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說過了,我家的二世同學是不折不扣的地鐵迷。所以每次廣州有新的地鐵線路開通,他都會要我跟我家領(lǐng)導陪他去坐一遍……但現(xiàn)在廣州地鐵開通的基本都是通向周邊城區(qū)的,所以一程地鐵下來少說也要一個多小時——二世同學當然是興致盎然,難為我們這些當“三陪”的就快要無聊死了!
而國慶假期前,廣州地鐵18號線開通,直接從市中心區(qū)殺到海邊的萬頃沙,這路程有多遠是可以預見的……于是我家領(lǐng)導就說,要不干脆買套新線路的積木,以換取不用陪二世同學坐地鐵了吧?
這個主意當然好!
結(jié)果訂單是及時下了,但發(fā)貨卻是要等到國慶假期之后,所以最終我還是難逃花了4個小時陪二世同學坐了一遍。
之前廣州每條地鐵線路開通,也都會有配套的周邊產(chǎn)品發(fā)售,其中積木也出過好幾套。但像這次18號線這樣仿真比例的倒是挺少見的。
到手的盒子不算大,尤其是看到居然有500+PCS磚塊數(shù)量時,多少有點驚訝這有那么復雜嗎?
因為是廣州地鐵官方正版授權(quán)的限量版,所以盒子側(cè)面有專門的廣州地鐵防偽鐳射標。
盒子背面倒是很簡單,不過能看到產(chǎn)品是由星堡積木代工的,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主要是因為包含了很多細小的磚塊,擔心被兒童誤吞。不過我從來都是陪同著二世一起完成拼裝的,所以倒也不用擔心那么多。
打開里面,磚塊都被裝在一個大的透明袋子里……嚇死寶寶,還以為500+的磚居然不分包來放,幸好只是外面另外套了個大袋子而已。
說明書只有1本,厚度一般,不過全彩印刷,倒也不差。
實際攤開之后,一共有16小袋,其中限量版編號磚是單獨放一個袋子的。
每個袋子上會有這種燙壓的編號,不過實際只是根據(jù)大的步驟分成1~3號,其中1號跟3號袋子數(shù)量不算多,所以問題不大,但2號袋加起來有差不多10袋,所以實際在拼的時候也只能全部拆開倒出來慢慢找。
說明書確實不厚,內(nèi)頁一共就45頁,109個步驟,算是拼裝挺簡單的。之所以達到500+PCS,主要還是為了拼色而用了很多很細小的常規(guī)磚,有點湊數(shù)的嫌疑。不過因為是原創(chuàng)設計,所以也可能是設計師經(jīng)驗不足,但過多很細碎的磚塊拼裝,肯定會影響到后面的體驗和觀感。
這次廣州地鐵18號線積木一共限量2000套,而我到手的是1464號,編號已經(jīng)比較靠后了,不過到我寫稿時上去廣州地鐵【地鐵優(yōu)選】(官方指定線上銷售渠道)看時都還有貨。但這個編號我跟二世同學都覺得不是太好,運氣有點背??!
星堡積木也算是國內(nèi)比較知名的廠家,磚塊的質(zhì)量其實已經(jīng)算不錯了——當然不能跟LEGO比,特別是磚塊邊緣相比起來星堡的明顯還是有點鋒利,而且拼裝的手感也有點松緊不一。
這款積木帶了一些車輛的內(nèi)構(gòu),主要就是還原了車廂內(nèi)的座椅布局。18號線的車廂是白底藍條,這個是通過磚塊顏色拼搭而成。
第一部分拼裝也就拼了個車廂的下半部分而已,甚至連車輪都還沒有,15分鐘不到就可以完成了。
限量編號磚是放在車廂尾部,可惜體現(xiàn)的內(nèi)容還是太簡單了,缺少點儀式感。
這套積木對于特殊磚的使用還算比較克制了,大部分還是以常規(guī)磚為主。4個一組共2組的車輪是其中很主要且大型的特殊磚,當然也可以用在其他火車模型上,并不是這一套專用的。
除了限量編號之外,這個廣州地鐵的標志就是唯二的印刷磚……但好歹不用貼紙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不過這也基本能看出星堡跟LEGO磚塊質(zhì)量的差距:
一方面藍色的1/4圓跟金黃色的1/4圓環(huán)之間的縫隙確實很大;
另一方面金色磚塊表面不夠平整,而且顯得比較單??;
再者這幾個磚塊之間的連接是全套積木最松垮的,基本一碰就會散,所幸其他地方?jīng)]這問題。
第2部分完成后的整體狀態(tài)??梢钥吹竭@部分的工作量其實挺大的,包括了車頭、車身底盤、車窗,所以這個分化其實是不太合理的。
地鐵車頭的流線造型其實挺復雜的,而星堡居然也沒怎么用作弊磚。這就導致了車頭的造型其實不是太流暢,而且駕駛室也很缺少內(nèi)構(gòu)。不過我覺得最說不過去的是居然沒配個地鐵司機,確實不應該??!
第3部分就是完成車頭以及車身的上蓋,非常簡單。
首先車頭安裝完畢??梢钥吹今{駛室正面的擋風玻璃只有中間部分是用了透明件,其余都是用黑色磚的,這實在是有點偷工減料。此外,二世同學強烈吐槽,駕駛室居然沒有門,只有1格透明磚來意思意思。
拼到這里,二世同學開小差去看奧特曼了,所以就剩我一個人在拼,因此忘記了拍車廂頂部完工的照片了,只能等一下看打光拍照的效果吧。
最終拼完剩下幾個容易遺失的小件磚塊,沒有缺零件,還不錯。
最終成品大概有接近半米長,個頭不算小。除了車體之外,還附帶了3段路軌,長度剛好可以把地鐵停在上面。
車頭的造型側(cè)面看還可以,但正面看就會覺得很死板,不夠流線型,而且總感覺車身太瘦了些。
全車我覺得車輪部分是最為寫實的,很多細節(jié)都做得很到位,算是整套積木的核心亮點。
車廂兩側(cè)的車窗則明顯失真,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像地鐵,更像上世紀8、90年代盛行的綠皮火車。要知道地鐵的車窗占車廂側(cè)面的長度可不小,而且沒有還原車門的結(jié)構(gòu),也是比較大的敗筆。
車頂比較偷懶,不像車輪有那么豐富的細節(jié),好歹應該把電弓之類的給弄出來??!
而且徹底很容易看出星堡跟LEGO的差距,雖然都是用特殊磚+光面磚,但縫隙并不均勻,而且磚面也有輕微的高低落差(我已經(jīng)很大力出奇跡了,但還是無解),這主要還是模具本身的精度不足,加上使用多了自然損耗和明顯變形所導致。
整套積木只選取了其中一節(jié)車廂,所以車體的尾部并不完整。其實設計者完全可以額外設計個連接組件,方便用戶收集2套甚至更多來組成一整列完成的地鐵列車組。
從車尾的開口看進去,雖然座椅的布局沒錯,但車廂比例確實不太對,所以看著總感覺太過狹小了,實際車廂是更加扁平些的。
廣州地鐵18號線并沒有采用常規(guī)地鐵車廂的全側(cè)向座位,而是在每節(jié)車廂前后兩部分都是采用類似高鐵車廂的每排2+2的橫向座椅布局。這主要還是因為18號線預估的乘客數(shù)量會少于其他運行額廣州地鐵,所以調(diào)整的座椅布局,來讓乘客坐得更加舒服。
駕駛室的比例也不對,而且缺少儀表臺,還是回頭再從其他套裝里找零件給補全吧。
不過總得來說,這套廣州地鐵出品的18號線套裝積木還是很不錯的,最少二世同學很喜歡,這就足夠了。
感興趣的可以微信搜廣州地鐵的官方微信,從菜單那里就可以進入到【地鐵優(yōu)選】店鋪進行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