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攝影的大多有一個攝影包情結,各種品牌、各種型號、各種尺寸,非得集齊不可。其中,單肩包應該不算是熱門的選擇,因其中庸、因其背負感、因其太像攝影包,很多人寧可背個大空包,也不愿意改小一號,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看法。身為街拍愛好者和VLOG博主,我想聊聊我對這款PGYTECH OneGo單肩包10L版的感受。
首先,它一眼看上去真的不像一個攝影包,PU皮的質感,什么都沒裝就能維持鼓鼓囊囊的造型,隱藏式LOGO,異形拉鏈,都是我很喜歡的元素。
PU皮相比帆布,給人感覺更高檔一些,手感柔順舒適,防潑濺、抗劃痕、易清潔能力也更好。
基于耐用的考量,包包底部做成了這種抗磨的硬底。
這個是10L的版本,按官方的說法:主倉可以容納1機2~3鏡頭,可以豎放50-210mm鏡頭,但70-200就很勉強了;可以橫放DJI Mavic 3無人機套裝,如果豎放可能會頂到上面的硬殼倉,DJI Mini2則不會碰到這個問題。
像我平常出去錄視頻會帶的東西包括:微單套機、錄音筆、無線麥、三腳架等等,有時候還會帶穩(wěn)定器和自嗨鍋。東西不大,就是雜。背雙肩包撐不起來,外面看著癟,自拍不好看。用胸包明顯裝不下。用這個10L的包是剛剛好。
主倉可以用隔板DIY最多三個收納區(qū)域,一般放大尺寸器材。
頂部硬殼倉可以放電池或者其它易碎小物件,廠商還送了帶有PGYTECH標志的磁吸徽章,可以標明電量??墒沁@里明明有四個兜,只送兩塊徽章是什么意思?
除此以外,硬殼倉也有給主倉封頂的作用,防止主倉內的相機、鏡頭晃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占據了主倉1/5的體積,同時限制了主倉的高度,導致部分長焦鏡頭沒辦法放進去。
背部的隔層可以放13寸筆記本,其它還有幾個地方的網兜可以放些小東西,不一一列舉了,值得一提的是,包包內襯是淺色的,有時候要找些快裝板、螺絲之類的東西也比較方便。
側袋有彈力繩幫忙固定,放瓶水或者穩(wěn)定器、桌面三腳架都是很好的。當我需要切換第一視角錄視頻時,我就會從側袋把三腳架取出,很快捷。
底部還可以加裝綁帶掛個三腳架,但在我使用過程中,有出現掛鉤松掉的情況,大概原因是包放在地上滾動了幾下,習慣帶三腳架出門的朋友需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這個10L的包還算是比較能裝吧,但是不建議裝滿,原因很簡單:第一,單肩包負重大了之后背著不舒服,嚴重影響拍攝樂趣,雖然廠商有送胸帶可以緩解肩部壓力,但胸帶會把肩帶扯的變形,損傷美感。第二、包包裝滿之后,可能會把拉鏈擠變形,導致拉鏈緊,拉鏈拉不上的問題。
終于說到拉鏈緊的問題,我也碰到這個問題了,我想就此展開談一談。
這是一個攝影兼通勤日用包,主倉她用到了拉鏈——拐彎的拉鏈,而不是磁吸蓋,也就是說它是沒有快取設計的。為什么要這么設計呢?我的理解是這樣做包包的正面顏值更高,而且側袋的空間也隨之變寬了,還有就是防盜的問題,最后它的拉鏈防水密封性很好,所以并不像普通YKK拉鏈那樣絲般順滑。
如何避免拉鏈拉不上的情況發(fā)生呢?我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各位分享:1. 平時盡量只開頂部,不要把拉鏈拉到太下面。2. 包不要裝滿,前文說過了。3. 把主倉的開口限位掛鉤鉤上。4. 把主倉大隔板稍微往里收一點,不要擋住拉鏈途經的地方。如此這般,我相信拉鏈緊的問題可以得到妥善解決。
如果裝的東西重量適合的話,我認為肩帶的寬度、厚度是比較合適的。肩帶快速滑扣非常順滑,拉手摩擦系數很高,隱藏性也好。但我還是建議把它做成一個拉環(huán),這樣往上拉的時候會更省力一點。
洋洋灑灑寫了一堆,總的來說,我對這款包包還是相當滿意的,背了這么多次,再次凝視,依然感到高級感撲面而來,當然這高級感的背后,就是它并不便宜的售價了,七百多塊,差不多是一個二手50-210mm鏡頭的價格了。
各位如果對這款包的后續(xù)使用體驗有興趣,可以關注我以后背它出鏡的視頻,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