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剛出來工作那會,我每天上班都是點外賣吃。后來時間久了,周邊的外賣基本上也吃膩了,每次一到飯點就不知道要吃什么了,然后就會跑去問其他人點什么外賣吃,但是每次都沒有問到一個具體得結果。因為他們要么就是自己帶飯到公司吃,要么就是跟我一樣,自己也不知道吃什么。
每次看到那些帶了飯的同事吃得那叫一個香,再看看我們這些點外賣都不知道要吃什么的人,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落差感。于是我也準備自己做飯帶到公司去吃,一來自己做飯成本低,二來吃得也健康,到了吃飯點也不用再去想吃什么的問題。
計劃自己做飯之后,我就開始搗鼓做飯的器材,鍋碗瓢盆全部都買齊之后,就剩一個炒鍋我不知道要如何選擇,因為鍋好不好,會影響到你炒的菜好不好吃。后來實在不知道怎么選擇,我就跑去向同事取經,在同事的介紹下,我入手了這款三禾窒氮輕鐵鍋。
所以今天決定在這里給各位開箱測評這款三禾窒氮輕鐵鍋,使用了一周之后,我覺得這款鍋的體驗確實不錯,希望能夠給到你們一點幫助。
包裝設計:
這款鍋的外包裝挺嚴實的,用了個大的紙盒子裝著,紙盒里面有一層紙板擱著,起到固定鍋的作用。這里提一句,包裝盒里面最好多放一層泡沫,畢竟現在快遞配送也非常暴力,都是扔來扔去的,一不小心可能就砸個凹口出來。
紙盒里面放著一口32cm的鍋、一個木制手柄、一柄鍋鏟、一個鍋蓋、一個繩口收納袋、一本使用說明書、一張合格證以及一張開鍋方式的紙片。
外觀設計:
這款鍋的外形還是當下主流的平底鍋設計,設計不同的地方在于手柄處,和普通鍋的手柄安裝方式不一樣,它不是直接用螺絲固定的,而是先用木制手柄套進鍋的接口處,然后再從木制手柄中間插入一跟長螺絲擰緊固定,安裝方式比普通的鍋要簡單很多。
當時選擇這款鍋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它“又輕又防銹”的特點給吸引了。 正常人看到鐵鍋的第一想法就是這口鍋應該會很重,但是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后面了解到這口鍋采用的是“外鋁內鐵”雙層結構,鍋的重量只有1KG左右,大概就兩瓶水的重量,還算是比較輕的。
在防銹上面,鍋內采用了獨家專利的滲氮技術,這是一種真空離子滲氮技術,通過長時間的高溫且真空的環(huán)境下,對鐵工件表面進行滲氮處理,使表面形成均勻致密的滲氮層,深度達到25-30微米,實現鐵的長期防銹,而且防銹能力是日本鐵鍋的三倍。相對傳統的氮化技術,氮技術的滲透層更厚,無任何殘留,工藝更環(huán)保。
使用體驗:
這口鍋對于新手下廚真的非常友好,雖然我的廚藝不是很好,但是以前在老家也是炒過幾次菜的,還是有一點底子的。而老家那口鐵鍋非常的重,炒完幾個菜手就會非常的酸痛,這也是為什么我不太愿意下廚的原因。而在用了這款三禾窒氮輕鐵鍋,我都可以做到單手顛鍋炒菜。電影里的廚神基本上沒有不顛鍋的,所以顛鍋真的會讓你做菜的自信心突然暴漲。
這里還要注意一下,在使用鐵鍋之前,一定要先去開鍋,開鍋開得好,后面就會越用越順手。我是根據這款三禾窒氮輕鐵鍋提供的開鍋紙條去開的鍋,操作非常的簡單。如果說你看不懂紙片的話,可以自己去咨詢客服。
我最喜歡這口鍋的地方,就是它的表面沒有涂層,可以直接用鐵鍋鏟炒菜。之前用過木鍋鏟,我實在是用不習慣。另外就是這口鍋是由鐵鋁這兩種金屬結合構造,所以上熱速度、導熱速度都是又快又均勻的。在炒菜的時候,整個鍋身的溫度基本都差不多, 就不會出現部分區(qū)域焦糊,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減少油煙的產生。
這里要注意一下,因為鐵鍋不是不粘鍋的,所以要想鐵鍋不粘鍋,就要注意平時鐵鍋的保養(yǎng)以及炒菜下油的一些技巧使用。另外,開鍋開得好不好,對鐵鍋粘不粘鍋也有一定的影響。
這口鍋的鍋蓋比起普通的鍋蓋用起來更方便一點,鍋蓋周邊使用硅膠墊材料,密封性非常好。而且它的鍋蓋提手尾部是傾斜向上的,我們在揭鍋蓋的時候,就不會被熱氣燙傷。
總結:
這口三禾窒氮輕鐵鍋無論是從外觀還是使用,都是非常不錯的,價格也比較親民,要知道現在外面大家都在追捧的日本鐵鍋,隨隨便便一個價格就是上千塊,但是各方面功能不一定就比這款三禾窒氮輕鐵鍋好。而且三禾這家企業(yè)還是很多一線國際大牌的代加工廠,很多國外的品牌鐵鍋都是由三禾代加工而成的,所以質量這一塊完全不用擔心。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