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這幾年,就沒有帶孩子出去旅游過。沒辦法家里有上小學的神獸,班主任哪都不讓去?,F(xiàn)在又有嚴重的趨勢,就是在本地區(qū)也不能去人多的地方。想著怎么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安全,是我一直很苦惱的問題。遠處不能去,只能周邊撒撒歡。每個星期我?guī)缀醵紟Ш⒆尤ソ加?。早上吃過早飯,出發(fā)到了目的地,玩一兩小時左右,太陽就變得厲害起來,肚子也開始咕咕叫了,著急忙慌的往回趕著吃飯。最近特別流行戶外露營,我家孩子看了羨慕的不得了,作為老父親一定要給安排上。因為以前有過傳統(tǒng)搭帳篷的經歷,真是太麻煩。這次我關注的點,就是易操作,體積小,攜帶方便。最終看上了一宿戶外露營一鍵自動搭建充氣帳篷和一宿自動充氣懶人沙發(fā)。
收到帳篷和懶人沙發(fā)已經下午3點多了,沒有隔夜就迫不及待的和孩子去外面支帳篷了。知道帳篷和沙發(fā)都是充氣的,體積不會大。但是看到快件箱的那一刻,依然不可思議,體積太小了讓我一度懷疑發(fā)錯快件了。打開包裝,充氣帳篷搭配手提包,真是說走就走。手提包也就是一個健身包大小。
第一次使用一鍵充氣自動搭建的帳篷。想著會不會有學習成本不會用?把帳篷鋪開,打開氣泵立柱的拉鏈。充氣泵是內置到帳篷其中的一個立柱里的,只有一個開關按鍵,按鍵上面是Type C充電接口。輕按開關充氣泵就開始工作了。聲音很低充氣速度卻很快。最多三分鐘,帳篷就能支起來了。充氣完成,四根立柱雖然是氣囊充氣的,但是立柱很硬很牢固整體性很強,我覺得比傳統(tǒng)支架的還要穩(wěn)固一些。
帳篷的四根立柱一個內置了充氣泵,另外三個都是上圖這個樣子。每根立柱的底部,都有一個放氣閥。在充氣之前,三個放氣閥一定要檢查擰緊。四根立柱都是相通的,放氣的時候擰開一個放氣閥就能放氣,但是想把氣放的干凈體積折疊的更小,一定要把三根立柱上的放氣閥都擰開才可以把氣放得更干凈。
頂帳四個角上面的掛鉤連接有強力松緊帶。掛鉤掛在固定扣上,松緊帶可以把頂賬繃得緊緊的,就算有風也不怕。四根立柱頂著頂賬和帳篷之間有10公分的間隙,在防曬的同時,依然不影響兩個三角天窗通風通氣。
拿到包裹的時候是一大一小,一直以為大的是帳篷,小的是雙人沙發(fā)。等到了露營地,拆開才發(fā)現(xiàn)大的是雙人沙發(fā)。沙發(fā)的充氣泵,不同于帳篷的充氣泵。沙發(fā)的充氣泵開關不是外置的,為了防雨防泥沙,外面有一個保護防水防塵蓋。
充氣沙發(fā)在打開充氣泵的時候,首先需要把進氣口塞子打開。沙發(fā)的充氣過程要比帳篷要慢一些。測試了幾次,如果電量充足5分鐘之內就可以充好氣。如果是對硬度要求比較高,可在首次5分鐘之后停幾分鐘在接著再充氣(注意停止前要先塞緊進氣密封蓋在停止工作)。這樣對空氣泵的壽命有好處。
玩了一天了,也該打道回府了。有個小插曲。第1次搭帳篷回收沙發(fā),忘了上邊的那個放氣口了,是拔開開關里面的進氣口放的氣,10多分鐘就回收了一個沙發(fā)。第2次出去搭帳篷才想起來上面還有一個放氣口,兩三分鐘就搞定了。
帳篷的回收比較簡單,由于充氣的部位只有4根立柱,立柱上的放氣口一打開,帳篷立柱里的氣瞬間就跑沒了。為了放氣比較徹底,一定要把三個放氣閥都要打開。
回收帳篷有個小細節(jié),如果安裝了地釘,收拾的時候一定要把釘子裝到收納袋里。如果散放在包里,把帳篷弄壞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我發(fā)現(xiàn)搭帳篷郊游只有0次和多次。有了帳篷之后,能更輕松的探索更遠的地方。關鍵是在樹林里、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坐在沙發(fā)上,躺在帳篷里。聽鳥叫聲,聽風吹過樹梢的聲音。其實和喧囂的城市相比,我們更向往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