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筆點酷玩,今天和大家聊聊筆記本必備的Type-C擴展塢如何選。
我敗過許多款擴展塢,也算是摸著石頭過河,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案。先說選購原則,總結一句話:按需入手,接口夠用,就別貪多。
再聊聊目前我本人對接口擴展的要求,無非就是以下4個關鍵點:
除了以上4點,我也試過擴展塢本身就是PSSD(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的款型,但這一類擴展塢需要考慮內裝SSD數(shù)據(jù)傳輸時的散熱問題,成本又高出一截,所以并不推薦。
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下我最近入手的12合1擴展塢,來自ORICO,型號為XDR-X11,其實這款我買錯了型號,本來想的是XDR-X1,想試試多彩RGB的感覺,到手一看是非RGB的款,考慮這兩個月物流不暢,與其耗費精力換貨,不如踏踏實實用著,咱也沒必要追求那個招搖的RGB光污染,低調一點好處多。下圖就是已經(jīng)正式使用的ORICO XDR-X11了。
簡單看下包裝,手里不少ORICO的桌面硬件,都是類似的抽屜盒。三款配色,我選的銀色款。
清爽開箱,擴展塢的塑膜被我揭掉了,附件只有一份說明書。
實際上,ORICO XDR是一個系列,雖然都是12合1,后面的序號代表了幾套不同的接口搭配方案,比如XDR-1比XDR-2多了1個HDMI口,XDR-3把VGA口換成了DP口。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很貼心,具體選哪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
下圖就是這款擴展塢的4面接口實拍,一圖看懂。這12個接口,除了3.5mm耳麥孔之外,都是我的剛需。
整機由頂部帶有散熱鰭片的鋁合金外殼包裹,Type-C出線端和它的對面是黑色的ABS面。其中USB3.1的A口2個,USB3.1的C口1個,USB2.0的A口1個,傳輸速率最高5Gbps,新增1C3A足夠我用。
TF和SD卡槽也齊活了,附近還有個綠色指示燈。
3.5mm二合一耳機麥克風孔對我來說可有可無,因為筆記本已經(jīng)自帶了,平時我也常用藍牙耳機連電腦,或者直接用外放。
用Power-Z實測給筆記本充電的功率,用華為MateBook 14的原裝65W充電器的話,實測通過擴展塢給筆記本充電可以到61W左右。用AOHI的100W雙C口充電器,卻掉到了32W左右,這是充電頭的協(xié)議兼容問題,所以平時還是帶著原裝頭用吧。
RJ45網(wǎng)口支持千兆速率,接口處也有1黃1綠兩個常見的網(wǎng)口指示燈,但燈孔較小,光污染降到最低。開始慶幸我沒選RGB了。人艱不拆,就當是安慰自己吧。
在擴展塢上接入不同的設備,比如U盤,移動固態(tài)硬盤,拖入若干文件,查看實際的寫入速度。下圖是USB-C口的ORICO快閃U盤插入USB3.1-A口后,實測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的截屏,穩(wěn)定在226MB/s左右,與直接插入筆記本C口測試的速度幾乎完全一致。
換用一個PSSD(ORICO的蒙太奇移動固態(tài)硬盤),插入USB3.1的A口做測試,拖入一個57GB的藍光電影文件,拷貝速度從頭到尾都穩(wěn)定在223MB/s左右,沒有任何降速掉速的情況發(fā)生。
巧的是,整個測試過程,我用的擴展塢、U盤和SSD都是今年購入的ORICO新款,下圖SD卡旁邊的斐訊二合一U盤,也是ORICO旗下的產品。
測試結果不但證明擴展塢沒問題,也反映出3款存儲設備都很穩(wěn)。實事求是的說,2022年ORICO推出的多款產品都蠻有競爭力的,越做越實在了。
最后還要說下外接屏幕測試結果。單屏外接,可以達到4K60幀,一拖二的話,HDMI+VGA接兩臺顯示器,HDMI這邊可以到4K 60幀,VGA是1080p。我沒測一拖三(2個HDMI+1個VGA),主要是因為家里的顯示器已經(jīng)淘汰VGA口了,單位又沒有三臺顯示器。況且我現(xiàn)在的筆記本獨顯比較平庸,大多數(shù)使用場合頂多用到一拖二。
另外,實際使用時,所有接口插滿的情況很少見,但即使像上圖一樣插得挺滿的情況下,U盤或PSSD讀寫速度也很穩(wěn)定,同時擴展塢也不燙手。雖然失手買錯,但這款12個擴展口的Type-C擴展塢并沒有讓人失望,各位如有類似需求,可以參考本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款。我是筆點酷玩,就寫到這里吧,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