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家里的咖啡器具
N年前買的德龍玩具半自動機、虹吸壺、摩卡壺這些都被封印了,上面這3個是這2年買的手沖、膠囊機和德龍經(jīng)典的22.110全自動咖啡機,入手渠道是網(wǎng)易考拉2199好像。主要是每天早上來一杯美式效率很高,但是做意式濃縮總感覺不是很到位。
去年3月下手了這臺sage878半自動咖啡機。其實開始是想入手惠家的KD310的,但是量了下尺寸放咖啡的柜子上空間有限,而且SAGE878的顏值完勝,雖然我知道出品肯定比不上KD310了。
德亞入手記錄:
商品小計: |
¥4290.38 |
配送費: |
¥ 0.00 |
小計: |
¥4290.38 |
促銷優(yōu)惠: |
-¥171.62 |
預估進口關稅: |
¥390.42 |
總計: |
¥4509.18 |
訂單匯總 |
金額 |
最近我看到了推送感覺又便宜了很多,另外還有一個大家比較常見的型號就是SAGE870,綜合來看也并沒有便宜多少,而且現(xiàn)在878的價格又優(yōu)惠了很多 還是直接上878感覺更好。主要878的快速加熱比較實用,開機幾秒鐘就預熱成功就可以做咖啡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
sage878本體不銹鋼本色,材料非常的厚實質(zhì)感非常不錯,德亞只有銀色和黑色可選。澳洲那邊好像還有紅色和白色的款式喜歡的可以找找。
全套配件提供的很全,到手可以直接開工,4個粉碗(包括1份、雙份和2個加壓粉碗)、打奶缸、刷子、粉錘、53mm手柄等一堆配件。
sage878的旋鈕、按鍵非常簡單:開關、菜單、選擇和單份、雙份按鍵。
左側研磨度調(diào)節(jié),旋鈕阻尼適中,調(diào)節(jié)粗細其實自己感覺跟使用的咖啡豆有很大關系。通過這個粗細旋鈕和前面板的研磨時間旋鈕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多調(diào)試幾次。
右邊水的控制旋鈕,只有左旋和右旋2個檔位,分別是出水和蒸汽功能。
下面左側是出粉口,右側是出液口。出風口一個模塊通過手柄的凸起往里面推來開啟磨粉操作,自動進行設定的時間研磨,如果中途想停止研磨只需要推一下手柄按壓這個模塊就行非常方便。
底部水槽容量很大,多余的咖啡液和打奶后的泄壓水蒸氣全部擊中在水槽中。經(jīng)常做咖啡的話2-3天把積水倒掉龍頭沖一下,然后用抹布一擦就干凈了。
界面按鍵
不過界面是英文的,好在都是簡單易懂的應該問題不大,如果有問題可以參見下面視頻的UP主的介紹。
其實除了外面的左側粗細調(diào)節(jié)旋鈕,在內(nèi)置的圓錐磨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不過我還沒有調(diào)節(jié)過。
最上面的豆倉容量也非常大,最上面的蓋子周圍有一圈硅膠密封性很好。容量大概一包454g的咖啡豆能倒5-6次左右具體沒有測算過。
水箱
水箱隱藏在咖啡機的背部,容量也是足夠大。其實咖啡機是附送了一個濾芯的主要是怕水的雜質(zhì)過多屬于耗材。不過我加的水是從凈水機中過濾的水所有濾芯就不用了。
電子秤
電子秤本來用的老婆烘焙的,后來發(fā)現(xiàn)稱小劑量的東西不是很精確,然后平時還要搞一搞手沖咖啡就買了這個帶計時的泰摩電子秤。
主要做濃縮的時候用來控制咖啡的出品量,比如在做2份濃縮咖啡的時候,把shot杯放在電子秤上,當顯示33-34g量的時候關閉咖啡機,等到最后的咖啡液流完差不多正好36g。
我買的是四槳的木質(zhì)布粉器,淘寶小店68元買的,具體一字、四槳等類型具體區(qū)別我不填清楚,感覺都是用來均勻按壓抹平咖啡粉的應該都差不多,具體看自己喜好了。
我買的這種橡膠的壓粉墊,淘寶小店18元入手。完全是增加儀式感。另外可以順便承接一下漏出來分咖啡粉,還有就是隔幾天到龍頭下水沖一下一擦就干凈了非常好打理。
另外還有這個木質(zhì)的高級壓粉座看起來比較高級,差不多都100元左右,我目前還沒買
拉花杯
左側:878自帶 右側:自購
左側這個SAGE878自帶的打奶缸,差不多是450ml的,一般我自己喝雙份濃縮拉花用這個杯子。右側這個黑色的是淘寶小店30+元購入350ml,優(yōu)點是內(nèi)壁有刻度線,杯子外面還支持自定義刻圖案。
另外官方海外購我還看到有溫度顯示的奶缸可以選擇,不過價格有點略貴,我自己全靠手摸來控制溫度。
自己做奶咖購買的香草糖漿,優(yōu)點是還配送了壓頭,做咖啡的時候有種咖啡店了,滋滋幾下感覺很好。達芬奇好像是星巴克這種咖啡店的原料供應商?右邊的這2個焦糖和巧克力醬是分裝試用裝,非常適合家用。平時搞點奶油上面淋一點糖漿可以用很久。
夏天外出自己做一杯冰咖啡專用,單獨透明的塑料杯100套差不多60元左右,如果加上杯套和密封紙這些大概100左右吧可以用很久。有一次晚上臨時開會我?guī)Я艘槐?,同事都問我哪里又開新咖啡店了包裝沒見過。
個人感覺這個對于在家自己做咖啡非常關鍵,也是無意間看到B站有人推薦的。主要是一開始做咖啡的時候經(jīng)常有時候會出現(xiàn)“通道效應”,簡單說咖啡機水流擊穿了咖啡粉碗中的咖啡,造成水都從通道內(nèi)直接流下到了杯子中,表面上看到萃取的咖啡液克數(shù)達標了,其實粉碗中的咖啡并沒有被充分萃取,造成自己做的咖啡總感覺跟店里差點意思。后來我在B站看到后果斷下單購入了,到手后直呼NB,通道現(xiàn)象直接看不到了,萃取時咖啡液也是非常均速的流下來,最后看萃取后的粉餅也是萃取的比較完美的。
我的理解分水網(wǎng)的原理:本來密度不高的咖啡機水孔中的水流通過分水網(wǎng)進一步的分流,使得萃取的水流能夠均勻的通過咖啡粉最大限度的萃取咖啡液。
這個分水網(wǎng)購買的時候要根據(jù)自己的手柄粉碗尺寸來選擇大小,另外分水網(wǎng)還有網(wǎng)孔密度的區(qū)別,具體我是直接讓老板推薦的。個人感覺這個小小的分水網(wǎng)可以極大的提高咖啡液出品的質(zhì)量。
便宜的小杯子,主要還是提高儀式感,可有可無完全可以用別的小杯子替代。由于SAGE878中間部分不是很大,而且萃取的時候我還要加一個電子秤,有時候杯子太大放不小我就直接用這個shot杯來先接濃縮咖啡然后再轉移到大杯子里去。
大冰格
冰箱自帶的冰格一般都非常小,做冰咖啡一會冰就全化了,咖啡就會變的很寡淡。于是我找了這種硅膠的大冰格。做出來的冰塊尺寸大概5*5*5cm左右,一杯咖啡放一塊喝完都基本沒什么變化,而且這種硅膠的非常柔軟很容易脫模。
咖啡機放置的位置上方有個吊柜,造成頂部的吊燈光線被遮擋,這個咖啡角落太暗,我又不想再多出線材影響整體。于是就找了一個無線充電的磁吸燈條。主要就是做咖啡的時候開一下,一次充滿可以用很久。另外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色溫和亮度,磁吸在燈的底座上平時還可以隨拿隨放到別的地方照明。
太高級的我也沒買過,一開始我是買的辛鹿咖啡的豆子還可以,主要是量大便宜。后來去年雙十一買了柯林的所有品種的咖啡豆都試了一下,感覺柯林的意式濃縮咖啡豆很不錯,現(xiàn)在主要用來SAGE878做濃縮咖啡,柯林的美式咖啡豆放在單位的德龍22.110每天早上做美式配早餐喝。價格上柯林的稍微貴一點,都物有所值吧。
基本就是濃縮咖啡加牛奶和不同糖漿的配置,關鍵主要還是濃縮咖啡的出品和奶泡打的怎么樣。打奶泡的手法、時間、溫度感覺還是要多打、多練、多嘗試才會有經(jīng)驗,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喜好了,奶油、糖漿等別的東西都屬于錦上添花。
上面的圖是夏天買了個椰子,倒出純椰汁然后倒入濃縮咖啡的冰椰汁黑咖啡。去年夏天生椰拿鐵也很火,我買了很多包的生椰奶原料,倒入濃縮咖啡就是一杯生椰拿鐵。1kg25元每袋可以做4杯,每天喝的話性價比很高。
sage878的蒸汽噴頭原裝的是4孔的,其實是完全夠用的。淘寶上還有3孔、2孔的第三方噴頭可以買來替換,如果你有需要的話。
其實打奶泡簡單總結就是,一開始噴頭放置在奶液的表層,讓牛奶融入足夠多的空氣,這時候可以看到奶液的位面會有明顯提升,這時候調(diào)整噴頭到奶液下部,調(diào)整奶缸和噴頭的角度,是奶液盡可能快的旋轉起來,通過氣流切割一開始進入牛奶的空氣。奶泡打的越細密越順滑之后拉花就簡單。
近期拉花
總的來說,這一年使用SAGE878還是非常滿意的。最近看到值友推送價格都不到4000了感覺被背刺了,想起來買了1年了還沒有曬過。
每個品牌的每種豆子,以及不同烘焙深度都需要單獨調(diào)試粗細、研磨時間。
別的配件基本都可有可無,最好還是買一下分水網(wǎng),感覺出品質(zhì)量提升好幾倍。
咖啡出風口有時候咖啡粉會彈到粉碗外面。
咖啡機預熱非??欤_機幾秒就能直接做咖啡,5分鐘就能完成一杯拉花拿鐵。
整體外觀顏值、尺寸很不錯,時候比較小的咖啡角落。
直接使用凈水器的水,應該就不用裝自帶的濾水器了,后期基本沒什么耗材。
打奶泡開頭幾秒是水流,蒸汽頭是4孔的,家用完成一杯拉花是完全沒問題的,主要還是看打奶泡的手法,最近感覺有點經(jīng)驗了。
不足的地方仔細想了一下,價格雖然比國行便宜很多不過沒有保修。還有就是界面是英文的,不過網(wǎng)上教學的還是很多的,實在不習慣我看到B站還像有一個UP主有中文面板可以買,自己替換下也該也問題不大。還有就是蒸汽相對商業(yè)機還是相對弱了一點,不過多用多學習多實踐掌握手法后完成一杯拉花我感覺也不是很難。
4K價位針對家里空間有限的咖啡角來說還是值得推薦的,日常自用、待客完全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