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追覓W10 Pro;右:追覓W10
2021年 8月,追覓發(fā)布了旗下第一款自動洗拖布機器人W10。
配置方面,LDS激光雷達導航、智能地毯識別、熱風烘干等功能一應俱全,但唯獨少了主動避障。這讓不少粉絲因此而吐槽它“開了倒車”——要知道,追覓此前發(fā)布的高性價比產品 L10Pro和 L10Plus就已經配備了主動避障,并且表現(xiàn)也相當穩(wěn)定。
2022年 2月,時間僅僅過去半年,追覓就發(fā)布了新品自動洗拖布機器人,命名為 W10 Pro。
很明顯,它是在 W10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而最關鍵的升級,正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主動避障。除了之外,這臺新品追覓 W10 Pro還在外觀上做了微調,并且在水箱內增加了緩釋銀離子,另外在算法方面也有了升級更新。
樓主也有幸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這臺新品,下面就對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一下解答。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直接把文章的主要脈絡理出來放在開頭位置 ▲
聲明:機器來自品牌送測,所有實驗結果均為實測。措辭有失偏頗處,望理性看待。感謝海涵~
對比 W10升級了什么?
關注硬件的朋友在看到追覓發(fā)布新品消息時的第一反應應該和我一樣,是立馬迫不及待去查看它是否搭載了主動避障;緊接著第二個問題就是:還有呢?它還帶來了哪些有趣或有用的升級?
關于硬件升級,這里樓主給出最直觀的表格對照供大家參考 ▲
在軟件層面,新品 W10 Pro升級了(避障)算法;得益于 AI視覺識別的加入,機器增加了房間和物體的智能識別,此外還可以利用攝像頭實現(xiàn)看家和逗寵物的功能。
避障效果如何?
如大家所愿,此次追覓發(fā)布的新品 W10 Pro增加了主動避障功能,但主動壁障采用的卻并不是大家此前熟悉的結構光原理,而是再一次升級到了全新,也是目前行業(yè)內最先進的 AI+ToF 3D技術。翻譯成“人話”就是,利用一顆 AI智能攝像頭+ToF紅外光協(xié)同避障。
結構光和 ToF本質上都屬于紅外光,那這兩種技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來看一組對比就知道了:
3D結構光光路
上面展示的是追覓 L10 pro和 L10 Plus所采用的 3D結構光,在紅外攝像頭下兩條粗壯的光路(線陣)清晰可見。掃地機也正是憑借著這兩束激光的反射來判斷前方是否具有障礙物 ▲
3D ToF光路
追覓 W10 Pro在上面展示的“線陣”基礎上,再一次升級,直接升級成了能量更加集中的面陣 ▲
ToF的避障原理也很簡單,其實就是超聲波測距原理,即利用光波的反射時長,來計算障礙物距離,還可以以此繪制物體的 3D立體圖像——蘋果公司也在 iPhone13上首次應用了 ToF技術取代此前的結構光技術用于面部識別。
那么它的實際避障效果如何呢?我們也來測試一下~
鞋襪這類東西是家庭最常見的地面障礙物,所以先上一個最常規(guī)的襪子測試??梢钥吹?,機器人順利避開了這雙襪子,并且在繞障過程中也絲毫沒有碰觸 ▲
接著上成團的數(shù)據(jù)線來測試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它會不會“吃”充電線?
動圖顯示,機器人在“看”到數(shù)據(jù)線之后,完美實現(xiàn)了繞障。但整個過程中,機器人與線材之間保持了相當大的一段距離,以至于數(shù)據(jù)線周邊都出現(xiàn)了“漏掃” ▲
PS:機器人不但檢測到了障礙物,而且借助 AI智能攝像頭,成功識別到這是一團電線。
難道是這臺追覓 W10Pro的繞障算法不夠給力嗎?我們換個障礙物再來測試一下:
這次設置的障礙物是一瓶礦泉水。
完全不同于它在面對數(shù)據(jù)線時的表現(xiàn),掃地機在對礦泉水進行繞障的過程中,緊貼瓶身,卻又絲毫沒有接觸,表現(xiàn)得異常平順 ▲
對比上述兩組測試結果,我們可以合情推理:掃地機繞障算法不但沒有問題,而且相當出色。之所以面對數(shù)據(jù)線時機器表現(xiàn)得相當“保守”,應該是怕碰到散開的數(shù)據(jù)線。而面對礦泉水和桌腿這種柱狀障礙物時的繞障,就顯得從容且穩(wěn)健得多得多。
接著再用數(shù)據(jù)線在沙發(fā)邊模擬出日常垂落的姿態(tài)來測試一下:掃地機在前進過程中明顯“看”到了數(shù)據(jù)線,有一個后退的動作。但遺憾的是在繞障的時候,依舊沒有徹底避開“自由奔放”的數(shù)據(jù)線——這也是在前面的測試中,為什么機器人寧可“漏掃”也不靠近數(shù)據(jù)線的原因。
這部分的測試結果并不完美,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掃地機器人在避障方面的困境:畢竟數(shù)據(jù)線在可能出現(xiàn)的姿態(tài)實在是太多了。也希望工程師們早日可以攻克這個難題。
5倍速
最后設置一個超高難度路障,來流暢展示一下這臺追覓W10Pro強大的避障能力,看起來超級解壓 ▲
清潔能力怎么樣?
左:追覓W10;右:追覓W10Pro
清潔能力方面,這臺追覓新品 W10Pro在硬件上并沒有什么變化:繼承了 4000Pa的強吸力和 6400mAh容量的大電池。拖地依舊采用旋轉拖布,可自動回洗并自動烘干;水箱容量保持不變,但在凈水箱內增加了緩釋銀離子,可以有效除菌(這個真不是智商稅)。
下面直接看清潔效果:
先用蔬菜干模擬日常掉落的小碎粒垃圾,掃地機一遍過去,地面就變得干干凈凈 ▲
接著用碎發(fā)測試其對于頭發(fā)及灰塵的清除效果,高效的結果同樣在預期之中 ▲
左:純膠條,某品牌;右:追覓,膠條和毛刷交替的“V字型”方案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這款追覓 W10 Pro所采用的的主刷設計——膠條和毛刷交替的“V字型”方案 ▲
這種主刷的優(yōu)勢就是,對依靠純吸力較難清除的垃圾有著強大的附著能力。這種優(yōu)勢在清潔落在地毯上的毛發(fā)時優(yōu)勢尤其明顯。
PS:對比實驗可參考文章《旋轉拖布or震動拖布?膠刷or毛刷?硬核評測,揭秘你不知道的掃地機器人細節(jié)!》
但這種膠條和毛刷交替的“V字型”方案主刷也并不完美:如果家中有長發(fā)女性,那么當主刷在被長發(fā)纏繞時,清理可能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圖片為采用大量長發(fā)極端測試后拍攝) ▲
最后分別用酸奶和番茄醬測試旋轉拖布的清潔能力,也表現(xiàn)得非常給力。對于家庭環(huán)境中容易遇到的一些常規(guī)污漬,它都能輕松擦除 ▲
APP體驗及其它功能
作為米家生態(tài)鏈企業(yè),追覓的所有智能產品均可以接入米家APP,可以與米家生態(tài)鏈中的其它智能設備聯(lián)動,還可以用小愛音箱對其實現(xiàn)語音控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常規(guī)功能方面,這臺追覓 W10Pro可以自由設置單拖地模式;可以調節(jié)拖布濕度及吸力大小;并且還新增了“定制清潔”——比如在一次清潔任務中,可以針對廚房和衛(wèi)生間這種比較臟的房間進行多次清掃,而對客廳一遍帶過,這項功能非常實用 ▲
另外拖布自動回洗的頻率也可以自由設置:可以根據(jù)面積,也可以根據(jù)房間區(qū)域劃分 ▲
得益于 AI視覺攝像頭的加入,這款追覓 W10Pro在完成清掃之后,會詳細標記出房間各處的電線、鞋子、體重秤等常規(guī)家居物品,看起來更加真實直觀——這是此次追覓 W10 Pro在升級避障組件后帶來的全新功能 ▲
也正是因為有了視覺攝像頭的加持,我們還可以將這臺掃地機作為移動攝像頭使用,通過 APP隨時查看家中情況,甚至用它和小朋友或者家里的寵物互動(默認關閉,有權威機構隱私安全認證)。
不過這項功能暫時還沒有開放,預計會在 4月通過 OTA升級推送給用戶。
最后要展示的是這臺機器的外觀設計成“D”字型之后的優(yōu)勢:在清潔墻面直角邊時,“漏掃”更少,清潔更加徹底,實測表現(xiàn)也確實還算不錯 ▲
總結
作為追覓 W10的升級,這款 W10 Pro毫無懸念地加入了主動避障功能,這一點完全在情理之中;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追覓此次放棄了傳統(tǒng)的結構光避障,改用了技術更為先進的 ToF避障,并且首次加入了 AI視覺攝像頭作為輔助,在避障配置方面做到了行業(yè)領先水準,實屬意料之外。最重要的是,升級后的避障效果也相當令人滿意。
此外,機器在水箱內加入了緩釋銀離子,可以殺滅高達 99.9%的細菌,同時還能在悶熱的夏季防止水箱變臭,這也是實實在在的升級;“D”字型機身,區(qū)別于眾多友商的機器,在經過 90°直角墻面時,清潔面積更大, 死角殘留更少。
不過有一點雖然在 W10上就被人詬病,但到了 W10 Pro依舊沒有改變,那就是一體式設計的拖布模組 ▲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看到這種一體式設計拖地模組的第一反應就是將來耗材費用一定會增加。但樓主簡單對比了同樣采用旋轉拖布的云鯨和科沃斯:
其中云鯨為 49元/對;科沃斯則是 69元/2對——合約 35元/對——而帶著塑料組件一起銷售的追覓,也僅需 49元/對,和云鯨持平,略微高于科沃斯。
因此大家倒也不必擔心追覓會因為拖地模組的設計而導致長期耗材費用增加。如果要吐槽的話…我們也許可以說它不環(huán)保——但這種一體化設計的拖地模組,在拖布平整度和牢固度上無疑會更好。
它來得比預期要晚了一些——樓主原以為上一代的 W10就會搭載主動避障;它又來得比預期要更早一點——僅僅過去半年,我們就迎來了這款避障流暢,可玩性也更強的 W10 Pro。
對比目前市面上的同類競品,甚至是對比追覓自家的上一代產品 W10,以 3999元的首發(fā)售價來看,我個人覺得它還是相當值得入手的!
本文主要針對追覓 W10 Pro的升級和亮點做了深入討論,關于機器的更多細節(jié),大家可以參考我此前關于W10的評測文章。
堅持做有態(tài)度的評測,生產有溫度的內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