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千元機人體工學椅導購,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稱贊,感覺還是寫出了一些亮點的。
其實從我的文章也可以看出,我對電競椅其實好感不多。畢竟自身上了年紀,購買商品更追求性能,外形方面越低調越好,電競椅的風格和我自身的審美其實是沖突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電競椅過度追求舒適度,內部填充材質都是以彈力海綿為主。舒服倒是舒服,透氣性離網面還是有較大差距。
話說回來,雖然我不是很看好電競椅,但這么高的市場接受度必然有其自身優(yōu)點,那么,電競椅賣點何在、適合的用戶群體有哪些、和工學椅相比特點在何處,跟隨我的視角來全面解讀這款anda seaT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
簡單開箱、配件解讀
▼德邦快遞送貨上門,包裝個頭和預料的差不多,外盒印有anda seaT(安德斯特)標識以及網址。
開箱第一眼就是這張覆蓋了整個內部空間的歡迎卡片,儀式感還是比較足。電競椅所有配件都分門別類擺放,外面套有塑料袋,大量的泡沫填充周圍空間,在運輸時起到緩沖保護的作用。
▼卡片背面是全彩印刷的安裝說明,必須給這張歡迎卡片來個特寫。字體大不說,還可以掃描二維碼直接觀看安裝視頻,對我這種眼睛不是很好的人來說,這么大的安裝圖示真的太舒服了。
▼所有配件來個全家福。椅背、椅座、頭枕、腰枕、靜音萬向輪 X 5、五星腳、青蛙托底盤、氣壓桿、氣壓桿防塵環(huán)、螺絲扳手、螺絲、說明書。
安裝就不進行詳述了,跟隨說明書很容易就能完成組裝,說一些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
▼五星腳是鋁合金材質,相比尼龍腳來說承重能力更強,穩(wěn)定性也更高;內面設計了大量的加強筋,整體質量超重,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扎實那種,估計這也是考慮到“躺平”需求專門做的設計。
▼五星腳并不是簡單的一體壓軋成型,表面還有一些細節(jié)處理。鋼材表面不是冷冰冰的質感,觸感明顯是溫潤的感覺,這個工藝我說不清楚是什么,但從質感來說是我接觸過最舒服的五星腳;其次注意看五星腳彎折的地方,有個明顯的過渡區(qū)域,對比我手頭的永藝蒙柯這種直接90°垂直轉折是不是更加精細。
▼萬向輪表面是軟PU包裹靜音滾輪,防滑耐磨,滾動時靜音程度高,也不會對地板造成損壞。輪子表面非封閉式結構,立體條格給人硬核的視覺感受,不愧是電競椅。
▼協(xié)強四級氣桿,世界級SGS認證,很正規(guī)的產品。上一篇文章我就說過,認證是氣桿的基礎標準(雜牌除外),選購時要和品牌一起加以參考,像韓國三弘,德國SUS棒,中國臺灣MID棒都是世界知名品牌,協(xié)強雖然雖然是個國產牌子,但很多出口國外的椅子都是用的這個牌子,也是通過了多種測試標準,安全性不用擔心。
▼配件還包含了3個尺寸不一的防塵環(huán),組合后可以套在氣桿上,日常起到防塵作用。同樣是個出色的小細節(jié),其他品牌很少見到。
▼底盤是3MM純鋼青蛙托盤,這也是電競椅愛用的底盤類型,主要是這種底盤的逍遙功能更強一些,滿足用戶“躺平”的要求。性能方面倒是不用在意,一般來說知名品牌的氣桿和底盤都不會偷工減料,成本和風險完全不成正比。
▼螺絲是密封式包裝,表面做了亮黑處理,雖然沒有配備備用螺絲,但數(shù)量一一對應。為什么螺絲我都要單獨提,看過我之前工學椅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的上一把永藝蒙柯,作為上市企業(yè)居然能發(fā)生螺絲不齊的問題,讓我好一頓吐槽。
▼此外安德斯特配的專用扳手尺寸超大,力臂也夠長,安裝起來滿順手的,比其他椅子配的扳手良心太多。其實這玩意的成本很低,但放在使用層面就能拉開同類產品的差距。
▼雖然安裝比較簡單,但說實話這把電競椅不是很適合一個人安裝,相比全網面工學椅來說,赤焰王座的骨架是一體防爆精鋼材質,加上平面的舒適層,整體超重。特別是固定椅背椅座四顆螺絲,真的把我整出了一身汗。好在安裝只需一次,堅固的材質使用起來更加安全,壽命也更長,所以重就重點吧。
▼整體做工很精細,皮面固定的地方都是圓環(huán),我感覺應該都是手工固定。圓環(huán)都沒有封口,也就是說,后續(xù)如果覺得皮面過臟是可以無損拆下來清理的。
【小結】講真,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做工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細節(jié)質感很出色。
優(yōu)缺點有一說一
▼名字既然叫做赤焰王座,配色自然以紅色為主。不過和我想的大紅不同,這個紅是暗紅,其實還是蠻低調的。座椅表面材質為PVC聚氯乙烯,磨砂工藝,紋路細膩,耐磨刮好打理手感舒適。
▼椅背為碳纖維皮質,因為其獨有的“輕”“硬”特性以及獨特的裝飾性紋路,這種材料被大量運用在車飾領域,近些年電競領域也開始采用這種材料。
▼不管是工學椅還是電競椅,可調節(jié)性越豐富越容易適配不同人群的坐姿,調節(jié)手段也有軟硬之分。顧名思義,硬就是指硬件層面的調節(jié),最基礎的升降就是硬調節(jié);軟調節(jié)則是指通過第三方手段來調節(jié),比如單獨的擱腳蹬、腰枕之類。
這就引出了電競椅和工學椅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工學椅的調節(jié)大部分都是硬件形式(自身調節(jié)),電競椅則是軟硬結合的調節(jié)形式(自身調節(jié)+外部工具)。
▼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調節(jié)邏輯很清晰,常用的靠背傾斜、座椅升降都由右手負責,逍遙功能則由左手負責。
▼切換過程順滑穩(wěn)定,沒有任何異響,很容易上手。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椅背調節(jié)桿很有意思,模擬的駕駛體驗,和送手剎的感覺差不多。
那這樣的椅背分離設計有什么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就是“躺平”。因為椅背和底座是分離的,所以椅面可以放平至接近180°。另外這種調節(jié)桿調節(jié)檔位也比工學椅多幾檔,配合左手的逍遙功能可以徹底放平。
▼而大部分工學椅都做不到這個放平程度,一般最大的傾斜度也就是這樣。
這種分離設計的工學椅也有,比如永藝旗下的mellet,也可以將椅背放低至較大角度,但依然做不到徹底放平。我個人不是很看好mellet的這種坐背聯(lián)動設計。首先對輕體重人群不友好,很難滑下去;其次坐背聯(lián)動實際上是個強行拉長身體的過程,臀部背部都要貼緊椅面使力,注意這句話,臀部背部都要貼緊使力,單一部位使力是達不到聯(lián)動效果的。很多人看廣告圖覺得很合理很流暢,但實際體驗落差很大的。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微彈度”。
▼先來看看工學椅,工學椅的靠背一般都是設計與底盤固定,轉角靠這塊帶弧度的一體鋼板。因為鋼板自身的彈性,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可以不鎖定傾斜度,用力度來控制,形成彈性椅背。
▼電競椅的背靠沒有那塊弧度鋼板,切換傾斜度后會自動鎖定。
那么,兩種方式那種好呢?答案沒有唯一性。如果你體型較重,那么盡量不要把工學椅處于非鎖定狀態(tài),畢竟就靠一塊鋼板承擔重量還要擺動的話,壓力顯而易見,危險系數(shù)比較高。此外我們使用工學椅的目的就是糾正我們不良坐姿,讓椅背來分享脊椎壓力,也就是要固定椅背,非鎖定狀態(tài)偶爾玩玩即可。在鎖定狀態(tài)下兩款椅子區(qū)別不大,但電競椅可以完全躺平的特性無疑實用性更高。
再來看看椅面。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采用的彈力海綿坐墊。前面的文章我也談過,論舒適度,海綿墊可以說是吊打網面,網面彈性低,下沉后椅邊會壓迫大腿神經造成血液不循環(huán),彈性高會直接擠壓腿部神經同樣造成血液不循環(huán),腳麻由此而來,對于大體重人群更為明顯。而海綿墊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受力面大壓力分散,可以說是很好的椅面材質。此外網面椅使用時間一長會有下陷的問題,同樣也是不如海綿墊的地方。
▼【高度】,上一篇文章我不厭其煩和大家提到高度的重要性,大家選購椅子時,一定要注意【最低高度】這個參數(shù),它決定了使用者能不能低于90°雙腳平穩(wěn)著地,以此分擔腿部重量的問題。簡單說,椅面過高會使雙腿懸空,重量全部壓在椅邊與大腿內側,血液不流通,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椅子坐久了讓人腳麻的原因。
就我個人總結下來,低于175以下人士選椅子時盡量將最低高度標準設為43cm以下,越低越好。而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最低高度為47.5cm,起初我是很擔心的。
▼但是,在實際使用時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電競椅不用太過于糾結這個參數(shù),因為47.5這個參數(shù)實際上 是被內層的海綿頂起來的,而海綿也是最容易被壓低的。加上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海綿夠厚,大腿會將海綿壓下來讓雙腿著地,更下層的海綿依然承擔著身體重量,但不會對大腿內側產生壓力。
▼優(yōu)點如此明顯缺點當然也有,最大的問題就是通風散熱了。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的坐墊很舒服,但長時間久坐依然感到悶熱。不過秋冬季使用電競椅簡直就是享受了,保暖又舒適而且不會有腳麻的現(xiàn)象。就憑這點也值得入手。
▼扶手面比較寬大,調節(jié)性包括垂直上下,前后以及左右轉動,表面材質為黑色注塑泡沫,手肘放在上面能給于一點承托,也不會咯手。
▼頸部和脊椎的壓力由頸枕和腰枕分擔,這也是汽車座椅系統(tǒng)常用的方式。從使用理念來說,這種方式其實更為科學,調節(jié)幅度也比工學椅大,很容易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
估計這個點會懵逼一堆人,單獨的頸枕和腰枕居然比工學椅還先進?
這就涉及到兩者的定位了,工學椅的定位是無需借助第三方手段,單憑自身的調節(jié)來完成用戶的體型適配。所以工學椅調節(jié)選項要多,能夠根據(jù)不同坐姿調整自身結構。自身調節(jié)選項越多椅子就必須做的越精細,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不是調節(jié)選項越多就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我們在調節(jié)工學椅的時候,總覺得某個點或某幾個點無論如何都調節(jié)不到自己滿意的標準。
再來分析電競椅,電競椅并沒有追求可調節(jié)選項數(shù)量,而是搭建一個基本框架,用戶的舒適度靠單獨的頸枕和腰枕來補充,自由度完全掌握在用戶手中。舉個例子,工學椅的腰靠調節(jié)頂天也就是那一段距離,電競椅的腰靠你想頂哪就頂哪,覺得不滿意再加兩個也行。
是不是聽我這樣一分析覺得電競椅就更先進?
那也不是絕對,首先電競椅必須用單獨的頸枕腰枕來進行補充,它的靠背不可調節(jié),整個的形狀又是明顯的S曲線,很難適配所有用戶的體型;其次,腰靠的填充物很重要,里面裝點棉花只能說是增加包裹感,和承擔壓力這四個字完全聯(lián)系不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單獨的頸枕腰枕在身體壓上去后透氣性極差,秋冬還好,夏季真心難受。
▼相比工學椅,電競椅的另一個優(yōu)勢就是日常打理,全封閉式讓灰塵無法進入電競椅內部,表面的浮塵則可以直接清潔。
▼這是我坐了半年的工學椅,全網面結構讓灰塵大量聚集在底盤表面,日常打理不便。
怎么評價安德斯特赤焰王座電競椅
前面分析的差不多了,結尾我們就談三個點。優(yōu)點、缺點、適合的用戶。
【優(yōu)點】
做工精細,配件扎實,一流大廠風范。
板動式調節(jié),紅黑配色符合電競愛好者追求硬核的理念。
俯仰角度大,完美演繹“躺平”概念。
海綿墊坐感舒適,吊打網面材質,對體重大的朋友特別適合。
腰靠頸枕填充物軟硬適中,承擔人體壓力到位。
【不足】
海綿墊透氣性差,久坐不舒服。
沒有腳蹬,躺平時腳無處安放。
椅背曲線過于簡單,調節(jié)舒適度只能靠腰靠。不過這也不算什么大缺點,所有電競椅都是這種設計思路。
【適合人群】
喜歡這種電競造型的人群。
已經有一把網面工學椅的人群,日??梢詢砂岩巫舆M行切換。比如像我一樣,春夏用網面,秋冬靠電競,完美的配合。
體重較重的朋友坐網面椅,一是勒腿,二是網面強度損耗過快,用電競椅這種海綿材質更為合適,悶熱的問題可以用冰墊之類材質緩和。
我是昭華凋,喜歡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我,也期待您的點贊,收藏和轉發(fā)。您的肯定是我持續(xù)分享的動力,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