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往往會運動手表和運動App雙開,倒也不是為了多專業(yè)的目的,只是個人的使用習慣了。提到運動App,咕咚作為國產最大的,自然位列其中。我大概是2017年開始用的咕咚App,而且使用頻率還蠻高的,所以對咕咚從運動數(shù)據(jù)記錄者到如今的運動裝備品牌商的過程,了解頗深。
事實上,我也用過好幾款,特別是咕咚智能跑鞋。我對其智能性印象頗好,感覺監(jiān)測的跑者參數(shù)例如內外翻幅度、前后掌落地比例等,對于改善跑者跑姿,選擇適宜的跑鞋,從而實現(xiàn)最終的科學鍛煉,很有幫助。
當然,如果說跑鞋的本身材料性能,那我會用“性價比”來形容,因為在“又不是不能穿”的大前提下,咕咚系列跑鞋的價格都比較親民。我可不是瞎白活,我曾經穿過咕咚21K跑過2019年的南京春牛首馬拉松。
▲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但至少也是全程堅持下來,性能沒有太大的損失,對得起它的價格了。
咕咚的跑鞋一般會以5k、10k、21k、42k系列區(qū)分,顯而易見了,對應不同的距離需求,跑者選購起來也方便。當然,距離越長,對跑鞋本身素質自然是要求越高,所以咕咚在42K上推出的新品還是審慎的,之前就一款。在今年8月底,發(fā)布了新款42K跑鞋——造風者RUN全掌碳板跑鞋。
▲雖然同以42K冠名,但造風者RUN跟前款產品沒有太多承繼性,從它“飍(xiu四聲)”的產品標志而言,我們可能會聯(lián)想到李寧的“?(beng四聲)”、特步的“飝(fei第一聲)”,總之都蠻有意思了。不過,作為咕咚的第一款碳板跑鞋,又擁有精英競速跑鞋外觀,造風者RUN的產品基調一開始就是奠定了的,那就是“快”!
要想讓新生產品馬上擁有耐克NEXT%這樣的知名度當然很難,從性能上也不能說“吊打耐克”這種,但就像現(xiàn)在國產芯片舉步維艱但仍在堅持自主研發(fā)一樣,國產跑鞋科技的研發(fā)和實踐,我覺得特別好,也一直比較關注。本文為大家?guī)砉具嗽祜L者RUN全掌碳板跑鞋的體驗分享。
2.外觀與細節(jié)
▲咕咚造風者RUN的鞋盒首先就區(qū)別于之前的綠色款?!啊蕖笔枪具说臉酥?,我一般自作主張地覺得意為“無限可能”。可以看到鞋盒上的這個大標志細看之下有精密紋路,這就是碳板的常見外形。所以從鞋盒上看,對于咕咚造風者RUN的“碳板性”描述可謂突出。
▲黑白雙色的鞋盒,科技感更足,對應了當前最熱的跑鞋材料——碳板的顏色。還有個小細節(jié)是作為抽拉式鞋盒,抽拉孔圓環(huán)封邊,耐用精致。
▼開箱看鞋子:
▲我這雙配色是橙色量產版,除此之外,還有黑、白、玫紅等幾種配色。造風者RUN的外形設計頗為凌厲前衛(wèi),色彩搭配也比較亮眼明媚,這與其追求極速的產品定位是一致的。
▼我們來看看鞋身細節(jié):
▲雖然相比越野賽事,公路賽事障礙物較少,但造風者RUN本身是雙競速鞋,防撞鞋頭的設置還是有必要的,畢竟高速前進過程中,要是沒有必要保護就很容易受傷。
▲鞋頭外緣有一圈防水層,在雨天可以實現(xiàn)輕度防水,也能提供一定的支撐性能。TPU紗網布質地輕盈,但強度很高,耐刮擦抗造,透氣性好,但與此同時,會稍硬一些,腳感上可能需要適應。
▲雖然鞋網面采用同色,但設計層次感卻很好,除了網格線外,還有一些浮點貼片,豐富鞋面細節(jié)之外,還可以提供一些鞋面支撐性,避免跑動中鞋面軟塌影響跑步體驗。
▲當然,造風者RUN的鞋腰浮點組成了咕咚的“∞”標志,虛點代表著“持續(xù)綿延”。
▲系帶區(qū)同樣做了貼片加強,這樣也不容易因為鞋帶孔擴張而導致鞋面功能損失和影響外觀。
▲出于減重和貼合性的考慮,造風者RUN采用的薄鞋舌,當然,這也是很多競速跑鞋常采用的做法。薄鞋舌可以實現(xiàn)更好的足背貼合性,但肯定沒有慢跑鞋泡棉鞋舌那樣舒服。不過,到穿造風者RUN的水平,一般都已經是“鐵腿”精英跑者了,為了提升成績表現(xiàn),犧牲點舒適性也是正常的。
▲不得不說,造風者RUN的鞋舌設計得太有個性了,網紗蒙孔也利于透氣散熱。
▲鞋背泡棉的設計就很有意思了,它沒有采用鞋背內側的完整泡棉包裹,而是在鞋跟處圍了一圈泡棉,這樣的設計雖然在穿著時會帶來一些麻煩,但減重效果倒是實實在在的。當然,也許你要說,可不可以取消這圈泡棉?不能,因為無內襯后幫真的好磨腳。
▲“飍”,音同“嗅”,但我覺得立意應該是“咻”,咻的一聲,就很快嘛~鞋背中底的造型是現(xiàn)在尖端競速跑鞋常采用的方案,外形具有更好的破風效果,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
▲為了減重,造風者RUN的鞋背硬撐在支撐性和重量上做了平衡,軟硬適中,而因為中底比較厚,所以剛穿這款鞋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中底的前后落差比較大,而且是高-低-高的造型,因此,無論是前掌型還是后掌型跑者,都可以獲得很好的前進推力,從而提升跑步表現(xiàn)。
▲中底采用阿科瑪(Arkema)公司研發(fā)PEBAX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回彈性,剛度、抗低溫性、抗沖擊性和質輕的優(yōu)點。
▲當然,因為中底厚度較大,為了提升其結構穩(wěn)定性,在設計上,造風者RUN擁有幾條3D波浪曲線,能做到分區(qū)受力,利用長距離釋能表現(xiàn)。
▲大底采用高耐磨CPU材質,它的耐磨性能可以達到普通橡膠的3倍。前后掌重點受力區(qū)域的完整分布,可以提供更好的鞋身穩(wěn)定,減小扭腳風險。
▲前、后掌大底在本身材質基礎上,還設計了不規(guī)則紋路,實測止滑效果挺不錯的。
▲足中掌留出了一個碳板窗口,主要功能當然是“秀肌肉”了。造風者RUN采用的全掌碳板,穩(wěn)定性和抗形變能力有了保障,可以有效降低形變能量損耗,更好地發(fā)揮中底緩震性能。
▲鞋墊又被稱為“第二層中底”,應具有良好的緩震、透氣排濕性能。實測中,造風者RUN的鞋墊表現(xiàn)不錯,我這易出汗體質,也在長距離測試中保持了足底的干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雙鞋墊的設計感是真不錯,一點也不流俗,而且“不追風,敢造風”的口號也夠狂夠張揚,符合一雙頂級競速鞋的氣質。
3.實測
3.1 稱重
▲單鞋(43碼)重為253g,上腳輕盈。
3.2 上手把玩
▲TPU網紗的手感很好,也足夠輕?。ò院茫啾扰苄W面的另一種材質——MONO紗,強度和易清潔性更好。
▲中底如果用手按的話,能產生明顯形變,但不會擠壓完整個彈性空間,展現(xiàn)了造風者RUN輕彈而擁有持續(xù)長距離緩震的素質。
▲大底當然是耐磨和防滑為先,造風者RUN在這點上,做得還是比較可靠的,實測中經過涉水路面時,防滑性能可以。耐磨性的話,因為測試累積距離還不夠長,所以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此外,當我試著對造風者RUN進行彎折時,發(fā)現(xiàn)比較費力,這自然與它強大的全掌碳板穩(wěn)定性有關。
3.3 上腳效果
▲造型前衛(wèi)時尚,配色鮮艷張揚,鞋面設計細節(jié)多元,造風者RUN的綜合呈現(xiàn)效果很不錯,成為賽道上最靚的仔也是基本沒什么問題了。
3.4 回彈與緩震
▲將造風者RUN從約1米高處往下扔,可以看出,中底的回彈非常不錯,其中一只甚至跳過磚頭欄桿掉進干溝里。不過,因為鞋面是TPU網紗,抗污性能很好,基本上沒怎么弄臟。
▲造風者RUN的鏟形結構讓我在跑動中,能明顯感覺到前進推力。就那種一刻不想停歇,順勢前進很流暢。
▲踩壓后掌,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形變,而抬腳后能很快恢復??雌饋鞵EBAX材料比一般的TPU材料回彈要好很多(后者更容易疲勞)。
▲踩壓前掌,形變不明顯。在穿著造風者RUN前進的過程中,前掌一般是作為后掌過渡的存在,一般不承擔直面落地沖擊力,所以有必要的緩震就行,更好的曲線對它而言更重要。
▲當然,跳躍的話,后掌形變就更明顯了,而且相信小伙伴們也注意到造風者RUN后掌在落地后,因為鏟形結構,很快將足底往前傳動,過渡自然。
▲前掌雖然直接觸地的比例不高,但在前掌觸地的測試中也可以看出,鞋頭區(qū)域同樣可以提供比較大的形變緩沖,事實上比一些跑鞋的后掌都誠意了。
3.5 跑步實測
以1次半馬為例:
▲這個半馬的路段比較綜合,有水泥路、柏油路、碎石路、泥路、草地等,也包括過水濕滑路面、上坡路和下坡路等。當然,如諸君所見,整體配速還是偏慢的,一來我確實也渣化了,二來路段涉及山區(qū),完成難度并不低,再加上我在平時訓練中養(yǎng)生慣了,不會怎么盡全力。當然,各種配速下的測試其實都包含在其中特別是造風者RUN本身還是雙競速跑鞋,要是沒有高配速測試,總歸是說不過去的,特此說明。
測試體驗如下:
(1)厚底軟鞋面跑鞋還是更適合公路,在我經過復雜路段時,有一些扭轉風險。當然,要我說,造風者RUN還是最適合上賽道,平時穿著訓練我可舍不得;
(2)輕,確實輕,上坡可以不掉速;
(3)緩震和回彈確實好,也能明顯感受到前沖推力,不知不覺中,速度就被帶起來了,半馬下來沒有覺得很累,足底和膝蓋也沒有不適感;
(4)漫水路面和長了青苔的路面,跑過時不減速,抓地穩(wěn)定,不會打滑。而且大底紋路不容易積存污漬。
4.總結
綜合來看,我覺得咕咚智能跑鞋42K.造風者RUN全掌碳板跑鞋無論是時尚前衛(wèi)的外觀設計、耐臟耐磨的網面,還是緩震、回彈出色的中底,或是防滑、支撐到位的大底和碳板,都還比較亮眼,不足千元的定價也比較契合咕咚裝備一向的性價比路線。
當然,其實本文還沒體現(xiàn)咕咚跑鞋的另一利器:
▲咕咚跑步精靈,穿在系帶區(qū),可以用來監(jiān)測跑姿等各項參數(shù)。下次有機會再搭配上它為大家?guī)砀嗟墓具嗽祜L者RUN實戰(zhàn)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