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臨近618,想不想趁這個時候給自己換一款藍牙耳機呢?
說到藍牙耳機,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平時上下班的路上、日常佩戴與人溝通、打游戲的時候還有運動的時候總少不了藍牙耳機的身影。
雖然很多人說到藍牙耳機第一時間都會想到AirPods,但它的價格也真的不那么親民。
那么在200元檔上,有沒有一款產(chǎn)品可以選擇呢?
今天就為您分享一款性價比單品——SOUNDPEATS(泥炭) Air 3 Deluxe真無線藍牙耳機(以下簡稱泥炭Air 3 Deluxe)。
想為AirPods選個平替嗎?看它能否符合您的要求。
二、開箱
SOUNDPEATS作為一家專業(yè)的音頻品牌成立于2010年,堅持科技技術與精密制造工藝的創(chuàng)新,致力于追求極致的原音重現(xiàn)是這個品牌秉承的宗旨。
音質(zhì)清透純凈與時下流行的簡約工作業(yè)風設計是它最大特色,也借此暢銷日本、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可能是常年在海外市場的緣故,讓泥炭Air 3 Deluxe的外包裝看上非常時尚且有國際范兒。
正面的帥哥非常養(yǎng)眼。
在泥炭Air 3 Deluxe的包裝里包含了耳機、充電倉、數(shù)據(jù)線與說明書。
充電倉采用了類似于鋼琴烤漆的材質(zhì),閃光的光澤看起來有很檔次感,觸感順滑握持濕潤。
正面有一枚指示燈,通過燈光顏色、閃爍不同來標示電量多少與工作狀態(tài)。
在指示燈的下方還特別設計有交互按鍵,短按是配對模式,長按則可以清除耳機連接,恢復到出廠狀態(tài),使用時更加簡便。
背部的SOUNDPEATS標識區(qū)域也非常的醒目。
Type-C充電口位于充電倉的最下方。充電倉與耳機支持霍爾開關,開蓋即連使用非常方便。
如今市場上的半入耳藍牙耳機很多都在模仿AirPods的設計,但泥炭Air 3 Deluxe耳機的外觀很是獨特,半入耳腔體采用了人體工學設計,長時間佩戴也不易疲勞。我戴著它去跑步也很牢固,沒有滑脫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
耳機采用觸控式設計,觸控區(qū)的面積不是很大但反應非常靈敏,方便進行盲操作。我特別喜歡它三擊右耳呼出語音助手這個設置,讓我不用掏出手機依靠語音就能完成很多操作,更加智能化。
三、體驗
泥炭Air 3 Deluxe內(nèi)置了入耳檢測功能,戴上就播放,摘下即停止,非常人性化。
它內(nèi)置了14.2mm大尺寸生物振膜動圈喇叭,還原聲音更真實、聲場更開闊、音質(zhì)也更細膩。它支持目前高通性能最強大的Aptx-adaptive音頻解碼格式,不僅支持高清24bit 420khz的高清音質(zhì),還能在玩游戲時自動切換至低延時。
舒適的半入耳式設計提供了身臨其境的聽覺享受。我試聽了《渡口》《Hotel California》,三頻均衡且音質(zhì)飽滿。無論是清透的吉他還是低沉的鼓聲,亦或是溫暖的人聲都能讓我沉浸其中。
此外,它還支持與APP連接使用??梢酝ㄟ^專屬的SOUNDPEATS對耳機進行在線0TA,還能通過APP調(diào)整多種均衡器以及自適應EQ等操作,讓耳機發(fā)出更有個性的聲音。
泥炭Air 3 Deluxe搭載了高通QCC3040藍牙5.2芯片,而不是價格更低的絡達1562M。這也讓它與市場上很多高仿AirPods一下拉開了距離,無論音質(zhì)還是功耗表現(xiàn)都更加出色。
戴著耳機打游戲相信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選擇,不僅不會打擾到別人,游戲的體驗感也更好。
三擊左耳可以讓泥炭Air 3 Deluxe進入游戲模式,這時耳機得益于藍牙5.2芯片的加持,延遲最低可達60ms,吃雞時不僅槍聲清晰,腳步聲的方向也定位精準,有了這個聽聲辨位的技能,助我大吉大利!
通過日常使用較多的通話場景泥炭Air 3 Deluxe更是得心應手,它通過雙MIC與cVc通話降噪技術,即使在嘈雜的地鐵里也能清晰通話。
耳機可以連續(xù)使用5小時,配合充電倉續(xù)航可達22小時,基本上3天一充就足夠了。
特別要說一個小細節(jié),泥炭Air 3 Deluxe耳機底部的充電觸點很大,這對于經(jīng)常戴著耳機運動,有過多次清理充電觸點的人來說真的是十分友好。
四、總結
如果說到小建議,就是耳機的充電倉有些容易沾染指紋,使用時要注意清潔。
但總體來說,泥炭Air 3 Deluxe擁有出色的外觀設計與精致的做工。14.2mm生物振膜大動圈、高通3040藍牙5.2芯片與aptx-adaptive音頻解碼加持下,讓它的音質(zhì)表現(xiàn)與游戲體驗都十分出色。觸感入耳檢測與霍爾開關讓它在使用也非常便捷。雙麥+cVc通話降噪技術讓通話更加清晰。還有專屬的APP支持就更是加分項了。
現(xiàn)在京東首發(fā)價199元,如果您想在200元檔的耳機里找到一個AirPods的平替,不妨考慮一下。
閃光點:
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