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選手機首先確定的就是預(yù)算,然后就會陷入同預(yù)算的兩款甚至多款手機的糾結(jié)過程中。2021年終于要結(jié)束了,在年底準備給換個手機慰勞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的的朋友們,不同價位的手機應(yīng)該怎么選擇呢。
A或B到底誰更好到底如何抉擇,本文選取了1500元~4000元中共5個價位區(qū)間每個區(qū)間2款性價比最高的手機,對他們的各個方面進行對比。
可以說下面10款每一款都是各價位最好的手機,上來就是決賽,全程高能。
一,1500元~2000元價位
紅米 Note 10pro VS iQOO Z5
中低端市場上,這兩款手機算是整體實力比較強,人氣也比較高的產(chǎn)品,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不玩大型游戲的朋友的需求,對于常規(guī)的吃雞和王者榮耀也可以輕松應(yīng)付。紅米雖然不是最新一代,但是個人認為note 10代整體配置好于11代。
相同點:紅米CPU為天璣1100,iQOO為驍龍778G,雖然是不同廠家的,但確是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目前旗下口碑最好的CPU之一。兼顧了性能和較好的發(fā)熱、續(xù)航,而且即使CPU發(fā)熱不高,兩款手機也都加了VC液冷散熱。價格也基本一致。
兩款手機都是中置挖孔屏,5000mAh電池,攝像頭水準也差別不大,看光圈數(shù)據(jù),沒準是 同款攝像頭;屏幕都為120Hz高刷。
還有一個巧合,兩者重量是一模一樣的。
各自優(yōu)勢:
iqoo Z5:Z5的屏幕支持DC調(diào)光,COF封裝,下巴略短。存儲使用了LPDDR5,個人認為配778G沒必要。厚度8.49mm,比紅米薄0.4mm。支持多款游戲的90Hz高刷模式。
紅米 Note 10pro:充電為67W不過稍微有點虛,需要42min充滿,但是比Z5的44W快充還是會快一點,而且邊玩邊沖的速度也比常規(guī)快充手機要快,55min可以充滿。屏幕為LCD,算是部分朋友的最愛。配有4D線性馬達,JBL揚聲器,外放效果更好。
總體來說,Z5的優(yōu)勢屏幕品質(zhì)和屏占比,Note 10 pro 在快充,外放和線性馬達等方面有優(yōu)勢。
二,2000元~2500元價位
紅米K40 VS 真我 GT Neo2
紅米K40幾乎是整年度性價比最高的手機之一,畢竟使用了今年整體最為均衡的次旗艦級CPU驍龍870,比起三星工藝的火龍888、888plus,發(fā)熱、功耗、性能做得比較均衡,而K40是所有驍龍870機器里最為便宜的之一,直到realme GT Neo2的出現(xiàn)。
相同點:cpu均為驍龍870,屏幕均為三星E4屏幕,峰值亮度同為1200nit,一樣的120Hz。
各自優(yōu)勢:
紅米k 40:一改紅米系列笨重的外觀,7.9mm的厚度,196g重量,在870機器里算是表現(xiàn)不錯的。存儲為LPDDR5,而realme為LPDDR4X,個人認為意義不大,870大概率跑不滿4X。另外K40在價格上比Neo2略有優(yōu)勢,越高配優(yōu)勢越大。另外小米全家支持紅外。
真我 GT Neo2:realme屏幕支持DC調(diào)光,K40不支持,Neo2晚上使用更舒服。快充為65W,K40僅為33W。厚度8.6mm,重量比K40重2.6g,但是電池為5000mAh,紅米為4500,Neo續(xù)航更好。兩款手機拍照都不怎么樣,不過Neo2 這款攝像頭底子比K40好。
總結(jié):K40優(yōu)勢在厚度、價格、紅外。GT Neo2優(yōu)勢在支持DC調(diào)光、更好的續(xù)航,快充,拍照。
三,2500元~3000元價位
真我GT大師探索版 VS iQOO neo5
和2000元價位的兩款手機一樣,以下2款的處理器依然都是驍龍870,但是在拍照方面都有提升。目前價格來看,Neo5對比大師探索版有200元的價格優(yōu)勢。
相同點:驍龍870+LPDDR4X+UFS3.1。拍照都支持OIS光學(xué)防抖,都有很好的散熱配置,充電65W對66W,電池4500mAh對4400mAh,整體差別不大。
各自優(yōu)勢:
真我大師探索版:屏幕為曲面屏,主攝像頭為旗艦級的imx766,雖然oppo沒有完全下放算法,但是依然是同價位拍照最好的手機之一。重量185g,比Neo5要輕11g,金屬邊框,整機強度更高,Neo5為塑料邊框。旅行箱版本大師設(shè)計外觀更有質(zhì)感。
iQOO Neo5:主要優(yōu)勢在于價格,以及5G游戲天線,雙揚聲器,有獨立顯示芯片,實際效果不算太明顯。屏幕峰值亮度1300nit,大探為1100nit。
總結(jié):如果不喜歡曲面屏,那么毫無疑問Neo5,另外就是200元的價格優(yōu)勢。大探在曲面屏、機器質(zhì)感、重量、拍照方面均好于Neo5。
四,3000元~3500元價位
一加9RT vs 小米11
這個價位的手機,大家都開始用上了本年的旗艦級芯片驍龍888。這款CPU雖然號稱火龍,但是在一些大型游戲方面的表現(xiàn)略好于驍龍870,當然,也需要更好的散熱來控制其發(fā)熱。
相同點:滿血驍龍888+LPDDR5+UFS3.1,120Hz高刷屏幕,因為驍龍888機型需要更多的散熱占據(jù)空間,所以這兩款手機的重量和厚度都屬于控制的不錯的。拍照水準也都i好于前面的2500元檔,雖然具體攝像頭不同,一加9RT采用索尼IMX766主攝(小米12采用),小米11采用三星1億像素主攝,但從硬件到算法都是旗艦級水準。電池9RT是4500,米11是4600,差別不大。
各自優(yōu)勢:
一加9RT:總計19067.44m㎡五重散熱面積目前行業(yè)最大,米11為常規(guī)VC散熱。65W快充29min充滿,小米55W充滿需要45min,時間相差50%。一加9rt配有600Hz觸控響應(yīng)+電競3WIFI天線。三星120Hz高刷直屏,康寧第五代大猩猩屏幕,系統(tǒng)上采用Coloros12,本地化功能更為豐富。價格方面,9RT目前同配置比小米11便宜300元。
小米11:DisplayMate認證A+的2K曲面屏效果優(yōu)秀,康寧大猩猩外屏,哈曼卡頓外放,支持50W的無線快充。外觀上有素皮版本可以選擇。系統(tǒng)上采用MIUI12.5。
總結(jié):9RT的優(yōu)勢在于價格以及更好的散熱,更快的有線快充,更穩(wěn)的游戲,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游戲中。米11初衷是做成一臺水桶次旗艦,有著效果 優(yōu)秀的曲面2K屏幕并且支持無線充電。本來是有機會大賣得,不過上半年燒wifi的事情影響太差,雖然延長了保修期并且在新手機做了改進,不過目前京東好評依然只有90%,也是有點可惜了。
五,3500元~4000元價位
一加 9pro vs 小米 11 pro
兩款pro,而且相對于首發(fā)價,這款機器的降幅都比較大。同等配置下,目前米11pro比一加9pro低250元。兩款機器的主配置雖然相同,但是細節(jié)的差異性卻是很大。
相同點:滿血驍龍888+LPDDR5+UFS3.1,旗艦級的拍照各有各的特色,都是通過DisplayMate A+ 認證的2KAMOLED曲面屏,65W和67W有線快充。雙揚聲器以及質(zhì)感優(yōu)秀的線性馬達。
各自優(yōu)勢:
一加9pro:一加影像機皇產(chǎn)品,定制索尼imx789+索尼imx766旗艦級雙主攝像,IMX766采用了自有曲面抗畸變鏡頭,同時和哈蘇聯(lián)合調(diào)校色彩,具有哈蘇專業(yè)模式。屏幕為2.75的曲面屏,曲面屏的握感和直屏的觀感。這款手機的整體握感非常出色。一加9Pro屏幕還是三星LTPO屏,刷新頻率根據(jù)使用情況在1~120Hz之間自如適配,從而更加省電。IP68防塵防水,支持反向充電,2年超長售后質(zhì)保服務(wù),Root也保修。
小米11pro:50X潛望式長焦鏡頭,ISO Fusion功能更好應(yīng)付復(fù)雜光線。67W無線快充對比一加50W無線快充,支持10W反沖。電池5000mAh對一加4500mAh。同樣帶來的是重量比一加要重了11g。IP68的防水防塵。
總結(jié):兩者拍照都很優(yōu)秀,一加9pro強在色彩,小米11pro強在長焦。對于驍龍888耗電比較高的問題,一加9pro選擇了用LTPO屏幕來省電,小米11pro的方案是加大電池,帶來的是重量的略微提升。一加更新了color OS后在系統(tǒng)上有了和小米叫板的底氣,而且廣告更少。
這兩款手機和同價位手機比,都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產(chǎn)品。具體怎么選,真的就看你個人傾向和喜好了。
你可能要說小米12快發(fā)布了,首先不說能不能搶得到的問題,其次就是新火龍能不能壓得住的問題,個人認為至少在明年春節(jié)前,這些仍然還會是市場上最值得購買的手機。
寫到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選品的時候我居然選了4款小米的機器,不過仔細一想就釋然了。歐加的機器我也選了四臺,vivo的機器選了2臺。這個比例其實很符合目前線上市場的分布情況。
在魅族式微,榮耀獨立后轉(zhuǎn)攻線下的情況下,目前比較有性價比的品牌也就剩下這幾家,也是在有限價位下追求更高性能的手機用戶最好的幾個選擇。只能說,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都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