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傲……今年玩起“機?!睉?zhàn)術(shù),出新頻率很快,不知是否是內(nèi)卷所致的戰(zhàn)略變動。
步入12月,該品牌又發(fā)布了兩款相對入門的耳機,分別是動圈結(jié)構(gòu)的JD3(199元)和圈鐵構(gòu)成的JH3(399元)
其中,JD3實際成交價會再低些,至發(fā)稿日是129元。
JD3是一款有線帶三鍵線控的動圈入耳式耳機,腔體較小,尾端有藝術(shù)感的開孔,外觀整體精致,細節(jié)做工很好,線材手感也很不錯,聽診器效應(yīng)有些,入耳佩戴感受比較穩(wěn)定和舒適,有很不錯的被動降噪效果。
室內(nèi)強光下。
不銹鋼一體化的腔體,背面近乎“半開放”式設(shè)計。個頭較小,但在類似“直筒”型的耳機里,它又不算非常小的。單是外觀就給人一種很“帶勁”的感覺。(后來發(fā)現(xiàn)聲音也是)
JD3附送了三對白色耳套,最小的那對,我推測女孩也能戴。
“手柄”材質(zhì)是塑料,其中左側(cè)手柄內(nèi)側(cè)(非上圖視角)有很清晰的三個“盲點”,在黑夜使用時,這會提升佩戴的便利。
這個線控和線,記得興戈的一款200元級動圈耳機也是差不多的樣子,會給人良好的印象。
但按壓按鍵時,因線控的圓柱體形態(tài),按鍵并不會特別快的被手指“鎖定”角度或是位置。不過,這并不算啥真正意義上的問題。
連IPHONE XR,搭配原裝轉(zhuǎn)接線或TANCHIJIM的解碼耳放線,都可以順利操控全部功能,且按鍵反饋的靈敏性和回饋力度都挺好。
JD3線控的操作邏輯與蘋果earpods相同,日常體驗會很方便。
飛傲JD3的聲音評價
一、搭配:
按說JD3的用戶群是準小白或準手機用戶,前端選擇只需手機就可以了。
不過,出于“折騰”的習慣,還是多試了幾個前端,包括上圖中的三個播放設(shè)備,還有一臺山靈臺式流媒體機EM5(連電源聽的臺機),期間,三臺手持設(shè)備播放多首音樂,均無任何異常,但在接駁山靈這臺機時,發(fā)現(xiàn)在音量極小時,會聽到源自前端的電流聲。
為判斷到底咋回事,又試了同樣金屬插頭、金屬腔體的hzsound鈴韻,發(fā)現(xiàn)沒這個問題。再后來又試了連耳放時不時電耳朵的拜亞榭蘭圖,也無此情況。所以,推測可能是JD3插頭、線控什么的,在設(shè)計上還不夠周全所致。
我手里有兩部手機,分別是蘋果IPHONE XR和VIVO T1(新機)
VIVO T1的大體素質(zhì)挺不錯,沒怪聲,底氣也較足,聲音線條也自然,用它搭配FIIO JD3,我覺得已經(jīng)很耐聽,夠好聽。
但,在切換到蘋果手機時,發(fā)現(xiàn)……還是蘋果的音質(zhì)更強大!即便是基于原裝轉(zhuǎn)接線(60元),也有著明顯比VIVO T1更HIFI的聽感,不僅是同樣音量下有更大的“響度”,還有著更強力,細致,精準的聽感。
(基于同一首歌,24bit/96kHz)
當然,搭配上面提及的山靈EM5,JD3的空間感,分離度還會再好些,原本你以為它還是個低音炮型耳機,此時會變得靈動透明很多,氣勢感和凌厲感會比蘋果手機再好一些。
搭配索尼ZX505也不錯,但橫向聲場的感受不如蘋果手機,同時,也略有悶感。除此之外,大體聽感和素質(zhì)都還是過硬的。
二、音質(zhì)
JD3的三頻比例大致是4:3:3,其中,低音部分能量很強,這部分結(jié)像松弛,動態(tài)、彈性都很不錯,量感非常足,它讓我想起索尼和JVC推出的重低音耳機系列,于是,我翻出幾年前索尼的MDR-XB55AP和JVC FX99X(似乎是日本版),同時,又找出微翼的100元級入耳式耳機Bonus IE,還有2017年FOCAL的入門級有線小耳機SPARKS。
拿出后面這倆耳機作為對比參考,主要是好奇差不多同樣的造型,三個型號能有什么樣的音色差異。
三個重低音型耳機,看個頭大致能推斷出誰的低音量感更大……
是的,看個頭推測聲音是每一個發(fā)燒友都要學會的技能……
JD3的低音量感,我覺得在200元內(nèi),可能是最多的,但它的低音控制力,彈性卻非常好,表現(xiàn)在整體聽感(中頻到中高頻細節(jié)清晰度)明顯好于索尼MDR-XB55AP,有著更明快的中高音和更好的透明度。
強大的低音+細節(jié)較豐富的中高音+自然柔和的人聲,這是JD3在入門級價位段,以很小的體積展現(xiàn)出的魅力。
這是“大廠風范”。
不過,面對FX99X這種昔日八九百多耳塞,JD3的空間感還是稍顯局限了些。就像是把很多晶瑩剔透的小石頭塞進了顱內(nèi)。
JD3其實很像橫向聲場收縮的FX99X,除低頻外,兩者清晰度、線條感很相似,中高音信息量近乎相當。都可以稱得上是“較高解析型低音耳機”。
對比微翼Bonus IE又怎樣呢?兩者價位相當,外形大致輪廓近似,但做工、線材、工藝上,JD3還是更顯高級,精致,音質(zhì)上,JD3大氣、迅猛、低音強大,中高音細節(jié)也很不錯,Bonus IE低音存在感不夠明顯,三頻能量略偏中高頻,細節(jié)較豐富,潤澤感好,人聲稍遠,留給器樂更多的展現(xiàn)空間,總體很自然,有樂器層次感更好的感覺。
但若以素質(zhì)來PK,論密度、厚度,人聲質(zhì)感(飽滿度和口型清晰度),低音沖擊力,JD3近乎碾壓Bonus IE,甚至是“靈敏度”也明顯更好,表現(xiàn)在基于蘋果手機,JD3在5成音量就有挺響的效果(已經(jīng)是很高的靈敏度了),類似TFZ LIVE 1的那種感覺,而Bonus IE需要開至7成音量,兩者才能達到近乎相當?shù)捻懚取?
對比FOCAL SPARKS,沒想到SPARKS的調(diào)音和Bonus IE略像,都有在中高頻清晰度上下功夫,但SPARKS的低音比Bonus IE還要再多一些,人聲稍微模糊一點,口型距離感較遠,樂器的中高音很美??傮w上,是個不那么注重人聲,更講究流行旋律感的塞子。
SPARKS的硬素質(zhì)和FIIO JD3相比,結(jié)論和上面的JD3與Bonus IE對比差不多。JD3的動態(tài)、厚度感、人聲線條都會更強大,有著明顯更扎實的結(jié)像力。不過,聲場相對小,器樂無法充分施展“拳腳”,以至于難以明晰展示“定位感”的情況也存在,特別是在播放器設(shè)定的音量偏小,且以手機為直推前端的情況下可能會明顯,也就是“顱內(nèi)”感。
但基于HIFI播放器的話,比如山靈EM5。JD3“聲場”的問題又不算是問題了,此時,它的凌厲感,空氣感啥都有,甚至動態(tài)和銳度還不亞于榭蘭圖(對比過)。
對比Hzsound鈴韻,平頭塞和入耳式有些難比,只能簡單說說,鈴韻的聲場規(guī)整,低音下潛和力度感很好,中高音略勝JD3,有相對更明晰的器樂層次感和定位感,但人聲厚度和真實感,低音動態(tài),平頭塞的鈴韻又不那么能干的過JD3。鈴韻是松弛的冷聲,有克制的美感,三頻均勻發(fā)力,基本感覺不到誰是核心主力;JD3是很有激情的顱內(nèi)沖擊波,人聲是主力,高低音伴奏緊鄰它,并輔以熱情的氛圍。
總結(jié):JD3的設(shè)計思路很好,面向手機用戶,它把靈敏度和低音量感調(diào)的很高。(小白)客戶收到后,用小音量就能感到強勁的低音,按說這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如果客戶再挑剔點,那就搭配個幾百元的小尾巴,細節(jié)一下子多了起來,填飽他胃口。更挑剔的話,那可能就是飛傲粉絲了,畢竟聽慣了各種貴的,再聽這種入門機(似乎是飛傲最便宜的入耳),是有挺大可能一時半會不習慣,會噴。
但不論怎樣,作為目前身處100到150元的JD3,能有這么強勁的低音,還有超越索尼MDR-XB55AP的中高音,同時聲音自然,不詭異,密度大,飽滿,這已經(jīng)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