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入手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為這些設備充電成了最讓我頭疼的問題,用各自原裝充電器充電不僅擠占插線板孔位,外出攜帶還特別麻煩。甚至有些產品只帶線不帶充電器,更是糟糕??紤]到后面有出差需求,我入手了一款idmix氮化鎵140W充電器,標配一個USB接口和兩個Type C接口,并且兼容PD快充協(xié)議,家用或差旅都能派上用場。
包裝顯得很隆重,純白色格調,正面印有充電器的渲染圖、功能參數等信息。右上角燙銀工藝小標簽標注有GaN氮化鎵技術字樣及PD3.1協(xié)議。
盒子背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標注有充電器各個接口的功率參數信息。
包裝內容比較簡單,除了idmix氮化鎵充電器之外,還附贈有一條雙C口充電線和使用說明書。
這款充電器提供有三種配色,我選的是灰白配色,白色整體拼接少許淺灰色,搭配霧面質感顯得很有設計感。機身邊緣處也采用較大的R角弧線過度,整體少了一絲棱角感,顯得尤為精致。根據官方給出的參數,三圍尺寸是74*74*30mm,重量為268克,考慮到三個接口的配置以及最高140W的輸出功率,這樣的體積也在可接受范圍。
機身設計也十分簡潔,沒有多余的裝飾,其中一側灰白色拼接處標記有idmix字樣。
背部預留有兩組Type C接口和USB接口,其中第一個Type C接口支持PD 3.1協(xié)議,最高輸出功率為140W。第二個Type C接口輸出功率為100W,USB接口輸出功率為30W。
機身內側插頭的位置采用可折疊設計,日常不用的時候收納到機身中,裝在包里攜帶的時候防止劃傷其他物品。同時插頭部分還支持延長線和轉接頭適配器,不過需要另行購買。插頭旁邊標注有這款充電器三個接口的輸出功率和制造商信息等內容。
idmix氮化鎵140W充電器采用氮化鎵和碳化硅兩種半導體材料,大幅提升導熱效率和供電性能,確保高功率輸出的同時有效控制機身發(fā)熱和體積。內置MPS可編程數字電源芯片,采用PFC和LLC高效率電源結構,在多個接口同時充電的時候智能分配每一個接口的電流,實現高效、安全的充電。它不僅支持PD3.1協(xié)議,還兼容老的PD3.0、華為FPC和三星AFC等主流快充協(xié)議, 滿足不同設備的充電需求。
目前我手里在用的設備最高功率均為65W,通過第一個Type C接口分別為RedmiBook 14、一加10 Pro和iPhone 13 Pro充電。實測一加充電功率可以達到9.12V-1.9A,RedmiBook 14充電功率可以達到20.4V-3.36A,iPhone 13 Pro充電功率可以達到9.08V-1.48A。
第二個Type C接口支持輸出功率稍低一些,但滿足我目前設備充電也足夠。同樣通過這個接口為上述三臺設備充電,實測結果與C1接口基本一致,有少許浮動。
USB接口最高支持30W輸出功率,實測為iPhone 13 Pro充電功率為4.98V-1.37A。
在多口同時輸出的情況下,電源芯片會自動分配每一個接口的功率。具體用文字表述略顯繁瑣,這里附上一張官方提供的圖表,便于直觀理解。另外在充電期間,會先以大電流充電,當電量快滿時切換到涓流模式充電,避免手機過充損傷電池。
得益于氮化鎵技術加持,使得充電器在大功率、多接口同時輸出的情況下,自身溫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為三臺設備同時充電一個小時,使用溫槍測試充電器機身最高溫度為36.7度。為了保障充電安全,idmix氮化鎵140W充電器設計有六大安全防護措施,包含過流保護、過壓保護、短路保護、過溫保護和防干擾保護,并通過國家3C強制產品認證。
結合一段時間的體驗來看,idmix氮化鎵140W充電器滿足我目前多臺設備充電完全沒有問題,特別是在出門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帶上一大包充電器,避免了很多麻煩。三種配色滿足個性化需求,小巧的機身體積攜帶方便;配備兩個Type C接口和一個USB接口,兼容PD3.1/3.0等主流快充協(xié)議,最高支持140W功率輸出;內置數字電源芯片,多口輸出自動分配功率。
總體來說,這款充電器比較適合多設備黨和差旅人士選擇,附贈一條C to C數據線也能解決線材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