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PC、DIY圈子里,“原廠”這個詞似乎和性價比是沒有啥關系的,鎧俠原廠的SSD、NVIDIA原廠的顯卡、LG原廠的顯示器等等。雖然“原廠”的產(chǎn)品用料成本更低,但是“原廠”的buff卻讓溢價變高了。
但是intel新出的2款NUC 筆記本,第一次讓我在“原廠”產(chǎn)品上看到了性價比。而且這個定價,性價比真的是離譜了啊。
以11800H+3060Laptop 5299元這個規(guī)格為例(筆記本未預裝內(nèi)存和SSD),目前自配16G內(nèi)存+512GB SSD的成本不到700元,16G內(nèi)存+1TB SSD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100以內(nèi)。相當于這臺11800H+3060Laptop規(guī)格的筆記本只要5900~6300元。縱觀目前一線品牌的同配置機型,就沒有低于7000元的產(chǎn)品,差價真的不小。
性價比這么高的“原廠”產(chǎn)品,我怎么能錯過?所以第一時間入手了它,本期內(nèi)容就讓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款性價比超神的“原廠”筆記本intel NUC Studio X15 吧~
開始之前先給大家過一下這款筆記本的詳細參數(shù)。
外觀設計
intel NUC Studio X15尺寸為357×235×21.65 mm,整體設計看起來比較的緊湊,只是感覺稍微有點厚,畢竟它的定位是移動工作站,性能才是它的核心,為了保證這一點,強勁的散熱和超大的電池就讓它注定和輕薄無緣了。intel NUC Studio X15的外殼由鎂鋁合金打造,保證堅固的同時,也減少了一些重量,讓它的重量只有1.94kg,這個重量對高性能的移動工作站來說,其實控制還算不錯了。
這款筆記本的A面設計非常的特別,啥也沒有。鎂合金外殼+涂層的材質(zhì),質(zhì)感還可以,不過防指紋表現(xiàn)一般??赡芤驗镹UC Studio X15 的定位是移動工作站、創(chuàng)意設計本,使用者可能會更想自己定制一些個性化的圖案,純平干凈的A面反而更方便用戶自己發(fā)揮創(chuàng)意。
轉(zhuǎn)軸的設計比較有個性,有些許肌肉感。轉(zhuǎn)軸的阻尼適中,開合順滑。單手可以完成開合,不會帶起機身部分。
屏幕轉(zhuǎn)軸支持90°開合。
B面4.5mm左右的邊框還是很窄的,上下邊框也不算寬,加上屏幕是16:9比例的2K屏,所以顯得整個本本的比例比較的瘦長。
屏幕上方攝像頭+麥克風占了不小的區(qū)域,可能是因為支持WIN HELLO的原因,所以沒有物理防窺設計,也沒有關閉攝像頭的快捷鍵,不過攝像頭在啟用時,旁邊會亮起指示燈,可以幫助用戶規(guī)避攝像頭盜用的風險。
intel NUC Studio X15 雖然沒有給B面塞一個小鍵盤,但是也正因如此,其他鍵帽就有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鍵帽整體要比普通筆記本大不少,17*17mm的尺寸和桌面鍵盤的鍵帽基本一致了。
鍵帽不光大,它還是機械鍵盤設計。全尺寸機械鍵盤的打字體驗還是很不錯的,采用的是落段設計,鍵程也比普通的薄膜鍵盤要長一些,打起來會更有手感。鍵盤有RGB背光,有多種動態(tài)模式可共選擇。
除了鍵盤有RGB等效外,側面還有一條RGB燈帶,可以單獨設置燈光模式。
觸摸板的尺寸寬大,玻璃材質(zhì),使用起來非常的順滑。觸摸板上設計了一個傳感器,雙擊亮燈即可快速禁用觸摸板,非常有意思的設計。
開機鍵旁邊的是模式切換按鈕,可以讓機器在“省電/平衡/性能”三個模式之間快速切換。
intel NUC Studio X15 的接口比較豐富,畢竟定位是移動工作站、創(chuàng)意設計本,這類筆記本通常對接I/O接口的數(shù)量和速度都有一定需求的,讓我們來康康它的接口配置情況吧,機身右側是SD讀卡器接口+2*USB-A接口。
左側是USB-A和一個3.5接口,靠近屏幕的地方是筆記本鎖接口。
機身的背面則是電源接口、網(wǎng)口、HDMI以及一個支持雷電4接口。intel NUC Studio X15的接口數(shù)量和規(guī)格還是讓人挺滿意的,尤其是真的沒想到會安排一個雷電4接口,畢竟這個接口成本不低啊,幾乎很難在8000以下的筆記本上見到。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背部接口兩側是筆記本的出風口,使用時盡量不要遮擋他們。
電源還是傳統(tǒng)的“搬磚”設計,畢竟標壓處理器+高性能顯卡的功耗還是很高的,這顆來自全漢的電源輸出功率高達230W,看來注定是無法做成Type-C輸入了。
D面的設計就比較普通了,大尺寸腳墊+全金屬設計,剛才拆機的時候已經(jīng)和大家聊過了,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intel NUC Studio X15的整體設計雖然談不上驚艷,不過還是有不少值得圈點的細節(jié)。
裝好系統(tǒng)之后,你可以在Windows商店搜索“NUC”安裝這個“英特爾NUC迷你電腦軟件工作室”這臺筆記本的專屬APP,這個APP和同類筆記本上的管家軟件不同,它沒有那些繁瑣的軟件功能,只有硬件控制功能,你可以在其中設置電源計劃,優(yōu)化電池健康,修改顯示模式,調(diào)節(jié)鍵盤背光等等,界面簡潔清爽,資源占用率極低。
拆機體驗
不同于一般的筆記本,intel NUC Studio X15 默認是沒有預裝內(nèi)存和SSD的,當然也有標配了SSD和內(nèi)存的版本,不過自配內(nèi)存和SSD肯定性價比會更高一些,所以讓我們來聊聊拆機吧~
intel NUC Studio X15的拆解體驗還是很友好的,背面一共只有10顆螺絲,螺絲的絲扣也都不是很深,不需要擰很多圈,就可以松開螺絲的固定了。
松掉所有的螺絲之后,側縫里的卡扣就自動松開了,不需要費力去和卡扣較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移除D面的蓋蓋,螺絲是會掛在D面的蓋蓋上的,不用擔心螺絲亂放弄丟的問題,細節(jié)好評。
整體而言拆解難度非常低了,對手殘玩家已經(jīng)相當友好了。可以看到四芯電池的體積還是蠻大的,幾乎占用了筆記本1/3的面積。散熱系統(tǒng)看起來很工整,4根熱管+2個渦輪風扇組成了這臺筆記本的散熱系統(tǒng)。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筆記本的采用的是液態(tài)金屬代替硅脂填充,所以做了一定的密封,強烈不建議各位拆解散熱部分。
2個渦輪風扇的功率為2.5W,全速運轉(zhuǎn)的時候,聽聲音就覺得非常猛。
筆記本整個D面外殼和本體一樣,都是金屬材質(zhì)。而且,筆記本的蓋子上還額外鑲了2片散熱片,尺寸大一點的方一點的那個是給SSD 用的,而另外一個長一些的散熱片,則是用在電池-主板之間的供電原件上的。
電池容量非常大94WH,畢竟是標壓的11代處理器+高性能獨顯,電量消耗同樣也是非常大的。
intel NUC Studio X15 最高支持安裝2條DDR4-3200的內(nèi)存,剪片子、修圖之類的軟件都特別吃內(nèi)存,所以我直接整了2條金百達16GB DDR4-3200筆記本內(nèi)存。
入手它主要看中2點,一個是便宜,單條價格不到350,乖乖比同價位的魚竿廠還便宜。另外一個就是三星顆粒,因為筆記本內(nèi)存顆粒,是露在外面沒有任何遮擋的,所以一般廠商都會選擇把顆粒上的原廠料號給覆蓋掉,因此你完全不知道你會買到什么顆粒。
金百達這款內(nèi)存就很實誠了,直接保留了原廠的料號,而且金百達很喜歡把三星專供OEM的產(chǎn)品,直接貼標拿來賣,所以很懷疑這款內(nèi)存搞不好是三星原廠OEM專供的內(nèi)存。350塊單條16GB DDR4-3200 三星顆粒 還是終生質(zhì)保,還要啥自行車?超性價比本本,搭配超性價比的內(nèi)存,舒服~
intel NUC Studio X15 配備了2條M.2. SSD接口,一條運行在Gen4協(xié)議下(上),一條運行在Gen3協(xié)議下(下)。SSD方面使用了一條希捷酷玩520,剪輯/后期工作對SSD的消耗還是挺大的,隨便一個8K、4K的RAW素材就好幾百GB了,所以創(chuàng)意本在選擇SSD的時候,不光要考慮SSD的拷貝速度,還需要關注SSD標稱的TBW。酷玩520 1TB版提供了1800TBW的寫入壽命,應該是消費級TLC SSD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其次酷玩520雖然速度不是最頂?shù)?,屬?000MB/s檔位的,但是發(fā)熱和功耗表現(xiàn)要比7000MB/s檔位的SSD更好一些,更適合用在筆記本上。1TB暫時也夠用了,插太多用不上徒增功耗,有需要的時候再補吧。
網(wǎng)卡是最新的intel AX201NGW,支持WIFI 6,最大連接速度為2400Mbps,同時集成藍牙5.2模塊。
顯示測試
既然定位創(chuàng)意設計本,屏幕素質(zhì)還是很重要的,我們先用校色儀來測試一下intel NUC Studio X15 的屏幕表現(xiàn)吧。
從AIDA64上可以了解到,這塊屏幕來自BOE,具型號為NE156QHM-NY2,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其參數(shù)。
色域為100%的RGB覆蓋,P3和Adobe RGB覆蓋范圍都在72%左右。
色準表現(xiàn)讓我挺意外的,校色之前測試一下它的色準平均色差△E僅為1.46,不過只有2個藍色稍微有些拖后腿,所以用校色儀軟校準一下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色準表現(xiàn)。
屏幕默認色溫設置為6504K,實測為6597K,整體誤差不算大。6500K是修圖、調(diào)色等色彩相關工作最常用的色溫,這個色溫設置和表現(xiàn)也很符合創(chuàng)作本的初衷。對比度962.7:1,常見的IPS屏表現(xiàn),最大亮度為314cd/㎡。
實際顯示效果還是挺不錯的,顏色通透,2K 188PPi的顯示效果,明顯要比1080P細膩很多。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塊屏幕除了165Hz刷新率之外,就只有40Hz可選。
性能測試
想必11800H和3060Laptop大家也不陌生了,基準測試就省去了,咱們這次測試全部以生產(chǎn)力測試為主。
CINEBENCH
大家熟悉的Cinebench其實是為了Cinema 4D開發(fā)的測試基準,Cinema 4D在廣告、電影、工業(yè)設計等領域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V-Ray三件套
CPU得分9046,與之比較接近的桌面型號是i5-12490F,11800H的得分還要更高一些,這可能和11800H核心、線程更多有一定的關系。
顯卡測試就比較難找到接近的桌面型號了,因為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太多了,天梯榜的結果不太能確定其真實性,不過可以對比一下朋友 3070版intel NUC Studio X15的成績1524,整體差距感覺也不算太大。
PCMark10
intel NUC Studio X15 的綜合辦公性能一定是大家非常關心的,這個環(huán)節(jié)自然就得請出PCMark 10,PCMark10 Extended下的綜合得分8287分,這個項目更偏重CPU性能,相較朋友的intel NUC Studio X15 3070版 8890分,差距也并不明顯。11800H應付這些測試還是很輕松的。
SPECviewperf 2020
既然intel NUC Studio X15 是創(chuàng)意本,那我再幫大家跑個創(chuàng)意設計相關的測試吧。SPECview是一個專業(yè)級、符合工業(yè)標準的OpenGL圖形顯示卡效能測試分析軟件,做工業(yè)設計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其包含8個專業(yè)維度的測試,Energy、Medical、Catia、Cero、Maya、SNX以及主要基于OpenGL架構的Solidworks和基于DirextX架構的Showcase。消費級的N卡對于一些專業(yè)性能做一些限制,比如Catia、Energy、Solidworks、SNX(尤其是SNX),消費級卡和專業(yè)卡會有巨幅的性能差。有相關需求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整成績。
內(nèi)存緩存測試
可以看到這一對金百達DDR4-3200使用的是三星K4A8G085W-BCWE顆粒,單顆容量1GB前后各8顆組成單條16GB的容量,運行電壓1.2V,是原生DDR4-3200的內(nèi)存條,內(nèi)存延遲為22-22-22-52。從成績上來看內(nèi)存帶寬和桌面DDR4-3200成績無異,內(nèi)存延遲會顯更高一些。游戲?qū)?nèi)存延遲更敏感一些,不過我們是用來剪輯、干活的,相比之下內(nèi)存延遲就沒那么重要了,反倒是帶寬影響會更大一些。
渲染測試
實際應用性能,感覺要聊的話題還挺多的,所以干脆就單獨列一個Part來和大家聊聊吧,我是個達芬奇用戶,所以渲染測試就使用達芬奇來給大家演示吧。
像達芬奇這一類專業(yè)軟件,是支持多顯卡加速的,還可以順帶利用到intel i7-11800H的核顯。你有可能會覺得intel那稀碎的核顯毫無價值。誠然intel的核顯在游戲領域的表現(xiàn)確實不經(jīng)如人意。
但是在視頻專業(yè)領域卻有一個獨特的優(yōu)勢,那就是它內(nèi)置的編解碼器。intel的新核顯可以硬解8K 10bit422 10bit422視頻,特別注意是10bit422。但是目前AMD或是nvidia的任何顯卡,雖然能夠做到硬解10bit 420 HEVC/H.265格式,但是對于10bit 422 HEVC/H.265格式仍然無法做到很好的支持。intel Xe核顯這以獨特的特性,在達芬奇這種支持多GPU軟件里可以起到獨特的作用,協(xié)助獨顯渲染,多少能提升一些導出時的渲染效率,尤其是當你處理的素材里有10bit422的素材。但是涉及到Fusion特效,intel的核顯還是會直接GG,所以對于達芬奇用戶來說獨顯仍然非常重要,有時候甚至重要程度是超過CPU的。
這里用我前陣子處理的一個3分鐘左右的視頻素材來測試,素材規(guī)格為4K 10bit422、10bit420都有,編碼都為HEVC/H.265格式。我自己的機器是12600K+3060,渲染用時04分14秒(下),把項目轉(zhuǎn)到intel NUC Studio X15上重新渲染了一遍,用時06分03秒(上),和我預想的差不多,作為旅行出差使用的生產(chǎn)力,還是完全夠用了。
游戲測試
雖說定位是移動工作站,但是這個配置拿來玩游戲也是絕對沒問題的。所以也給大家簡單測試一下這款筆記本的游戲性能吧~
3DMark
從3DMark得分數(shù)據(jù)來看,intel NUC Studio X15搭載的3060Laptop絕對是滿血版的,不是75W種殘血版,TimeSpy 8468分的成績和桌面端3060 8800分左右的成績,很接近了。
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2077,高畫質(zhì),光追等級:中,DLSS開啟的情況下,我在2K (左)和1080P (又)分別跑了一下Benchmark,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古墓麗影:暗影
以上是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結果,都運行在2K分辨率,高畫質(zhì)下,DLSS開啟。區(qū)別在于上圖沒有開啟光追,下圖光追等級為:高。對于這種上代3A大作,intel NUC Studio X15可以說是毫無壓力了。
刺客信條:奧德賽
最后測試了一下奧德賽,在2K分辨率的最高畫質(zhì)下,intel NUC Studio X15 跑出了57幀的平均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把分辨率和畫質(zhì)都降一檔,1080P+很高畫質(zhì),幀數(shù)甚至能提升20幀左右。
溫度、功耗與噪音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intel NUC Studio X15 的功耗與溫度表現(xiàn)。單烤CPU,CPU功耗約在65W左右;單烤顯卡時,顯卡功耗大約在120W左右,可見是滿血版的3060Laptop了,相比某些筆記本上配備75W的殘血版還是要強很多的。雙烤時二者的功耗均有一定的下降,CPU來到了標稱的45W,而顯卡也小降了10W,來到了120W,看來他們都對最大功耗做了一些妥協(xié)。
拷機過程中,用紅外溫度計記錄了一下筆記本的溫度情況,室溫大約25℃??梢钥吹礁邷貐^(qū)域主要集中筆記本的出風口,也就是屏幕下方的頂部區(qū)域。次高溫區(qū)域則集中在筆記本的中部,如果此時雙手伏在鍵盤上打字,只有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區(qū)域會感受到明顯的發(fā)熱情況,手掌以及腕部,只感覺微微變熱。雖然整體不會特別影響打字,不過需要全速時,還是建議各位使用外接鍵盤。
同樣我也測試了一下intel NUC Studio X15此時的噪音表現(xiàn),開啟滿狀態(tài)運行時,2枚渦輪風扇的的轉(zhuǎn)速非常之高,散熱效果雖然很好,但是代價就是噪音不小。對于干活倒是影響不到,畢竟剪片子的時候,只有導出素材會遇到滿載的情況,噪音一般不會影響使用,但是如果拿來玩3A游戲的話就會覺得有點吵了。
最后
11800H+3060Laptop 5299元的定價真的是絕了,不僅比同配置的持家之眼(神舟戰(zhàn)神)便宜很多,而且intel NUC Studio X15的整體規(guī)格和顏值設計要更勝一籌,重量也更輕??v觀5000-7000價位的筆記本產(chǎn)品,這款筆記本的性價比無人能及。畢竟一臺筆記本,CPU和顯卡才是成本的大頭,intel作為CPU的原廠供應商,自然有更多的空間去壓縮這部分的成本,把筆記本的價格做到更低。
不過一般“原廠”產(chǎn)品更傾向于利用自身品牌號召力和極致設計來提高溢價,intel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把這款原廠筆記本的重心放在了性價比上。相信比起那些華麗呼哨的“面子”,實力強勁的“里子”和真金白銀的實惠更能討消費者的歡心。真的很期待intel能把這個系列一直做下去,而且特別希望下一代產(chǎn)品會是12代酷睿+intel ARC獨顯的組合,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壓縮產(chǎn)品成本降低售價,而且ARC獨顯的視頻渲染性能,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OK,以上就是本次體驗的全部內(nèi)容了,如果你有任何和本文相關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最后的最后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我們下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