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收到四川成都弱水公司送測的圈鐵QT7PRO(799元)和5動鐵耳塞BR5MK2S(1500到2000元),試聽期間,覺得這兩款耳塞都有著很不錯的音樂性,也都很干凈,是我個人喜歡的。兩者區(qū)別是QT7PRO暖聲一些,人聲飽滿突出一點,聲場表現(xiàn)相對普通,而BR5MK2S則相對冷峻,聲場完整,高音更為晶瑩。
這兩款耳塞在我手里放了近3年,時不時會拿出來聽聽,或是用于競品對比參考。如今,它們除了腔體嶄新,線身都已發(fā)黃了。這次趁著QT9MK2S(上圖左一)來臨,再拿出它們對比下,順帶也看下弱水是否進步了。
透過包裝盒,能隱約感到是個不便宜的東西。表面“裝修”再華麗些,就很榭蘭圖了。
使用的是高檔耳機中較為常見的1圈4鐵結(jié)構(gòu)。內(nèi)置1枚濰坊歌爾聲學(xué)的10mm超1特斯拉級動圈單元和4枚美國樓氏動鐵單元。
弱水QT9MK2S在1000到1500元間的性價比名號據(jù)悉也源自于此。
內(nèi)部陳列挺好。
關(guān)于該型號的標準版,看官方說明是有兩條耳機線,其中一條帶麥,但不知為何,實際是只有一條線。
好的是給了一條售價49元,做工也還不錯的Type-c轉(zhuǎn)3.5轉(zhuǎn)接線。
收納盒的設(shè)計似乎是參考了索尼的IER系列,表面帖了皮,看著挺酷的。尺寸和質(zhì)感給我感覺也都不錯。
以現(xiàn)有的設(shè)計方案來說,這個銀色小圓柱的磁力是有些太普通了。
耳塞整體外觀不驚艷,但做工不錯,折騰了幾天,我也沒看出它有啥毛病,質(zhì)量可靠。
QT9MK2S的腔體由鋁合金面板與有機玻璃底殼所結(jié)合,在業(yè)內(nèi)較少見。面板色澤均勻,耐看,品牌logo點綴的恰到好處。
這款耳機的腔體尺寸在繞耳式耳機中算是小的,相信不論男、女都能輕松舒適的戴好。
耳掛的彎曲幅度,硬度,基本輪廓都很講究,不論美感還是日常使用,我個人都很滿意,另外這耳掛的外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聽診器”效應(yīng),戴著它干雜活,外出遛彎都沒問題。
尼龍線身最近有些流行,從中低端到高端都有見。
我手里的三條弱水耳塞雖都不是極好推,但滿足正常人對實際聽感聲壓的預(yù)期,毫無問題,即便不用“小尾巴”,就手機直推,開至七八成音量,也是可以“過癮”的。
關(guān)于QT9MK2S的聲音:
官方附贈了3種耳套,其中均衡套和通透套都不錯,是真正能感到耐聽,且高解析的,但郁悶的是我聽了好幾天的黑藍拼接套(位于小黑盒子里),所以,我連著好幾天都沒法完全愛上它。
這個套下的QT9MK2S,低音量感會很明顯,但過于松弛,使得中下盤頻域解析變差,而且,三頻結(jié)像也變得很怪,時不時會有脫節(jié)感,順滑度由此降低。至于高頻解析、人聲韻味這些就更是無從談起了。不過,偶爾碰到錄音良好的音樂,仍能能令我“耳”內(nèi)一亮,很給力??傊惶扑]這種套。
連煲機帶折騰前端和曲子,最后換上了“均衡套”,這下,一切都好了。下面總結(jié),末尾對比競品。
1、帶有弱水品牌特色的聲音風(fēng)格,松弛,精巧,較內(nèi)斂,很耐聽,很“小家碧玉”(規(guī)模感不大)。這方面與弱水早期產(chǎn)品QT7PRO和BR5MK2S算是一脈相承。
2、聲場的橫向與縱深明顯優(yōu)于自家千元內(nèi)圈鐵QT7PRO,加之中高音上乘的分離度,讓它更適合表現(xiàn)采樣豐富的音樂作品。
3、人聲口型不突出,相對QT7PRO的人聲能量也有一定“削減”,口型變得內(nèi)斂,好在柔和耐聽,另外,基本感覺不到有人聲“年齡”上的傾向性,男女聲都很自然,只是有時會欠缺更好的通透性和力道,此時可能需要提升前端予以強化。
4、凝聚力(密度感)在1000到2000元價位上較為不錯。
5、高音解析不錯,亮度、自然度都可圈可點,既準確,又有不錯的毒性。不過,不同前端下,它的高音聽感也會有所不同,有時會很生硬,似有過推跡象(接某款大推力播放器時),有時又會非常迷人(VIVO T1+弱水附贈的小尾巴),光是感受器樂的分離度都能口水流一地。
6、低頻量感稍大,但大得恰到好處,在耳內(nèi)膨脹得也很舒服。下潛深度也很不錯,再勁爆的曲子也能很安逸享受,但對低音要求“很高”的話,這個低音的動態(tài)和質(zhì)感,我覺得是還有再提升的空間,你可以通過調(diào)整前端,或更換耳機套,如AET07,去加強它的低頻素質(zhì)。
總體上,我覺得弱水QT9MK2S對前端的反應(yīng)還挺靈敏的(咱也是頭次見),它本身很純粹,似一面鏡子,可以很快就把前端特性傳遞給你。
我從大推力便攜無損播放器到安卓手機+弱水小尾巴,再到蘋果手機+天使吉米小尾巴,再到蘋果手機+蘋果原裝小尾巴,真就是前端不同,它也跟著不同。
前端動態(tài)好,它就力氣大,顯得有肌肉(飽滿渾厚);前端平衡樸素,它就更多展現(xiàn)“分離度”(解析)和“女聲毒性”。
競品(包括自家的5動鐵BR5MK2S和未出鏡的索尼XBA-Z5)參考與對比:
首先,上圖這三款圈鐵耳機都是我喜歡的。
一、KINERA FREYA一直是我的1000到2000元推薦型號,飛傲蜚聲EA3,299元,顛覆常人對聲價比的理解,至今仍可以放在500到600元。
FREYA一耳朵爽朗,像是“著黑皮衣的殺手”,線條明晰稍硬,背景很黑,密度大,器樂的層次感、全頻均衡性、順滑感都非常好,低音量感適中,不如QT9MK2S的氣氛感來的熱情。論凝聚力和解析力,它至今仍是超出1500元的水準,只是這貨有些冷聲,偶爾會刮耳,從耐聽的角度來說,可能需要多考慮下對音量的控制和與之搭配的前端。
QT9MK2S的人聲清晰度接近FREYA,F(xiàn)REYA在銳度和密度上略有優(yōu)勢。QT9MK2S的全頻寬松度和音色的舒適感更好,因此,大多時候,它的聲音都更為溫潤,沒有為了“解析”去拔高或強化某些頻段。
二、蜚聲EA3的聲場是上圖中三個圈鐵耳機中最小的,但不對比的話,這可能壓根不是個問題,因為它的縱深和高度感很不錯,聽著很立體。此外動態(tài)好,夠勁。EA3的低音聽感渾厚,人聲會有點受限,比如口型有時會略微模糊,繼而影響全頻的順滑感,它高音延伸倒是很不錯,與一些中高檔圈鐵耳機也是能打一打的,可見功底。
QT9MK2S與之對比,由于橫向聲場大不少,因此,它對各類音樂的包容性也會比EA3更強。另外,作為對比,我發(fā)現(xiàn)弱水這款耳塞在圈鐵銜接的自然度上比EA3好挺多。
三、索尼XBA-Z5的人聲是這次所參考的耳機中,最“遠”的,除了低音形態(tài)飽滿,其他都是很縹緲,換個詞是“精巧細膩”。
與弱水QT9MK2S對比,Z5的高音細膩度,定位感是更好的存在,其泛音質(zhì)地更為唯美,但呈現(xiàn)的規(guī)模感和亮度可能不太如QT9MK2S。至于人聲和低音,Z5的表現(xiàn)手法就太個性了,少了HIFI耳機所常有的“自然均衡”,因此,對喜愛“雜食耳機”的人來說,Z5可能是很糟的,而QT9MK2S則是更合適的選擇。
四、弱水BR5MK2S的三頻順滑度(銜接自然)在動鐵耳機中算比較牛的,聲場也比較規(guī)整,立體感十足,另外,音色俊秀,亮度很不錯,聽著特“水晶”,而且自然度也挺棒,貌似它早已停產(chǎn),目前是BR6?。
與QT9MK2S比較,兩者素質(zhì)互有勝負,但更多還是聲學(xué)結(jié)構(gòu)所引發(fā)的音色差異。如果你追求全頻的精致感,那我覺得BR5MK2S更好。畢竟,它沒有多余的能量,任何結(jié)像都更為凝練和精美,此外,低頻量感剛剛好,質(zhì)感很好,這種恰到好處的低音也更適合詮釋音樂中的“速度”。QT9MK2S比這款5動鐵耳機,主要差異就是低頻,然后是橫向聲場的聽感,最后是人聲。我覺得它低頻質(zhì)感還稍稍差口氣,隱約會有種欠缺沖擊的感覺,也可能需要前端稍微提升下。不過,通常來說,還是過癮的。橫向聲場略大于BR5MK2S,中高音的器樂分離相對更好一點,人聲很自然,但口型線條不夠銳利,它的中頻到低頻背景相比BR5MK2S不夠“黑”。
綜上,QT9MK2S除了聲場的高度感和人聲口型的明晰度還稍有欠缺,其余我覺得都做的很好,個人最滿意的是它身為“圈鐵”,但卻有著非常自然溫潤的聲音,而這也是以往我所接觸到的此類耳機中所罕有的,算是開了眼,比較有新鮮度,值得久聽。
(文章行進間,一直用它聽的是竇唯《再續(xù)鏡花緣》,基于蘋果手機+蘋果原裝轉(zhuǎn)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