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估計不少小伙伴都準備更新一下自己的主機了吧。小可正好在前幾天裝了一臺白色水冷主機,在這里把各個配件的使用感受和裝機經驗分享給大家。
其實原本我是只打算升級一下原來的8代i3的,買了12400和迫擊炮,因為準備等顯卡降價,我甚至沒有買F版的CPU,不過值得買有毒,京東有毒,看久了就一個一個的都收全了,從升級變成了裝機……
看裝機過程的請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一,主要配件
配置
CPU:Intel i5 12400
主板:微星迫擊炮B660 WIFI版
機箱:AL mordor 赤兔
散熱:ALmordor 霜降360一體式水冷
電源:安鈦克 NE750 金牌
硬盤:大華 C970 NvMe 512G
顯卡:鐳風Geforce RTX3060 清涼薄荷
內存:梟鯨8G+雷克沙8G 2666MHz 原機留用
顯示器:華碩VG27VQM 240Hz 27寸曲面顯示器
不算顯示器不到7000元,但是考慮到我還在等618后續(xù)的內存好價,所以實際花費應該是會到7000元價位了。而且這套配置里不算沒有更新的內存,處理器略微偏弱了一些,但是散熱和電源都預留了充足的余量,CPU的二手殘值也高,后續(xù)需要更換也很方便。
1,Intel i5 12400CPU
這個沒什么可說的,12代的Intel全系提升巨大,牙膏一下擠出了大半管子,終于追上并反超了AMD。雖說124000在這套配置里偏弱,但是滿足我的日常需求是足夠了。而且有一個好消息是12400和K版的各個指標是一樣的,不像AMD家的5600明顯弱于5600X。
2,微星迫擊炮 B660 WIFI版
遇事不決迫擊炮,其實沒啥可說的,雖然現(xiàn)在主流品牌的主板供電也都上來了,但是迫擊炮的12路供電還是這個價位B660的佼佼者。缺點還是DDR5.0的支持問題。
大面積的散熱片看起來很霸氣,而且配白色機箱看起來也順眼。WIFI版對于沒有給電腦專門預留網線的我絕對是剛需。
3,AL mordor 赤兔
這款機箱外形比較合我的胃口純白色的外觀,前部白色網格狀鏤空面板,玻璃面板透光度更高??臻g非常的寬裕,無論是塔式高風扇、360水冷、還是長長長顯卡,什么時候我想弄了它都能裝得下。
整體視覺給人的感受就是通透+清涼,沒有實際測量的,但是板材厚度不錯,尤其是實機到了周我發(fā)現(xiàn)機箱的金屬部分表面是有點類膚質的紋路,摸起來很舒服(機箱:你個臭牛氓,別拿臟手摸我),整體質感都是不錯的,具體的一些細節(jié)后面裝機的時候也會提到。
4,ALmordor 霜降360一體式水冷
話說12400還不帶K還不超頻,我要什么水冷呢,不過有時候掐著手指頭算有沒有必要確實是會少了很多生活樂趣,在沒有上水冷的時代一直用i3的我,配的也都是非常不錯的散熱器,看著CPU冷酷到底的溫度我就開心。最重要的還是——水冷這個顏值風冷是無論如何比不鳥呀比不鳥。
之前那個機箱我自己給加了兩個白色的風扇,而這款霜降作為一款360一體水冷,三個RGB風扇往主機箱上一掛,那顏值、氣質瞬間就上來了,更何況還有水冷的精髓,RGB帶LOGO冷頭呢。比起高高大大的風扇,可以極大地提升整機的空間寬闊感和整潔感(后來被我的渣走線、理線給破壞掉了)。
另外就是低電磁音電機+人工鉆石軸承,它可以滿足我個人最為關注的靜音需求。
這款水冷是高覆蓋銅底以及2mm的加寬水道,現(xiàn)在壓12900以及壓未來的新款CPU都不成問題。
5,安鈦克 NE750 金牌
既然前面已經選了白色的機箱和白色的水冷,那么選一個白色的電源自然也是理所應當?shù)牧恕H绻堰x擇范圍限定在白色+金牌+ 全模組+750W(多留點升級空間)的話,剩下的這些產品里性價比最高的就是安鈦克的NE750了。
這款是安鈦克成立35周年的限量版本,當然了,限量100也是限量,限量100W也是限量,別當真。采用了全日系電解電容,50%負載下轉換效率92.89%。其實我個人使用電腦的大部分情況下是寫文章,對于電源的負載要求不算高,但是對靜音要求比較高,NE750有一個ECO按鈕,簡單理解就是開啟后如果溫度不高風扇會停轉,平時的風扇調度也會偏低功耗和靜音,比較符合我的胃口。
最重要的原因是水冷把預算花得有點超,NE750的價格券后500出頭,性價比是真的蠻不錯的。
6,大華 C970 NvMe 512G
其實我最開始看的是鎂光親兒子雷克沙的NM800,畢竟要升就升頂配,而且不管配置怎么升級,PCle4.0的固態(tài)如果不是讀寫量特別大的話,下次更新機大概率還是會留用。不過5.31晚上20點的時候NM800的價格和平時的活動價一樣,而且能用的券還更少,一氣之下不買了。
閑逛中就看到了影馳的那款1T馬甲固態(tài),考慮到迫擊炮本身自帶金屬散熱片,我因為原來的硬盤留用,所以其實就買個C盤,500G主要和1T同速的話也完全夠用了。最后就看到了大華這個C970,買的原因也有點可笑,因為它是當天主流品牌(大華,原來我家固態(tài)也成主流品牌了)里PCle4.0 里最便宜的,到手是374元,然后就下單了。
產品沒啥說的,顆??床怀鰜?,被大華打磨之后換上自己的LOGO了。
測了一下,Crystal的讀取大概到4600多,寫入不到3000,這個數(shù)據(jù)作為PCIe4.0也就是合格水準吧。
7,鐳風Geforce RTX3060
雖然我覺得顯卡的價格還能降,但是在40系列出來之前,應該不會有大幅度的滑坡了,所以糾結了一陣之后還是決定入顯卡。因為要配白色機箱,首選確實是白色顯卡。不過這種淺藍色也是我的心頭好,對于平時游戲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我來說,顏值比3060不同頻率帶來的差異影響更大。
出于對礦卡的忌憚,還是首選京東自營旗艦店,鐳風作為七彩虹旗下的品牌,產品還是有保障的。12G的顯存,1320~1777MHz的核心頻率,整體參數(shù)水準還不錯。5月31日晚上2799下的單,早買了4小時錯過了曬單送50元e卡……
顯示器嘛,回頭單獨給大家測試,這里不細說了。
二,裝機過程
注意看,CPU上下各有兩個凹槽,而且位置不完全對稱,而主板CPU安裝位置正好也有四個小凸出,這算是防呆設計,如果你方向放錯了,對不上的。
注意主板下方針腳非常細,要注意保護,包括放置CPU的時候也一定要輕拿輕放。
放好后確定穩(wěn)定了,卡對了,用力掰鐵絲回到原來的卡扣上。
2,安裝M2結構固態(tài)硬盤
迫擊炮上有兩個PCIe4.0的固態(tài)硬盤接口,而且還帶金屬散熱,并且上面有01和02的編號, 避免你分不開。需要安裝的時候則擰螺絲把散熱片拿下來。注意不是每款主板都有這個散熱片的,可能直接就是M2接口。
新主板散熱片下面是塑料貼紙,安裝前需要取下。
把M2固態(tài)硬盤插入插槽中,注意,插槽也有防呆設計,插不上不要用蠻力,有可能是方向不對。插上之后把金屬散熱片重新擰上即可。
3,安裝CPU散熱
這個水冷是一體的,所以我其實有點后悔散熱安太早,普通塔式風冷倒沒什么問題。
首先AMD和INTEL的扣具不同,要根據(jù)散熱說明書進行區(qū)分。同時所用螺柱也可能有區(qū)別。根據(jù)說明,i5 12400屬于LGA1700結構,根據(jù)說明書我需要用這款螺柱。
因為每款 散熱的固定方式都會有細小區(qū)別,所以我只以mordor 霜降360舉例。說起來有點像搭樂高,根據(jù)說明書,找到相應的配件并進行組合。
先插入底部固定卡扣。
根據(jù)說明書用四個螺絲固定好底部固定扣。
接下來是喜聞樂見的涂抹硅脂環(huán)節(jié),記住記住,一定不要把硅脂弄到底部針腳上,所以前面扣好CPU非常重要。硅脂嘛,大部分散熱會送,也有一些散熱會預先在散熱底部預留好,這種就不用自己涂了。
擠出一點,涂抹均勻建議用刮板,也可以用手指,我是后者。
稍微有點涂厚了,可以適當刮薄,弄下來一部分。
下圖已經是已經用螺絲固定上了上半部分的固定扣,不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款水冷頭那里直接先卡住了再安更方便。
卡好之后安裝,然后均勻擰緊4顆固定螺絲。
我這款360水冷有3個風扇且為串聯(lián),具體接線看說明書。風扇也需要用螺絲依次連接到散熱鰭片上。
普通風冷就一根線,接一個叫CPU Fan的口就行了,但是我這款水冷要根據(jù)說明書接PUMP口、CPU Fan口以及一個專門給RGB燈光供電的三針口。
就這個插口以及下面可以看到的三顆針,可以給散熱帶來RGB燈光,這個頭需要主板支持且有預留。
用螺絲把掛著風扇的散熱片再掛在主機箱的上部網狀散熱位置。
其實散熱的安裝可以放在最后進行,尤其是我這個水冷散熱片占地較大,我先固定之后給我后續(xù)走線帶來也不少麻煩。
4,安裝電源
安鈦克這款電源是電源與線材分離的,可以先計算好預留的線材數(shù),在安裝前插好。
就一般電腦來說,CPU需要1到2個8腳供電線,插圖中CPU/PCI-E范圍下。
主板供電是最大的那個24腳供電口。如果有顯卡需要占用一個PCI-E口,沒有IDE硬盤或者SATA硬盤可以不需要硬盤供電線,否則根據(jù)需求留適當根數(shù)。因為SATA供電線是一根上面多個接頭,所以大部分情況下一根足夠用。
用四顆螺絲把電源固定在主機箱上。注意方向,其實擺錯了也擰不了螺絲。
5,固定主板
把主板固定在主機箱背板上。因為每個主板的預留孔位不同,所以機箱背板上的螺絲撐位置不一定完全吻合,可以把替換的支撐擰在和主板可以正對的孔位上。確保主板在各個位置都有足夠支撐,后面安裝的時候也不至于彎折。
最后主板用小螺絲從上方向下固定。
要注意一點是,這款迫擊炮的所有插口和散熱器是一體,直接頂在機箱豁口上就行了,而有的主板不是這個設計,要掰IO版,主板的接口們最后頂在之前固定好的IO上。
圖中的2個天線是因為我買的是wifi版的主板。
6,接供電線
主板24針供電口非常明細,從電源引出的線很容易找到對應接口。
圖中圈出來的部分是CPU供電,這里需要插2個8腳線,具體什么線前面電源那里提過,線材本身也會標注CPU。分別從電源上2口取電,插入2個口。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是這種供電,但是CPU的供電線是一定會有的,只是要插一根還是2根的區(qū)別。
7,連接機箱線。
這些黑線有的連音頻,有的連開關,有的連USB。
在一起同時是散著的幾個頭是條線,需要并起來插在一起。
連接主板的位置是JFP1,一般是個9針底座,按說明書的方向順序插好。
還會有一個前置音頻線,插在JAUD口上,還有個前置USB頭,插在其中一個JUSB口上。這樣常規(guī)主機箱的功能線就都連完了。
8,連接IDE或者SATA設備
這類設備要不是SATA結構固態(tài)硬盤,要不就機械硬盤,要不就光驅等。我安裝的是一個清華紫光的固態(tài),話說,它是真的紫。
寬口是供電口,直接接電源,窄口是數(shù)據(jù)傳輸口,用線接主板。
我的主板這里有4個并排的SATA接口,任選一個連接上就行了。這幾個口依然是防呆的,方向不對插不上。
這款機箱上有專門的SATA固態(tài)硬卡槽,擰2個螺絲更穩(wěn)固。如果是機械硬盤需要放在底部鍵盤對面那一側的機械硬盤支架上。這圖的左下角黑色部分就是機械硬盤架的一角。
9,顯卡的安裝
注意紅圈內顯卡的金手指形態(tài)以及豁口位置,再看下面的插槽,記得插槽是有卡扣的,安裝前需要先掰開卡扣。
再看我拇指的位置,是這款顯卡的供電線插口,另一頭接在電源上。
另一面用螺絲刀把擋板取下,確保顯卡安裝好是頂在機箱后部的。插好之后用2顆螺絲固定。
10,測試、理線。
理線之前可以先插電測試一下,一次點亮確定沒問題之后可以關機,然后進行理線,盡可能多的把雜亂的線捆綁留在后面。
考慮到我個人是個理線渣,就不把心得什么的分享給大家了,當然,我確實沒啥心得。
三,總結
完結撒花
果然RGB就是第一生產力,主要燈光全部來自于水冷,這樣也好,雖然花哨,但是也不會感覺過于的光影雜亂,白色主機+水冷,這個月顏值真的帥,顯卡雖然不是白色,但是整體來說也很搭配。
白色的電源和主機箱也融為一體,在下面默默工作。好吧,我承認下面的黑線沒怎么處理,有點礙眼。
最后2張娛樂大師的硬件參數(shù)截圖,順便拜托各位看官,最近內存有好價的時候記得提醒我。
上一篇
1900萬美元!“巴菲特午餐”拍賣創(chuàng)紀錄,23年累計籌款超3.5億
下一篇
#聚超值618征文#B660M主板搭檔,鎖1.28V可一鍵拉升至4266的金百達 DDR4 3600 RGB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