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3代酷睿和7代銳龍都在最近發(fā)布,由于測(bai)試(piao)的需要,我在一個月內裝了快三四臺機器,搞得跟哪家賣整機的裝機師傅一樣了。說實在的,有些審美疲勞,尤其在機箱的選用上,我更是沒啥太多的主意。X670E的裝機該配啥機箱好呢?突然想到,好久沒玩正兒八經雙倉設計的機箱了,就決定是你了,TUF GT502!
▲GT502機箱的前、側兩面都是鋼化玻璃,欣賞DIY元件的角度能多出不少來,機箱內的RGB光效想必也會相當好看。這可能也是它“彈藥庫”昵稱的由來——能更好的給別人展示自己的“軍火”。也正是由于雙倉的設計,GT502要比普通的單塔機箱更厚一些。
▲GT502將IO接口和按鈕安排在了前部,從上到下分別為電源鍵、重啟鍵、兩個USB3.2Gen1(5Gbps)、一個燈光控制按鍵、一個USB3.2Gen2 TypeC(10Gbps)、以及一個耳麥合一3.5mm音頻接口,接口和按鈕基本上都涵蓋全了。
▲GT502的頂部有兩根編織提手,極大優(yōu)化了挪動機位時的體驗。對我們這種機箱需要到處挪位置的工作室來說,“一拎就走”,真的是相當實用的設計。等會,“彈藥庫”、用于拎動的綁帶。。。好家伙,鼓勵我們打游擊戰(zhàn)地道戰(zhàn)是吧。
除了綁帶外,頂部還開了密集孔眼,還是那種比較大的孔眼。不過GT502并沒有做可供拆卸清洗的磁吸防塵網(wǎng)罩,我原本以為那玩意兒現(xiàn)在屬于標配了。好像也找不出什么不這么做的理由,這邊建議華碩優(yōu)化一下。
▲雖然說前部做成了一整塊玻璃,有“悶罐”的嫌疑,不過后部甚至背面都設計了相當多的密集孔眼。并且包括頂部,GT502的散熱孔眼直徑都相當?shù)碾x譜,散熱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取下后蓋,來到背倉,在這里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不少有趣的設計。
▲首先是這塊多功能支架。它看上去只是一個支持280/360水冷排安裝的支架,再配合后蓋的通風孔進行散熱而已,就是除了頂置外多一種選擇。但事實上,它還能夠安裝3個3.5寸機械硬盤,配合原有的硬盤倉,讓整機能夠安裝多達4個3.5寸硬盤,極大的豐富了儲存配置和最大儲藏空間(小姐姐的超大別墅)。
▲豎裝電源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前倉的美感,豎裝電源倉的四周都留下的足量的空間,方便電源的散熱和走線。
▲來到機箱正面。去掉玻璃,一覽無余,相當干凈。右側的那三塊鐵片是可以取下的,這樣一來就有多了三個風扇位,悶罐什么的疑慮就完全打消了。再加上頂置、底置各3個、后置1個、以及后倉的3個,GT502內部最多可以安裝高達13個12cm風扇,太逆天了。
▲裝機過程就跳過了,直接讓大伙看看雙倉設計會讓走線的空間變得有多大,很久沒有看到過這么美觀的背部空間了。
▲正面足量的空間也能使得顯卡供電和冷排水管走線非常自然。
▲當然我也試了別的板子,比如這一塊的ROG Z790 HERO配合華碩的“脆脆鯊”RTX 3060TI也挺好裝的,這塊顯卡性能上要比上圖的6650XT強一些,同樣供電接口也是8PING,一般2K分辨率玩游戲是可以達到電競標準的。
▲不過如果你如果想看hero的Polymo燈效的話,這邊就不能加14cm的RGB風扇,不然會擋住一半的燈效,當然如果你使用的是X670e吹雪,就可以加一個14cm的RGB風扇。
▲機箱下部不可以安裝RGB風扇,但是可以豎裝顯卡,也算是不錯的選擇,豎裝配件需要額外購買,機箱并不附贈。
▲側面可以再安裝一組360冷排,我是準備換成6900XT毒藥使用,剛剛好是360冷排的顯卡。
▲當然顯卡還可以再長一點再大一點,完美兼容最近上市的40系顯卡,就是我沒搶到。
▲OK,回到X670e吹雪上來,點亮看一下,雙面鋼化玻璃讓機箱內部的元器件一覽無余,放在寢室里給同學“戰(zhàn)略威懾”。
▲作為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專門給玩光的玩家打造的機箱,機箱本體正面右下角的華碩TUF Logo也進行了RGB化,配合燈光控制系統(tǒng),GT502能夠呈現(xiàn)出相當驚艷的RGB效果。
▲雙烤CPU和顯卡,CPU的溫度基本上都在90度以上,顯卡也在80度左右,但機箱內的整體溫度最高也就在50度,說明GT502的散熱能力還是不錯的,并且,這還是在沒有塞買風扇的情況下的散熱溫度,不得不說海景房不但好看,散熱性能也是挺好的。
最后說一下,GT502確實是一款顏值在線,并且各方面能力都不錯的機箱,比如和ROG 太陽神一樣的打開側板的方式,不錯的散熱能力,不過吧就是前置面板的RGB燈光太小了,其他基本上沒啥缺點,當然價格方面如果能再便宜個200塊錢,那就是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