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雖然移動電源和充電器看似是兩個產品,就像當年的電話和照相機,但是在需求和技術的推動下,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離不開的電子產品,而手機的兩種配套產品移動電源和充電器也在各大品牌的推進下漸漸成為主流充電產品,畢竟購買一款產品即可滿足多種需求,對于追求方便的用戶來說也是值得的,說到這類二合一的產品,PO主最近也收到了Anker的2合1能量棒,口紅造型的小巧尺寸不但可以作為充電寶給手機緊急充電,還能作為20W快充給手機快速充電,至于實際使用體驗如何,一起來看一下吧~~
關于Anker(安克)這個品牌,不少消費者應該都不會陌生,畢竟作為主營充電器、移動電源、藍牙外設、數(shù)據(jù)線等智能數(shù)碼周邊產品的品牌,它家推出過多款明星爆款,而且產品也多次獲得過德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等工業(yè)設計大獎。加上Anker始終保持在關鍵技術、產品開發(fā)、研發(fā)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持續(xù)投入,打造差異化產品,所以不管在技術還是設計方面,產品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產品外盒是白色加Anker藍,正面是Anker產品的線稿圖,還加了激凸工藝。
背面則是產品相關信息,因為Anker的產品也是出口國外的,所以產品的相關中文信息是另外用貼紙標簽。
包裝采用趟拉設計,除了能量棒本體外,還有紙質說明書。
能量棒造型采用口紅管設計,鏡面和輕磨砂兩種工藝結合,對比感和層次感十足。
不過鏡面材質部分比較容易粘塵。。。
移動電源開關和剩余電量指示燈結合,個人覺得如果在鏡面部分用LED數(shù)字顯示剩余電量效果會更贊。
作為一款主打便攜的產品,折疊插腳是必須的,平時折疊放在包里也不怕劃花其它物品,能量棒也支持100-240V寬電壓。
能量棒只有一個Type-C充電口,看到IQ3的標識就知道這款產品搭載了Anker自研的Power IQ 3.0 充電技術。
藍色的內舌延續(xù)了Anker產品的調性。
能量棒尺寸為113x30mmx30mm,通過和iPhone11對比看得出只有手機的3/4長。
和TF口紅實際對比。
實測重量只有不到172g。
因為Anker這款2合1能量棒既可以作為充電器使用,也可以當成移動電源使用,所以這次體驗會從這兩個方面來測試一下使用效果。
首先測試一下發(fā)現(xiàn)它支持的BC1.2、Apple 2.4A、HUAWEI FCP5~12V、QC5~9V、PD3.0等協(xié)議,基本主流的手機品牌都支持。
通過PD報文測得支持5V/3A、9V/2.22A,即最大20W輸出。
作為充電器使用時,iPhone11電量在50%左右時,充電功率約為7W。
PO主實測用iPhone11從14%電量開始充電,半小時后電量可到65%,一個小時后可達80%,一個半小時后電量為92%。
用iPhone6S測試,充電功率為4W左右。
在同樣的電量下,用移動電源模式給iPhone11充電,測得功率同樣為7W左右。
iPhone6S則同樣約為4W左右。
對于像藍牙耳機、智能手表等數(shù)碼產品,Anker能自動識別小電流設備,提供適配電源,PO主以AirPods2為對象,測得用充電器模式和移動電源模式兩種模式的充電功率都約為1W左右。
根據(jù)產品介紹在能量棒滿電狀態(tài)下,能量棒能給iPhone12充滿一次電,PO主用iPhone11測試從10%充滿到100%,剩余電量約為20%~25%(1格電)。
另外Anker能量棒的Type-C口只有輸出,不能通過Type-C口給能量棒反向充電。只能把能量棒插到插座上充電,充滿電量耗時約2.5個小時。
Anker這款2合1能量棒在設計造型上確實挺贊,不過產品沒有配備Type-C充電線,需要自行準備,另外5000mAh的容量只適合緊急充電,而且也不支持通過Type-C口給能量棒充電,如果后續(xù)能保持小體積的同時增加電量和支持Type-C反向充電個人感覺體驗會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