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新入手了一把akko的pc75b鍵盤,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機械鍵盤,曾經(jīng)的機械鍵盤,并不流行內(nèi)部填充,更多的是體驗手感。但是隨著國產(chǎn)軸體和客制化的流行,人們對機械鍵盤的要求越來越高。客制化流行的gasket結構可以隨意更換符合規(guī)格的配件,增加各種可玩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內(nèi)部的減震,從而減少了鍵盤打字的雜音,從而進一步的提升打字的感受,這是非客制化鍵盤所不具備的。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對普通鍵盤進行改造,畢竟每個鍵盤的構造都是不同的,所以改造的效果也不同。
今天我就翻出來一把支持熱拔插軸體的鍵盤——黑爵K870T,看看這把鍵盤增加內(nèi)部填充是否能提升打字的體驗。
這把鍵盤和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結構的機械鍵盤一樣,對于現(xiàn)在對機械鍵盤的標準來看,空腔音、鋼絲音很明顯,畢竟這把鍵盤內(nèi)部除了PCB和定位板,內(nèi)部也沒有任何的填充,而且外殼比比較薄,內(nèi)部比較空,更別說潤軸了,所以想要給這把鍵盤改造一下,看看能否改善打字的雜音。
改變打字的雜音無非就是增加內(nèi)部填充,增加底棉和夾心棉,減少鍵盤內(nèi)部的共振的空間,從而減小空腔音。通過給軸體內(nèi)部涂抹潤滑脂,減小軸體內(nèi)部的摩擦,從而減小軸體的彈簧音鋼絲音。進一步的提升機械鍵盤的使用體驗。或者直接更換更優(yōu)質(zhì)的軸體。但是不知道這把鍵盤內(nèi)部空間什么樣子的,所以需要先拆解一下這把鍵盤。拆卸就很簡單了,先拆鍵帽再拆軸體,不過附贈的拔軸器真的挺費手的。
軸體都拆卸下來后,可以看到外殼的螺絲,這些螺絲都是一樣長度的,無需記錄位置,這個螺絲把外殼、定位板和PCB都固定的,所以千萬要保留好螺絲,而且拆卸和安裝時也要注意不要搞壞外殼,要不然就容易gg了。
外殼直接用手從Type-c接口處撬開即可, 這就沒啥難度了,直接用手就行。定位板的材質(zhì)不知道是鋼板還是鐵板,個人感覺應該是不會是鐵的吧。。。而且。還有有點彎了。。。
黑爵K870T采用的是凱華的軸座,質(zhì)量還是挺好的,內(nèi)部集成了藍牙模塊。因為沒有2.4G鏈接模式,所以沒有看到像杜伽那樣的無線天線。
PCB版底下就是電池,2000毫安,不算大,但是足夠日常使用了,最早用過鋁廠的F60,幾百毫安的電池,用幾天就要充電,跟沒有無線功能差不多了。
該拆的都拆開了,自己大概用尺子量了一下,PCB和定位板的間隔大概在3mm,大多數(shù)的都是這個寬度,畢竟軸體的尺寸都是統(tǒng)一的??梢栽谶@里增加一個消音棉。底殼部分就有點復雜了,有很多的支柱,使用一整張底棉需要修正的地方非常多。
消音棉的選擇現(xiàn)在有很多啊,現(xiàn)在最流行的應該就是Poron棉,回彈速度快,這種棉一開始都是用在籃球鞋上的,增加回彈力,但是被用在機械鍵盤后,都說是效果最好的,也是最貴的。一張要將近20塊,感覺用在這個鍵盤上有點不太劃算,如果底棉也用Poron棉,底棉加上夾心棉,要好幾十呢,這個改造的成本有點大,我也自己也不一定用這鍵盤作為主力,只是為了改造玩玩。剩下的就便宜些了,有毛氈材質(zhì)的,還有普通的泡沫棉,珍珠棉、eva等材質(zhì)。我直接買的毛氈材質(zhì)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便宜。而且有公模成品,免去了自己動手裁剪,畢竟開87個孔想想就非常麻煩。
網(wǎng)上找了一家專門賣這種配件的,除了針對熱門型號,或者gasket結構類型的,剩下的都是公模,所以完美匹配黑爵K870T的肯定是沒有,只能選擇公模自己再改造了。這家也有賣毛氈材質(zhì)的,非常便宜,只要8塊錢夾心棉加底棉,再買個開軸器和潤滑脂,湊個包郵。然后我又找了一家賣隔音棉的店鋪,買了一平米的,算上郵費15塊錢。如果覺得毛氈不行就用這個代替。
先來看看底棉,底棉是一整張的,需要單獨開孔,因為這種鍵盤不是什么gasket結構,所以內(nèi)部有支撐PCB板的底座,也有螺絲孔,有點復雜,需要開孔的地方真不少。經(jīng)過一番費力的折騰終于能讓PCB板放進去了。不過也是遇到了問題,這個底棉貌似有一點點厚,需要用力壓才能讓PCB保持原來的位置,畢竟這個外殼的設計沒有給這種改造留有空間。
底棉差不多搞定了,接著是夾心棉,我購買的是87鍵公模的,跟黑爵的設計有點不太配套,尤其是最上一排,所有需要進行改造,不過改造的地方太多了,修修剪剪的,真的是太累了。大家在改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種公模成品是否匹配自己的鍵盤。要不然真的挺麻煩的。
整的差不多了,對齊后開始扣上蓋,但是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毛氈墊太厚了蓋不上上蓋了,上蓋的卡扣完全扣不上了,這可咋整啊,直接擰螺絲,用了點力氣,螺絲就有一個擰不上了,算了,只要不崩開就行了。從側面還能看到上殼背撐開的縫隙。
最后把軸體和鍵帽都按上,感覺了一下,整體的按鍵聲音沒有那么松散了,聲音更實了一些,空腔音基本上都消除了。但是大鍵的聲音還是杠杠的,鋼絲音還是非常明顯的。不過這款鍵盤外殼比較薄,聲音的傳導會更加明顯。大鍵看來還是需要對衛(wèi)星軸進行調(diào)整,但是我沒有對應的潤滑脂,回頭整點再試試吧。
過幾天等到另一塊消音棉到了,我再試試看。接著就等著準備更換一波軸體,預定了一波去年大火的KTT酒紅,厚潤酒紅軸的麻將音讓很多人都非常的心動,圈了很多粉讓更多人開始玩機械鍵盤,自己也是非常想要嘗試一下。不過現(xiàn)在酒紅軸的價格也開始走高了。網(wǎng)上看了一圈,潤軸加上換彈簧,竟然要1.2元以上了,而且還要排期,都3月中旬以后見了,然后就準備自己潤算了,還能動手玩玩。單買原廠軸體2月底就能發(fā)貨,七毛五一個,也不算便宜,去年的單個軸也就六毛,據(jù)說這個軸剛出時才3毛錢,這價格漲得嘖嘖嘖。然后還一起買了58g的雙段彈簧,就等著月底了。
這次的改造就到這里吧,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