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又到每年的618 ,今年的內存行情比較堅挺,最近雖然有所降價,但還是比不上前年的B-DIE隨便買+199元上16G單條的行情。
不過作為裝機的剛需品,該買還得買,本文就給大家?guī)硇率诌x購指南和針對不同使用目的的內存型號推薦,覺得有用歡迎關注、點贊、收藏三聯,么么噠。
內存在裝機的時候一般都是被忽視的角色,作為最小開機的必須硬件,其實作用非常大。
1??內存在系統中的角色
眾所周知計算機執(zhí)行系統和程序的核心是CPU,內存扮演的則是CPU貼身小弟,專門存儲和搬運CPU計算時需要和產生的各種臨時文件,和硬盤這位負責長期存儲的倉庫管理員職責完全不同。
2??內存對電腦運行的影響
在安裝系統或者軟件的時候,我們能看到開發(fā)商對硬件的各項要求,在CPU要求下面就是內存容量需求,比如Adobe現在推薦16G,可以說內存容量決定了整臺設備的下限。
除了容量這個硬需求以外,內存的頻率和時序對軟件運行也會有不小的影響,畢竟內存是給大哥服務的,端茶倒水不及時CPU工作效率就會有所下降,特別是優(yōu)化比較差的系統/軟件,內存讀寫延遲高的時候就會出現卡頓,嚴重甚至會導致崩潰。
除了CPU以外,高性能內存對于核顯電腦也有一定的增強,畢竟核顯本身并沒有顯存,只能調用內存使用,這也是為什么核顯電腦顯示的內存大小和實際大小對不上的原因所在。
3??內存的不同類型
市售民用內存有兩種維度分類:主板插槽類型和支持CPU類型:
主板插槽類型有兩種,分別筆記本插槽和常規(guī)PC插槽,長度明顯不一樣。
支持CPU類型大家也愿意叫x代內存,目前在售的有DDR3、DDR4和DDR5三種,近兩年裝機的主板上DDR4,部分12代Intel主板需要DDR5內存。
比如想給使用某臺CPU為10代Intel的筆記本更換內存,就得選購DDR4的筆記本內存,各大購物平臺都提供了方便的篩選條件,一般不會弄錯。
筆記本的插槽為SO-DIMM,很明顯比較小,部分ITX臺式機主板也是使用這樣的接口。
民用PC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臺式機,插槽為DIMM,只要注意別買錯代數就行,本文下面的選購邏輯也是圍繞普通臺式機內存。
4??不同品牌/型號是否存在兼容性問題
都2022年了,常規(guī)市售內存只要接口相同,混用其實都能正常點亮使用,唯一有影響的就是頻率,不同頻率的內存混用會跟著其中最低的頻率走,比如2133和3200兩種默頻的內存混用,系統只會識別并按照2133走。
當然也有存在兼容問題的非常規(guī)內存(專用條),這樣的型號非常少,僅支持固定的主板,冷門品牌和特別便宜的型號才會出現,貪便宜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看詳情頁的說明。
5??主板對內存的其他限制
在撰寫裝機單的時候和內存相關的第一硬件就是主板了,除了上面說的插槽類型和CPU支持,還有內存頻率上限、是否支持雙通道和是否支持XMP等附加屬性,具體下文有說明。
6??裝機時其他受限參數
除了性能相關限制,實際安裝時候還有個限制就是限高,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緊湊型(ITX)主板上,部分體積過大的散熱器(譬如銀箭等)在上M-ATX版型主板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擋內存的情況。
內存的選購要素比較多,不過相信大家看一遍下文就知道了。
1??購買預算
不談預算的選購都是耍流氓,目前DDR5還屬于剛起步階段,不太推薦大家上車,第一是價格貴,第二是默認頻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次618還是建議上DDR4。
目前的DDR4內存屬于能接受范圍,8G單條的價格在99~800元區(qū)間,16G單條的價格在200~1200元區(qū)間,主要差別在性能和外觀上,具體往下看。
2??性能---單條大小
就目前的軟件環(huán)境而言,大容量對整機的意義大于頻率,比如最近大火的老頭環(huán)推薦配置就需要16G內存,Adobe全家桶甚至需要32G才能滿血運行。
3??性能---出廠顆粒
顆粒是內存非常重要的參數,決定了時序和頻率的上限,目前主流顆粒廠商為三星、鎂光、海力士和國產長鑫,其中鎂光和海力士下屬還有子廠比如南亞、爾必達等等。
同一品牌顆粒還有不同的型號,比較出名的頂級顆粒就是三星B-DIE(特挑)、鎂光E-DIE(C9BJZ)和海力士的DJR,再這些顆粒下面還有三星B-DIE(普通)、海力士CFR和長鑫CXMT等等,不追求極限完全沒問題,下圖為認可度比較高的顆粒排名。
但是吧,實際上中低端內存更多的是顆?;煊?,即使是皇家戟這樣的天花板型號也不可能保證每個批次都是特挑B-DIE,問客服也只會告訴你一個范圍,追求極限的朋友可以參考下近期下單的用戶反饋作為參考。
還有個和顆粒相關的就是套條,套條除了SN連號這個治愈強迫癥的優(yōu)點以外,就是顆粒必定相同,普通用戶不用強求,多花這個錢不如買點水果吃。
4??性能---默認電壓
電壓是很多對硬件不了解的朋友忽略點,目前的DDR4內存的默認電壓范圍在1.2到1.5v,常規(guī)內存條是1.5v,低價/低壓條一般是1.2v左右。
默認電壓低意味著能節(jié)省一定的功耗,同時也告別了超頻,畢竟超頻的時候需要根據頻率拉高一些電壓保證穩(wěn)定,各有優(yōu)缺點,具體看裝機目的。
5??性能---默認時序
內存時序重要性比頻率更高一些,可以說默認時序決定了超頻的上限,正常在商品詳情頁描述為四段數字,分別對應四個參數:CL、TRCD、TRP和TRAS,單位為時鐘周期,同默認頻率的前提下數字越小越好。
內存時序小意味著讀寫延遲會更低,特別是AMD平臺的CPU,C14和C18對CPU性能影響甚至可能能到10%,算是個不小的差距了,另外比較好的顆粒在超頻的時候可以將默認時序改小以提升性能。
6??性能---默認頻率
頻率越高越好這個公所周知就不多說了,說個小貓膩,部分主打性價比的內存在商品頁面標注的默認頻率其實是XMP之后的數據,并不是出廠頻率,超頻上限可能還沒有默認C16+2666的高,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
7??性能---XMP支持
XMP簡單來說就是一鍵超頻,只要主板支持XMP并開啟,BIOS會根據內存中存儲的SPD預設自動調整到最合適的超頻參數,也是最適合懶得折騰和小白用戶的一項技術。
8??外觀---散熱馬甲
就低端型號而言,內存的馬甲觀賞大于實用,不理解的可以往上看電壓那段,低壓條發(fā)熱量不大的,內存本身耐熱能力也比較強。
中高端型號的馬甲必備,畢竟發(fā)熱量會隨著性能提升增加,一般都是散熱硅膠填充增強散熱,高端型號也有用石墨烯的。
9??外觀---內存造型
造型看個人喜好,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燈效,盡量選擇支持對應目標安裝主板燈效的型號,個人不推薦必須走獨立控制器的后加馬甲,整機的顯示效果會看著不和諧。
這段的推薦邏輯是從性價比量大管飽到高端必入,預算從低到高,滿足各位看官的不同需求。
1??量大管飽
量大管飽的型號以Spectek、南亞等鎂光系子廠顆粒為主,當然過于便宜的型號用二手顆?;蛘叽蚰ヮw粒很正常,穩(wěn)定性可能確實差點,不過好在內存一般是終生質保,經得起換貨折騰的朋友可以試試。
既然都選擇量大管飽了,盡量提升單機內存容量是第一考慮因素,我自己也是堅決的大容量擁護者,這里推薦一些主打性價比的16G單條型號,
首先是商科旗下的銘瑄終結者和臺電極光的2666頻率16G馬甲條,最近上了兩組都摸獎到了長鑫,CMXT這顆粒還不錯,親測默頻2666的A-DIE超到1.4v+C16+3200沒啥問題,常規(guī)好價在三百出頭,適合輕度超頻。
其次就是嘉合勁威旗下的酷獸夜梟和光威天策,主要顆粒是大S或者長鑫,個人建議直接上高頻版本(3200頻率),主板開個XMP即可享受高頻率相當穩(wěn)定,常規(guī)好價也是三百出頭,適合懶人使用。
2??原廠顆粒
三星和長鑫并沒有自己做民用內存,鎂光和海力士都有自己的民用品牌,分別是英睿達和科賦。
科賦隸屬SK集團,不過普條和普通Bolt略顯拉胯,顆?;煊萌棵?,建議直接一步到位Bolt-X,雖然貴了點,但是顆粒只可能是DJR/CJR,預算允許的前提下可以直接上只用DJR的Bolt-XR。
英睿達隸屬鎂光集團,有內存條和固態(tài)硬盤業(yè)務,英睿達的普條性價比不是很高不推薦,推薦上鉑勝系列,顆粒更好且顏值也不差。
鉑勝不同默認頻率/容量對應不同的顆粒,詳情頁上都有標注,一分價錢一分貨,按照預算選購,個人推薦上普通C9就好,體質都還不錯。
3??顏值燈效
RGB愛好者不在少數,如果不追求特挑B-DIE其實可選的挺多,選燈條的時候盡量選擇支持主板燈效的型號,同步才會有更好的視覺表現,比如近幾年口碑非常不錯的十銓家夢境,支持御三家和華擎,全面透光的設計非常獨特亮眼。
說到燈光不提賊船肯定說不過去,海盜船的低端條復仇者不咋地,和金士頓一樣只有高端條能如,預算低上商科或者嘉合勁威更靠譜,如果喜歡iCue燈效,必須是復仇者RGB Pro。
4??高端必入
高端內存其實可選型號反而比上面兩類多點,認準確認B-DIE的型號即可,公認顏值最高也是最貴是芝奇,其中性價比比較高的是幻光戟,不過是不是特挑就隨緣了。
如果追求特挑,那就焰光戟和皇家戟吧,必定是特挑。
其次就是影馳的名人堂(HoF)系列,目前只有HOF Extreme確認是B-DIE,HOF Pro和星耀只能看手氣。
除了上面兩款經典型號,宏碁的掠奪者則是完全不用摸獎,詳情頁明牌是特挑B-DIE,可以放心直接購買,而且無光,不喜歡RGB的玩家必入。
另外還有個“冷門型號”阿斯加特博拉琪系列,一改嘉合勁威只做低端內存的老觀念,博拉琪可是把特挑B-DIE直接寫在頭圖和詳情頁上了,也是可以放心購買的型號。
物理安裝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畢竟插槽都是防呆的,注意對準就可以,老主板或者更換二手內存記得上機前拿橡皮稍微擦一下內存的金手指,最好再拿毛刷刷一下插槽,防止接觸不良點不亮。
另外需要注意是雙通道的槽位,雙通道是一種提升通道帶寬的技術,一般是在四內存槽位及以上的主板上才有的一個設計,雖然不像名字那樣能性能翻倍,但免費的性能提升不要白不要,主板的內存插槽會通過顏色標注清楚,插一樣顏色的就行。
入手內存第一時間應該查看基礎信息并做壓測,畢竟穩(wěn)定使用才是目標。
1??查看基礎信息
查看內存正常使用AIDA64即可,查看方式在計算機信息下主板中的SPD中:
https://www.aida64.com/downloads
如果AIDA64查看不到,可以使用ThaiphoonBurner這個工具查看,點擊read之后選擇需要查看的內存即可調出SPD信息:
http://www.itmop.com/downinfo/139896.html
ThaiphoonBurner和AIDA64選一個就行,畢竟主要還是查看顆粒,知道顆粒類型就很容易超頻。
2??查看運行頻率
單獨說一下運行頻率,部分低端主板或者通過操作系統內軟件進行超頻會出現假超的bug,即在BIOS和任務管理器中顯示的是超頻后的數據,實際上進CPU-Z或者AIDA64看頻率還是默認頻率,所以還是建議在BIOS中進行超頻設置。
3??內存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是DIY裝機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用于測試內存的軟件比較多,娛樂大師、AIDA64或者MemTest都行,個人推薦用AIDA64即可,點擊工具的內存與緩存測試開始。
跑完測試后AIDA64會統計讀寫相關的各項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比下超頻前后的不同數據。
超頻并測完數據后記得點擊工具的系統穩(wěn)定性測試,勾選上系統內存后開始壓測,起碼跑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期間不藍屏不死機即可。
現在部分主板支持在系統中修改內存時序和頻率,確實也能實現超頻,不過可能會出現運行不穩(wěn)定或者假超的問題。
1??一鍵超頻
現在的內存超頻特別簡單,XMP這種根據官方預設走的一鍵超頻在BIOS主頁面點一下就行,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前提是內存和主板必須要同時支持XMP,中端型號一般都有就是了。
2??手動超頻
XMP作為官方超頻為了穩(wěn)定,預設參數正常比較保守,如果想拉更高可以選擇手動超頻,需要調整的是電壓、時序和頻率三項數據,御三家和華勤都是進入BIOS的高級配置中調整。
手動超頻前建議先搜索別人同款顆粒的作業(yè),畢竟從零開始測數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跟著別人的配置微調就行,追求極限可以在別人時序和電壓數據不變的前提下慢慢加頻率。
確認顆粒標準超頻參數后,第一步先進電壓管理調整電壓,一般直接1.4V,之后再做微調。
PS:威剛萬紫千紅這些定位就是低壓條的別折騰,浪費時間。
第二步調整時序,這里正常不需要手動調整,直接抄別人作業(yè)就行。
最后一步才是調整頻率,三項確認完成后保存重啟看是否能正常點亮。
如果點不亮或者多次重啟無法正確進入系統也不用慌,將主機電源線拔掉后給主板放電重置BIOS設置即可,有獨立CMOS按鈕的高端主板長按CMOS鍵恢復,中低端主板直接摳主板電池等個半分鐘。
能成功進入系統也記得要做個上文提到的壓力測試,AIDA64或者MemTest都行,跑個半小時到一小時防止后期高利用率場景不穩(wěn)定導致系統崩潰,不要盲目追求極限數據,穩(wěn)定使用才是最終目的不是?
3??核顯超頻
核顯的性能浮動幾乎完全由內存性能決定,除了上面說的內存超頻以外,我們還可以在BIOS的CPU設置中找到核顯顯存配置將值調到最大,也就是調整顯存大小,一般給1G即可。
以上是關于內存選購和安裝的一些經驗分享,再次提醒,內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硬件,不要盲目追求極限數據,攀比是無止盡的,合理分配裝機預算+裝機后穩(wěn)定使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