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聚靈陣主。事情是這樣的,陣主通過寫文也掙了不少京東E卡,算下來也有幾個達不溜了,想想手頭上的索尼a6300已經用了七八年,正好把這些E卡梭哈掉換一個全畫幅的a7m4和相機的配件。本文就是分享一下a6300換成a7m4的體驗,以及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配件,算不上評測,因為我自己的攝影水平確實也是非常業(yè)余,但是還是可以分享一些我作為業(yè)余愛好者的心得體會。
這篇分享其實應該在6月份就發(fā)了,畢竟我在618的時候就已經賣完了相機鏡頭以及大部分配件。不過拖到這個時候也有好處,對于自己配的東西,用了一段時間之后也更有體會了,講起來大概也更能感同身受。
拿到a7m4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和重,雖然作為微單,已經比單反輕了不少了,但是比起我之前用的殘幅的6300,確實重了不少。
不過換了全幅相機之后,確實成像的效果好了很多。雖然陣主的攝影技術有限,但是很明顯也能體會到換了相機之后,照片的銳度和寬容度都有了很好的提升,而且a7m4自帶的幾個直出的濾鏡都已經非常不錯了,不會后期用得也挺不錯的。
另外a7m4還帶了翻轉屏,還能觸屏,操作上也方便了很多,屏幕素質雖然跟其它品牌同價位的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但是比起我的老6300已經好了很多了。另外索尼a7m4的設置和操作界面對于以往的機器也有了不少的更改,作為業(yè)余人士我也看不出來好壞,但是確實需要重新適應一下新的操作界面。
入手了索尼a7m4之后,我也根據自己的情況配了一些配件,在本文中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實陣主的設備說貴也算不上,但是也不算便宜了,所以配件也不能馬虎了。文章中分享的東西可能有的實用,也有的沒啥用,如果大家看我有需要更新升級的地方,也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建議呀~
1、索尼24-105 F4.0 G鏡頭
陣主入手a7m4之后,咨詢了站內拍照不錯的大佬們,大家普遍比較建議的是索尼的24-105或者24-70鏡頭,另外也有大佬建議騰龍28-75。陣主綜合考慮之后,還是覺得寫評測和出去玩的時候拍照可能還是焦段更重要一些,再加上當時618的時候6999的價格確實是挺香的,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入手了索尼24-105 F4的G鏡頭作為掛機頭。
不得不說這個鏡頭的效果真的特別不錯,雖然663g確實有點貴,接到我的索尼a6300上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比我的定焦鏡頭差多少,亮度和銳度比原來的狗頭都好了很多。至于以后,在有預算的情況下,陣主再入新的定焦鏡頭吧,畢竟買一個好一點的鏡頭實在是太貴了。
2、綠聯備用電池充電器套裝
對于有電量焦慮的陣主來說,每次帶相機出門拍照都會在最后絲血工作,隨時面臨沒電的情況。換了a7m4之后續(xù)航雖然好了一點,但是依然無法支撐出門一天的重度使用,所以這一波陣主決定入手一個備用電池了。
陣主入手的這個綠聯NP-FZ100電池充電器套裝里面包含了兩顆電池和一個充電器,總價還沒到一顆原裝電池,在性價比方面真的是沒得說。另外這兩款電池還自帶了一個保護殼,不用的時候可以把保護殼扣在電池上。
相機的充電器可以兼容USB和type-C的接口,兩顆電池同時充電時4小時即可充滿。
按照官方的測試標準,兩塊綠聯電池能拍攝1224張以上的照片,和原裝的續(xù)航區(qū)別不大。實際使用之下,有兩塊電池也能完全滿足一天的重度使用了,若是再加上一塊原裝電池,就完全是高枕無憂了。
3、存儲卡
陣主現在的SD卡還是在用多年前的老卡,手上分別有一張32G的SD卡和一個TF卡卡套用于適配TF卡。
說實話陣主手上這幾張卡配置都不是很高,更沒有現在索尼新出的CFe卡,已經不太能滿足我的日常需求了。不過陣主已經在研究了,還是準備入手一張用于比較高規(guī)格的視頻錄制。
4、斯莫格兔籠套裝
入手兔籠的主要目的還是提升拓展性以及加強對相機的保護。陣主入手的是斯莫格的a7m4進階套裝,里面包含了多功能拓展框、HDMI線夾、阿萊上手提和螺紋側手柄。
斯莫格的兔籠做工還是非常不錯的,產品細節(jié)毫無瑕疵。金屬的材質給相機提供了足夠的保護,但是在黑色噴漆之下質感也非常不錯,也沒有金屬的毛刺和銳利邊緣,手感也是極好。
有了兔籠之后,首先就是相機不用再安裝快裝板了,作為強迫癥的我,每次給相機安上快裝板之后都有一種難受的感覺,因為裝上快裝板之后相機放桌面上總是放不平...但是兔籠是自帶快裝板的功能的,所以現在相機放桌上終于平了。
當然,斯莫格這款兔籠除了強大的擴展功能,還有很多小心思。兔籠的很多拆卸工具都通過磁吸的形式貼在兔籠上,省得我們平時經常要找了。另外兔籠也沒有影響到電池、存儲卡、數據接口等各個槽位的開關,屏幕外翻時也不會被兔籠阻礙,各個位置都恰到好處。
套裝里面還帶了兩個手柄,分別是上手提和側手柄,上面的擴展位也不少,不過手柄應該是在拍視頻的時候用處會比較多,目前陣主視頻拍攝還比較少,屬于是未雨綢繆了。
5、斯莫格腕帶
索尼的相機其實都會自帶肩帶,而且質量也還可以,唯一的問題就是肩帶有時候本身就挺礙事的,比如說架三腳架拍攝的時候,肩帶就成了經常會絆到的東西。而自帶的肩帶拆卸又比較困難,所以我就買了一個斯莫格的腕帶用作替換。
首先,斯莫格這款腕帶的拆裝特別方便,在不想用的時候,很簡單就能拆下來,需要用的時候也可以隨手安裝。
另外,腕帶的手腕接觸部分還填充了EVA材料,非常柔軟舒適,即使把整個相機都掛在手腕上也不會有勒手的感覺。
6、斯莫格三腳架+云臺
陣主手頭已經有幾個三腳架了,這次又一起買了個新的斯莫格的三腳架,承重和穩(wěn)定性都相當不錯,而且還配了球頭和阻尼兩個云臺,兼顧了拍照和視頻。
斯莫格這款三腳架最小的收納尺寸是40cm,最高的高度可達180cm。除了正常放置相機拍攝之外,在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將中軸倒置后進行低角度的拍攝。
另外這款三腳架配的球頭云臺可以進行各方向的360°旋轉,角度調整也非常靈活。
當云臺更換為阻尼云臺的時候,則是在調整的時候會帶些許阻尼,在拍攝動態(tài)視頻的時候,角度轉換會非常勻速,效果更加絲滑。
7、斯莫格無線多功能拍攝手柄
這個手柄也算是陣主的新玩具了,既可以用來當桌面三腳架,也可以出門的時候當作可伸縮的手柄,功能非常豐富。
這款手柄在三腳架形態(tài)下的承重為1.5kg,手柄延長形態(tài)下承重為0.5kg,其實是撐不住陣主的a7m4相機 + 24-105G鏡頭的,不過用來搭配時尚的APS-C微單就再好不過了。這款手柄非常適合日常出行的時候配合我的老相機a6300使用,非常輕便好用。
另外,這款手柄還配了一個遙控器,在外面拍合影或者自己拍一些小視頻的時候就更方便啦。
8、馬小路桌面三腳架
除了斯莫格的無線多功能手柄之外,陣主還有一個馬小路的桌面三腳架用于拍攝,這個三腳架目前貌似已經停售了。這個三腳架功能比起前面斯莫格的多功能拍攝手柄少很多,但是能支撐住我的a7m4相機 + 24-105G鏡頭,所以平時拍桌面的時候會偶爾用到。
9、Boling便攜補光燈
陣主家比較小,實在放不下大燈,所以目前主要用的是boling的便攜補光燈,這個燈除了亮度一般之外,各方面的可調性其實挺不錯的,基本上也能滿足日常的使用。
這款燈帶有360°可調的支撐系統(tǒng),基本上能進行各個角度的打光,靈活性非常不錯。
另外,這個燈也能調節(jié)亮度和色溫,讓照片出現不同的效果,功能也挺不錯的。
10、斯莫格小型打光燈
斯莫格的這款桌面小型打光燈可玩性也非常豐富,平時在桌面上拍攝一些小物件也非常有用。
這款小型打光燈的主體是燈珠,再加上配套的三腳架、濾光片、柔光罩、束光筒、四葉遮光板等配件,一套里面分別有三件,使得拍攝的時候可玩度非常高。
安裝好之后,根據不同的配件,斯莫格這款小燈也會有不同的打光風格,再配合4檔可調的亮度調節(jié),很輕松就能拍出很有氛圍感的照片。
另外這款斯莫格小燈還帶了8種顏色的色片,通過更換不同的色片,可以營造不同氛圍,照片風格就更加多樣了。
11、綠聯智充魔盒
陣主最近又給自己更換掉了老式的插座,新入手了這個綠聯的智充魔盒,放在桌面上科技感十足,和我的筆記本色調也更搭。
這款綠聯的智充魔盒一共有7口合一,分別為3個type-C口/1個USB-A口/2個5口插頭/1個兩口插頭,采用了氮化鎵技術,100W的功率可以滿足陣主桌面上手機、電腦的使用。
陣主桌上的東西并不少,升降桌、臺燈、電腦、便攜屏、手機等等,不過綠聯的智充魔盒已經都能夠用了,現在放在桌面上還是挺不錯的。
12、曼富圖攝影包
當然,相機包也是必不可少的,陣主一直用的是眾測的曼富圖攝影包,外型時尚,也非常實用。
好了,本文就到這里啦,歡迎大家一鍵三連,也可以在評論區(qū)繼續(xù)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