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差生文具多,雖然在下學(xué)業(yè)成績不佳,但是對文具的追求卻從未停止過腳步;遙想當(dāng)年學(xué)生時代的我,就對各種“機械結(jié)構(gòu)”的按動筆頗感興趣,一方面每天可以咔嗒咔嗒的按來按去,還可以在無聊的時候拆拆裝裝消磨時間,另一方面,這種按動筆沒有筆帽,完美的治好了我丟三落四經(jīng)常丟筆帽的毛病。
參加工作后,我接觸到了帶機械結(jié)構(gòu)的按動/轉(zhuǎn)動鋼筆,重燃了我心中對文具的渴望,在如今各種推崇無紙化辦公的大環(huán)境下,我又另辟蹊徑的玩起了復(fù)古。
下面就淺聊一下我這幾支鋼筆界的機械化部隊。
這算是我工作后帶我重入文具坑的鋼筆,當(dāng)時入手價將近1100塊,如今這筆900塊左右就能入手。
百樂的Capless系列以及Capless系列的機械結(jié)構(gòu)我就不過多介紹了,簡而言之,Capless系列的歷史比我大了將近30歲 (1963年),這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的差距了;然后Capless鋼筆相較于普通的按動式簽字筆結(jié)構(gòu)也相對更復(fù)雜一丟丟,畢竟筆尖處還要再額外做一個密封的機械結(jié)構(gòu),至少需要兩只彈簧才能搞定。
再來說說我手上這只Fermo,入手這只筆的理由特別簡單,對于文具我是個大顏控,而從我的審美角度,Capless Fermo是我認為顏值最高的一個系列了,旋開式設(shè)計,以及打開和關(guān)閉鋼筆整體造型沒有大改變,這兩點讓我特別滿意,鋼筆上印有“Capless Fermo Japan”的字樣證明自己的身份。
關(guān)于這只Fermo的使用感受,黃銅筆桿,34g左右的重量,無論是拿在手里還是握持寫字,都能感覺到這只筆很有分量,或者說得低情商一點——很沉。
18K金筆尖,很軟彈,日常寫字時我很喜歡百樂這個18K金尖的反饋感受(包括我之前的那只14K金尖的Elite95s也是這種軟彈有韌勁),我選擇的是F尖~~~
另外我很喜歡CON40上墨器里面的那幾個小珠子,平時寫字之余晃悠晃悠鋼筆,聽上墨器里面小珠子的碰撞聲,別有一番感覺~~不過CON40的續(xù)航表現(xiàn)比我心中的預(yù)期值要差一點點(更追求續(xù)航表現(xiàn)的話可能要選擇墨囊了)。
最后這只鋼筆的全家福其實沒想象中的豐富,除了圖片里的這些東西之外,還附帶一只替換墨囊以及需要配合墨囊使用的墨囊套。
關(guān)于Capless Fermo的總結(jié)部分,我最滿意的是它的顏值,非常獨特的旋開形態(tài),除此之外我還很喜歡它筆尖的反饋感和上墨器里面配的小珠子,這只筆的整體質(zhì)感也挺優(yōu)秀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以續(xù)航優(yōu)秀著稱,畢竟整只筆的重量偏大且CON40上墨器的整體容量相對有限(除了墨囊之外,這也是Capless系列能兼容的最大容量的上墨器了),另外就是這只筆日常還是要勤維護,筆頭的筆夾處有時候容易囤積灰塵,然后我這只筆的尾部旋開的位置,有零星的掉漆……
這只Capless Decimo是我今年剛買回來的,由于我對Fermo的整體設(shè)計和造型非常滿意,又買下了這只第十代Decimo,相比于Fermo,Decimo的性價比明顯更高,非特殊限定的普通版,差不多600塊出頭就能買到(目前10代其實也不像9代那樣有那么多的特別版),個人認為,如果是對Capless系列非常感興趣的人,且比較中意百樂品牌,那600出頭的Capless Decimo可以直接沖了。
其實如果論Capless鋼筆的形態(tài),這種按動方式才是最“忠于原味”的,如果對機械感比較喜愛的話,這種按動下去有“咔嗒咔嗒”聲音的,也會更讓人陶醉。
如果拿Decimo和Fermo做個對比的話,Decimo更加輕量化,重量直接降至了20g左右,同時筆桿做得更纖細,筆桿中間的銜接也做得更簡約了;當(dāng)然輕量化的代價則是Decimo是鋁制筆桿,并非黃銅,也不知道是不是腦海中臆想的,我總感覺Decimo的筆桿質(zhì)感弱于Fermo一個檔次。
依舊是18K金F尖,上文介紹Fermo時筆尖的各種優(yōu)勢也會延續(xù)到Decimo這里(Decimo跟Fermo的筆尖和上墨器/墨囊及套件是完全一樣可以相互替換使用的),整體配件則是筆+CON40上墨器+一個墨囊套;另外由于Capless系列筆尖的吸墨點比較高,無論是使用上墨器還是墨囊,最好能配一個額外的吸墨設(shè)備~
我感覺Capless Decimo輕量化設(shè)計+筆桿直徑優(yōu)化這一套操作后,它的書寫感受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可以適配那些并非“大力金剛指/大力金剛腕”的更多的人群了,后期自行配一套墨囊使用的話還能繼續(xù)提升整只筆的續(xù)航能力,大不了就放棄CON40上墨器里那些小珠子了,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有寫字間隙晃悠筆聽響聲的“癖好”。
關(guān)于Capless Decimo的總結(jié)部分,個人感覺這是最忠于Capless系列原味機械結(jié)構(gòu)的鋼筆,我最滿意的部分就是這只筆輕量化之后的表現(xiàn),長時間寫字它的感受我覺得是非常棒的,同時這只鋼筆600出頭的價格,在Capless系列里面也算是性價比不錯的(畢竟我當(dāng)年的Elite95s都花了500多塊);不過關(guān)于Decimo需要額外注意的是這只筆別灌太多的墨,灌太滿的話,按開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會崩出一兩滴墨來……還有從我純主觀的角度來看,這只筆的質(zhì)感遜于Fermo。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聽說了末匠這個品牌,并了解到了這個國產(chǎn)自己做的和Capless系列鋼筆高度相似的夜鷹A1系列,差不多只有百樂Capless 9代/10代四分之一的價格,出于好奇心入手了它的黑武士版本。
相比來說末匠夜鷹A1的配件就非常豐富了,一只鋼筆,一個上墨器,兩個墨囊和一個墨囊套,除此之外還附贈了一個比較簡易的小吸墨器。
從鋼筆的整體造型上來說,這只末匠夜鷹A1可以說是高度還原了Capless 9代的造型,然后筆桿中間的銜接處又有點神似Capless LS系列的設(shè)計。
從這只鋼筆150元以內(nèi)的售價也能直接感知到,夜鷹A1不可能是金尖啦,雖然這個筆尖的韌性、軟彈度不及百樂的金尖,不過好在它的EF尖書寫順滑度還是不錯的,同時鋼筆的密封性也能和百樂的Capless系列媲美,至少一筆出水的沒有問題的;
既然是高度還原的Capless 9代鋼筆,這只末匠夜鷹A1也秉承了Capless 9代特點,30g+的重量以及相對更粗壯一些的筆桿直徑,這一點有點和我手上的Capless Fermo相仿。
關(guān)于末匠夜鷹A1的總結(jié)部分,首先我覺得它可以稱得上是Capless 9代系列鋼筆的超級平替款,150元以內(nèi)的售價就能買到綜合體驗不錯的高度還原了9代Capless造型的按動機械形態(tài)鋼筆,同時配件給的比較豐富,書寫順滑度不錯,而且即便是灌滿墨水,它也沒有按開崩墨的概率性事件發(fā)生;當(dāng)然它的問題則是整只筆重量大、筆桿粗壯,長時間寫字需要手指手腕有較強的耐久力(這部分神似Fermo),然后這只鋼筆的小細節(jié)還有待加強,比如說筆尾的按動結(jié)構(gòu)不如百樂的Capless系列穩(wěn)固,會有奇怪的松散的小晃動。
最后還需要額外提一下的是,由于這種Capless系列的鋼筆筆尖和筆夾都在同一個方向,所以寫字握姿比較特殊或者握持鋼筆時不想有筆夾夾在中間的人群,還是先實際感受一下看能否適應(yīng)再做決策,或者直接選擇無夾款的末匠夜鷹A1。
全文完,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