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這種東西從最早的一根簡單的解碼線逐漸演變到現(xiàn)在類似線控的狀態(tài)(當然還有我并不怎么看好的大尾巴產(chǎn)品)時間并不長遠,但近一兩年很多廠商開始想方設法讓中低端播放器如何去世更快......,我覺得是很正常的優(yōu)勝略汰。在人手一個智能手機和TWS耳機兩面夾擊的情況下,還有多少燒友/音樂愛好者/路人愿意再去買個磚頭機帶身邊呢?2021年底發(fā)布的山靈UA5讓這件事兒可能發(fā)酵更快,或許不久的將來中低端播放器銷聲匿跡,有生之年我會再次體驗到當初MD/CD滅絕時的悲涼......。
好了啦~這個新物種的出現(xiàn)還是一下子把我從悲涼變成驚喜壞了。內(nèi)置小電池,實現(xiàn)Hybird Power System混合雙動力,徹底解決了手機端供電不穩(wěn)導致的音質(zhì)偏差的頑疾!
盒子里的物件:
1、山靈UA5打火機
2、C2A轉接頭
3、C2C轉接線
4、2個小金標
5、說明書保修卡
蘋果線要另外購買,山靈是不是對果粉有什么意見Emmm.......。
可以想貼哪里就貼哪里的小金標!
山靈UA5的重量只有29g,看上去像個打火機......,有紅金和黑金兩種,我想這不是過大年么,所以入手了紅金,很喜慶的配色~。
山靈UA5外殼是鋁合金,金屬質(zhì)感很好,金色的滾輪很吸睛,配合小屏幕還能實現(xiàn)各種設置的操作,單手操控沒有任何壓力。
滾輪鍵手感很好,滾動的時候有刻度感,比較柔和那種。另外還能向內(nèi)按壓(長按/短按)。
輸出接口有4.4平衡(211mW@32Ω平衡輸出 )和3.5單端(137mW@32Ω單端輸出),這個驅(qū)動力在小尾巴里是第一梯隊的,基本上可應付大多數(shù)中低阻抗耳機了。其中3.5單端口還支持同軸數(shù)字輸出,可以把它接到一些帶同軸的解碼器上,可玩性還是可以的。
硬件配置很強,雙ES9038Q2M DAC+雙 RT6863 耳放芯片+自研FPGA+超低jitter的時針發(fā)生器+低噪聲大電流的LDO電源芯片,儼然一完整的微型解碼耳放一體機了,另外它還內(nèi)置了一個220毫安時的小電池,關于它的混動供電效果,待會兒詳細聊聊。
山靈UA5支持switch模式使用
山靈UA5的外殼細節(jié)相當出色,有用的沒用的信息全部都是刻上去的,就連小金標也是刻的哦!?。?
來看看這個小屏幕,很明顯的點陣式液晶小屏。耳機插上去的時候就會被識別到,并顯示出一個耳機的小圖標,播放音樂的時候還會顯示碼率,這些細節(jié)都很棒!可能很多追求簡單使用的小伙伴覺得打火機上加個屏幕有點多余,可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好看,還能進行更多更方便直接的系統(tǒng)設置,滿足個性化的需要。
操控方面不多解釋了,稍稍花點時間還是很容易上手的,這里簡單聊聊系統(tǒng)使用的感覺。由于山靈UA5帶了一塊小屏幕,所以它在系統(tǒng)設置上的內(nèi)容上一點都不亞于一臺正常的磚頭播放器,有些設置項目真的可以細節(jié)到令人發(fā)指!主要設置項目我列出來:
手機/內(nèi)置電池供電 切換
8種濾波 切換
聲道左右平衡
同軸開關
亮屏時間
屏幕亮度 設置
屏幕方向 設置
系統(tǒng)版本顯示
單雙DAC 切換
內(nèi)置電池充電打開/關閉
增益高/低
是不是很離譜......甚至連屏幕方向旋轉180°這種詭異操作也有,一開始我還不明覺厲,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線材插反(USB-C的,正反插是無所謂,只是打火機的屏幕會顛倒)的時候,這個設置居然很有效,不過我還是寧可重新插拔一下線纜感覺更快速一點~。
其實直接在打火機上操作還是有一個很煩人的缺陷:沒有返回上一個菜單的動作,設置菜單一共11項,萬一錯過某個項目,就得通過短按滾輪一個個翻頁,這很麻煩。于是聰慧的山靈給了咱們一個Eddict Player APP(目前已經(jīng)支持安卓和蘋果雙平臺了),直接通過手機端設置,倒也確實更方便了,只不過APP里的設置項少了許多,只是把一些最重要的列出來了,APP菜單項目上并沒有給我造成困擾。我倒是覺得它的播放器 功能項做得太好了,不僅支持本地音樂,還可以直接訪問家里的NAS,甚至直接整合了山靈自家的HiFi云曲庫,自從用了它以后,我手機里那個XX版的UAPP瞬間不香甜了~。
山靈UA5的“混動模式”是一個非常有革命性意義的做法,開啟混動后,手機端的供電只負責數(shù)字音頻輸出給山靈UA5,山靈UA5內(nèi)部的解碼和耳放部分則只依賴于內(nèi)置電池供電,UA5是對手機電耗最低的HiFi小尾巴。此外,折騰HiFi器材得都知道,這玩意兒搞來搞去其實就是在玩兒電,電力穩(wěn)定且充沛的情況下,最終輸出的音質(zhì)會更好,如果你玩兒過線電之類的東西,就會感同身受了,當然了,像時鐘或者線材方面也會對音質(zhì)起作用,這里不展開去說,因為這根本就說不完......。
山靈UA5這類微型解碼耳放要正常出聲,最基本的數(shù)字音頻部分自然要依賴手機端完成。不過手機設計的本源并非HiFi,所以USB輸出階段的電流電壓其實并不恒定,或者你可以理解為雜訊太多,這會對聲音輸出產(chǎn)生嚴重影響。混動模式下,把手機僅有的一點電流只給到數(shù)字輸出,提供基本的信號源,而解碼和耳放依靠內(nèi)置電池穩(wěn)定輸出,音質(zhì)是有顯著提升的。不過呢,是不是真的最終能得到“顯著”效果,這跟手機和耳機都有很大關系。本人測試過自己的vivo x70pro+、老媽的OPPO FIND X續(xù)航版和老婆的華為mate10pro,切換混動模式/純手機供電模式,提升最大的居然是華為mate10pro!另外,耳機本身的素質(zhì)越高,這種提升感也越可觀(參考的是山靈自家的ME700 lite和Leisurely Audio E16),同樣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單雙DAC不同模式下。聲音方面,不管你用的啥模式,驚喜必須有,開聲便是典型的山靈味道,柔和,無生硬感,總體上會有一點點偏暖色調(diào),解析和對失真的控制都相當出色,我覺得最大的驚喜還是在動態(tài)和安定度上,這玩意兒一般小尾巴可推不出來,山靈UA5即便是在單端下的動態(tài)也可圈可點,當然了如果是平衡口,它會更主動的呈現(xiàn)在你的耳朵里,聲音輸出的安定感很好,不會有奇怪的飄忽不定的失真感,只要你的音源質(zhì)量足夠高,聲音完全能夠做到是扎實的,也是完全可以落地的,所以聽著聽著你幾乎可以忘記它是小尾巴。
最后做個總結啊,其實在解碼耳放里塞進電池的做法,山靈UA5并非第一個,很多磚頭大小的解碼耳放一體機或者極少數(shù)臺式機上都有出現(xiàn)過,我記得甚至似乎有哪個廠商在“大尾巴”上也做過類似的設計,具體是哪家我不記得了,但山靈UA5是最小的內(nèi)置電池的微型解碼耳放一體機,沒有之一,我想這一點沒人可以反駁。實際效果上,我認為它的出現(xiàn)意義非凡,聲音素質(zhì)完全可以屬于第一梯隊的存在,具體吊打誰的播放器很難說,自己手頭的播放器都處理光了,總之打個有來有回,甚至搞搞山靈自己的幾個中端都是可以做到的,好了啊今天的小分享就到這兒了,喜歡就一鍵三連,大家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