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MacBook Pro M1 16GB頂配是在今年6月份找了本地電腦城拿了本地渠道報價,帶AppleCare+拿下來全套不到¥1.3萬,這個性價比絕對是超值啊。
今年618期間幫身邊朋友圈不少人推薦選購了電子產(chǎn)品,其中包括筆記本電腦選購、SSD選購、硬盤盒選購。朋友是做視頻剪輯工作的,為了發(fā)揮極客精神,也幫朋友的MacBook Pro M1定制高配(16GB+1TB)擴容存儲空間。建議他趁著618有活動的時候,讓他選購了一款新上市的USB4.0硬盤盒(紅板)和2TB大容量的NVMe SSD。
這個是我朋友在618期間下單用了優(yōu)惠券的價格,實付¥1549元。這個價格盡管不是歷史最低價,也算得上是好價格了。
2TB也是目前WD BLACK SN770 SSD的最大容量了。
朋友在京東上購買的,在京東申請售后服務,保修必須憑包裝盒(上面有京東的SN編碼標簽)一起寄往京東,再由京東集中送往WD維修點去送保。別問我怎么知道的,今年4月份的時候在京東上申請過WD Blue SN550 SSD售后保修,因為公司同事把去年買的固態(tài)硬盤包裝盒(上面有京東的SN編碼標簽)給扔了,京東快遞小哥取件時說對不上SN序列號(一開始以為SSD上的SN號,沒注意到包裝盒上還有貼個京東的SN編碼標簽)導致保修取件失敗,最后在京東聯(lián)系高級客服那邊查詢當初購買記錄,整個送修過程耽誤了不少的時間。
盡管是一個PCIe 4.0 GEN4的NVMe SSD,也是支持在USB4.0硬盤盒里使用的。只不過硬盤盒上M.2 SSD插槽的傳輸通道速度降級到了PCIe 3.0 GEN3。
一份紙質說明書(保修卡),一塊WD BLACK SN770 2TB SSD。
這塊WD BLACK SN770 SSD的組成結構也很簡單,就一個閃存顆粒和主控芯片,都是單面擺放。從理論上來說,M.2 2280的面積上可以在單面做到極限放置四個閃存顆粒,雙面也可以極限放四個閃存顆粒,那樣的話總容量就是單個2TB閃存顆?!? BANK做到總容量:16TB。不過目前很少有看到8TB的M.2 NVMe SSD,4TB的M.2 NVMe SSD都非常少見。
SSD的背面也很簡約,純黑色的PCB電路板上就印制了一些圖示在背面。
WD BLACK SN770 SSD采用了自家定制的SanDisk SSD主控芯片:SANDISK 20-82-10082-A1。依舊是無緩存的方案,傳輸接口:M-Key M.2 2280,傳輸模式:PCIe 4.0 x4。
閃存顆粒:SANDISK 001188 2T00,單個閃存的存儲容量:2TB,眾所周知WD(SanDisk)與鎧俠(原東芝存儲)聯(lián)合開發(fā)NAND FLASH(閃存顆粒),可以簡單理解就是源自東芝的閃存技術。
當時朋友在618期間下單用了優(yōu)惠券的價格,實付¥879元。
這款奧??菩律鲜械腢SB4.0硬盤盒也是率先采用了紅板的品牌,跟之前黑板的維持一直的價格。不過這款有3種顏色:玫瑰金、銀色、灰色。
朋友更喜歡灰色的質感,顯得更有檔次一些。
USB Type-C接口,實際上是支持雷電3(40Gbps)和USB 3.2 Gen 2(10Gbps)的傳速速率。
最新的V4.1步進的紅板,雷電3主控芯片:JHL7440,USB 3.2 Gen 2主控芯片:JMS583 A3。
包裝盒里標配的是一根二合一的USB-A/USB-C to USB-C 40Gbps數(shù)據(jù)線。只是使用的時候會有點奇怪。
USB4.0硬盤盒在待機狀態(tài)下會亮起綠色的LED指示燈,讀寫狀態(tài)下綠色的LED指示燈是會一閃一閃的。
WD BLACK SN770 2TB實際可用空間:1.81TB。
記得在設備管理器里選中SSD開啟更好的性能和啟用設備上的寫入緩存。
這個是SSD配套的WD SSD Dashboard管理軟件,可以查看存儲容量使用情況,有能查詢溫度、使用壽命的剩余時間(健康度)和接口速度,還支持一鍵切換游戲模式。
支持啟用Windows TRIM,可以設置TRIM清理任務。
對性能寫入緩存也可以設置。
支持在線更新固件升級,也支持本地更新固件升級。
工具里查看設備詳情,可以看到SSD的信息。
也能夠查看系統(tǒng)詳細信息。
CrystalDiskinfo識別到WD BLACK SN770的信息,型號:WD_BLACK SN770 2TB 2000.3GB,SSD的傳輸模式是:PCIe 4.0 x4,標準:NVM Express 1.4,溫度:26℃。
在AS SSD Benchmark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506.06 MB/s,連續(xù)寫入:2131.75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默認)下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860.65 MB/s,連續(xù)寫入:2805.78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峰值)下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870.51 MB/s,連續(xù)寫入:2838.72 MB/s。
用CrystalDiskMark在(演示)下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867 MB/s,連續(xù)寫入:2844 MB/s。
用TxBench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964.040 MB/s,連續(xù)寫入:2845.866 MB/s。
用IsMyHdOK 2.21測得數(shù)據(jù),讀取速度:1835.55 MB/s,寫入速度:2486.01 MB/s。
用ATTO Disk Benchmarks測得數(shù)據(jù),最高寫入速度:2.17 GB/s,最高讀取速度:1.90 GB/s。
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取:1440.23 MB/s,連續(xù)寫入:1818.83 MB/s。
用WTGBench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寫入:2159.9092 MB/s,4K隨機寫入:77.9473 MB/s,等級:Platinum 4星級別。
用DiskMark測得數(shù)據(jù),寫入性能最大:1.20 GB/s,讀取性能最大:1.05 GB/s。
用USB Flash Benchmark測得數(shù)據(jù),16MB文件平均寫入速度:1999.1 MB/s,16MB文件平均讀取速度:1501.12 MB/s。
用Parkdale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寫入:2.2 GB/s,連續(xù)讀?。?.8 GB/s。
用軟媒磁盤大師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取:1826.79 MB/s,連續(xù)寫入:2576.46 MB/s。
用安兔兔SSD測得數(shù)據(jù),寫入速度:2230.55 MB/s,讀取速度:2510.96 MB/s。
用Open Source Hard Disk Testing Tool,連續(xù)讀?。?860.07 MB/s,連續(xù)寫入:1528.89 MB/s。
用三星魔術師(Samsung Magician)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022 MB/s,連續(xù)寫入:2799 MB/s。
用AJA System Test測得數(shù)據(jù)(1GB),連續(xù)寫入:1817 MB/s,連續(xù)讀?。?277 MB/s。
在macOS系統(tǒng)下給SSD格式化為:Mac OS擴展(日志式),連接:PCI-Express。
用AmorphousDiskMark 3.1測得數(shù)據(jù)(4GiB),連續(xù)讀?。?131.46 MB/s,連續(xù)寫入:2267.33 MB/s。
用ATTO DISK BENCHMARK測得數(shù)據(jù)(4GiB),連續(xù)讀?。?.05 GB/s,連續(xù)寫入:2.71 GB/s。
用SENSEI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讀?。?.96 GB/s,連續(xù)寫入:2.76 GB/s。
用Disk Speed Test For Mac測得數(shù)據(jù),連續(xù)寫入:1479.5 MB/s,連續(xù)讀?。?728.8 MB/s。
用AJA System Test Lite測得數(shù)據(jù)(4GB),連續(xù)寫入:1581 MB/s,連續(xù)讀?。?992 MB/s。
奧??频倪@款USB 4.0硬盤盒的做工還是蠻精致的,整體質感很不錯。也是率先使用了紅板方案,PCB板子上的步進也迭代了到V4.1版本。盡管PCB板子的M.2 NVMe插槽依舊是只支持PCIe 3.0 Gen 3 SSD,但是用PCIe 4.0 Gen 4 SSD也能獲得極限的讀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