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基于新的Zen4架構(gòu)的銳龍7000系列CPU發(fā)布開售,它的制程工藝從7nm升級到了5nm,加入了對于AVX512指令集的支持。而主板,則是高端的X670和中端的B650M。對于AMD的用戶來說,B650主板可以支持CPU超頻和內(nèi)存超頻,相對于英特爾的B系列主板只能超內(nèi)存,無疑是更有誘惑力。而在B系列主板的選擇上,大家俗稱的遇事不決迫擊炮,指的就是微星的迫擊炮系列, 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下微星的AMD B系列主板之一,微星B650M迫擊炮主板的使用感受。
這款主板的盒子是同微星迫擊炮一貫的色調(diào)略有變化,感覺黑的更純粹。在正面寫有MAG B650M MORTAR WIFI的字樣,上面有迫擊炮彈的標記。微星迫擊炮系列一直具有很好的性價比和口碑,價格適宜,質(zhì)量上乘為人稱道。
微星畢竟是一線大廠,紙質(zhì)材料都那么多,有多種貼紙和資料等,現(xiàn)在講究環(huán)保,所以紙質(zhì)說明書就取消了。
配件有2根SATA數(shù)據(jù)線,2根2dB的天線,以及M.2 插槽的配件螺栓和螺絲。
從防靜電袋里取出這款B650M主板,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嗯,感覺同之前的有些不同,整體的顏色風格趨向于全黑色為主,更加低調(diào)深沉,是想表現(xiàn)的酷一些嗎。
對于主板來說,要保持持續(xù)穩(wěn)定的工作,那么首先是要有穩(wěn)定和強大的供電。微星的這塊B650迫擊炮主板采用了B650迫擊炮供電升級到12+2+1相80A,比起上一代的8+2+1相60A有所提升。來自MP87670 DrMOs,這個強悍的供電能力完全可以勝任7950X。同時采用了第三代鈦金電感、服務器級6層PCB和2盎司銅強化設計,確保質(zhì)量。此外采用了擴展型VRM散熱片,可以實現(xiàn)良好器件的散熱效果,保證供電效果。
在主板的右上部是供電端子,可看出是雙8PIN主板供電,這樣的設計,可以支持到最高端的7950X CPU,使用都是沒有問題。
在這邊的另外一側(cè),則是有CPU_FAN接口,PUMP_FAN接口,以及SYS_FAN1接口,同時有12V JRGB彩燈接口。在這個角的另外一邊,則是有ARGB彩燈接口,四個主板狀態(tài)指示燈,分別是BOOT/VGA/DRAM/CPU,提供啟動狀態(tài)顯示。再往里走就是24針的主板供電接口。
主板配備了4條DDR5 DIMM插槽,最高可支持128GB容量內(nèi)存,最大內(nèi)存頻率為6400MHz。在這一側(cè)主板的左側(cè),就是主板供電接口的左側(cè),順序是前置USB 3.2 接口(TYPE-C),USB 3.1接口(TYPE-A),四個SATA接口。
微星的迫擊炮有個特色,就是不止四個SATA,在下邊的右側(cè),還有2個SATA接口,這樣總數(shù)達到了6個。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接口,包括機箱面板接口,2個USB 2.0接口等。
左側(cè)則是有SYS_FAN3,12VRGB接口等,可以說,常見的接口這里都是很齊全的。
左側(cè)則是一體化IO接口,接口很多很豐富,從左到右是一個DP 1.4接口,一個HDMI 2.1接口,2+1個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接口(紅色)、一個2.5G的有線網(wǎng)絡接口、1個Type-C接口(USB 3.2 Gen2*2 20Gbps)、4個USB 3.2 Gen 1 5Gbps Type-A接口(藍色)、2個WiFi 6E Wi-Fi天線接口,以及音頻、光纖同軸接口。
主板中下部有2個M.2插槽,上面有冰霜散熱鎧甲,可以方便的卸下。冰霜散熱馬甲可以給M.2 SSD提供很好的散熱,底部有硅膠墊,散熱指數(shù)是7W/mK。有2個PCIe x16插槽和一個PCIe x1插槽。2個PCIe x16插槽支持 PCIe 4.0x16。另外還有1條PCIe 3.0x1插槽。第一個PCIe 插槽帶有金屬鎧甲,可以提供很好的防護作用。
2個M.2接口最大支持2280規(guī)格的,兩個M.2接口也全部支持PCIe4.0 x4 協(xié)議,注意使用的時候別忘記取下散熱馬甲背面出廠的塑料貼紙,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散熱效果。
M.2插槽支持SSD快拆和快裝,無需擰螺絲,方便很多。
總的來算,微星這款B650M 迫擊炮主板供電強大,設計好,做工優(yōu)秀,接口豐富。下面我們就來安裝。
新架構(gòu)的AMD CPU的封裝方式,由PGA封裝(針腳在CPU端)轉(zhuǎn)為了LGA封裝(針腳在主板端),同英特爾一樣。AM5接口是1718針腳的LGA封裝,打開之后,可以看到分為了2個部分。
看到這里,我默默的看了下我的放大鏡,挑針的故事還要繼續(xù)了。
以前我都是先把主板裝到機箱里,然后再裝散熱器,這次換個方法,先裝散熱器再裝主板。使用的是微星的MAG 戰(zhàn)神S360水冷。
這款戰(zhàn)神S360水冷,做工扎實,材質(zhì)優(yōu)秀,獨特優(yōu)異的設計,冷頭除了水泵還設計帶有風扇對周邊器件風冷散熱,表現(xiàn)了良好的冷卻能力,冷頭帶有IPS屏幕。
將三個風扇安裝到冷排上面。
CPU是AMD 7600X,我們看它的樣子,俗稱“八爪魚”。AM4/AM5的間距是一樣的,sui理論上扣具也是可以通用的,不過這個系列會厚一點,所以,不同的扣具也許不一樣。微星這款是可以通用的。
好這里就先把水冷頭裝好了。這個水冷管的方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安排,因為這個微星S360水冷的顯示屏,是可以通過軟件調(diào)轉(zhuǎn)方向的,這點很便利。
然后將主板裝到機箱里,機箱是微星的刀鋒100R,前臉富有特色的造型,內(nèi)部空間富裕。具有垂直風道可以上下通風,同時背板也有通風道,可以選擇側(cè)裝240水冷,當然,我這里足夠用了,所以就還是傳統(tǒng)的頂部360水冷。在安裝水冷排之前,記得要先將CPU供電的線接好,這樣才方便。要是冷排裝好后,再插接CPU的供電線就難了。
一個好電源是電腦正常工作的保證,我這里使用的電源是安鈦克HCG1000,HCG金牌,全模組系列,有10年的質(zhì)保服務,十年免費換新,有自信。安鈦克是老牌的電腦配件廠商,具有35年以上的歷史了。
從機箱的底部可以看見電源的標牌,這款電源模組20+8pin 主板供電,留有升級余地。Hybrid模式,靜音有效。80PLUS金牌認證,全模組線,主動DLC+DC-DC轉(zhuǎn)換,120mmFDB靜音風扇,液態(tài)軸承。140mm小尺寸,風扇最低0轉(zhuǎn)速,節(jié)能降噪設計。全日系電容,OCP/OVP/SCP/OPP/OTP/SIP/NLO各種線路保護。
顯卡是藍寶石的AMD RADEON RX6700 10G 白金版,從規(guī)格上來看,AMD Radeon RX 6700仍然是采用了RDNA 2架構(gòu)的Navi 22中型核心,32組CU計算單元,流處理器數(shù)量為2304個;紋理單元與光柵化處理單元分別為144個與64個,顯存位寬160Bit,顯存帶寬320 GB/s。 Radeon RX 6700的規(guī)格剛好在Radeon RX 6700 XT與Radeon RX 6650 XT之間,同時具有10GB大顯存。
OK,安裝完畢,順利啟動了。
這款顯示屏,可以顯示電腦的各種參數(shù),也可以設置顯示圖片、視頻、動畫等,感覺不凡。
機箱是微星的刀鋒100R,空間寬敞,風道縱橫。前面自帶3個ARGB風扇,后面一個ARGB風扇。同時,戰(zhàn)神S360的水冷頭內(nèi),還有一個風扇,給CPU周邊的器件散熱,這里的顯示器是微星的2K電競屏MAG274QRF-QD,它的色彩豐富,采用了原彩量子點技術(shù),實測其色域可以輕松覆蓋100%sRGB、100%AdobeRGB和97%的P3色域。另外色準表現(xiàn)同樣非常優(yōu)秀,平均的Delta E才0.82,色準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使用北弧RGB 支架E700,提供更好的支撐,同時更方便調(diào)節(jié),桌面更整潔。
運行魯大師,可看到顯示器微星臺式電腦,準確識別出了主板型號是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MS-7D76),內(nèi)存 為 32GB DDR5內(nèi)存4800MHz,16GB x2。顯卡是AMD Radeon RX6700藍寶石。
魯大師測試,總分顯示為185W,其中處理器得分是927674,這個分數(shù)已經(jīng)比12700K要高了,12700K在85W。
AIDA64測試,使用的是支持AMD 最新架構(gòu)的6.68版本,中讀取是52480MB/s,寫入是63968MB/s,復制是523987MB/s,延遲是88.9ns。
運行CPU-Z,CPU正確識別,主板是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
內(nèi)存是4800MHz默認的。
AMD的新一代CPU都是帶有集顯的,這里顯卡正確識別。運行CPU-Z測試,單核733.5,多核6121.9,CPU-Z是最新的2.03版本。
AIDA64 FPU拷機,CPU溫度在79度,CPU頻率在5400-5425MHz。雖然7600X是6核心12線程,4.7GHz基礎頻率,5.3GHz加速頻率。而在這里可以做到全核5400MHz以上,可以說是表現(xiàn)不錯的。
總的來說,微星B650M MORTAR WIFI 這款迫擊炮主板,表現(xiàn)非常的穩(wěn)定和出色,下一篇我們將嘗試超頻測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