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玩動鐵入耳的老燒油來說,Westone威士頓算是繞不過去的老字號之一了。
反正我當(dāng)初也是糾結(jié)過要不要入W40的,而這次湊巧遇上聲匯科技在耳機大家壇組織了威士頓新推出的MACH馬赫系列的巡回試聽,好巧不巧就被我搶到了同為4單元動鐵的馬赫40,看來確實是緣分啊!
不過問題就來了,馬赫40到底是全新設(shè)計的呢?還是只是拿原來的W40換殼換型號整出來的“老酒裝新瓶”?
先拋去內(nèi)在的聲音不談,第一眼看到馬赫40就給我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畢竟在動鐵耳塞里,除去音特美那樣的異類之外,威士頓和舒爾的經(jīng)典造型可以說影響了之后相當(dāng)大部分的入耳動鐵及動圈耳機的外觀設(shè)計,甚至于森海新IE系列也都基本沿用了它倆的造型。但威士頓這次卻居然沒有吃老本,可以看到新的馬赫系列在外觀上不僅突破了自己過往經(jīng)典的枷鎖,而且還打造出一種全新的風(fēng)格來。
就跟系列命名“MACH”一樣,威士頓新系列在外觀上不再只是服務(wù)于功能本身,而是更追求“形而上”的風(fēng)格印象。雖然整個馬赫系列目測都是用同一款的外殼,不過銀灰色的外殼配搭亮銀色的面板,整體外殼在依然保留流暢線條造型的同時,也增加了類似超跑那樣的“肌肉感”,確實讓馬赫系列在視覺上變得更加漂亮了。
但與此同時,馬赫系列卻依然保持了威士頓一貫佩戴舒適的優(yōu)點,碳酸酯材質(zhì)的外殼十分輕盈,配合威士頓傳統(tǒng)的細長型聲音導(dǎo)管,甚至可以做到佩戴無感的效果。
而且為了進一步減輕耳機的重量,整個馬赫系列都采用特殊的T2可換線接口——看似MMCX,但實際口徑明顯T2要更細小一些,配合纖細得有點“離譜”的耳機線,使得馬赫40整體的重量基本可以跟音特美ER2看齊了。
不得不說馬赫40配的這條耳機線雖然看著像“鋼絲”,但實際相當(dāng)柔軟,聽診器效應(yīng)很輕微。唯一不足就是T2接口比較特殊,所以想要換線的話會相當(dāng)麻煩。
威士頓還特別重新設(shè)計了分線器的結(jié)構(gòu),具備快速開合鎖定功能,因此在佩戴耳機時可以進一步通過收緊固定的方式來降低聽診器效應(yīng)所帶來的干擾。
我是一直認為4單元動鐵算是多單元動鐵耳塞的一個“基石”存在。
雖然2單元或者3單元也算多單元動鐵耳塞,但從分頻的完整性來說,4單元的2低1中1高的動鐵配置會更符合金字塔式的三頻分布。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很多“古早”時期的經(jīng)典多單元動鐵耳塞都是采用4單元架構(gòu)的。包括威士頓自己的W40,老對手舒爾的SE846、UE的UE900等等,因此放到當(dāng)時來說甚至可以被視為“標桿”。
不過之后HiFi圈就沉迷于堆更多的動鐵單元進去,但即便如此,4單元動鐵依舊是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
馬赫40在這次威士頓新品系列中的定位是專業(yè)參考級,相較于該系列更高端的馬赫80、70、60來說,“參考”2字也足見馬赫40“基石”一說。而價格比較接近的馬赫30和馬赫50則是以低音級標稱,大概等同于以往的UM系列吧。
因為有馬赫80、70、60的搶眼,所以相比之下關(guān)注馬赫40的人并不多。但反倒我覺得馬赫40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首先馬赫40相當(dāng)?shù)囊淄疲瑹o論是國磚、大尾巴、小尾巴等各種便攜前端都基本能伺候好,這點就是相當(dāng)?shù)挠H民了。而且馬赫40一耳朵給我感覺就相當(dāng)松弛、舒服,而且三頻分布來說,雖然低頻略多,但反而烘托出來的氛圍會更加好聽。
馬赫40相較于其他多單元動鐵耳機來說,聲音密度和信息量并沒有那么夸張,反而有種恰到好處的舒坦。整體調(diào)音上,馬赫40雖然有著不錯的解析,但卻并不突兀,反而有點動圈的松弛味道在,這也是它一耳朵很討人喜歡的地方。
尤其是它的高頻處理相較于以往來說有著不少的進步,聲音細膩舒展,沒有很明顯的線條感,并且銜接十分流暢,這就是為什么說馬赫40不挑前端、親民的關(guān)鍵所在。對于樂器的表現(xiàn)既有不錯的質(zhì)感,但同時又很協(xié)調(diào)自然,不晦暗的同時也不讓人覺得突兀。
中頻方面則比老款更加的松弛,結(jié)像稍大,對于人聲的表現(xiàn)更著重于美感而非摳細節(jié),因此在聽的時候,會讓人更沉浸于作品本身的旋律中。尤其是在配搭Hiby RS2這樣的R2R前端時,就更顯得從容不迫,優(yōu)雅細膩。
低頻走的也是偏松弛的路線,雖然量感稍顯多了一些,但對于整體氛圍的烘托相當(dāng)?shù)轿?,使得與中頻的配合更加飽滿厚實。低頻下潛在便攜前端上就已經(jīng)很不錯,并且對于動態(tài)的表現(xiàn)也十分到位,對不同風(fēng)格作品的演繹基本挑不出什么短板來。
與老款的W40相比,馬赫40整體給人感覺松弛和飽滿程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并且進一步向著動圈的味道靠攏。而且馬赫40比較難得的一點在于將聲音做得更飽滿的同時,整體并不給人感覺很悶,聲音足夠舒展且有著不錯的通透感,這點在回放大編制作品時會更明顯一些。
而跟我手頭上的Hiby Crystal4對比,馬赫40的調(diào)音更偏樂感而非素質(zhì),整體調(diào)教會更成熟、大氣些,這或許就是老牌對新手的優(yōu)勢所在!
至于跟圈鐵相比,我用的是飛傲的FH7,馬赫40整體感更高,三頻均衡、協(xié)調(diào),而FH7則顯得有點頭重腳輕。
不過馬赫40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價格,小5K的定價對于一款4單元動鐵入耳來說,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有盲狙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