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枚資深筆電愛好者,十五年時間用了大概10臺筆電,從五六斤的裸機用到不足兩斤,算是見證了輕薄性能筆電的進化歷程!不過大部分類似產(chǎn)品也犧牲掉了一個很關(guān)鍵的東西——外設(shè)接口。雷電4和全功能Type-C雖強,但兼容度有限,且適配的線材又貴又難買,于是我也將眼光瞄向了擴展塢領(lǐng)域,希望能物色到一款好用又好看的擴展塢,今天TA來了——ORICO奧??频?in1硬盤擴展塢。
【外觀設(shè)計】
接觸奧??七@個品牌蠻久了,很早之前買過它家的筆電散熱支架,金屬質(zhì)地、用料工藝都很扎實,這款9in1硬盤擴展塢(以下簡稱擴展塢)也是延續(xù)了之前的產(chǎn)品風格,銀灰色的金屬感非常硬朗!正面以噴砂工藝的條紋矩陣做裝飾,一眼看過去就像是科幻片里的能量塊,未來感十足!整體尺寸也和主流手機、充電寶大小差不多,日常裝包攜帶也很方便!
全家福配置也很豐富——
C2C高速連接線*1、說明書*1、保修卡*1、導(dǎo)熱片*1以及備用件*1。
背面印有產(chǎn)品規(guī)格和認證信息,四顆橡膠支撐墊可以有效防磨防震。
中間一塊硬盤槽安裝蓋板設(shè)計很有心,整體嚴絲合縫的,工藝很不錯,螺絲釘+微弧凹槽很方便拆卸!
輸入端連接筆電C口或者充電器供電后,有一顆紅藍指示燈亮起,方便你查看工作狀態(tài)。
放在桌面上能夠很好地融入整體搭配,低調(diào)不張揚又很有辨識度,看看效果吧!
【擴展體驗】
既然是擴展塢,核心功能還是要看看接口兼容和體驗情況,9in1的接口和功能具體如下——
USB3.1A口*3+C口*2(含輸入)、HDMI*1、AUX*1、SD*1、TF*1、RJ45*1!
如果再算上內(nèi)部的NVMe硬盤槽,甚至變身成為了10in1!對于我手中只有2C+1A的筆電來說,這家伙的擴展能力有點強得過分!
當然體驗場景也很重要!我日常是一臺輕薄性能筆電走天下——
在公司需要用到顯示器、投影儀、網(wǎng)線完成一些本地會議或線上會議,同時需要多個U盤、移動硬盤、相機存儲卡不定時交換數(shù)據(jù)來使用;
在家需要作為主機連接顯示器、音箱、機械鍵盤,偶爾也會用到一兩個U盤、移動硬盤、相機存儲卡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
在差旅途中大概就只有U盤、移動硬盤、相機存儲卡和充電需求。
雙C口的最大優(yōu)勢還在于可以激活移動設(shè)備比如安卓手機、平板的OTG功能,無形當中又豐富了它的用途——作為移動設(shè)備的外接存儲盤,可以支持存儲卡(實測256Gb的卡可以完美支持,理論上可以支持到1T)、U盤、移動硬盤。當然前提是需要給擴展塢的輸入口供電,手機充電器就可以擔此重任。
【硬盤體驗】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樣需要升級筆電的內(nèi)置硬盤,從出廠的512Gb升級至1T甚至2T,而且大多數(shù)輕薄筆電現(xiàn)在只要單盤位,升級后就會閑置一塊硬盤,正好借助這塊擴展塢內(nèi)置的NVMe SSD卡槽,搖身一變成為一塊移動硬盤!
根據(jù)不同硬盤的規(guī)格和散熱差異,可以選擇附贈的散熱片搭配安裝,這一點也算是非常周到了!
奧??谱詭У倪@條C2C連接線支持最高10Gbps傳輸速率,總體表現(xiàn)可圈可點,日常使用毫無壓力!
【綜合評價】
金屬質(zhì)地、CNC一體成型工藝、豐富的擴展功能和奧??埔回灧€(wěn)固可靠的口碑,都成為我選擇它作為主力擴展塢的主要理由!如果你也是輕薄筆電用戶且有擴展需求,不妨試試這款奧睿科9in1硬盤擴展塢,感受一下它所帶來的輕便與強大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