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噩夢飄雷~
前文講到,在這個春天,為了方便評測設備時隨時拆裝,我搭建了一套基于i5 13600K和B760M主板的開放式測試平臺。為了給這套平臺提供充沛的動力,并且給以后測試顯卡留出功率冗余,我選擇使用了振華LEADEX VG1000W這塊短機身白色ATX電源,收貨使用后真的讓我愛不釋手。
考慮到前文中對其介紹的比較簡單,今天再次為大家?guī)碓敿毜拈_箱和使用報告。
入手原因
熟悉電腦DIY的玩家們都知道,電源的作用,是將我們家中的交流電轉(zhuǎn)換為穩(wěn)定可靠的直流電,然后給電腦中的各個組件供電。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電源供電不穩(wěn)或者功率虛標,輕則電腦死機藍屏,重則燒毀設備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DIY電腦的時候,最好選擇正規(guī)品牌的電源,省啥也別省電源。如果預算充足,建議優(yōu)先選擇一線大廠的中高端產(chǎn)品線,不僅用料做工更有保障,并且在波紋穩(wěn)定性、電源轉(zhuǎn)換率和靜音效果等方面也更有優(yōu)勢。
在PC電源領(lǐng)域,目前公認的一線大廠一般有振華、海韻、全漢、臺達等幾家。全漢和臺達這兩家大佬在服務器電源領(lǐng)域發(fā)力更多,一般來說我在給自己和朋友裝機時,傾向于優(yōu)先從振華和海韻這兩家大廠中選擇。
我的測試平臺目前正在使用的CPU是i5 13600K,烤機功耗在180W左右,顯卡為TUF RTX3090,烤機功耗在350W左右。如果正常安裝在機箱中測試的話,算上風扇、散熱器和主板、硬盤等配件,可能還要額外再加100W左右的功耗。這種情況下,考慮電源轉(zhuǎn)化率,至少要給電腦配備850W以上的電源才比較穩(wěn)妥。這只是小菜,如果未來搭配13900K、4090之類的旗艦配件進行測試的話,整機功耗將會更大。
一塊好電源是可以陪伴我們很多年的,為了給未來升級電腦留出余量,可以將電源功率選得大一些,中高端配置的電腦還是要使用1000W以上的電源才比較穩(wěn)。
其實前年雙11我自己也入手過一塊金牌1000W ATX電源,不過當時經(jīng)驗不足,入手的是16cm規(guī)格的。
在給幾個小機箱進行裝機測試時,發(fā)現(xiàn)由于16cm的電源體積較大,在走線方面經(jīng)常遇到困難,并且還遇到過與長顯卡沖突的問題,后來這個電源就被我在閑魚出掉了。
從那之后,我?guī)团笥奄I電源時就習慣盡量選擇小體積的了。SFX電源的體積是要比ATX電源小很多,但是功率不容易做得太高,所以一線大廠1000W SFX電源的價位普遍在2000元左右,屬實有些超出預算了。
所以這一次搭建測試平臺,最終還是入手了振華LEADEX VG1000W這塊13cm極致短機身的1000W ATX電源戰(zhàn)未來,而為了以后搭配白色系機箱裝機時不會突兀,配色方面則選擇了白色款。
開箱外觀
作為目前市面上最小的1000W ATX電源之一,振華LEADEX VG1000W的包裝也比普通ATX電源要小得多。正面為同系列產(chǎn)品的圖示,包括黑色和白色兩款VG1000W,均經(jīng)過了80 Plus金牌認證,電源轉(zhuǎn)化效率在90%以上。
包裝背面則是電源參數(shù)的詳細介紹,不過基本是全英文,看得有點費勁了- -!
打開包裝盒,振華作為一線大廠的包裝還是很精細的,電源本體被防塵袋包裹,由防震海綿固定保護,防止運輸過程中被磕碰損傷。
附帶的配件也很全面,包括一條電源線、四顆用于將電源固定在機箱上的螺絲,以及一個模組線收納包。
收納包里的模組線同樣被防塵袋包裹,顯得很用心。
振華LEADEX VG1000W標配的模組線是柔性白色軟線,接頭的做工很好,線材本身柔軟度也挺不錯,這樣在裝機時可以便于走線,無需再單獨花錢定制柔軟的線材了。
并且在接頭上還標注了線材類型,比如VGA、CPU、MB、SATA等,即使是DIY新手也不用擔心插錯。
目前AMD和Intel兩家的CPU功耗越來越高,最新的AMD和Intel芯片組主板一般都采用了8+4pin或者8+8pin的CPU供電接口,同時Nvdia 40系旗艦顯卡也開始普及了3x 8pin(轉(zhuǎn)接)的供電規(guī)格。針對這個情況,振華LEADEX VG1000W標配的模組線完全可以應對,默認提供了2條4+4pin的CPU供電線、4條8+8pin的PCIe供電線,不用擔心買來的頂級配件無法使用。
和鼠標放在一起就能看出來,13cm寬的短機身真的是小巧,幾乎與SFX電源12.5cm的寬度差不多了。短機身電源裝起來有多舒服,相信裝過先馬趣造之類緊湊型M-ATX機箱,或者ITX機箱的朋友都有體會。
小體積的電源不僅能留出更多的走線操作空間,而且在部分過于狹窄的機箱中,還能為龐大的顯卡避讓出空間,適用場景更廣。
常規(guī)1000W ATX電源的長度一般都在16cm,部分實力較強的廠商能做到14cm,而這種13cm長的ATX電源只有寥寥一兩家電源大廠才能生產(chǎn)。畢竟將電源做小是挺難的,變壓器和同步整流器的微型化都很考驗技術(shù)水平,這從目前一線大廠的1000W SFX電源普遍都在兩千元左右價位就可見一斑。將ATX電源做到這么13cm小,一方面適應了目前機箱小型化的趨勢,另一方面相比SFX電源也節(jié)約了預算,對于有需要的朋友來說,還是很合適的。
振華LEADEX VG1000W電源本身通過了80plus 金牌認證,轉(zhuǎn)換效率較高,并且使用了全日系電容,配合智能識別雙過功率保護技術(shù)專利,可以保證瞬時功耗達到峰值時硬件的安全性,這對于Nvdia 30系、40系的旗艦顯卡來說非常重要。雖然體積看著很卡哇伊,但是這款電源帶個i9 13900K +4090都輕輕松松,在以后的測試過程中我也不需要為供電問題擔心了。
作為振華電源的招牌特色,這臺全模組電源依舊使用了免識別九宮格模組結(jié)構(gòu)。
普通全模組電源在插模組線時,還得仔細辨認一番哪端是插主板的、哪端是插電源的,要是大力出奇跡插錯了,沒準就要冒個煙。
關(guān)閉ECO模式進入AUTO模式后,電源可以自動檢測環(huán)境溫度與負載來調(diào)整風扇轉(zhuǎn)速,最大限度減少電源風扇的噪音,這在機箱放在桌面上時非常實用。同時,這款電源的全模組設計和九宮格免識別接口也在我們DIY裝機時提供了很大便利,標配的模組線不僅柔軟,而且接口種類齊全,即使應對i9 13900K和RTX4090也毫無問題。
而振華的模組線在電源一端全是九宮格結(jié)構(gòu),不僅不用擔心與主板端混淆,而且甭管是CPU供電還是PCIE顯卡供電、SATA供電,多種線材都可以隨意插在電源上除主板供電接口外的任意位置,接線過程相當便捷,美觀程度也更高。
很難想象,在這么小的電源機身里,振華依舊塞入了一枚12cm的FDB大風扇,充分保證了高負載狀態(tài)下內(nèi)部元器件的散熱效率,無需為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的散熱問題擔心。并且,這枚風扇支持PWM調(diào)速,配合電源的ECO & AUTO雙智能溫控系統(tǒng),能夠?qū)崿F(xiàn)極佳的靜音效果。
啟用ECO模式時,在45%負載以下風扇會停止轉(zhuǎn)動保證靜音,45%負載以上時,則根據(jù)負載和溫度逐漸提高風扇轉(zhuǎn)速:
在電源插口這一邊,可以看到有兩個開關(guān)。左側(cè)為電源本身的供電開關(guān),右側(cè)就是ECO模式的開關(guān)了。
實際體驗
為了更好的靜音降噪,我選擇開啟電源的ECO模式。實測在日常碼字和修圖工作時,由于整機功耗很小,電源的風扇都處于停轉(zhuǎn)狀態(tài),此時整臺電腦只能聽到CPU散熱器的風扇聲音,非常安靜。
單獨對CPU進行烤機時,電源風扇依舊停轉(zhuǎn),只有散熱器的風扇噪音提高了一點。
對CPU和顯卡進行雙烤測試,或者游戲運行時,電源風扇才會轉(zhuǎn)動轉(zhuǎn)動,不過用耳朵貼近聽,電源風扇的噪音非常輕微,幾乎聽不到。如果是正常裝在機箱中使用的話,基本可以完全忽略電源的噪音了。
總結(jié)
總的來說,振華LEADEX VG1000W電源在僅有13cm寬的小機身中,就做到了額定1000W的超大功率,同時還通過了金牌認證,大廠的技術(shù)實力著實厲害。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這款電源不僅能提供充沛穩(wěn)定的電力供應,并且在ECO風扇智能啟停技術(shù)的加持下,整體靜音效果很棒,沒啥可挑剔的地方。
最后考慮到振華作為一線電源大廠的優(yōu)秀做工用料,以及這款電源10年保固的超長售后,在中高端裝機時很推薦大家入手。畢竟這種高品質(zhì)、大功率的電源只要留出一定的功率冗余,就可以輕輕松松橫跨幾代平臺,用個十年以上都很正常,這樣在整個使用周期內(nèi)都能獲得極佳的使用體驗,還是很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