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設計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我個人對于顯示器還是比較挑剔的,職業(yè)使然讓我十分看重顯示器的色彩表現(xiàn),確保在前期設計的時候可以把顏色控制的更準確,中期印制的時候才好要求師傅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校色,最大限度的降低成品和設計稿之間的色差。
最近幾年我比較關注明基的顯示器產(chǎn)品,尤其是面向專業(yè)設計群體的PD系列,主打的就是準確的色彩呈現(xiàn)和高效的設計體驗,出廠前對每臺顯示器逐臺校色,針對不同行業(yè)的設計軟件定制有專門的顯示模式,還支持M-Book蘋果原生色彩等等。最近剛好幫朋友的公司設計畫冊,這臺專業(yè)的設計顯示器又一次提升了我的生產(chǎn)力。
包裝采用傳統(tǒng)的瓦楞紙箱子,箱體印刷的內(nèi)容比較簡潔,除了明基LOGO之外,只有下方的“Designer Monitor”字樣格外醒目。
箱子側邊的不干膠標簽標記有顯示器的技術參數(shù)和制造商信息。
包裝內(nèi)容非常豐富,包含有顯示器、支架、底座、背部接口蓋板、電源線、HDMI線、DP線、USB-Type B線、Type C線、OSD控制器小熱盤和使用說明書、校色報告等紙質文件。
使用前需要把顯示器組裝起來,操作也很簡單。將支架底部的卡槽對準底座上凸起的卡扣,從底座背部用螺絲固定好。螺絲上帶有用于旋轉的小撥片,不需要借助工具,徒手就可以操作。接著將支架頂端的方形面板對準顯示器背部的方形凹槽,用力按壓進去,卡扣自動鎖緊固定。需要拆卸的時候按下凹槽下方的按鍵,卡扣松開以后就可以取下來。
顯示器背部預留有標準的VESA掛孔,可以搭配液壓支架使用,解放桌面空間。
單從外觀來看,這臺顯示器的設計可能并不討喜,在追求輕薄和極窄邊框的主流審美下反倒顯得有些笨重,但對于從事設計行業(yè)的專業(yè)用戶來說,應該會稱贊它“真香”,設計顯示器作為生產(chǎn)力工具不會經(jīng)常移動,厚重的設計反而可以提高它的穩(wěn)固性。機身整體采用霧面灰色,輔以磨砂質感,沒有多余的點綴,就連底座都是規(guī)整的圓角矩形,工業(yè)感拉滿。中性的顏色搭配磨砂質感能夠減少反光,使注意力更能集中在屏幕上。
從型號命名不難得知,正面搭載一塊27英寸的霧面屏幕,能夠有效減少反光。側邊框延伸到與屏幕平齊,在周圍形成一圈包裹,屏幕四周仍然有幾毫米的BM區(qū)域。不過總體來看,上左右三個邊的邊框已經(jīng)做到了很窄,點亮以后的那種視覺沖擊感還是有的。
下方邊框稍寬并凸起于屏幕,原因是需要收納排線和預留OSD按鍵的空間。中間明基的LOGO也直接去掉了,只在右側預留有幾個OSD按鍵的指示燈。
OSD按鍵設計在右側背部的位置,用手向后摸就可以夠到,不僅保持了視覺上的簡潔,并且個人認為向前按要比向上按更直觀一些。
在機身右側還專門預留了三個接口,分別是Type C、USB 3.2和3.5mm耳機接口,方便日常使用的時候連接一些外設。
顯示器背部除了上方亮面質感的BenQ字樣之外也沒有其他多余的裝飾,一整塊霧面質感的蓋板覆蓋。最下方是顯示器接口區(qū)域,專門留出一塊凹陷的區(qū)域,連接好線材以后把蓋板裝上,可以遮擋住各種插頭,也方便桌面理線。
接口插槽的位置向上,包含有兩組USB 3.2接口、兩組USB-Type B接口、OSD控制器接口、HDMI接口、DP接口和Type C接口;另外一側是三孔電源接口。
顯示器支架從之前的寬扁方形改為圓柱形,我個人倒很喜歡這種新風格,上半部分套筒比下半部分稍粗,有些類似于液壓機的結構,沒有金屬滑軌裸露在外面,一體性更強。支架后方設計有導線的小孔,把連接的線材從小孔中傳過去,起到收納的作用。
配套的底座也做了改良,不再是之前那種后高前低的梯形結構,而是一塊薄薄的圓角矩形。雖然照顧到支撐穩(wěn)定性,底座面積還是比較占用桌面空間,不過平坦的底座上方也可以收納一些小的物件,比如卡包、手機之類的。
顯示器本身也采用人體工學設計,搭配支架可以實現(xiàn)上下11公分的升降調(diào)節(jié)以及前后20度的俯仰調(diào)節(jié),方便用戶根據(jù)桌子環(huán)境和坐姿進行調(diào)節(jié)。
如果需要當做副屏使用,也可以旋轉90度變?yōu)樨Q屏模式。
作為一臺專業(yè)級的設計顯示器,它的屏幕才是關注的重點。這塊27英寸的屏幕采用常見的16:9比例,4K分辨率,支持99% sRGB和Rec.709色彩標準,10bit色彩深度能夠準確的呈現(xiàn)出10.7億種不同的顏色。在普通模式下它的亮度為250nit,開啟HDR之后可以達到350nit亮度。也正因如此,這塊屏幕獲得了Pantone色彩機構的專業(yè)認證。結合實際體驗來看,無論是PC主機或者是Mac電腦都有不錯的顯示效果,并且能夠兼容Adobe家族和Corel家族的專業(yè)設計軟件。
對于設計工作來說,分辨率也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顯示畫面的細膩度和畫面范圍。比如在日常修圖的時候可以更清晰的看到照片的細節(jié),利用軟件加以修飾完善;或者在設計大尺寸網(wǎng)站Banner的時候,也可以100%預覽效果,不需要頻繁調(diào)節(jié)畫布比例。
得益于這塊高素質的屏幕面板以及明基獨家AQColor技術調(diào)校,明基PD2705U的色彩表現(xiàn)也讓人滿意,每一臺顯示器在出廠前都經(jīng)過了嚴苛的測試并有附有校色報告,我的這臺Delta E為0.4836。另外明基還為這臺顯示器加入了屏幕均勻補償技術,通過智能演算法對亮度和色彩均勻度進行補償,確保整塊屏幕各個位置的色彩準確且統(tǒng)一。
上述這些技術優(yōu)化對于設計從業(yè)者來說應該算是物理級外掛加持,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更準確的把握顏色,呈現(xiàn)出客戶滿意的效果,并且到了中期印刷的時候也能夠作為標準化參考。
以上是兩組樣張原圖與顯示效果翻拍對比,排除相機翻拍因素的干擾,就實際觀看而言,顯示效果與原圖的色彩十分接近。
剛好最近拿到一套Datacolor校色套裝,索性就用24色標準色板與顯示器進行對比,同樣都是相機翻拍的顏色效果,可以看到明基PD2705U顯示的顏色和標準色板基本接近。
在較暗光線環(huán)境下顯示一張純黑色的圖片,屏幕沒有明顯漏光的現(xiàn)象。
IPS屏幕的可視角度向來都不錯,從側邊觀察也沒有明顯泛灰或者變色的情況。
除了常用的sRGB和REC.709色彩標準之外,這臺顯示器還支持M-Book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顯示的色彩更接近于蘋果設備的原生色彩,與Macbook、iPad的色彩保持一致。蘋果的設備多用于設計行業(yè),一致的色彩顯示也可以幫助設計師把握顏色。
針對不同行業(yè)的需求以及所需軟件的特性,明基PD2705U還設計了四種專業(yè)的設計模式。其中,CAD/CAM模式是與SOLIDWORKS共同開發(fā),能夠增強線條的銳利度和對比度,方便創(chuàng)作者更清晰的看到圖形中的細線條,適合建筑設計和建模工程師;動畫設計模式支持10級亮度調(diào)節(jié),在提亮暗部的同時亮度不會過曝,適合3D設計師渲染動畫或者視頻剪輯師調(diào)色使用。另外還有暗房模式和雙色彩模式,我自己很少用到,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日常需要調(diào)節(jié)模式的時候,除了通過機身背部的OSD按鍵控制,也可以從外接的OSD控制器小熱盤操作。圓盤周圍有五顆獨立按鍵,搭配中間的旋鈕,操作很方便。另外也可以將自己常用的模式保存在1、2、3快捷鍵上,便于在工作中快速切換。
擴展性也是這臺顯示器的特色之一,它支持PIP/PBP功能,支持以左右分屏或者畫中畫的形式同時顯示兩臺主機的畫面,4K分辨率分屏顯示也不會特別雞肋。搭配KVM功能,可以通過一套鍵鼠分別控制兩臺主機,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節(jié)省桌面空間。
機身背部和側邊的USB 3.2接口可以連接USB設備傳輸數(shù)據(jù),設計工作者也總是免不了需要拷貝一些源文件和照片之類的,傳輸速度自然不能拉跨。
全功能Type C接口不僅可以連接筆記本傳輸視頻音頻信號,同時還可以為筆記本提供65W反向充電,如果主力機用筆記本的話,拿取只需要插拔一條線材。平常也可以為手機或者其他設備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這臺顯示器還預設有四種低藍光模式,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都能夠保護眼睛健康,通過DC直流技術減少頻閃。
結合最近設計工作的需要,這臺專業(yè)級顯示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它的外觀ID略顯呆板,也沒有華麗的RGB信仰燈效加持,低調(diào)內(nèi)斂的外觀像是一位沉默的紳士。但它卻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27英寸屏幕素質很高,4K分辨率、99% sRGB色域,支持M-Book原生色彩模式、四種專業(yè)設計模式等等,對于設計從業(yè)者來說都是提升生產(chǎn)力的亮點。另外它還支持PIP/PBP模式,配合KVM功能同時連接兩臺主機;搭載豐富的擴展接口,全功能Type C支持65W快充,USB 3.2接口傳輸高效。
4000元左右的售價對于普通家用來說略顯奢侈,但是對于行業(yè)辦公人群來說,提高色彩精準度、提升工作效率才是他們的核心需求,而明基的PD系列也正是為這類用戶開發(fā)的,因此我們不能從家用顯示器或電競顯示器的角度去單一的評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