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一個數(shù)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用過不少麥克風,無線麥克風,槍麥,機頭麥,各有各的優(yōu)點,如果是固定機位采訪,多處用的就是無線小蜜蜂,比如羅德 wireless go、大疆 DJI mic,而這些麥克風適合固定的收錄人聲,要換人就比較麻煩,自己出門不一定會使用。有時候拍一下街景,環(huán)境的時候,最適合的還是機頭麥克風。所以我很早之前買了一款小巧的、適合攜帶的機頭麥克風——愛圖仕 諦聽 V-Mic D4 Mini。
外觀
愛圖仕作為燈廠是很有名的,用過 120D、600D,棚內(nèi)打光質(zhì)感非常出色,沒想到的是它也出了麥克風,這款 D4 Mini 首先就是看的小巧,其次就是便宜,不到 300 元的價格,比起2000 元起步的羅德和大疆,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包裝內(nèi)有一個 D4 Mini 主體和兩根音頻連接線。
這兩根音頻連接線功能是不一樣的,左側(cè)是TRS 轉(zhuǎn) TRS 音頻線,主要用于相機單反電腦等,右側(cè)是 TRRS 轉(zhuǎn) TRS 音頻線,主要用于手機、筆記本等,畢竟很多人也習慣用手機開始直播了。其實也很好區(qū)分,后者有一個接頭是三段式的,其他都是兩段式。黑黃的配色也比較耐看,彈簧線也不會拖得太長。
D4 Mini 對比一下 iPhone12 就知道有多小巧了。
取下防風罩后,D4 mini 的體積就更小了,像一只剛洗完澡的貓。
彈簧支架和冷靴口,避免相機移動時帶來的震動雜音。
D4 Mini 全身只有兩個接口,一個 input 和 output。output 很好理解,就是輸出聲音給設備,比如相機,那 input 實際就是支持另外一個麥克風來擴展輸入,比如接一個領夾麥克風插上去,安裝在拍攝者的身上,這樣兩者對話的錄音就都可以收錄進去了。
除了這兩個接口外,全身看不到別的接口了,沒錯,這個麥克風另一個優(yōu)點就是不需要充電了,直接靠音頻線從相機供電,也不用擔心出門是否忘記充電了。
D4 Mini 的收音單元是 14mm 的振膜,超心型指向拾音,簡單說就是拍攝者前方一片區(qū)域,0-5 米的收音距離,所以在這個距離內(nèi)其他的聲音也比較容易收錄,不適合在嘈雜環(huán)境進行采訪,但是適合想要記錄環(huán)境聲音的 vlog。
冷靴底部還設計了 1/4 和 3/8的螺母轉(zhuǎn)換,這個細節(jié)還不錯,可以兼容一般三腳架和燈架了。
因為相機正在拍照,我就拿 DJI Osmo Action 運動相機來搭配一下,看看有多小巧,所以放在微單上面,確實不加重量,可以輕松出去外拍。
至于音質(zhì)的效果,我試過比 A7M4 內(nèi)置的錄音要好很多,會一定程度的降噪,保證 0-5 米內(nèi)的收音效果,在 300 元的價位的機頭麥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效果,當然肯定是不如 DJI mic 這類的單人收聲效果,使用場景完全不一樣。愛圖仕諦聽 D4 mini 最適合的就是自己外拍 vlog,以及室內(nèi)直播,如果是采訪的話,一定要保證環(huán)境安靜。因為體積不大可以隨時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也許有次采訪打開無線麥克風發(fā)現(xiàn)沒充電的時候,D4 mini 可以救你一命。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