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飯煲,是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的。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種植大米的國家,對如何做好一碗大米飯,每家都有每家的秘訣。想做出一碗香噴噴的好吃米飯,首先米要好、水要好,而電飯煲的好壞也至關重要。
今天我收到的這款就是由國內著名的小家電尤其是電飯煲生產企業(yè)蘇泊爾出品的最新款高端智能電飯煲——蘇泊爾遠紅外本釜IH電飯煲。
看到這個名字,你是不是有很多的疑問?下面有三個名詞需要解釋。
遠紅外、本釜、IH。
而在了解這三個名詞之前,咱們先得知道一款好的電飯煲為什么做出的米飯更好吃。
大米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煮飯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淀粉糊化的過程,這個糊化的過程中,大米吸水變軟,溢出香氣。而如果加熱方式不好或者控溫差,確實容易做出夾生飯,或者飯鍋上下大米的硬度、熟度不一的情況。原因就在于傳統(tǒng)的電飯鍋是通過底部的加熱盤加熱,熱量受限于底部,熱量傳導到內膽,再由內膽傳入水和大米,熱量損耗較多,容易出現(xiàn)加熱不均勻的情況,或者是外面熟了,里面沒熟。想做好米飯,加熱要均勻,大米的糊化要徹底。
好了,我們現(xiàn)在開始逐一介紹三個名詞。
①遠紅外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 紅外線屬于電磁波的范疇,是一種具有強熱作用的電磁波。
同時:遠紅外線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具有顯著的溫控效應和共振效應,它易被物體吸收并轉化為物體的內能。
換句話說,相對于傳統(tǒng)加熱方式,遠紅外加熱具有更好的滲透力,引起被加熱物質內部的分子共振。相對于傳統(tǒng)電飯煲的大米熱量由外向內的傳導,遠紅外則可以做到從內部開始加熱,徹底避免了夾生飯。
而且因為蘇泊爾的遠紅外加熱盤是在電飯煲蓋子上的,和底部的IH線圈一起,正好
對米飯達成了360°的立體加熱。
②本釜
這個是蘇泊爾提出的一個概念,可以算是對之前品牌旗下球釜的一個發(fā)展。我們都知道農村的大鐵鍋做東西好吃,因為鍋底是圓形,弧面角度小,飯菜攤得開,所以受熱面積大。而本釜就是模仿農村大鐵鍋,讓底部受熱面積比傳統(tǒng)內膽增加30%,米飯可以更好更均勻的加熱。另外由于本釜的厚度很大,熱量充分傳導,整個釜的受熱也會更均勻。
③IH
近些年IH電飯煲開始火起來了,就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電熱盤底部加熱,IH則是在電飯煲的底部和側面都布有電磁線圈,從而實現(xiàn)更廣的加熱面積,使得對米飯的加熱更為均勻。
解釋好了這些,
這里總結一下,蘇泊爾是集合“好的加熱方式(IH電磁加熱+遠紅外上蓋加熱+本釜內膽),所以做出來的米飯絕對不會差)
我們來看看這款蘇泊爾遠紅外本釜IH電飯煲到底好不好用。
一,外觀
好大一個包裝箱。
作為蘇泊爾品牌的旗艦級產品,這款遠紅外電飯煲在顏值上自然是不逞多讓,上面是玻璃面板,排氣孔旁分布這品牌logo、以及本釜、遠紅外兩大特色賣點。側面的流光烤漆則充滿了金屬質感,尤其正面這個玫瑰金色的開關有點畫龍點睛的意思。
整體是香檳色的,比較高檔有質感,也比較耐臟,和大部分廚房家電放在一起也比較搭配。
打開蓋子,里面是一個不銹鋼加深蒸格,蒸煮東西很方便。實際上這款有遠紅外電飯煲除了能煮飯之外,也可以有很多的烹飪用途,后面會說。黑色的本釜帶著銀色的金屬邊,外框是全金屬的,看著上檔次,重要的是好清理。
比起常規(guī)的電飯煲內膽本釜,會矮一些,寬很多,尤其是底部有圓圓的平緩的弧線,非常像農村土鍋底部的縮小版。
這不是我見過最重的電飯煲內膽,但是也可以稱得上最重之一了,很厚重,側面有刻度線,可以根據加米的數量控制水位,而且針對秈米和粳米有不同的刻度。
鍋蓋上也很有特點,可以看到遠紅外的加熱絲,采用航空級全真空材料的碳纖維發(fā)熱管,包圍碳纖維管的是可耐500-600度高溫、冷熱可沖擊的鋼化玻璃,清洗也很方便。
二,做飯體驗
話不多說,淘米加水。按照日常家里的量加了兩缸米,結果發(fā)現(xiàn)才勉強在本釜底下鋪了薄薄一層,瞬間有了米是不是加少了的錯覺,拿數學名詞來說,這個底面積是真大。
開機嚇了一跳,看看這款蘇泊爾遠紅外電飯煲都能做什么?
入味燉、高溫蒸、無水焗、香濃湯、蛋糕、面包、烤餅、雞翅
右側以粥飯為主:熱飯、稀飯、快速粥、砂鍋粥、雜糧飯、鍋巴飯、糙米飯、煲仔飯。
是的,這家伙除了能做飯,還能做蛋糕、面包,蒸燉焗也是樣樣精通,感情連面包機也省了。
我直接選擇了主打的柴火飯,這應該也是這款電飯煲的精髓所在吧,然后第一次居然沒注意米的種類那里也可以選,東北米應該是指小町米,五常米應該是指稻花香或者長粒香這種長粒粳米。得虧我對大米還稍稍有點研究。
另外就是泰香米和絲苗米,我有一個小疑問哈,油粘米應該用哪一個分類程序呢?
偷偷的打開蓋子,遠紅外加熱絲已經開始工作了,沒敢拿手去試熱度。另外,煮飯開蓋這個時,發(fā)現(xiàn)開蓋了一會兒,遠紅外線就直接暗下去了,這個設定也很人性化,防止燙傷。
煮飯開始,此時顯示烹飪中,五常米,這次用的是某品牌的有機稻花香。
整個煮飯時間大概是40min左右吧,到了最后幾分鐘的之后會顯示剩余時間,如果著急的話也可以使用【快煮飯】模式,最快26分鐘就好了。
煮飯過程中可以看到熱氣慢慢升起,整個廚房彌漫得都是米香味,嗯,稻花香。
飯煮好后自動進入保溫模式,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吃了,不過根據我的習慣還是讓大米先保溫10~15min,如果是我家之前的電飯煲,這個時候回提示先開蓋把大米攪拌一下再保溫15min。
不過據說蘇泊爾這款遠紅外電飯煲煮出來的飯本身就很松軟,所以全不需要這個步驟。咱們一會開蓋見分曉。
三,開蓋品嘗
開蓋了,真的是讓我非常的驚喜啊,大家還記得我前面加水的時候是加到刻度2嗎?煮好的飯則已經膨脹大概刻度3的位置了,而且大米粒粒分明,非常完整。
這款遠紅外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真的是格外的松軟,和以前去鄉(xiāng)下親戚家大鐵鍋做出來的飯真是一模一樣。
這里額外說一句,頂蓋和氣孔處都很干凈,只有一層白霧,雖然這個是我后來清理過的,不過確實比起之前用過的很多電飯煲,做完飯頂上全是凝固了的白米湯,這款電飯煲則幾乎像沒煮過飯一樣。
實際上我只清理了金屬部分的水漬,而玻璃部分完全沒有清理。當然,也許加米和加水量增多情況會有區(qū)別,不過至少2杯米的情況下,我日常完全不用清理頂蓋。
接下來就是享用蘇泊爾遠紅外本釜做出的米飯了,可以看到碗里的米飯粒粒分明,晶瑩疏松。
嘗上一筷子,松軟香甜,可以明顯感覺到大米的油潤口感,吸水非常充分。
哦,雖然這米就算是不就菜我也能吃下一大碗,但是畢竟生活還是要精致些,小菜,果汁一個都不能少。
香甜軟糯的米飯配上可口的小菜,又是一頓美美的午餐了。
總結:
從實際的煮飯體驗來看,蘇泊爾這款遠紅外本釜電飯煲確實展現(xiàn)出了不俗的實力,功能全面,操作方便,做出來的米飯顆顆分明、粒粒飽滿,香氣豐富,軟糯可口。
這些都得益于顛覆傳統(tǒng)的遠紅外加熱方式和本釜內膽,而也是依靠這兩項黑科技加持,拿它來烹飪其他美食,遠紅外加本釜均勻的加熱和1350W的強大功率可以讓烹飪時間更短,食材更入味,加上電飯煲食譜無油煙的特點,這些都足夠幫各位巧手大廚們做出更多更好吃更健康的美味菜肴。
高端電飯鍋市場之前一直都是日系和韓系的主舞臺,如今以蘇泊爾為首的國內小家電企業(yè)也在迎頭趕上,近些年的產品進步明顯。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蘇泊爾并沒有一味的去模仿,而是和本土實際情況結合選擇了獨創(chuàng)的技術路線,從結果來看,這條路不但走通了,而且走得很好。
也希望國產家電企業(yè)未來能夠擁有更多兼具獨創(chuàng)性和實用性的黑科技,讓國貨之光更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