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50后,他們的童年是建國后最窮的年代,那一代人挺難,從小沒有什么好的生活條件;上班后又遇到國家經濟改革,紛紛下崗;好不容易在千禧年后趕上了物質優(yōu)渥的日子,卻又要趕上我們結婚生娃,還要辛苦帶娃。
孩子上小學,每天老人的日子看似輕松,卻也日程滿滿:買菜、做飯、接孩子放學,每日連續(xù)不停歇……每日的娛樂就是在我們下班后過去接替帶孩子,老爺子唱唱歌,老太太看看電視,難得的每日清閑。
電視一直沒問題,然而老爺子的歌唱大業(yè)遇到一些問題,麥克風線使用多年,氧化現(xiàn)象嚴重,經常遇到雜音甚至沒音的情況。我試圖用利器刮擦出金屬面增加接觸,卻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老人總想著有的用就湊合用,父母大半輩子不容易,換新才是王道!這次霸氣一點,不咨詢老人意見,先斬后奏直接入手。
之前電腦顯示器買的開博爾DP線用著不錯,不知道他們家有沒有這種麥克風線,一搜之下果然有,開博爾家Musician Series音樂家系列卡農線價位有些小貴,給老人買東西什么價都不心疼,用就用好的!于是火速入。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東西也沒見人分享過,那我就曬一波吧!
上文有提及,雙十一前買了開博爾DP線,只能暫存等我換顯卡后DP線一定會再有用武之地。
DP線與卡農線同出鏡,同系產品同服役,也算結下不解之緣。
包裝盒很有意思,黑色和墨綠色的交替,燈光下非常好看,這feel相當可以啊!沒想到包裝還能見驚喜。
黝黑上蓋打開,即露出綠色的卡紙片,為一條線材準備充足到位的開箱儀式感。
“發(fā)燒鍍銀系列”絕對是逼格拉滿,老人的裝備要大升級了!
200元價位的線材的確值得這種包裝,這抹綠色很是高級,隱隱透出內部的光彩,像極了翡翠中的祖母綠,線材上明顯的開博爾logo若隱若現(xiàn),高級感拉滿。
真的感嘆線材的好看,這是開博爾家獨特的自制設計,燈光下線材呈現(xiàn)出十分透亮祖母綠色,仿佛一件藝術品般讓人愛不釋手。
21AWG大線徑用料極足,搭配定制鍍銀發(fā)燒芯,一切就有的放矢。
接頭處采用鋅合金外殼,鋅元素的特點就是與空氣中的氧份相結合,會在表層生成一份致密的鈍化膜,防止空氣繼續(xù)侵蝕金屬基體內部,從而達到保護的作用;而鋅合金加入其他元素,綜合抗氧化、抗腐蝕能力更勝一籌。
開博爾卡農線接頭處采用磨砂處理,不留指紋就很棒,進一步減少汗液腐蝕接頭的幾率。銅殼鍍金插頭耐用性更強,導電性能更好。
深度震驚!在購買產品介紹頁面看到了多年前停留在腦海中的“楞次定律”四個字,記憶灰塵似乎抖掉:導體內通交流電時由于楞次定律產生趨膚效應,也就是在表面的電流密度大于導體內部的電流密度,等效于縮小了導體的截面積,大大提高了導體的電阻,所以若將導體表面鍍銀能減少表面電阻,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導體的導電能力。
楞次定律!word天!趁機惡補了下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多少慰藉一下曾經物理不好的心理缺失。
言歸正傳,正是因為了解了作用機理,才發(fā)現(xiàn)這條線材鍍銀工藝的過人之處——高導性。
線材末端是很容易因彎曲而產生破損的,而這種線材家庭還沒有修復條件,所以在入手前我特意關注了這里的設計。還好廠家早已將這個問題解決,采用專屬加固處理的解決方案,可以保護線材不同角度的彎曲,避免磨損彎折損壞線纜。
前幾天看了國家“焊武帝”焊接火箭及導彈的介紹視頻,了解到焊接能力的好壞對產品的影響非常大,開博爾線材由10年經驗老焊匠手工焊錫,技術還是在線的。
老爺子這條麥克風線具體用了多少年已無從記起,現(xiàn)在已經出現(xiàn)明顯的金屬氧化現(xiàn)象,成為影響音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沒保證絕對意義的真空密封,無所不在的空氣就會加速金屬氧化進程,很明顯這條線已行將就木,這次更換掉它,的確不冤。
聲卡上確實灰塵不少,看官們灰塵無視吧!我們主要看一下另外一端的氧化情況,同樣不樂觀。
早已銹蝕的接口拔下,新線接入。能夠支持老人的愛好,盡孝道,我的心情也很舒暢。父母打拼大半輩子也不容易,而今我也是為人父,雙重身份下更想讓老人生活得更舒適。
老爺子的音樂圈子幾乎都是同齡人,他們的購物模式基本是變相團購,有人推薦一個產品,其他人一窩蜂式購買,這個外置獨立聲卡就是這樣出現(xiàn)在家里的。U1S1,這個聲卡的表現(xiàn)還可以,聲音還原度不錯,又簡單易操作,的確適用于這個年齡段的人群。
這次換線,算是一個不小的升級,老爺子表示這線看著就不錯,問了我好幾遍多少錢……善意謊言收尾,各位都是為人子女,應該懂的。
老爺子裝備倒是挺齊,如果不是多年包漿桌子的反襯,這一套音頻裝備看起來也挺拉風。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安裝后測試一下吧!之前偶爾會出現(xiàn)的電流聲、斷音、信號不穩(wěn)等情況,終于根本解決。
我也試著像主播一樣小唱一首,回放的聲音還不錯,還原度相當高;聲音通透純凈,開啟混響后真切得很。
更換這條卡農麥克風線,徹底解決音質頑疾,老爺子眼中掩飾不住的幸福與滿足,只是父親總是不善表達,溢于言表卻只字未提。
父母從來都是要把最好的給孩子,無怨無悔。自己做了父親后感同身受,接受過高等教育也是有所收獲,想問題的維度往往會更豐富些,也會更多全身心去向父母那邊多考慮,而我也相信,在我們老了之后,孩子會像我們一樣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