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七八年前,我在日亞買了一塊卡西歐的 G-SHOCK光波表,一直用到今天還是非常喜歡,每次參加戶外活動甚至外出度假游玩都會戴上。
除了超高的顏值之外,我喜歡戴它還有兩個理由:
我知道 G-SHOCK至今仍是很多人心里的經典(也包括我),但不得不說的是,在智能穿戴設備爆發(fā)式增長的當下,G-SHOCK在生活中的很多場景下,確實有些跟不上節(jié)奏。比如:
但以上這些問題在智能手表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那有沒有一款集兩者優(yōu)勢,既耐造又省心的智能手表呢?答案當然是有!
5月中的時候我入手了一塊千元級的國產智能手表(華米T-Rex 2),截止我寫這篇內容,手表用了整整一個月。這個時間維度,我想應該可以比較客觀和全面地來談談對它的一些看法。
外觀
外包裝一如既往地黑橙兩色,整體質感還是蠻不錯的。
里面的包裝也沒有太鋪張,素白色的卡紙將手表牢牢“嵌”在中間。表盤上的“UP YOUR GAME”是 Amazfit某場發(fā)布會的主題,貌似也成為了品牌的 Slogan——意為“向上而生”,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手表上下左右對稱四個按鍵,按鍵采用金屬材質,鍵帽上有令直男無法拒絕的十字紋理。按壓反饋非常明顯,段落感很強,并伴隨有清脆的“咔噠”聲,是無聊時的解壓神器~
當然,表盤本身也是支持觸控操作的,下文會有演示。
但手表也并不完全對稱:其中右側兩個按鍵之間多了一個印有品牌 LOGO的“耳朵”,底下保護的是氣壓計 ▲
和所有智能手表一樣,表盤背面是心率監(jiān)測等各種傳感器 ▲
表帶是針孔式,小孔分布比較密集,可以比較輕松調節(jié)到自己舒適的松緊度 ▲
使用體驗
作為一款戶外風格如此濃郁的智能手表,體驗部分先說運動和戶外功能。
常規(guī)的戶外跑和健走沒什么好多說的,大部分品牌在功能方面大同小異,精度也沒什么差別,這里我就游泳和登山這兩個功能來展示一下。
游泳
游泳對于手表的防水性是一種考驗。在防水等級里面,防潑濺和防浸泡完全是兩個概念。作為運動手表,不僅要防浸泡,還要防深水浸泡,并且可以長時間浸泡。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支持“100米防水”,幾乎就是潛水級別的標準。我在泳池泡了一個多小時,并且還在水下對手表進行了操作演示,實測非常穩(wěn)妥 ▲
功能方面,游泳又分“泳池游泳”和“公開水域游泳”。
如果選擇泳池游泳,手表會讓你先設置泳道長度——設置好后,哪怕你設置的數值是錯誤的,手表也不會實際測量距離。
比如我在 100米長度的泳池里,故意將泳道長度設置成 50米,那么不管我怎么游,當你游到對面停下查看手表,手表都會顯示你的單趟游泳長度為 50米(但實際是 100米) ▲
當然了,如果你來回多次游泳,手表也會檢測到你在返程時的短暫停頓,然后自動倍數計算你的游泳長度。截圖中提示 100米的那次便是因為我在中途停頓了一下。
如果你想要讓手表精準測量你的實際游泳距離,可以選擇“公開水域游泳”。
我也試了一下,在 100米長度泳道的泳池里,實測游泳距離為 113米??紤]到游泳時不可能完全直線,實際游泳距離肯定超過 100米,所以 113米的測試結果還算準確。
最終測得的詳細數據中,會顯示運動用時、平均配速、劃水速率等信息,數據非常詳細,對用戶評估自己的運動水平很有幫助。
登山
登山功能中除了記錄心率、距離等數據之外,最重要的數據就是海拔。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內置高精度氣壓計”,通過檢測氣壓的變化,換算得到真實的海拔高度▲
當然單憑一個設備,我們無法感知海拔測試是否精準。我在周末的時候去爬了當地很有名的一個景區(qū)的山,然后拿數據跟經常爬山的朋友用佳明測試的數據對照了一下,兩者基本都能對上。
當然了,記錄心率數據,統計爬山時長等等都是必要功能——運動的儀式感還是很重要的。但心率這些數據也絕不僅僅是儀式感這么簡單,可以很大程度幫助我們感知自己的健康狀態(tài) ▲
實在說,在登山過程中,信息提示功能其實比上面這些功能都要重要。運動中我們不容易感知到褲兜里的鈴聲以及震動,但貼肉的手表的震動還是可以明顯感知到的。
另外它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就是GPS軌跡顯示 ▲
1.5倍速
這個功能隱藏比較深,這里我演示一下“打開方式” ▲
首先選擇“運動”,以“戶外徒步”為例,打開后手表會走動搜索 GPS信號,搜索成功后,圖標從紅色變成綠色;此時點擊“開始”,手表就開始記錄運動過程了。在出來的記錄頁面往下翻,翻到最后便是 GPS軌跡頁面。
演示中我人正在半山腰,可以看到GPS信號搜索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據說支持全球五大衛(wèi)星定位系統。不過在室內幾乎搜索不到 GPS信號。
在 APP中,除了查看常規(guī)的消耗、步數、海拔這些數據之外,還可以看到GPS軌跡,時刻了解自己在整座大山中的具體位置,這種開上帝視角的感覺是真不錯 ▲
另外這個軌跡界面在野外緊急情況下,其實還可以當做指南針使用▲
常規(guī)的泳池使用以及登山使用其實我是非常滿意的。但在詳情頁,我看到有一條“-40℃低溫測試”的內容。那家里冰箱只有 -18℃,我測試一下不過分吧?
-18℃暴力實測
拿一個玻璃容器裝滿水,然后把開機狀態(tài)的手表直接泡水里,再把整碗水放冰箱冷凍室——嚴格說,手表在泳池里泡水時間并不長,這次測試才是 ▲
從下午凍到半夜,打開冰箱,看到被徹底冰封起來的手表,我還是驚了一下 ▲
我試了試模擬抬腕動作,快速拿起整個玻璃碗,但是表盤并沒有亮屏。難道…壞了么?
我也不敢用榔頭暴力破冰,選擇選擇了比較溫和的方式:用五六十度的熱水慢慢把冰化掉。經過多次加水-倒水的動作,冰總算徹底化開了,取出手表的瞬間,我立馬嘗試按側鍵點亮,結果手表一切完好▲
上圖是完整的化冰過程記錄。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冰鎮(zhèn)手表” ▲
截止我寫下這篇評測,測試結束也有半個多月時間了,手表功能一切正常。極寒測試完美通過!
除了極寒測試之外,我還用特斯拉毛豆Y對它進行了暴力碾壓測試。
車子前后輪先后碾過,并且后輪碾過時,手表姿態(tài)還有些問題。但即便是在如此“驚險”的情況下,它也還是出人意料地通過了測試 ▲
雖然是三防軍工標準的戶外運動手表,但它本質上還是智能手表,并且大部分的使用場景還是日常生活。所以下面是關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體驗的內容。
NFC門禁(支持多張空白卡)
這項功能比較基礎,卻是生活中用到最頻繁的功能。設置路徑在“Zeep APP-卡包-門禁卡-自定義空白卡”,然后就可以在手表的“卡包”選項下找到對應的卡片。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功能手環(huán)也有。
沒錯,但對比手環(huán),它能添加多張空白卡——這就意味著一個手表可以同時刷開多處門禁。
至于對比手機,我覺得手表刷門禁是真的會更方便。
我家電梯門禁在進門左側,我每次走進電梯后,伸手刷梯控,并順勢按下關門鍵,整套動作非常流暢。并且有時候手里拿了很多東西不方便掏手機,手表的優(yōu)勢更是明顯。
離線支付
離線支付功能目前很多手環(huán)也有,這里就不具體展開了。
有時候跟家人飯后出去散步或者一個人跑步,在沒帶手機的情況下,想要在路邊便利店買一瓶水,離線支付功能會讓你感覺簡直太好用了。
該功能可以同時綁定支付寶和微信,如果擔心賬戶安全,還可以設置單日支付上限,設置隨時更改 ▲
睡眠監(jiān)測
睡眠監(jiān)測是我個人比較在意的一個功能。有時候睡醒感覺很累,我就會打開 APP看看具體的睡眠狀況,其中詳細記錄了深睡和淺睡的時間占比,并且還會綜合睡眠時長等數據給出睡眠質量評分 ▲
但比較遺憾的是,這款 T-Rex 2外觀比較硬核,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戴著它存在感還是有點強。這也算是一個月下來為數不多讓我感覺不是很滿意的地方。
遙控拍照
另外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功能是遙控拍照。
啟動這個功能后,手機端打開相機,只要按下手表上的快門鍵,手機就可以完成拍攝 ▲
這個功能在戶外沒有帶其它拍照設備的時候用來拍集體合照非常有用。具體的打開路徑為“菜單-更多-遙控拍照”,非常好找,并且拍攝幾乎沒有延遲。
總結
手表用了一個多月,在文章的最后說一下主觀的感受:
說了那么多優(yōu)點,也說個缺點。這個圖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清楚,表盤上局部位置吸附了一些很細小的灰塵 ▲
我觀察了一下,可能是表盤材質的關系,表盤上比較容易留下指紋和細塵,息屏狀態(tài)下會影響手表質感,算是一個小小的美中不足。另外手表表盤較大,不適合睡覺佩戴,表帶也不好更換。小功能上,它不支持藍牙通話,不支持血壓監(jiān)測,也不支持體溫測量——當然我個人是不在乎這些功能,我甚至覺得藍牙通話功能實用性極差。但還是一并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當初我喜歡卡西歐 G-SHOCK,無非就是因為它好看、耐造且省心。如今這塊華米T-Rex 2智能手表完美具備了這三個優(yōu)勢,并且還額外多出了門禁、支付等各種現代化數字功能,我實在是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絕它。
一千出頭的售價,真香!
堅持做有態(tài)度的評測,生產有溫度的內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