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CPU的溫度是DIY玩家關注的很重要的點。性能越強的主機發(fā)熱量就越大。如何降低CPU溫度,關乎到電腦穩(wěn)定、硬件壽命。散熱效能好的,還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
目前主流的散熱分為風冷和水冷,我是從風冷升級到一體式水冷,把體驗分享給大家。骨伽天吳360水冷支持包括AM4、12代intel在內的多個平臺,搭載了ARGB水冷頭及風扇。如果是質量問題導致漏液還有完善的硬件賠償政策。希望看我文章的朋友,能夠得到借鑒。
開箱:
這款骨伽天吳360水冷的包裝還是比較直截了當?shù)模嬗挟a品的外觀圖片,中間的效果展示圖非常顯眼,左上角印有骨伽的LOGO,下面印有骨伽天吳T5 360字樣。
骨伽天吳360水冷的包裝背面是產品的相關參數(shù),骨伽天吳360水冷表明了是三風扇的配置。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骨伽天吳360水冷的相關組裝配件,簡易說明書對于組裝的新手來說非常有幫助,很多體積非常小的配件都放在了袋子里以免丟失。
包裝中的所有物件除了骨伽天吳360水冷和三風扇之外,還有INTEL和AMD的各種安裝支架扣具和配套螺絲,配件有獨立的包裝袋子。配件是非常豐富, 無論是INTEL還是AMD平臺全部支持,AMD的FM2,F(xiàn)M2,AM3,AM2,AM4全部通吃,英特爾的LGA 1200,1700,115X,1366,2011,2066也不在話下,市面上的主流平臺都能兼容。
骨伽天吳360水冷自帶了三個黑色風扇白色扇葉,配置了5V3針ARGB燈光系統(tǒng),支持PWM智能調速。
水冷頭采用了高流量水泵具有低發(fā)熱的優(yōu)點,車規(guī)級馬達,提供強大動力。將CPU熱量由水冷液傳送到冷排。導熱效率高,靜音也不錯。
水冷采用了間距0.2mm纖薄鰭片,增加吸熱面積輕松導熱,與CPU接觸更為緊密散熱效果也更好。
水冷頭的進出水管接口處都進行了加固的處理,EPDM+IR雙層橡膠管耐腐蝕,蒸發(fā)量小流阻小耐刮耐劃,使用的時候更加安全避免了漏液造成主板短路報廢。
骨伽天吳360水冷,使用長螺絲安裝3把風扇。ARGB和PWM線先相互串聯(lián),再通過轉接線連接主板。分別只占用1個接口。
風扇的四角配置都有橡膠墊,起到了減震降噪的作用,風扇的扇葉為白色,更重要的是還有AGRB燈效。
很多玩家最怕水冷漏液,骨伽天吳360水冷采用了8段溫區(qū)焊接工藝,抗壓能力提升240%,最大程度消除漏水隱患。沒有安裝過或者對水冷有忌憚的朋友,可以先使用這種一體式的水冷試試。
冷排分布了大量的的鰭片,鰭片為鋁合金材質,類似于板式換熱器的構造,有效的增大了表面積,可以更快地幫助主機CPU散熱,降低CPU的溫度提升其性能。
水冷排散熱片采用了方形折彎設計,增加冷排散熱面積,冷排水道與鰭片接觸面積大幅增,加速熱量傳遞。
安裝:
采用銘瑄電競之心B550M游戲主板進行測試,CPU為AMD 3600進行測試。將骨伽天吳360水冷的自帶支架安裝在CPU上,這個安裝也比較簡單。用AMD平臺自帶的背板,用AM4平臺的螺絲和支架,相互固定就好了。
用長螺絲固定風扇,用短螺絲固定冷排,說明書也有詳細的教程。此過程需要注意風扇的進出風方向,背后又框架的是出風方向。整個安裝過程非常簡單,不需要非常高的DIY動手能力,對于初級對用戶還是非常容易上手的。
安裝好冷排和水冷頭接下來連接好供電線就可以開啟了。注意冷頭可以自定義旋轉方向,讓logo不要顛倒。
伽天吳360水冷光效也是非常不錯的,非常亮。水冷有光污染加持,占據(jù)機箱中的核心區(qū)域。我喜歡水冷還有個原因,是冷頭不會和內存擋。冷排我安裝在頂上,如果機箱放在桌面上,視覺上也是可以一覽無余。
使用魯大師散熱壓力測試,之前我用風冷散熱器時,CPU表面溫度達到度,顯示CPU核心溫度為94度,已處罰極限,有時烤機烤一半就重啟了。
更換用骨伽天吳360水冷之后,我再重復上面的散熱壓力測試。CPU溫度降低為43度,CPU核心溫度為63度。效果明顯得讓我震驚。
在用AIDA64實驗一次。進行拷機單烤半小時,實時溫度最高沒有超過55℃,沒有出現(xiàn)死機、報錯等現(xiàn)象。再次驗證了,水冷散熱能力確實很有效果。
風冷,還是先把熱量集中到機箱內部得散熱器上,然后吹出機箱外面。而水冷可以通過水管,直接抽送到更靠近機箱外面的冷排上,散熱途徑更直接。
總結:
骨伽天吳360滿足了我打造光污染的“虛榮”,像現(xiàn)在銘瑄(電競之心)主板就有ARGB接口,這款水冷之前做特價只要499,所以弄一套燈光并不會太高的代價。
它的安裝并沒有想象中復雜,每個平臺的扣具都是分開的,不會弄錯。風扇連接線串聯(lián)后,用轉接線接主板,也沒有集線器啊什么的。而且占用很少接口。適合我這種只有1個ARGB接口的主板。
它具有EPDM + IR 雙層橡膠管、多種防漏液技術,不用自己調試水管、加液之類的操作,都是純傻瓜式安裝、使用。減少了很多的后期維護麻煩。特別推薦給小白新進階的裝機者。
散熱效能,我覺得應對AMD R5或者是intel平臺的i5級別,一般TDP都是65W左右,綽綽有余。如果是功耗太大的i9、R9還是推薦更好的散熱器吧。畢竟這款主打的是4、5百塊的性價比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