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dǎo)終結(jié)者。
之前我跟大家分享過不少的便攜屏,性能參數(shù)和用途各異,根據(jù)反饋,其中有相當大比例的玩家只是用來接NS,所以都覺得沒必要買這么好的。稍微聊了一下,也跟幾個微信群里的群友了解了一些情況,純NS玩家的話,希望屏幕就1080P60Hz,顏色怎么樣也沒啥所謂,小一點也沒關(guān)系,預(yù)算DIY的話三百,品牌的話五百。最近顯示器這片也確實內(nèi)卷,市場上還真的有差不多符合條件,素質(zhì)也相當不錯的便攜屏,今天入手一塊與大家分享。
這塊屏幕是六維鯊的S14F6,14寸的屏幕,1920x1080分辨率,60Hz刷新率,平常建議零售價是599,之前雙11疊點紅包啥的,500元檔不算標題黨吧?而性能和接口方面,仍然是雙全功能Type-C,加一個Mini HDMI,以及標稱100%sRGB等。最關(guān)鍵的是,屏幕是LG原廠A+面板,這就很價格屠夫了。
包裝除了外面印刷上有些不同,整個的大小,以及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包括各種配件上都似曾相識。我覺得,這應(yīng)該是另一個牌子做的更偏入門的產(chǎn)品線,另起了一個牌子。這個在市場上很正常,比如華碩和華擎之類的。不過這也只是我的個人猜測而已。
配件方面,沒有給充電頭,一條HDMI轉(zhuǎn)Mini HDMI的線,一條全功能的雙頭Type-C線,以及一條USB-A轉(zhuǎn)Type-C的供電線。便攜屏的用電量不大,很多更高配置的中端型號5V1A就能帶得動,更別提這塊14寸1080P60Hz的了。我試過,電腦上的USB3.0就能夠無憂供電。
便攜屏目前最主流的尺寸是15.6-16寸左右,當然也有13-14寸,以及17-17.3等。這塊14寸的屏幕,肉眼可見就比15.6的小巧,輕便一些。反正之前分享15.6的時候,有朋友說太大了,14寸我就買,也有朋友說太小了,17寸我就買,可惜這兩位兄弟沒有打起來。
之所以整體重量很輕,除了大小以外,可拆卸的支架保護套也是一部分。后半部分磁吸固定,前面保護屏幕的部分向后翻折之后,還可以當作支架用。
接口方面倒是完全保留了一下,一個Mini HDMI,兩個全功能的Type-C,一個Micro USB的擴展口,可以接HUB出來。
另一邊是多功能按鍵和撥輪,控制OSD還是很順手的,還有3.5mm耳機的接口,雖然說屏幕都有自帶音箱。順便一提,這款就沒有獨立可翻折的底座了,集成度更高。
自帶的音箱就在底部,至于音質(zhì),鑒于某些玄學大師嘴里五六位數(shù)以下的都只是能響,所以就是“能響”吧,不然還要啥自行車啊。
對于Switch來說,特別是我們這種初代非OLED屏用戶,接一塊便攜屏的提升是巨大的,Type-C一線直連也是非常方便,當然供電要跟上。
顏色方面,默認設(shè)置測得97%sRGB,屏幕有原生sRGB模式我沒調(diào),如果調(diào)了的話應(yīng)該是能跑到標稱的100%吧,懶得重測了。色準上,德塔E來到了1.32,一般壓到2以內(nèi)就認為達到專業(yè)顯示器的色準門檻,1.5以內(nèi)已經(jīng)是相當出色的表現(xiàn)了。500元價位的便攜屏能做到這程度,還是非常驚喜的。
最近小主機很流行,有不少朋友也開始采用帶小主機的方案,來代替筆記本。這種方案適合于2-3個固定地點,都有屏幕和外設(shè),則只需要帶上小主機即可。就算帶上屏幕或者一套外設(shè),也跟筆記本差不多。局限性當然是有的,不帶電源,需要市電,因為每個人的使用場景不同,根據(jù)自己需求進行配置就好。
總的來看,六維鯊這款S14F6在性價比上極具優(yōu)勢,一手原廠A+屏幕,出色的色準和色域,一線大廠的做工和用料,邊框窄,重量也很輕,對于Switch黨非常實用,PC或筆記本用戶用作副屏也是很合適。一直有小伙伴持續(xù)反饋,說DIY的屏幕只要2、3百,但對比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DIY屏那種只是能亮,其他的都沒有啥保證,跟這塊500多的屏幕真的是沒啥可比的。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和關(guān)注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