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游戲玩家往往只是一味追求電腦的高配置,卻忽略了電腦機箱的散熱問題。特別是最新的CPU、主板和顯卡等設備,功率越作越大,如果沒有良好的散熱也會影響電腦性能的發(fā)揮,甚至造成死機等故障,所以對于機箱和散熱器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
說起散熱器,就不得不提360水冷,它不僅擁有超高的散熱效率,還能對機箱內主板等設備提供散熱,所以360水冷也成了當下主流的散熱器。而對于機箱的選擇,除了散熱方面的考究,現(xiàn)在的顯卡尺寸也是越做越大,普通機箱很難招架,模組化和兼容性也成了選擇機箱的重要指標。
這次,我入手了鑫谷昆侖御風機箱和鑫谷冰霜360 ARGB散熱器,這兩款產(chǎn)品都屬于鑫谷新推出的旗艦級產(chǎn)品。特別是昆侖御風機箱采用了可開啟式前進氣格柵設計,也增加了機箱的可玩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性能和裝機效果。
這里先來看看鑫谷冰霜360 ARGB散熱器,它主要是由冷排、散熱風扇和冷頭組成。冷排的尺寸為394×120×27mm,通過兩條軟管和冷頭的水泵連接。而這3個120靜音風扇,采用了液壓軸承,并支持PWM智能溫控。另外,風扇和冷頭頂部的9顆1680萬色燈珠都可以實現(xiàn)ARGB神光同步,可以營造不同的游戲氛圍。
鑫谷冰霜360 ARGB散熱器配置有不同規(guī)格的螺絲和卡具,可支持Intel和AMD雙平臺。我的CPU型號為I5-12400,在組裝散熱器之前,可以根據(jù)自己的CPU型號來選擇相應的配件,這樣不至于全部打開造成混亂。
安裝方面,只要按照說明書或是視頻教程操作就可以了,整個過程除了涂抹硅脂基本都是上螺絲。不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在安裝冷頭時,一定要撕掉底座上面的保護膜。這個保護膜是為保護散熱器純銅底座表面,這里也有相應提示,即使小白也可以輕松完成組裝。
散熱器組成完成的最終效果如圖,風扇和水泵的接口為常規(guī)的4針PWM接口,而ARGB接口為5V 3PIN。這3個風扇和冷頭接口都支持串聯(lián)組合,主板上只要有一個對應接口就可以了。由于我的主板沒有5V 3PIN接口,我是使用ARGB控制器,在調光方面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對于鑫谷昆侖御風機箱,我選擇的是和散熱器一樣的白色。這款機箱為標準的中塔型機箱,支持ATX主板、M-ATX和ITX主板的安裝。另外,機箱采用了模組化和玻璃側透式設計,整個機箱的外形尺寸為476×230×497mm,外觀看上去非常大氣。
機箱的兩個側板和前面板全部為卡扣式設計,不需要工具就可以直接拆裝。另外,前面板和底部都配置有可拆卸防塵網(wǎng),可保證散熱的同時,防止機箱內進入灰塵,清洗也很方便,拆下后用水直接沖洗就可以了。配件方面,這款機箱配送了主板、硬盤和散熱風扇等的不同的固定螺絲和SATA硬盤數(shù)據(jù)線等,配件還是非常全面的。
機箱的操作按鍵位于頂部,這里除了常規(guī)的電源鍵、重啟鍵、2個USB3.0接口和音頻孔外,還配置了一個TYPE-C接口,可以直接連接一些對應接口的移動硬盤。
對于機箱各部位的細節(jié)和做工絕對是沒什么說的,機箱材質采用的是0.8mm鋼板,經(jīng)過折彎處理后強度很高。另外,在硬盤和風扇等的安裝位置還專門設計有走線孔和線卡等裝置,可以保證機箱內走線整潔,不至于亂拉造成的凌亂。這些細節(jié)的處理看似不經(jīng)意,卻能夠提升使用體驗,這一點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這款機箱支持120、240、280和360冷排的安裝,我用的360冷排,可以安裝在機箱頂部或是主機板位置。我是選擇的頂置安裝,需要先拆下背部的硬盤架,再拆卸冷排架上的兩顆螺絲就可以取出頂部的冷排架了。
這個冷排架除了可安裝不同規(guī)格的冷排外,還支持120mm×3和140mm×2兩種風扇規(guī)格。在安裝冷排時,可以看到冷排架上有冷排安裝方向的標識,水冷水管的朝向按圖示方向固定好冷排就可以安裝到機箱了。這些小標識對于小白的我非常友好,所以,我對這款機箱也非常喜歡。
安裝完水冷后,就可以安裝固定主板了。我的主板為mATX主板,需要調整兩顆底座的螺絲就可以安裝了。如果你和我也是小白,在安裝主板時,一定要留意檔板和主板接口的配合。我就是因為沒注意,檔板上的彈片進到了HDMI接口內,造成了重新返工。
主板固定好后,可以看到機箱內還有很大的空間。對于顯卡的安裝方式,這款機箱提供有顯卡支架,除了常規(guī)的橫向安裝外,還支持豎裝顯卡。不過,想要豎裝顯卡還需要購置顯卡轉換套件,我目前使用的是核顯,這款機箱支持390mm超大顯卡,即使后期入手RTX40系列顯卡也同樣支持。
我的硬盤使用的是M.2接口,已經(jīng)提前安裝到在主板上了。最后只需要安裝上電源就可以開機使用了。這款機箱的電源位于底部,采用了獨立的倉位,支持240mm電源安裝。我的電源為850W,長度只有160mm,固定到電源架很輕松就可以安裝到位了。
另外,我還安裝了3個120mm前置風扇,這里也兼容安裝3個140mm風扇。另外,機箱還支持后置風扇的安裝,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安裝。
安裝完所有設備后,就是接線了。對于電源線、面板和風扇的接線方式我這里就直接略過了。不過,由于我采用了頂置水冷,主板CPU的電源接口位置空間有點小,電源線只能勉強從右上角的空間插入,希望廠家后期可以改善一下。
所以有的線路接好后就可以開機了,看到顯示器點亮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如果是和我一樣新裝的主板,還需要安裝操作系統(tǒng),這個過程就不在這里浪費大家時間了,直接看看最終安裝完成的效果吧。
▲機箱內部整體特寫
▲水冷散熱器特寫
▲機箱背部特寫
▲燈光效果展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機箱面板采用的3面按壓式開關玻璃,輕輕一按可以形成10度的斜面,能夠顯著提升機箱的散熱效果,也增加了機箱的可玩性,這一點也是挺有創(chuàng)意的。
最后,通過實測,魯大師跑分達到了1033316分,無論玩游戲還是運行大型軟件都可以滿足使用了。當然,這與硬件配置有直接關系,也不是今天的重點。
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這款機箱和散熱器的散熱效果,開機溫度為22°C,經(jīng)過2小時的使用,并且通過AIDA64又進行了20多分鐘的拷機測試,從實測的線條圖可以看出,整個拷機運行過程中,CPU處于滿負荷工作,最終CPU及主板溫度依然控制的非常平穩(wěn),最高也只有38°C,可見這款水冷和機箱的散熱性能還是非常出色的。
總結:
對于鑫谷昆侖御風機箱和冰霜360 ARGB散熱器的整體使用我還是非常滿意的,它的顏值、兼容性和功能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特別是在散熱效果方面表現(xiàn)非凡,通過實測使用和拷機測試,無論是CPU還是主板的溫度都控制的非常平穩(wěn)。
如果你的CPU需要降降溫,鑫谷冰霜360 ARGB散熱器定會讓你滿意的。當然,如果你也想和我一樣,給自己的電腦換個“新衣”,特別是ATX主板或是大顯卡的,鑫谷昆侖御風機箱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