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jié)者。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零刻的EQ59Pro和SER5兩款小主機,小伙伴們反響熱烈。 對于EQ59,有小伙伴需求更高,說看看有沒有10代以上I5的版本;而SER5的話,有朋友說希望有類似定位的INTEL機子,有時一些專業(yè)軟件兼容性會更好一些。這不,零刻12代INTEL的小主機SEi12就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表現(xiàn)吧。
首先,零刻的整機系列都是有帶正版的WIN11 Pro的,對于到手即用的小伙伴來說非常實用。而動手能力較強,或者希望進一步擴展配置的朋友,也有準系統(tǒng)(無內(nèi)存和硬盤)版本供選,可以自行加裝相關(guān)的配件。
CINEBENCH R23方面,單核1601,多核7114的得分還是挺不錯的,相較于SER5的單核1372,多核8388各有千秋。因為SEi12的1235U是2個性能核8個效率核,12代的大核還是很強的,基準頻率1.3GHz,最大頻率4.4GHz,總體性能也還可以。關(guān)鍵是功耗低,TDP僅為15W,最大功耗55W。本文中的一切測試均以默認BIOS、系統(tǒng)、硬件為準,未做任何調(diào)整。
說到BIOS,選項還是非常豐富的,不過這種小主機也沒啥好折騰的,一般辦公、生產(chǎn)力用戶照默認的就對了。
CPU-Z簡單測試的結(jié)果類似,單核650.9,多核3470.8,相較于SER5的單核582.6,多核3892.7,仍然是單核更強,多核稍微落后。
內(nèi)存方面,16G版本上的是8x2的雙通道,性能表現(xiàn)還是可以的,帶寬挺不錯,延遲稍大了點,但也沒啥問題,反正又不玩游戲。說到玩游戲,好像零刻的GTR6也上架了,上的是銳龍9-6900HX,想要用這種小主機玩游戲的還是看看它吧,INTEL的核顯還是老實影音娛樂生產(chǎn)力。
固態(tài)方面,零刻SEi12上的是金士頓的NV2,PCIe4.0的盤,標稱是3500MB/s讀,2100MB/寫,實測還是綽綽有余。支持NVMe協(xié)議的M.2盤也更方便用戶自行更換或者升級硬盤。話說回來,SEi12仍然保留了2.5寸SATA盤的升級空間。
之前跟大家分享生產(chǎn)力、OBS直播、視頻錄制等內(nèi)容的時候,我就多次強調(diào)架構(gòu)的重要性,就算CPU軟性能差不多,新架構(gòu)搭載的功能和特性也是有不少優(yōu)勢的。1235U搭載的是80EU的銳炬xe,在編解碼能力方面,非常強勁。從DXVA Checker里可以看到,這塊U對于8K分辨率,HEVC(H265)的解碼支持都很全面,10bit、12bit,422、444采樣等都支持,VP9、AV1也沒問題。
烤一下機子,10分鐘單烤FPU,核溫度穩(wěn)定在75度以下,對于這種小主機來說相當?shù)牟诲e了。
機身的溫度方面,在烤機一段時間后測量,頂部和側(cè)面溫度沒有多少變化,熱量全部從后部的出風口排出。值得一提的是,風扇幾乎沒什么聲音,甚至被我工作室的底噪蓋過去了。
那么,這臺機子實際的性能表現(xiàn)究竟如何呢?在H265硬壓項目測試當中,成績?yōu)?.62x左右,軟壓1.85x。
在壓制H264項目的測試中,純CPU軟壓的速度更是來到了6.5x,比核顯硬壓的4.9x更勝一籌。目前這個水準的CPU不管是INTEL還是AMD在H264項目均是如此,核顯編碼的優(yōu)化基本已經(jīng)到頭了,而CPU軟壓理論上則可以跟著整體性能的上漲不停的繼續(xù)往上突破。
再來看看PCMARK08的表現(xiàn),得分4506代表著辦公綜合實力還是很強勁的。相較之下,10870H+1650Ti游戲本的得分為3684,12400F+1660Ti辦公(youxi)整機的得分為5477。細看分項成績,1230U僅在casual gaming項目的幀數(shù)落后辦公整機較多,以及Photo Editing v2的處理時間上慢了0.088秒,其余項目均在誤差范圍內(nèi)基本持平。可以看到,SEi12的辦公性能還是非常堅挺的,對于不玩游戲的用戶,核顯完全不影響流暢度和體驗。
可能有人會說,跑了一大堆測試,有沒有實戰(zhàn)呢?這里我就用自己之前錄制的戰(zhàn)神4K全高H265的實況錄像,作為視頻素材,在Premiere中進行跳選和連續(xù)拖動。可以看到,全程都非常流暢,沒有任何卡頓現(xiàn)象,勝任4K H265視頻的剪輯完全沒問題。渲染時,性能強勁的核顯也能夠非常有效的減少等待時間。
接下來我們來完整的看一下零刻的這臺SEi12吧。我入手的是整機版本,帶正版WIN11,8Gx2內(nèi)存,500G固態(tài)硬盤。
配件方面,一包螺絲,用于加裝SATA SSD,以及配合安裝壁掛支架;一長一短兩條HDMI線;以及電源適配器。
電源方面,直接上了航嘉的120W,有點過剩,總比不夠的好。另外,吐槽電源體積太大的朋友我有同感,但是若要把供電模塊集成在機身內(nèi),本體的體積、重量和發(fā)熱不要增加嗎?成本不要增加嗎?總之買之前需要先清楚,電源適配器確實不小,能不能接受就看各人了。
大小方面,和我之前入手的INTEL的I5獵豹峽谷差不多,還稍微扁了一小點兒。
機身正面是兩個USB3.0(USB3.2 Gen1、USB 5Gbps)的A口,一個Type-C口,3.5mm耳麥孔,電源開關(guān),以及最左側(cè)的CMOS清除針孔。背面上部是散熱出風口,千兆有線網(wǎng)口,2個USB2.0的A口,2個支持4K60幀的HDMI,以及DC電源入口。
機身框架采用質(zhì)感相當不錯的ABS,頂部是包布工藝編織面,透氣并且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兩側(cè)是金屬網(wǎng),進風的同時還防塵。
拆下底蓋還是很簡單的,4顆螺絲擰下即可。底板相較于SER5增加了一個小提手,擰完螺絲之后拔一下就能把底板取出。這一點也是我之前評測SER5時有提過,零刻在細節(jié)改進上是真的把用戶反饋都充分考慮了進去。打開之后,這次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分兩層,首先上面一層是2.5寸硬盤的安裝位置,同時還有一個獨立的散熱風扇,同時給上下兩塊固態(tài)硬盤進行增強散熱。
把SATA接口配件取下,散熱板對角的2個螺絲擰下,之后,便可以取下這一層,但是要注意排線拉扯。
16G版本配的是兩條英睿達的筆記本條,3200Hz頻率,22-22-22-52延遲。也可以自行加裝或更換,最多可以上到64G。
固態(tài)硬盤上面粘著一整條的散熱條,并且有點奇怪的是,螺絲取下來了,硬盤卻粘得緊緊的。
從側(cè)面看,固態(tài)底下還藏著無線網(wǎng)卡。而左邊多出來的一截,底下那個黑黑的是啥我就不知道了,粘得有點死。前幾天剛看到一位網(wǎng)友撬散熱把顆粒給扒下來了,這里我就不硬撬了。頂上散熱片的材質(zhì)還不像普通的硅脂條,有點沙沙的感覺,具體學名我不太清楚,但是記得有看過相關(guān)的文章,在熱量上去之后,這種散熱條會有點液化的狀態(tài),散熱效果會更好。
硬盤之前軟件里看過了,是金士頓的NV2。而網(wǎng)卡也是上了AX201,支持WIFI6,信號非常好。
同時,各個接口上還貼有防靜電條,細節(jié)做得還是挺貼心的。
總的來看,零刻SEi12的性能不俗,作為辦公、影音用機非常合適,剪輯4K視頻也可以勝任。視頻播放、4K60視頻直播等項目,之前我用N5105的零刻EQ59 Pro已經(jīng)測試過也完全沒問題,對于這臺性能明顯更高了好幾倍的12代I5的機子,就不再進行冗余的測試了。唯一一點遺憾的話,就是這臺機的Type-C不支持視頻輸出了(EQ59支持的……),一線直連便攜屏的方案沒法實現(xiàn),需要再多接一條HDMI。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和關(guān)注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