買個 4分口轉 6分口的三角閥;如果水源與洗碗機較遠,也可以像樓主這樣買一個 6分外絲對接,將延長管與洗碗機進水管連接起來就行,總之并不復雜 ▲
頂蓋材質
另外機器是獨嵌兩用的,如果櫥柜邊有位置,或者陽臺有合適的空間,完全可以將其獨立擺放安裝,頂蓋部分紋理細膩,質感也是很棒 ▲
最后接進水、排水、電源,塞進提前準備好的洗碗機柜,一切輕松搞定 ▲
PS:對于櫥柜沒有預留空間的朋友,強烈推薦樓主的這套方案。
使用體驗:
機器到手十來天,自動開門的便捷性和三層碗籃的暢爽性完全在預期之內,此外還有幾點意外的驚喜:
①頂部觸控操作確實比側面操作要更加方便,絕對要給好評;
②碗籃設計比預期的更加優(yōu)秀,中下層幾乎所有碗架都能折疊,再配合升降碗籃設計,大大提高了使用中的靈活性;
③100℃蒸汽洗滌的效果確實名不虛傳,比起大部分競品七八十度的最高溫度,洗得非常干凈;
④質感是真的不錯,整體大方美觀,并且?guī)缀跛心苡貌讳P鋼的位置全都用了不銹鋼,用料是真的扎實。
下面就分別來說一下。
1、操作
操作區(qū)域位于面板頂部,并且采用全觸控操作 ▲
這種設計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操作不需要蹲下或者彎腰,低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要更方便;另一方面按鍵隱藏后,正面面板更加簡潔大方。
按鍵排布的邏輯很簡單,開機鍵和基礎的模式鍵位于左半部分;具體的蒸汽、快干等功能鍵以及啟動鍵則位于右半部分 ▲
PS:機器共有智能洗、強力洗、呵護洗、清新洗、節(jié)能洗、渦輪洗以及訂制程序共 7種模式。其中智能洗會根據餐具臟污程度自動選擇對應程序;訂制程序則可以通過 APP自主編輯。
日常使用就三部曲:開機-選擇模式-啟動,最后關門,機器開始工作 ▲
如果沒有特殊需求,甚至可以省略模式選擇這一步驟,直接采用默認模式就好。這對于家有老年人的朋友來說比較重要。母上雖然年紀上不算很大,但因為老花眼看不清面板上的具體文字,所以這種簡單的操作也算比較友好。
2、碗籃設計/容納能力
升降碗籃
說到碗籃,首先要展示的是開篇就提到過的升降功能——和自動開門一樣,這同樣是少數(shù)輕奢品牌如 AEG等才會采用的技術 ▲
當然,這臺 LG在碗籃方面的亮點遠不止升降技術這么簡單:
碗架可折疊
樓主在使用中驚訝地發(fā)現(xiàn),除了中層碗籃的右半部分之外,這臺洗碗機的中下層碗籃的其它所有碗架都可以完全折疊放倒 ▲
有些朋友看到這里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只要我們愿意,我們甚至可以在中間層碗籃輕松放進去一口 32cm直徑的標準炒鍋 ▲
如果配合升降碗籃,利用中間層洗滌高壓鍋這種高度較大的餐廚用品也完全不在話下!
將碗架折疊后,我們在擺放高腳杯時,也會更加隨意輕松,大大提高空間利用率 ▲
目前很多洗碗機在所謂的“本土化”之后,干脆省掉了紅酒杯架,這一點樓主覺得其實不太合理。雖然紅酒不是我們的傳統(tǒng)飲品,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國家庭都會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而葡萄酒漬實際上并不容易清洗,因此在洗碗機中保留高腳杯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平時如果不需要清洗高腳杯,也可以把碗架豎立起來,然后這些位置就可以用來擺放中餐中最常用的飯碗 ▲
除了可以折疊收納之外,碗架還有一處精巧的設計 ▲
通過只放倒(折疊)其中一層碗架,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位置反扣較大的湯碗/面碗,使用起來相當靈活 ▲
中下層碗籃大部分用過洗碗機的朋友都比較熟悉,最后樓主再簡單展示一下用來擺放刀、叉、勺以及中式筷子的上層碗籃。
擺放的時候,建議將刀叉以及勺子按照如上圖所示的方式豎立擺放,這樣可以保證清洗更加徹底全面;至于筷子,可以隨意丟在上面,強迫癥患者也可以按照上圖的方式卡在碗籃縫隙上 ▲
三層碗籃的機器在洗滌這類小件時隨意擺放的暢爽感,大概也只有用過才能體會!只要安裝空間足夠,樓主強烈推薦大家入手三層碗籃的洗碗機。
3、洗凈能力
現(xiàn)如今要從品牌洗碗機中找出洗不干凈的機器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洗碗機,在面對蛋羹碗、牛油鍋這類傳統(tǒng)頑漬的時候,還是經常出現(xiàn)有殘留的現(xiàn)象。
那么這款 LG在 100℃高溫蒸汽的加持下,表現(xiàn)究竟如何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先看一下它的下層噴淋臂設計。
十字結構優(yōu)勝于“一字型”的地方開篇樓主就已經講過,這里就不贅述了。更為優(yōu)秀的是,這個十字噴淋臂的其中一組出水口,噴淋角度還可以大幅度翻轉,從而真正做到無死角噴淋 ▲
先看一組紅酒杯的洗滌效果。測試采用的是“呵護洗”模式,洗凈并烘干后的高腳杯透明锃亮,宛若新生,并且表面完全沒有水漬殘留,透明玻璃制品這種程度的潔凈,是手洗絕對無法達到的 ▲
接著看一組結凍的紅燒魚碗在清洗前后的對比??梢钥吹剑湍伹遗K污不堪的盤子在清洗后徹底恢復了潔凈 ▲
面對小朋友平時愛吃的蒸蛋,即便是碗沿部分附著有凝固的蛋白質,也可以直接丟進去洗滌,洗完后整潔如初 ▲
最后一組極限測試,是樓主特意拆油煙機擋油罩來展示的。上面丟在洗碗機中的這個擋油罩,已經整整兩年沒有拆下清洗,上面凝固了厚厚一層“老油”,看著就黏膩不堪,如果要手動清洗,根本無從下手 ▲
見證奇跡的時刻來了:模式選擇“強力洗”,再把“高溫”選項也一并選上,然后連續(xù)清洗兩遍,終于得到了如上所示的清潔效果 ▲
PS:這些陳年“老油”,由于附著程度極高,并且厚度較大,所以一次清洗并不能徹底洗凈。我甚至無法想象,如果需要手洗…我可能會選擇換新吧…
有些朋友可能會因此擔心耗電量,所以樓主也做了實測。7種模式中,除了智能洗和訂制程序排除在外,對剩下的 5種模式分別進行電量計量 ▲
不同模式耗電量匯總
最終整理數(shù)據并匯總如上 ▲
強力洗模式和呵護洗模式耗電量較大,但每次也僅不到 9毛錢費用;節(jié)能洗模式名不虛傳,確實省電,每次不到 3毛,簡直跟不要錢一樣。
附加功能耗電量計算
為了搞清楚快干、蒸汽以及高溫這些附加功能的耗電量情況,樓主還在渦輪洗模式下,分別對這些附加功能的能耗進行了簡單的測試,并且計算出了“快干”以及“蒸汽+高溫”這兩個功能的耗電量情況。
可以看到,大大提升烘干效率,縮短洗滌總時長的快干模式(冷凝),實際耗電量并不高,每次只需不到 1毛成本;而蒸汽+高溫這兩個功能開啟與否,反倒會帶來 2毛錢的電費差異 ▲
4、做工及質感
其實在開箱階段,樓主就感受到了這臺機器嚴絲合縫的做工以及全不銹鋼機身的扎實用料 ▲
后來的使用體驗也確實告訴樓主,目之所及,但凡可以用不銹鋼的地方,它全部都用上了不銹鋼,非常舍得下成本,機器也因此給人帶來了極佳的視覺質感 ▲
另外,LG的 DD電機技術也確實爐火純青——樓主用過這么多臺洗碗機,但靜音性如此強悍的機器確實少見!不說毫無聲音,但不是仔細去聽,真的幾乎就感受不到洗滌噪音,非常適合習慣夜間洗碗,采用開放式廚房或者對噪音敏感的朋友。
總結:
作為一臺萬元級(實際活動價多在萬元大關以內)洗碗機,眼前的這臺 LG在功能和設計方面,早已不再滿足于“能用”和“夠用”,而是在此基礎上,升級出了眾多的差異化功能,比如自動開門、升降碗籃、蒸汽噴淋、折疊碗架等等——而這,正是一臺高端洗碗機區(qū)別于入門款的地方,同樣也是樓主在打造“理想家”時選擇它的原因。
當然了,樓主還是開篇時候的那句話:大家在選擇洗碗機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喜不喜歡”,而是“能不能裝”。尤其是對于這種 850mm的“高個子”產品,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才是選購的第一步。
但如果你有條件安裝這個尺寸的洗碗機,樓主要強烈推薦大家買來試一試!無論是三層碗籃,還是自動開門,絕對是提升洗碗機使用體驗的重要設計/功能!另外,LG的這臺機器,也一定可以給你帶來不小的驚喜。
堅持做有態(tài)度的評測,生產有溫度的內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