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等等黨,看不到顯卡降價的曙光,前段時間發(fā)出了再不換電腦我們就老了的感嘆。身體力行,咬牙入手了12代CPU,畢竟這個是英特爾從14nm到10nm的跨越。顯卡依舊是痛,所以選擇了帶核顯的12700K,這個8大核+4小核的英特爾新一代,真貴,心痛。把我預留的買顯卡的資金預算吃掉了一大半。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下,這個12代CPU12700K,它的效果究竟如何。
不知道為什么,最后選擇是從京東自營買的,買CPU,京東、淘寶、拼多多、海鮮市場都用過,各個各的好處和風險?,F(xiàn)在回想起來,大概是被一波波的秒殺缺貨搞的吧,看見有就順手買了。原來想買的是12600K,然而預約到貨的時候很快就賣光了,現(xiàn)在是很好買了都。
前兩天沒注意,后來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居然是神州數(shù)碼的,這個同我從拼多多入手有什么區(qū)別?木有,有些不爽。
相對于之前的CPU,這一代,就是12代處理器將接口更換為LGA 1700,相對于之前的LGA LGA1200整整多了500個觸點。因此12代cpu必須搭配全新600系列芯片組的主板。同時,cpu散熱器的扣具也需要是支持LGA 1700的。最簡單,就是原來的是方形的,現(xiàn)在的則是長方形了。
12代CPU出來以后,雖然據(jù)說性能提升很大,但并沒有像之前那樣引起人們的踴躍換機,顯卡漲價的原因是主要的,同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主板和內(nèi)存。由于接口不同了,所以主板需要換新的。同時目前電腦普遍使用的內(nèi)存是DDR4,然而新一代內(nèi)存DDR5已經(jīng)面世,而2者并不兼容。那么,支持12代CPU的690主板就有了2個版本,一個是DDR4內(nèi)存的,一個是支持DDR5內(nèi)存的,也讓人有些困惑和難以抉擇。
我也難以抉擇,所以,就先借來用一用看了。今天同大家分享的是DDR4內(nèi)存的690主板,下一篇再同大家分享DDR5內(nèi)存的690主板。主板是 微星的MAG Z690 TOMAHAWK WIFI DDR4,又稱690戰(zhàn)斧導彈DDR4版。
微星的這款MAG Z690 TOMAHAWK WIFI DDR4主板是彩色外包裝,正面是散熱鎧甲圖和型號。下面寫著兼容win11和雷電5。
盒子的背面是產(chǎn)品外形圖和產(chǎn)品特色,包括有16+1+1相電源設計70A智能供電;4個M.2插槽;USB 3.2 Gen2x2 最大20Gbps;WiFi 6 2.4Gbps和藍牙5.2;2.5G有線網(wǎng)卡等。
配件有硬盤線、天線、裝有驅(qū)動文件的U盤、M.2螺絲等。
此外還有各種花絮用品 ,就是貼紙、說明書等。
主板全身黑色,同戰(zhàn)斧系列一貫的風格相近。
新一代的12代的CPU TDP不少,所以供電很很重要,這款主板采用了16路70A CPU智能供電,第三代鈦金電感、6層PCB2盎司銅強化設計,足以應對了。我們看是擴展式散熱,可以實現(xiàn)良好器件的散熱效果,保證供電效果。
主板的上部可看出是雙8PIN主板供電,同時邊上還有一個CPU風扇接口和一個水泵接口。以及1個ARGB和1個12V RGB接口。
主板的右側照例是主板供電接口,前置USB 3.2 Gen1接口,USB 3.2 Gen2接口,還有一個風扇接口。上面是傳統(tǒng)的四根DDR4 內(nèi)存條,單獨的內(nèi)存加速引擎,獨立電路設計,降低阻抗,并且同主流內(nèi)存廠商合作測試兼容,內(nèi)存頻率最高可到5200+MHz(超頻)。此外這邊還有2個SATA硬盤接口。
在主板的下部,則是慣例有著眾多的接口,包括4個SATA硬盤接口、機箱的接口、3個風扇接口、音頻接口,5V ARGB接口,12V RGB接口等。 接口豐富,適合各種機箱。
主板照例是一體化的IO接口,包括2個USB2.0接口,2個USB 3.0 Gen 1 接口,3個U SB 3.0 Gen2 接口,一個TYPE-C USB 3.2 Gen 2x2接口。一個2.5Gbps的有線網(wǎng)口,一個DP接口,支持DP1.4。一個HDMI接口,支持HDMI 2.1。2個天線SMA接口,WiFi 6 無線網(wǎng)絡2.4Gbps。以及音響接口。在這里還有FLASH按鈕,可以直接通過插U盤的方式刷新BIOS。
音效部分采用了第五代電競音效組件,包括ALC4080音頻處理芯片、高質(zhì)量的音頻電容搭配獨立音頻區(qū)域設計,支持7.1聲道和獨立耳放。
主板中下部有多塊M.2冰霜散熱鎧甲,從鎧甲標識看共有4個M.2 插槽。同時有3個PCIe x16插槽和一個PCIe x1插槽。第一個支持PCIe 5.0x16 并且有金屬加固防護。第二個支持PCIe 3.0x1, 第三個支持 PCIe 3.0x4,第三個支持PCIe 3.0x1。
擰下散熱冰霜鎧甲,可以看見里面的確是有四個M.2插槽,支持2240/2260/2280 M.2 設備(第一條還支持22110)。第1/3/4插槽支持PCIe 4.0x4 ,第2插槽支持PCIe 3.0x4。 第3/4插槽還支持SATA??梢哉f,這一代的主板已經(jīng)全面支持PCIe 4.0x4了,而且不止一條。其中第一個M.2是直連CPU的,其余的是通過PCH。
看完之后,就來安裝了。
NVMe SSD用的是阿斯加特的一款512GB BASIC硬盤,可以注意到這里螺絲柱有個撥片可以卡住。
12代CPU的槽,長方形的了,感覺怪怪的啊。
直接把電腦換主板和CPU,水冷用的是鑫谷的新品昆侖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適用12代CPU,之前用在了11代CPU上面,被人說我是騙子,這次不能說我了吧,的確是用在12代CPU上了。這款散熱器水泵是外置的,也是現(xiàn)在高級散熱器的一個風格。
內(nèi)存用的是光威的燈條2根,魔影。
機箱用的是安鈦克機箱DF 700 FLUX風行者,機箱自身就帶5個風扇,其中前面3個風扇是RGB的,加上冷排的3個風扇,就是8個風扇了.。作為流行的雙風道開拓者,這款機箱風道的設計還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所謂雙風道設計,就是橫向的風道,從前臉入風,從后面出風。第二個是垂直風道,從下部進風,向上吹風,避免熱量在機箱的左下角聚集,也同時給板載的NVMe SSD散熱。
可以看到電源倉上面是有通風口的,這樣加上一個反向風扇,就是垂直風道了。電源倉電源位置是開口的,可以看見電源的側面。安鈦克的NEO ECO850,它是全模組電源,CPU雙路供電,全日系電容,7年的免費更換保固服務。安鈦克Flux機箱+NE電源是千元內(nèi)優(yōu)選的電競機電組合,組合選擇更加劃算。安鈦克是個老牌的廠子,已經(jīng)具有了35年的歷史。
開機了,順利進入BIOS,看看這個同步的RGB,還是很好看的吧。
內(nèi)存、水冷冷頭、機箱、水冷風扇都是同樣色彩的。
BIOS里還是微星最近的一貫風格,具有基礎和高級模式,可以進行各種調(diào)節(jié)。
順利進入了系統(tǒng)。
使用配件的U盤可以順利安裝所有的驅(qū)動程序和工具軟件,這個微星APP中心可以檢測軟件版本并可進行更新。
用魯大師看看系統(tǒng)配置,順利識別出了12代CPU i7-1200K,主板MAG Z690 TOMAHAWK WIFI DDR4等信息。
順手魯大師跑個分吧,CPU分數(shù)737910,這個是在默頻3.6下跑出的分數(shù),所以可以理解的。
這個默頻用起來自然不爽啊,當然是要超頻的,在BIOS里設置大核倍頻到50,一鍵超頻到5000MHz,小核40,頻率4000MHz,這個微星的設置還是很簡單的。12代CPU具有大核和小核的區(qū)別,例如12700K,就是有8個大核和4個小核。
同時將內(nèi)存使用XMP超頻到3600MHz,光威這款血影的潛力還是可以的。
CPU跑分,單核818,多核達到了9932。這個數(shù)值已經(jīng)遠超上一代的11900K了。而Aida64內(nèi)存測試,內(nèi)存的讀寫在50000-55000MB/s,延遲65.3ns。
CINBENCH R23,單核1841pts,多核23719pts。比起上一代的11900K同樣要高出。
跑一下魯大師,這次CPU的得分789040,比起默頻的737910要多了。
運行下AIDA64單烤FPU,大核頻率穩(wěn)定在5000MHz,小核頻率溫度在4000MHz。溫度在70度,鑫谷的這款新品水冷散熱還是不錯的。
看看CPU的功耗,在200W,而電壓在1.2X,這個的表現(xiàn)應該還可以吧。
將12700K大核超頻到5.2GHz,小核維持在4.0不變。運行CPU-Z跑分,單核增加到了850.1,多核超過1W,達到了10256.8。
CINBENCH R23,跑分單核1869,多核24441。比起5.0GHz時略有增加。
魯大師CPU分數(shù)797312,同樣的比起5.0GHz時的789040也有所增加了。
使用AIDA64 FPU單烤,溫度在80度,功耗在230W,那么,有點降頻了,2個大核5.0GHz,其余的大核4.9GHz。
不僅CPU可以超,那么內(nèi)存也可以超啊,將光威血影的內(nèi)存直接超頻到4000MHz,時鐘參數(shù)不變,順利進入。運行AIDA64內(nèi)存測試,讀寫55000-61000MB/s,比起3600MHz時的50000-55000MB/s增加了不少。同時延遲為61.9ns,比起之前的65.3延遲也小了。
跑個魯大師,CPU分數(shù)上了80W,為806024。
這是一個CPU-Z分數(shù)的對比,可以大致看下,12700Kvs 11900K,12700K全面碾壓了上一代的旗艦11900K,這個分數(shù)的差距,而且還很多啊。所以說,這個12代CPU,的確還是值的。
那么看下CINBENCH R23的對比,呈現(xiàn)了同樣的類比結果。
其次,新一代的主板的確貴,不過DDR5主板和DDR4主板還是有些價格不同的。相對來說,DDR4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所以嘗鮮12代CPU的話,DDR4主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如微星的這款主板,無論是CPU超頻還是內(nèi)存超頻,都呈現(xiàn)了很強的能力,運行穩(wěn)定,做工精良,價格合適。具有各種豐富的接口,支持RGB全局同步,2.5G有線和2.4GWiFi6無線,四個M.2插槽,支持PCIe 4.0x4,16相70A供電支持,一體化IO,擴展式散熱,散熱鎧甲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