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喜歡堆料的BGVP在今年發(fā)布了一款定位旗艦的單動圈耳機韻,不過定價只有799元。這款韻采用了BGVP自研第三代12mm大動圈,并支持三種不同風格的調音導管更換,同時自帶三個插頭。
如果你覺得單動圈是最能表現(xiàn)一個耳機品牌的調音風格和水準的,那么這款韻是足以了解BGVP的真實實力。
▲相比BGVP之前有點小家子的包裝,韻的包裝顯然是上檔次了,但是不浮夸。熟悉BGVP的人恐怕也發(fā)現(xiàn)了它的LOGO也換了,變得更加復雜了但是也有了較高的辨識度。
▲全家福展示,配件很豐富,除了三種導管,還有三個插頭可直接更換,包括耳塞套也有三種,總而言之是國產(chǎn)HiFi耳機目前的主流高端玩法。
▲非常精致的收納盒展示,不過是白色的,不耐臟。
▲韻的腔體展示,本身是全金屬材質,加上線條分明的邊角設計,視覺效果上更為硬朗。其腔體顏色有灰色和銀色兩種配色,質感很好,設計也算是在眾多3D打印的樹脂腔體里脫穎而出。
▲腔體細節(jié)展示,內(nèi)側很光滑,但是整個腔體厚度略厚,如果不習慣入耳式佩戴的請慎重。
▲換線方案是MMCX接口,因為其腔體是有多個棱面,所以插拔并不費力。
▲線材是4股石墨烯銀銅混編線,擁有560芯Litz同軸編織線,利用石墨烯熔煉提純,和市面上常見的單晶銅混編線還是有較大的區(qū)別。線材本身質感略微偏硬,不過收納指數(shù)良好,雖然略粗,卻無明顯的聽診器效應。
▲插頭更換采用卡扣式拆卸設計,內(nèi)置迷你卡農(nóng)四芯插頭,更換方式簡單方便。
▲以上配件均為標配配件,其中線材包括插頭均可以自定義選擇。
說回耳機本身,雖然是單動圈架構,但它對調音師的考驗一點不低于圈鐵組合。官方購買頁文案詳細介紹了幾個點,比如說音圈線采用的是進口大黑銅包鋁,振膜則是5μ碳元素+15μPU膜復合20μ振膜,磁路系統(tǒng)則是雙強磁釹鐵硼設計,腔體更是雙腔體結構,其中它們對于音質的影響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
說這個主要是有次在分享一款平頭塞耳機時,一老鐵質疑我沒介紹其動圈單元是什么來頭(其潛臺詞就是動圈耳機的音質取決于其單元材質),這下應該明白動圈耳機的大概調音方式了,這種資料,有的品牌會說,有的品牌不會說。不會說的一般是兩種,要么是很牛的被市場廣泛認可了;一種是直接代工的,用料成本較低。
總而言之,說單動圈最容易展現(xiàn)某個耳機品牌的調音水準其實是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的。
▲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如果從單純的參數(shù)來看,18Ω阻抗、106dB靈敏度的BGVP 韻還是屬于易推的。個人用并不擅長音質的華為mate30 直推,其低音的下潛深度以及亮度,包括動態(tài)在內(nèi)都是很不錯的,解析還算干凈,但有些生硬,聆聽民族大鼓會顯得彈性不自然,聆聽架子鼓則顯得金屬味過于明顯。
韻的人聲在mate30上的表現(xiàn)會更自然,有些偏暖,有不錯的亮度,厚度適中,解析干凈但還不夠細膩,女聲齒音上有些過多,整體上是符合“好聲”的標準,有兼具素質與韻味的潛力。若你只是想要一副聽流行歌的口水塞,BGVP韻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說韻易推在其高頻上表現(xiàn)更為直觀,要知道這僅僅是華為mate30,其高頻的動態(tài)和瞬態(tài)都足夠明顯,而且有著不錯的亮度。缺點是延伸感不夠明顯,解析較粗獷,銳利之余毛刺明顯,可以很好的表現(xiàn)小提琴、二胡的部分音色,但多數(shù)時候會覺得細膩程度和柔和感都不夠自然。
▲當我把前端換成Mate+乾龍盛MC01后,BGVP韻的真實水準就出來了,音量開7成就推得非常好。
其低頻展現(xiàn)出了12mm大動圈的天然優(yōu)勢,整體上聲場開闊、動態(tài)自然,量感充沛不轟頭,并且有不錯的氛圍感。細節(jié)方面,下潛較深,彈性遠勝直推,在聆聽民族大鼓時無論泛音還是凝聚感都是自然而清晰的。
從其低頻的表現(xiàn)來說它是一款低頻塞一點不為過,我這用的還是主打原聲高度還原的銀色導管,低頻的解析還有提升空間,不過這掩蓋不住它較黑的背景,其通透感就已經(jīng)足夠駕馭金屬樂隊的這種打擊樂。
在這套搭配上,其人聲是偏暖的,有一定密度感,略微偏厚,但夠舒展,解析偏干凈,音色飽滿亮麗,聽男聲有輕微的溫潤感,把它當做口水塞很合適,屬于越聽越有味道的調音風格。
女聲方面,在我看來比男聲更有韻味,有一定暖聲,但解析更為細膩,齒音自然,相比男聲更為舒展,有口型感,但位置適中,能駕馭不同的女聲。聽蔡琴時略帶磁性,加上和器樂保持良好的層次感,讓人覺得有些箱子味;聽蘇慧倫的時候有些甜美,口齒之間的氣息、假音都那么自然。
如果你聽強解析的女聲會覺得容易疲勞,強烈建議試試BGVP的這款韻。
高頻部分相比手機直推時收斂許多,動態(tài)沒那么迅猛,音色的亮度還可以再亮一點,但延伸感包括順滑度在內(nèi)的基本素質很中正,整體的聲場以及器樂分離感展現(xiàn)出良好的素質,所以通透感和樂感是完全過關的。
細節(jié)上,器樂解析偏直白,毛刺不大明顯,泛音也不算多,好在無論弦樂還是管樂的分布較為均衡,單純的聽一些流行歌曲里的鋼琴、提琴沒問題,但是聽一些協(xié)奏曲、圓舞曲就會覺得器樂表現(xiàn)太過平淡,沒錯,聽它的高頻還得繼續(xù)上推力。
▲最后在對比方面?zhèn)€人選了森海塞爾的IE40PRO,價位差不多,也都是單動圈,后者在森海塞爾的耳機里也算是比較好推的,前端依舊是華為mate30+乾龍盛MC01。
先說易推性吧,BGVP的韻音量開到48就OK了,但是IE40PRO得開到58甚至更高。在相同聲壓下,IE40PRO的低頻彈性更好,背景更黑,氛圍更濃郁,解析自然比不上BGVP的韻;不過后者和IE40PRO一樣并非強解析,只不過它聲底更干凈,解析更強,加上量感更多,所以無論細節(jié)還是整體的通透感會更出彩,但個人覺得不如在其小尾巴上那么好聽,多少是有些偏硬的,這一點不如IE40PRO。
▲人聲方面可比性不高,BGVP韻的解析比IE40PRO要好上至少一個層次,溫潤感更為明顯。后者同樣展現(xiàn)出明顯的暖聲,但密度感明顯遜于韻,只是在風格上更為平淡,質感更為蓬松。
IE40PRO在這套搭配上展現(xiàn)出來的高頻還要暗,風格和其中頻一樣偏直白,如果拋出推力不足產(chǎn)生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其通透感還是欠缺。
因為前文說過BGVP韻的高頻需要換平衡插頭,這里就不做直接對比了。
總而言之,BGVP韻雖然比IE40PRO更容易驅動,但它的聲音終究是在動圈的圈味范圍內(nèi),解析并不算犀利,它的圈味有意的在迎合耳朵,在自然的解析上加了點解析的刺激感。
▲最后的總結
在更換了新LOGO后,BGVP的調音變得更為成熟了,風格依舊是偏流行且易推,只不過在度的把握上有自己的心得和主張。
以這款韻來說,它是保持著大致的三頻均衡的狀態(tài)下把低頻稍微拉低了,推力給足了,它的中低頻既有一耳朵的愉悅,又不失韻味。
購買建議方面,如果你僅僅只是像我說的聽一些流行、搖滾、爵士、民謠類的主流大眾音樂,加上一個小尾巴就可以了,售價729元還是相當有性價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