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外觀展示
麥多多的標志是橙色的,所以充電器包裝采用了橙白設計,比較醒目。
側(cè)面包裝設計留白為主。
背面是基本特征展示,有支架可以撐開,有磁吸功能可以固定。相關信息也介紹了該充電寶電池容量為10000mAh
拆開包裝,除了充電寶還有一根數(shù)據(jù)線。
充電寶全貌如下:本體、數(shù)據(jù)線和說明書。
重量215g,比較輕盈。
黑色外觀,顯得商務氣息特濃,表面印有品牌標志外無其他花哨裝飾。
頂部側(cè)面是Type-C接口,輸入輸出,雙向一口搞定。
頂部側(cè)面是電源按鈕。
反面是面積較大的磁吸環(huán)。
嵌入式折疊支架,開合角度較大,適合桌面支撐。
打開支架,將充電寶豎立,15度的傾斜角度,還是比較適宜桌面使用的。
換個角度,可以觀察正面效果。
透明磁吸功殼
透明磁吸功能殼的包裝和充電寶屬于一個風格,但正面開了窗,便于直接查看產(chǎn)品。
透過窗格,可以看到手機上的圓環(huán)。
背面信息如下,以圖的方式直接闡明了使用方法。
手機殼的包裝設計,是從側(cè)面開啟。
抽拉式的打卡方式。
其中包裝內(nèi)的宣傳語將手機殼的性能描述的非常直觀:強磁吸附、360度防摔保護。
和手機來個親密合影。
細節(jié)之處,可以看到透明手機殼邊上的品牌標志。
開關位置和手機100%吻合。
材質(zhì)剛中帶柔,所以能提供防摔功能。
安裝手機殼后,側(cè)面效果如下,左下邊居然預留了掛件小孔,為iPhone使用提供了裝飾拓展。
底部三口位置精準。
側(cè)邊的品牌標志隱隱若現(xiàn)。
背面的磁吸環(huán)正好把iPhone標志環(huán)繞。
一切準備到位,接下來就是合體測試了。
磁吸充電初體驗
將iPhone13po貼近麥多多無線充電寶,強大的吸力就固定住了手機,同時激活充電功能。
附上動圖,感受一下。
下圖是吸附后的側(cè)面效果。
下圖是吸附后的背面效果,鏡頭在充電寶上方,不會遮擋鏡頭;同時,可以看到充電寶的背面有LED數(shù)顯功能,當前充電寶電量75%,右側(cè)的綠色標志,表示當前處在快充狀態(tài)。
手持手機,麥多多充電寶非常穩(wěn)定的吸附在手機后背。
從動圖看,這樣的搖晃,吸附的很牢靠。
換垂直方向甩起來,充電寶依舊很牢靠的吸附在手機上,沒有掉下來。
充電寶充滿
充電寶的初始電量75%,初次試用耗費了1%,插上電源線,開始快充,看看多久能充到100%。支持最大20W的有線PD快充,非常值得期待。
從76%電量計算,時間是20:08。
到20:15,電量達到80%。
20:33,電量100%了,有些出乎意料,這速度非常適合我。
服務iPhone
充電寶吃飽了,所以該上場為iPhone服務了,下圖為初始效果。這款麥多多充電寶具備15WMax無線快充(蘋果適配7.5W),啟動了綠色快充,提高職場效率。
體驗之初,手機電量為44%,時間為22:11。
22:23,經(jīng)過12分鐘,手機電量提升到了53%。
22:58,電池電量達到78%
23:09,手機電量已經(jīng)到80%,因為設置了電池優(yōu)化,預計凌晨3點充滿,所以此時充電進度暫停。
不到1小時的時間,電量從44%提升到80%,可以讓用戶暫時擺脫低電量焦慮了。
服務Macbook
將MacBook數(shù)據(jù)線插上麥多多充電寶,可以為筆記本作為零時外部電源。
不過M1芯片的MacBookAir,本身待機時間夠長,所以一般用不上充電寶。
服務安卓手機
身邊的小米手機,插上電源線,完全沒有問題。
同時給2部手機充電,更是不在下話,此時可以穩(wěn)穩(wěn)的看新聞、追劇都可以。
小結
這款麥多多無線磁吸充電寶,具備出色的強力吸附,機身長度僅為iPhone手機的2/3,使用中不遮擋攝像頭,非常適合旅行外拍電量補充。日常使用,尤其是晚上作為同充同放設備,確保一早醒來,手機和充電寶都是100%電量。從外形上來看,麥多多無線磁吸充電寶,非常類似MagSafe外接電池,但從功能上來說,麥多多產(chǎn)品的內(nèi)嵌式支架,讓外接電源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延伸,賦予了充電寶手機支架的功能,做到了物盡其用,非常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